书城政治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上)
32695400000012

第12章 对阿里的最后通牒——英俄奥普土五国签订《伦敦条约》

1839年6月24日,埃、土双方在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的努赛宾集结数万军队展开决战。在易卜拉欣率领下,埃及军队愈战愈勇。一时间百里沙漠戈壁硝烟混合着黄沙,爆炸混合着血腥味的泥土飞扬,成排的士兵中弹倒下再也没有爬起来,被肢解的尸体残片挂在一人多高的仙人掌上滴着殷红的血,残酷的厮杀持续了两天,易卜拉欣采用分割合围的战术奏效,土军顾此失彼,全线动摇直至崩溃。土军死伤四千多人,一万五千人被俘,大批英制武器弹药被埃军缴获。埃军在易卜拉欣指挥下,再次把战争推进到土耳其本土。在海上战斗中,土耳其海军司令不满苏丹向英国出卖国家主权,索性率领25艘战舰和二万名水兵投诚埃及,土耳其政权危在旦夕。刚刚接替土耳其苏丹王位的是年幼无知的阿卜杜·马吉德,他匆忙派使臣去埃及向阿里求和,愿意授予阿里家族世袭埃及的权杖。

正当阿里为战局感到振奋之时,英、俄、普、奥、法五国照会土耳其苏丹:未经西方列强许可,土耳其不得单独决定埃及问题。俄国已经把军队派进伊斯坦布尔,用武力支撑土耳其政权,英国、奥地利、普鲁士则坚持埃及从叙利亚撒军,法国支持埃及,主张维护《屈塔希亚协定》。列强的干预,使阿里面临强大的压力。由于法国与其他列强意见不一致,英国索性撇开法国,拉拢俄、奥、普、土四国在伦敦开会。1840年7月15日,五国签订《伦敦条约》。这个条约规定阿里必须从占领的土耳其属地上撤军,只留下一个阿克省归埃及管辖。如果埃及拒绝,十天内剥夺阿克省管辖权,再过十天仍拒绝,将剥夺阿里在埃及的一切权利。埃及军队是奥斯曼军队的一部分,埃及必须听命于土耳其苏丹。倘若阿里拒绝以上条约,五国将联合对埃及诉诸武力……《伦敦条约》实际上是五国向阿里发出的最后通牒。

法国立即向阿里许诺,必要时法国将出兵援助埃及,阿里顿时感到压力减轻了许多。当英国驻埃及领事到宫中向阿里转达条约内容,并用威胁的口气恐吓阿里时,阿里毫不犹豫地对英国领事说:“同盟国想用武力迫使我屈服!那就请便,我一定恭候,如果英国单独行动,我会更加欢迎。”

9月,英、俄、奥、土四国舰队炮轰黎巴嫩贝鲁特城,一千五百名英军和五千五百名土耳其士兵在贝鲁特登陆。这时,英军和土耳其人向叙利亚人分发武器,号召他们起来赶走埃及人。于是,叙利亚人拿起武器,配合英军、土耳其人袭击埃及军队,使埃及在叙利亚的军队陷入内外夹击之中,处处挨打。八年前,叙利亚人民像迎接救世主一样迎接埃及军队,而今却像驱赶恶魔一样憎恨埃及军队。因为埃及军队在统治叙利亚的八年中,叙利亚人所受到的各种徭役和赋税,名目繁多,苛政残酷,有些甚至于超过土耳其人统治时期好几倍,他们还被拉去充当炮灰,为官家服苦役,不堪忍受的巴勒斯坦人和德鲁兹人多次揭竿而起……

埃及军队承受不了内外夹击,开始退守叙利亚内地。11月初,在叙利亚的七万埃军被包围,面临全部被歼灭的危险。阿里向法国提出紧急求援,然而法国一看埃及败局已定,不但不支援,反而站出来动员阿里让步,向苏丹求和。此时的阿里面对碧空秋月,心境十分凄楚。法国再次出卖他,使他感到他依赖西方列强推行扩张,力图独立的政策,原来是建筑在沙丘上的宝塔。他愤怒得发狂,在宫廷中像一只受了重伤的大象横冲直闯,吓得手下大臣、侍仆一个个胆战心惊。

英国舰队已经开始炮击埃及本土的亚历山大。英国政府最后照会阿里,只要他同意撤回全部军队和归还土耳其舰队,还可以获得世袭埃及的权利,否则联军将向埃及本土进攻。阿里沮丧地让外务部长回复英国,答应全部条件。

七万埃及军队撤回埃及时,沿途受到袭击,只剩下四万残兵败将了。此时,依仗列强神气起来的土耳其苏丹对《伦敦条约》又附加赦令。赦令规定:埃及军队和平时期不准超过一万八千人;未经苏丹许可不得建造战舰;上校以上军官任命必须得到苏丹批准;埃及每年向苏丹纳贡八万袋钱……《伦敦条约》和苏丹的补充赦令,对阿里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它标志着阿里以埃及为中心,刚刚成形的阿拉伯帝国开始全面瓦解,帝国主义列强的势力开始肆无忌惮地染指埃及,埃及开始走上半殖民地道路。阿里由一个使埃及获得进步、强盛的开明君主,变成一个扩张成性、导致埃及历史倒退的君主,这是由埃及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本性所决定的。

帝国梦的彻底崩溃和改革的重大挫折,使年事已高的阿里终日沉闷,暴戾无度,终于精神失常,失去处理国家事务的能力。

1848年4月,易卜拉欣接替父王担任埃及帕夏,但长期劳累于沙场的易卜拉欣身患重疾,于当年11月就告别人世,走在了他父亲的前面。失去宠儿的悲哀进一步从精神上刺激阿里。1849年8月2日,阿里在宫室中疯狂地一阵乱吼乱叫之后,就在小憩中永远没有再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