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会议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八项规定是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后出台的第一项新政,同时,履新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处处展现执政新风,在海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分析人士指出,领导人自上而下树立新风,其实质在于凝聚党心民心,推动和深化改革。从作风建设出发,公众有理由期待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改革开放新局面。
八项规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剑指作风沉疴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抓作风建设,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八项规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出台的第一项制度,为十八大后打开全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障。
专栏 网友不满官场八宗“最”
◎最不满的“官派”:交通管制、封路、清场等
◎最不爽的会风:空话、套话连篇
◎最不得民心的官风:假公济私、贪污腐败
◎最反感的附庸风雅:公款办个人摄影展、书画展
◎最崩溃的电视新闻:领导新闻中讲空话、套话
◎最厌烦的接待陋习:铺张浪费严重
◎最抓狂的官话:套话连篇,没一句接地气儿的
◎最痛心的“官道”:瞒天过海、欺压百姓
展示执政新姿态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指出,中央政治局出台的这八项新规定,针对的都是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改进党风政风,而且也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姿态,是聚党心、得民心之举。
有外媒刊文说,近年来甚至一些最低级别的中共官员也享受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他们出行时乘坐有专职司机的豪华轿车,外出视察时会受到学童们的列队欢迎,许多地方官员似乎都在相互攀比,看谁能建造最大的地方政府办公楼,谁能举办最盛大的宴会……这些现象都成了公众嘲讽的对象。现在随着外界的批评声音越来越大,中国新领导层似乎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了。
针对八项规定,《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说,从“三大作风”到“两个务必”,从“八个坚持”到“四个大兴”,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生命线,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我们更应看到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以作风正党风、以党风赢民心。
消除党与群众之间的“隔离带”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八项规定针对的都是现实问题,将行为准则和规范固化为制度,操作性强。比如要求迎来送往不铺红地毯,这与群众的亲切感自然就来了;领导干部不去东剪彩、西题词,他也就有时间与群众交流了;领导干部出行不清场、不封路,他就自然走到了群众中间。这八项规定,就是让我们的共产党员真正又回到人民中间。
《法制晚报》评论指出,八条新规看上去都是很具体的东西,力图改变的都是形式和作风层面的内容,但其本质都是要让官员真正回归到“人民公仆”的角色。比如交通这件事,如果领导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切身体会到道路拥堵、公交地铁拥挤为市民带来的烦恼,又怎么会有动力去改变现实?
《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进一步指出,细看这些规定不仅是树立一个清新干练、与民众打成一片的官员形象,更深层的追求是:领导干部也在争取自己应有的知情权,寄望于通过破除形象和作风上与民众、民间、民意的层层隔膜和障碍,打通种种官场陋俗和歪风在官民舆论场中制造的铁幕而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中国,把握到中国社会真正的脉动和真实的民意关切。文章说,在当下的体制困境中,被遮蔽、褫夺、侵犯的不仅有民众的知情权,领导干部的知情权更是一个被侵犯的重灾区。一些地方的做法,为高层领导了解真实的中国社会和突发事件后的真相设置了重重障碍;一些关于仪式和排场的陈规陋习,从报纸的头版、街头的管制到公文的用语,处处制造着官与民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当然也妨碍着高高在上的领导了解到真实民意。这一次的八项规定,更是高层领导在争取属于自己的知情权。领导们很清楚,每一个陋习都是官民间的一堵墙:套话是一堵墙,仪式是一堵墙,特权是一堵墙,腐败是一堵墙,党报机关报的冗长报道也是一堵无形的墙。和谐官民关系就要加深了解,而只有拆掉那一堵堵横亘在官民之间的墙才能化解心理上的割裂而融于一体。
为改革做铺垫
中央党校教授秦刚认为,这八条新的规定对以后的工作尤其对以后推进改革做了两个方面的铺垫:一是推进改革必须有良好的党风政风。党风不正、政风不好,人民对改革就会失去期待也会失去信心。通过改变党的作风,用良好的党风去带动民风、政风,可以为改革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二是改革肯定要有党的领导,而党的力量又来自群众的支持。党风不正、不好,党就没有威望,党也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其实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有了好的党风,党才能更好地领导和推进改革。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也认为,八项规定的出台很有针对性。这些年一直在讲减少“三公”支出、降低行政成本,避免铺张浪费,怎么做?就要从这些具体的细节入手,体现在细节上。
对此,《第一财经日报》发表评论认为,作风建设确实不只是一个信号、一种表态,其本身就是一种实在的变革,甚至会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比如,不安排宴请、不喝酒等,不仅是一个改作风的问题,还是一个规范行政成本支出的问题。要降低行政成本,则势必要在体制改革和权力约束等方面做文章。从端正党风、整饬政风开始,中央希冀的是看到党政系统中出现新气象。
专栏 盘点作风改进30年:从不陪餐到常委出行不封路
这次中央政治局做出八项规定,实际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试图推进作风改进的又一次努力。过去30年的中央文件中,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有作风改进的规定问世。
30年前,中央就曾出台过改进警卫工作规定。1982年11月,中央书记处批准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领导同志外出时警卫接待工作的几点意见》。这个意见要求,中央领导同志外出时,不用警车开道,不用警笛。1986年,中央又重申了这一规定。
1986年,中央办公厅还对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做了规定。
2001年,中办、国办更是联合下文,对领导的新闻报道做出了规定,强调不要把中央领导是否出席,作为报道与否或报道规格的标准,中央领导观看一般性的文艺演出,也不作新闻报道。
改进文风、会风,不陪餐、不迎送的规定,改革开放以来也多次重提。1998年3月24日,朱镕基当选总理后,主持的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还就此与诸位领导约法三章,并约定不为各部门工作会议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名。
有关上述规定,中央、国务院至少在1982年、1986年、1991年、1998年、2001年都曾发文强调。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还有针对性地下发了《关于国务院办公厅精减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
2003年,中央还先后采取一系列改进作风的举措,如礼宾改革,当年取消了领导人出访离京、返京时的送迎活动。
7年后,中国领导人出访国外的迎送仪式也被取消。2010年4月12日,胡锦涛访问美国,机场没有出现欢迎队伍和欢迎横幅。
《北京青年报》也刊文指出,八项规定涉及的事项大多与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三公”消费有关。落实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必将有助于厉行节俭,其最直接的结果之一应当是“三公”经费大幅降低。在“头脑风暴”过后,在总结规范之后,就需要动真格的了——自我裁减预算,提出“三公”经费缩减目标,人大机关严格监督财政预算,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以落实八项规定为契机,我们大力推进财政预算改革,建立现代公共财政制度,就多了一个扎实的依托和抓手。
率先垂范:中央领导身体力行改作风带来执政新风
中央党校教授林喆认为,治理文山会海,关键要加强顶层设计。什么是顶层设计?就是高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八项规定指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就做出了表率,带了好头。有媒体指出,八项规定的一些内容,在过去也提起过,但与以往有所不同,明确了“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由总书记和其他常委率先示范,可看出中央对贯彻落实这些规定的决心。
变革,从说话开始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率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在一片掌声与密集的快门声中,他面带微笑,语气恳切地说:“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让大家久等了!”
在近18分钟的讲话中,习近平19次提到了“人民”。他用平实的话语道出的十个“更”,被指说到了人民的心坎上。他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现场采访的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注意到了讲话中诸多“人性化的表述”。她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习近平的演讲受到了赞扬,很多人喜欢他更加‘非正式’的遣词造句。”一位在现场的中国记者评价,习近平的讲话展现了新的风格,没有提到大的政治口号,语言非常平实和通俗。活动结束后4个小时,英国路透社在报道中写道:“习的讲话通俗易懂,表现非常放松。”
习式讲话风格很快就引发了外界的瞩目。
2012年11月29日,与其余6位政治局常委一起,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一幅邓小平资料照片前方,以“刚才啊,我们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作为开场白,向听众发表讲话。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并不是新词,但是从领导人口中说出,还是很少见。”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说,这个通俗的词让大众很容易听懂,也更容易接受。
2012年11月21日,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就改革问题连续插话、发问,这种打破常规的汇报方式,让一些提前准备好发言稿并且靠念稿汇报的官员感到了明显的“不适应”。据现场一位工作人员称,在听取汇报过程中,李克强一再插问,所问问题之准、之深、之专业,让官员们措手不及,手中的汇报材料根本没有“现成答案”。这位工作人员发表感想说:“只会照本宣科的官员,在这里不好混了。”
2012年11月30日,在中央纪委专家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也提出要求:“参加王某人的会,不准念发言稿,要学会深刻思考。”这一举动,甚至让参会学者感到吃惊。
2012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北京市西城区主
持召开座谈会时说,中央倡导改进会风文风,我们也要这样,所以发言也不要照稿子念,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对我们有批评意见也可以提。他最后说:“唱高调、说空话连野猪都骗不了。”
有网友评论说,习近平等新一届领导人亮相一个多月,没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给出什么承诺,但他们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得到来自普通网友与民众的好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一届领导人改变了“说话”的方式。
长久以来,“假大空”的官话套话屡见不鲜,“正确的废话”虚耗宝贵的时间。不良话风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然显现。“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台下听得昏昏欲睡”,各种场合曝出的“瞌睡虫”莫不是对文山会海的最好讽刺。
有评论认为,中国要改变要变革,最先要做的就是不说空话、大话与假话,提倡说人话、说实话、说真话。这一届领导人上来后几乎不约而同地从简洁、平实的“说话”入手,以身作则要求各级官员摈弃官话、套话、大话、空话与假话,言为心声。人们期待着,未来的纠偏能釜底抽薪,说话办事都能挤掉水分,直接亮“干货”。
不封路、不遮窗,得到最好“形象分”
“常委出行一般不封路”,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形成后一个明显的作风改进。2012年11月29日,7名常委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出,习近平等一行的车队是随着社会车辆一起走的,沿途没有清道。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首次离京考察选择了广东,他言行举止的诸多细节,让民众直观地感受到新领导层的新风。据报道,2012年12月7日抵达深圳后,习近平没有入住深圳迎宾馆的1号楼,而是选择了位于市中心福田区深南大道上的五洲宾馆;在五洲宾馆,他也并没有入住酒店的总统套房,而是入住了普通的商务套间。
在广东,习近平不仅重温当年邓小平的南巡之路,重申改革开放之志,行程中没有赶人、没有封路、没有红地毯、没有对着电视机镜头“发表重要讲话”,更主动打开车窗向围观市民招手,其随和、亲切的程度令人耳目一新。有网友在微博上直言:“风气真变了,看来,不封路没什么大不了的”“群众中是安全的”“老百姓是淳朴的”。
有海外媒体评论说,近年内地一些官员出行必定大队人马、前呼后拥,所到之处一早“封路”赶人,而且,往往是官职越小,“派头”越大。此次,习近平不封路、不赶人、不摆官威,在民众中恰恰却树立了最大的“官威”,得到了最好的声誉和“形象分”。
新华社还专门发表“南辰观察”评论说,“不封路”等举措释放的改革信号十分丰富,耐人寻味。高层以身作则、带头垂范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将不只局限于交通管制措施的单一改革。在公车治理和改革、城市治堵改革、特权车治理这些多年“老大难”的领域,都应以“不封路”的改革方向为指引,结合十八大精神,迅速推进和深化改革。
会风一改,政风一新
不说套话、不念稿子、即席追问、务求实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亮相伊始,会风、文风悄然改变,会议的“开法”、讲话的“语调”令人耳目一新。转变会风、改进政风、惩治不正之风,中南海发出的改革强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人们还注意到,习近平在广州主持召开的经济工作座谈会也吹来一股清新之风。他表示,座谈会“不定基调,事先也没有要求大家提交发言稿”,“希望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畅所欲言”。
有细心的网友在《新闻联播》中还发现,座谈会会场未拉横幅,不挂背景板,不摆桌卡,不摆花,不提供瓶装水,与会人员着装不打领带,领导自己做笔记。尤其是“领导开会不打领带”,引发微博热议。有网友称:“这种风格很国际化。”
每年岁末年初,是各种会议举行最频密的高峰期。在中央提出改进会风等八项规定以来,从高层调研轻车简从、开会脱稿求实的“顶层示范”,到近来全国性重大会议显现出的厉行节约;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节俭办会的风气正席卷全国。
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八项规定出台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重要会议。会上诸多细节折射出务实节俭会风的新景象:会场布置朴素,主席台上没有绿色植物和鲜花,就座的中央领导人由往年的20多个减少为8个;两天半的会期压缩到两天,会议开得更充实紧凑;会务组织、安全警卫、后勤服务、新闻报道等工作亦有所调整、简化,领导轻车简从,不搞迎送。
专栏 借作风改进拒“官场消费”,鲜花销售锐减
政府工作作风的改进影响到了一些人的生意。据报道,政府部门开会不摆花的“新会风”,已悄然影响广州的鲜花销售市场,近期广州盆花销售量锐减。有花商称,最近宴会用盆花的销售额与往年同期相比下跌了八九成。
不独鲜花。此前“不喝酒”的禁令,则是让白酒业很烦恼。最近一段时间,对于白酒业来说,坏消息连连。先是塑化剂风波,接着是政府部门将刹住宴请、吃喝风,白酒业股迅速对此做出反应。几家知名酒企感觉“很受伤”。
显然,还有一些行业也会受到政府作风建设的影响。比如一些经常接待政府部门的餐厅,效益恐怕就会打折;纪念品、土特产之类的市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也就是说,随着政府工作作风建设的深入,一些不该支出的花费会节约下来。乐观视之,接下来的一年中,在此方面的行政成本会有降低,或许还会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如此看来,改进作风绝不只是让民众感到新风扑面。其深刻的意义,在拒绝“官场消费”,在降低行政成本与提升行政效能中也将逐渐显现。
在随后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发现,会议大幅压缩主报告,内容更精练。会议开通了短信平台提醒参会代表各种事宜,不再发放纸质通知。另外,这次会议取消颁奖,改成通报表彰名单,先进集体代表和个人不再进京。
有评论说,会风也是生产力。只要改变一下会议的形式,务实清新的会风也能产生最实际的效果,比如说,把节省的时间用于会后的贯彻落实执行,这样的会议才开得有意义和价值,高效精短的会风才可蔚然成风。
微博播报常委行踪,央媒引领文风改变
2012年12月30日上午,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发布了一条消息:30日一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冒着零下10?C左右的严寒,顶风踏雪前往太行山深处的河北保定阜平县龙泉关镇贫困村骆驼湾村看望困难群众。
此前,李克强到江西九江、湖北恩施调研,新华社就发微博进行了行程播报。
有关人士指出,中央领导人到地方考察调研,行程还未结束,新华社等就通过微博播报发布还属首例。
有媒体评论说,这些及时播发的微博,让领导人的调研、考察工作有了更多现场感,这不仅让公众看到了领导人的亲民作风,而且也符合新闻传播规律。
评论还指出,新媒体既是新的传播渠道,也是新的官民互动平台,新媒体的特性也在塑造新的官民互动交流方式。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我们顺应新时代的新闻传播特性,展现政治自信,打破传统的领导人报道套路、禁区。这样才能掌握舆情的主动,赢得民众信任。
八条规定中要求,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中国周刊总编辑、资深传媒研究者朱学东指出,改进新闻报道的作用至关重要,某种程度上,对于推广其他几种规定也举足轻重。新一届中央领导正在努力改进作风、会风、文风,如果新闻报道不改变既定模式,很难把新会风、新文风、新作风传播出去,这也是新闻报道践行“走转改”的核心要义。
朱学东表示,有关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改革若要持续,需要媒体自身的技术性改进,也需要报道方式和文风的调整,还需要政府部门对新闻定位及媒体管理理念做出较大转变,这就需要营造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需要开放媒体和公众对领导工作情形的关注。在指令性报道之外,要允许媒体在法律和相关部门许可的空间内有自选的报道动作,应鼓励媒体根据“新闻价值”进行报道,而不是一味地依赖通稿。
在文风问题上,习近平曾在中央党校明确要求克服“长、空、假”,倡导“短、实、新”。中宣部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改进文风作为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并强调中央媒体要走在前列,在改进文风上先走一步、高出一筹,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更多变化还在发生。比如,关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深圳的照片多见于微博上,远远超过了媒体对习总书记深圳之行的报道篇幅。其中,诸多媒体官方微博也非常活跃,如人民网的微博就注意到了“不封路”的细节,新华社中国网事也发布微博讨论“不封路”。2012年12月12日,伴随着新华社关于习近平广东考察消息的发布,新京报也推出了都市类媒体中首篇习近平视察深圳的特写报道。此后,其他的媒体开始陆续跟进。另外,中央主流媒体关于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明显比以前短了。可以说,这些都在传达着时政报道的新风气。
雷厉风行:改作风地方落实是关键,形成制度方能持久
八项规定的出台,既是党对人民的承诺,也是中央对各级干部作风建设的动员。要做到令行禁止,使八项规定真正发挥出强大力量,关键还要看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
2012年12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本规定,每年年底对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要定期督促检查,每年年底通报执行情况,并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汇报执行情况,对违反规定的要进行处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监督执行本规定作为改进党风政风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审计部门每年要对各地区各部门会议活动等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查。
八项规定出台后,主管党务宣传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已在多个场合要求采取措施落实八项规定。
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的进一步要求,要把监督执行八项规定作为经常性工作,制定监督检查办法和纪律处分规定,强化日常监督,做到出实招、动真格、见实效。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甘肃、江苏、安徽、山西、湖南、新疆、黑龙江、西藏、湖北、青海、福建、浙江、云南、江西、北京等超半数省市向社会公布了具体实施细则。
北京:15条实施意见改进作风,领导调研不搞层层陪同
2012年12月19日,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通过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等事项。会议研究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次日,北京市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15条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说,中央的规定,北京不折不扣地执行,三个方面要有大的进步:调研主题要有大的变化,减少督查性,增加研究问题、解决困难的调研;简化接待,相关标准要形成习惯;新闻报道要提高质量。结合北京市实际,15条实施意见分为“改进调查研究”“精减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加强督促检查”五个部分。
江苏:领导干部每年安排5—7天开展驻点调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共江苏省委制定了新的十项规定。其中要求,省领导同志要切实改进调查研究,每年到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两个月,全面深入地了解基层一线的实情、检查决策政策的实效、探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招。要着力解决民生难题,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健全“三解三促”长效机制,每年安排5—7天开展驻点调研,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要把贯彻执行中央和省有关规定的情况,列入省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纳入省领导同志述职报告之中,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深圳:市领导参加活动要集中乘车不警车开道
2012年12月13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就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当好转变作风表率,结合深圳实际,提出八项要求。按照要求,市领导参加各项活动时要集中乘车、不搞警车开道。同时,要求公务接待减少宴请和陪同,提倡在商务酒店和机关食堂安排自助餐,杜绝铺张浪费。会议指出,作风建设重在执行、重在落实。按照八项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还要实现“有配套规章、有硬性约束、有监督执行、有违规惩戒”,做到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做出示范,树立标杆。
新疆:工作餐不超45分钟逐步换乘国产车
2012年12月25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十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常委会十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其中提出,常委要带头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创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对外接待工作用餐不超过45分钟。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在住房、用车方面严格遵守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逐步换乘国产自主品牌汽车。
西藏:约法十章改进作风
2012年12月5日下午,西藏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会议指出,按照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结合实际、从严要求,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班子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做到“约法十章”。
有媒体指出,从自身做起改进作风,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的第一把火。在高层颁行规定并以身示范后,针对各级官员如何改作风还应建立配套的监督与惩治体系。这当中,民众监督尤其是舆论监督是否畅通是改进“官风”的关键。在网络越来越成为舆论监督重镇的当下,改进作风就应继续大力鼓励网络发挥重要作用,对顶风违规的官员予以曝光穷追猛打,把各级官员置于以“扒粪”为长、以“围观”为风的各路微博名人、“粉丝”的火眼金睛中,让把“派头”当习惯、把特权当应得、把上级当上帝等歪风盛行的官员们无处可躲。如此,才有望从作风开始,迎来一个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时代。
专栏 中纪委首次公布违反“八项规定”成绩单,1.6万干部遭处理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2013年11月18日首次公布各地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的“成绩单”。截至9月底,各省区市共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4839起,其中公车违规最为集中,占比达32.69%;16699名干部被处理,其中3721人被处以党纪政纪处分。乡科级干部违规最多,在16699名被处理干部中,乡科级占96.29%;在3721名被处以党纪政纪处分干部中,乡科级占95%。至2013年12月4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满一年。
专家表示,在目前公布的信息中,没有显示省部级干部被查处的情况。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认为,目前通报的情况只有地厅级、县处级和乡科级干部,这不够全面。建议今后在进行通报时,可以把中央巡视组在巡视中发现的省部级层面的风气问题也纳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