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大力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宽广前景的重要指导思想。当今世界发展进步潮流,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及其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得以提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对于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有自己产生、发展、完善的理论过程,同时也有自己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去考察认识这种时代背景。
从国际背景上讲,国际政治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崛起,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格局,使世界变得更加复杂,世界的竞争和斗争更加激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在这种激烈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科学分析当今世界形势,抓住历史发展机遇,迎接世界挑战,发展自己。
从国际经济形势上讲,通过二战以来60多年的和平发展,世界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出现了多个经济强国,而且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资源的减少、能源的紧张、大气的破坏、地球的升温、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逐步认识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来节约资源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发展,而且要科学地发展,这一思想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广大民众的共识。
从国内背景上讲,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尽管资源总量不小,但人均占有资源却很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虽然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仍然是一个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GDP以每年9.13%的速度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高速平稳增长期,但我们付出的资源代价也不小。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26年发展的资源能耗相当于美国20世纪100年发展的资源能耗。仅以单位GDP增长的能耗为例,我国是日本的10倍,单位产值水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以这样的高资源能耗发展,用不了多久中国的资源能源就会耗尽。据统计我国目前除人力、煤等少数几种资源还相对充裕以外,许多资源能源都得依赖进口,这样下去我国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呢?我国过去的发展由于环保意识较差,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污染很严重。如辽河、淮河、海河、滇池、太湖等污染十分严重,土地沙化,植被破坏的现象也十分突出。因此,不节约能源,不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不保护生态环境,那么中国的经济将不可能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平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将不可能实现,而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就必须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既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领导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的发展观经过了从单方面强调济增长到认同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发展观最早形成于经济领域。早期的发展观来源于二战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由于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落后国家如何追赶发达国家,因此在这一特定的时期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将经济增长看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后50多年的时间里,人类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也使得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深入人心。但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人们所期望的福祉,相反却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如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出现了经济增长和发展相背离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此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的解释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虽然强调的仍然是发展,但与以往发展观不同的是,它强调经济发展是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社会发展合理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
另外,我国自身的经济发展现状也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200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269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完成13.6万亿元,特别是经过第一次经济普查,我国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修正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综合国力居世界第6位。但同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矛盾也在这一时期充分暴露出来: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和技术瓶颈制约日显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加剧,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社会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十五”期间发生的农地纠纷、矿难、自然灾害、全流域水污染等,都与我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很大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延续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增长模式,听任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将难以巩固。特别是2003年春天发生的肆虐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非典疫情,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正是为了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问题,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了。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主题。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发展观作为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发展形式等的理论表现,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过程。发展观主要要阐明的是三个命题: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人们对这三个问题的认识趋向科学,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后得到启示,特别是不同程度地受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苏联发展观和西方社会经济理论的影响,并吸取了人类关于发展问题研究的成果而逐步深化的。近代以来,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都采取了一种片面的发展战略,基本上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把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实现工业化当做发展的主要内容。这种发展战略把注意力集中在投资上,认为资本不足导致投资不足,进而造成增长不足。同时,生产模式呈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这种传统的发展战略的确曾获得了较高经济增长率,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日益暴露,引发了诸如资源耗竭、粮食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贫富悬殊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发展战略的缺陷在于:一是关注发展的手段而忽视了发展的目的,无视普通民众的需要;二是把环境当做可无限获取的资源,而没有意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延续下去所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传统发展战略的缺陷,迫使人们反思自身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的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并向3000美元迈进,这为我国提供了新的发展起点。但毋庸讳言,我国的经济运行、社会运行中也曾出现过或仍然存在着一些非科学因素,如把发展等同于GDP的增长、追求超越现实条件的发展目标、过于依靠投资实现经济增长等。同时,发展中还存在着较严重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比较严重地存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卫生、“三农”等方面都暴露出一些新问题,有的已经到了矛盾和冲突十分激烈的程度;由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等占有资源不同,造成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和福利差距越来越大,利益关系愈来愈复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社会动荡,阻碍社会进一步发展。还必须看到,未来几十年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加,劳动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十分艰巨;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环境治理的任务依然十分艰亘。从国际环境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等等。根据国际经验,今后的20来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可能面临两种前景:一是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二是经济停滞,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可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我们能否争取前一种前途而避免后一种结果,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一个既高瞻远瞩又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样,用一种新的发展思维来统一和提高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识,就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紧迫的重大课题。
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在认真总结党带领人民推动我国发展的长期实践经验教训和吸取当代世界关于发展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3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又从四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分析了我国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并将其主要之点概括为八个方面。这些阶段性特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各个领域,既有作为主导方面的成绩和进步,又有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形势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这些阶段性特征全面、深刻的分析,充满了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对八个方面特征的现象描述和本质揭示,人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国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这是必须看到和充分肯定的一个历史性巨变。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两个没有改变”: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与此相应,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因此,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没有超出、也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的判断和立足点,从根本上来说,恰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表明我们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迎接新的挑战,着力解决新形势下凸显出来的问题,推动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正是在科学分析和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进一步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社会活力不断迸发、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情况下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扩大的新课题新矛盾,我们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产物,根本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性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开辟的发展道路和形成的理论体系,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进程,同时又必然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个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只有一个,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理论成果都属于一个科学体系,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由于实践发展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必然会有相应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在不同阶段的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成果。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它们的一脉相承,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上的一脉相承;而它们的与时俱进,也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而实现的与时俱进。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际文化交流空前扩大,国际安全合作日趋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迅速上升,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总体稳定。但另一方面,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单极还是多极的斗争仍然尖锐,国际战略竞争更趋激烈,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南北差距拉大,经济结构性矛盾加剧,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能源资源压力增大,经济发展中的潜在风险增多,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危害加大。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深刻把握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新变化,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提高,国际环境发展变化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也不断增大。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发展前景普遍看好,在战略上对我国更加重视,同我国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国际环境中对我国发展有利的因素不断增加。这将更加有利于我国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加快自身的发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巨大压力,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贸易摩擦不断,资源竞争加剧,环境问题突出,文化交锋频繁,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必须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不断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不断提高把握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始终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新变化基础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世界的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一些国家发展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问题。有的国家走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为解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的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有的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没有处理好财富增多与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导致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矛盾激化;有的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模式,实行多党制、私有化,经济上依附于西方跨国公司,政党争斗不断、政局长期动荡,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倒退。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发展决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社会公平随着社会财富增加得到更好实现的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任务,担负着增加社会财富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汲取国外发展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