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促进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站在唯心主义立场,只是从人们的思想动机而不是社会的深层结构和内部矛盾中寻找社会发展的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物质生产入手研究历史,揭示了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下,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产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为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的这段话指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表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从这一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列宁也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涵盖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这两对矛盾的发展贯穿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两对矛盾的不断产生与解决,推动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中,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状况和进一步发展要求,才是正确的、合理的和进步的。我们承认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意义,也就必然承认生产力标准的根本性,坚持了历史观上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并为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评价路线、方针、政策的得失成败提供了根本的尺度。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人们的一切需要中,物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在一切社会生产中,物质生产是最根本的生产。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就是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江泽民也指出,如果生产力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会遇到极大的困难,社会主义优越性就会丧失最根本的经济源泉。只有生产力发展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物质财富不断丰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如果生产力不发达,物质财富匮乏,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低下,是无法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也不是和谐社会。我们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才能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发展是硬道理,而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能源资源的瓶颈制约就难以打破,经济运行就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也难以长期保持。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打破能源、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确保我国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来抓,真正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之上。
第一,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解决产业结构层次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的问题。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广泛应用高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通过完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集中,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在投资、土地、财税、环境、技术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推广先进工艺技术,淘汰落后工艺技术,支持和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抑制和依法关闭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要坚持合理布局,既考虑本地特点和发展需要,又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把发展本地产业与全国产业合理布局结合起来,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和重复建设。推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要进一步推进改革,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努力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使改革措施符合实际情况、反映客观规律,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协调推进,形成共同推进改革的整体合力。
第二,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按照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第三,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办法。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厉行节约,逐步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依法强制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水平低的落后生产能力,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形成全社会自觉节约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
第四,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们要走的工业化道路,不是简单重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而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吸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于当今时代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水平,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条新工业化道路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我国进入工业化时,发达国家已开始了信息化建设进程,信息化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虽然生产力获得较大发展,创造了巨大财富,但对资源环境不合理的开发和使用,也使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走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往往经历牺牲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则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相互协调。四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传统的工业化往往是用技术和资本代替劳动,而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是正确选择。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在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发展、改善和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同保障劳动者就业有机结合。要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五,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扩大国内需求。我国有十三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重要时期,具有市场潜力巨大的独特优势,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要努力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既要继续扩大投资需求,更要注重扩大消费需求,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继续拓展国际市场,把扩大国内需求和合理利用国外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第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健全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第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区域经济结构是产业的空间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方面。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区域发展政策措施,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要推动形成东部支持和帮助中西部发展的合作机制和互动机制,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二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要按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确定各类型区域发展方向定位,规范开发秩序,管制开发强度,引导人口与经济在国土空间的合理均衡分布,引导产业相对集聚发展,引导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要调整和完善财税、产业、土地、投资、人口、生态环境保护和绩效考核等政策。三要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培育以各区域特大城市为依托的城市群,形成各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八,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归根到底要靠深化改革。一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为促进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微观基础。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改善融资条件和公平准入为重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二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三要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为目的,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发展各类金融市场,深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监管等方面改革,优化资本市场结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市场准入制度。
第九,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重点是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优势。要采取调整鼓励出口政策、增加国内短缺的资源进口、扩大对外投资等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使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