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科学发展观研究
32770700000032

第32章 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胡锦涛同志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需要,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与战略性的意义。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精神支撑;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社会条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促使这四个方面协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理解为具有能动性的人的活动结果,必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一种教化和感化力量,精神文明通过文明评价、文明说服、文明影响、文明感召、文明凝聚等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人的劳动能力的发挥和发展。人是生产力中能动的、首要的要素,它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劳动者的文明素质直接关系着其对生产工具的掌握程度和对劳动对象的作用性质。劳动者学习科学、掌握技能和进行创新的积极性是与其文明情感密切相关的,劳动者对社会的影响性质和程度与其文明责任意识是分不开的。生产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人们的思想或精神的物化过程。假如生产的出发点和目的有着崇高的价值取向,生产过程又渗透着劳动者的责任意识,以及在分配、交换、消费中贯穿着对任何正当利益负责的理性精神,其效益将会成倍地增加。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目的性取向,必然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神因素能够成为推动人们行动起来的精神动力,是因为精神、意识能够反映人们活动的规律性,而且人们能够以这种规律性的认识为指导,推动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前进。精神文明通过对社会和个人发展方向的把握,规定着发展的向度。精神文明以对人类和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的论证,实现着对发展方向的规定性。有良好文明素质的人,能够自觉联合起来,把当代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劳动过程之中,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再次,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科学发展必须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科学发展是协调发展而不是畸形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而且强调系统内部的协调互动,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是持续发展而不是只顾眼前的发展。发展既要考虑眼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发展的基础,又要考虑发展的后劲;既要为当代人造福,又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空间。

(二)科学发展观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摒弃了传统发展观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只重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平衡对人类的重要意义的片面内涵。科学发展观包含着社会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包括资源和环境在内)的科学发展观,它要求人们从过去那种一切以人类自身利益出发去看待自然界,从只顾当代人自身生存发展,而不顾子孙后代温饱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它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泛的视野,把人类与环境、社会与生态、当代人的发展与子孙后代的发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把人的精神境界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一是为科学的世界观注入新的内涵,科学发展观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生存发展权利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为科学的人生观注入新的内容,这可以从国际社会公认的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人类的延续和代传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中得到体现。三是为科学的价值观注入新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理论要求人们树立起人类自身价值与自然界价值相统一的新的价值观。四是丰富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一方面提出了思想道德建设新问题,如在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方面产生了生态环境伦理道德问题;在人口与社会、人口与自然关系上则产生了人口伦理道德新问题。另一方面促进思想观念更新,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考察社会的整体观念,确立了人与人之间公平的新观念;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新观念。

(三)精神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精神文明寓于科学发展观之中,决定着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和发展方向,是对发展观起指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人的自身价值及存在意义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科学发展观以人本身作为发展的终极目的,体现了人文精神崇高的价值理想。文明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自觉履行对社会整体和他人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利益的水平。精神文明就其功能来说,不仅要求人们不断地完善自身,而且要求人们珍惜和完善相互之间的生存关系,以理性生存样式不断创造和完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化趋势十分明显,科技成果的形成及其对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依赖学科间的协作。这种态势要求人们要有协作互助精神。而精神文明具有独特的协调和制约功能。这种功能应用到生产领域,形成一种人际间和谐协作的关系,并因此促使有形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四)科学发展观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人类发展观的革命,而且也昭示一种崭新的社会文明观:主张社会发展战略从片面经济增长向社会全面进步跃进;主张发展视角从部分人的利益为本向人类全体利益为本转换;主张对待自然界由“人化”对象向“人化对象,人化伙伴关系”转变;主张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要实行这种文明观,必须树立以下几个观念:

一是全局意识。即要从整体出发,妥善处理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不能以牺牲社会文化发展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人与人公平与效益、目前与未来的关系,逐步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

二是道德意识。国际范围内强国对弱国,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负有帮助发展的道德义务;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对内地落后地区、先富起来的地区对仍然贫穷的地区负有帮助发展的义务;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人类不仅享有权利,更重要的是应当自觉地承担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护地球的义务。

三是法律意识。应当强化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法律观念,国际范围内依照有关的国际公约、惯例、法律等处理相关的问题;国内必须树立依法治国的思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和推进立法工作,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制度化、法律化轨道。

(五)科学发展观要以精神文明为尺度,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文明尺度是指发展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造福人类为宗旨,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强调发展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全面关照。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人作为生产力要素的核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反过来,人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或某一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程度。尽管以往的发展观无不千方百计地从不同方面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然而现代人既有不断提高自身物质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自然需求,也有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受到尊重和保障的权利需求,更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的发展需求。科学的发展观既不可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发展生产力,同时还必须努力追求自然生态的平衡、社会关系的和谐生活资料的满足和精神文化的丰富,全力创造适应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环境。所有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方便,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实现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正确理解科学的意蕴和科学的价值、功用,充分考虑科学与文明的紧密结合,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科学是发展的动力基础,离开了科学,发展就成为空谈。精神文明是发展的灵魂,科学的威力如失去了文明的约束,很可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社会同样不能顺利发展,甚至会出现倒退。充满科学和人文精神,实现自然、社会及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才是充满时代精神,为时代所需要的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