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的心思你要懂:家庭教育心理学
32797000000015

第15章 不要轻易给孩子开“空头支票”

“许诺”,是一种激励手段。许下的诺言能实现,会对孩子起鼓劲、促进和教育的作用;反之,许诺后能不能兑现,总给孩子开“空头支票”,那么,这个诺不许也罢。

小玲说自己的妈妈总是出尔反尔:“有一次,我平时最拿手的语文没考好,就骗妈妈说成绩还没出来。后来妈妈得知成绩已经公布了,就追问我怎么回事。我死活不愿意告诉她分数。妈妈许诺说,即使考得不好,也不责怪我。冲着这份承诺,我把自己的分数告诉了她,没想到妈妈的脸色立即‘晴转阴’,还打了我一顿。后来妈妈总是告诫我,考试后一定要把成绩告诉她,不要瞒她。可我不相信她的话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么就没什么可肯定的了。”科学研究也表明,当你对对方做出承诺后,你是否履行了你的承诺将直接影响到对方对你的综合评价。

每个父母都知道诚实守信这一做人原则的重要性,对同事、对领导、对客户都会尽可能遵守承诺。可是对孩子,许多父母却认为孩子还小,做不到也无所谓,于是父母们经常给孩子开一张张的“空头支票”,令孩子们一次次地失望。

其实,每个孩子都不是天生就会说谎,是后天的不良影响,才致使诚信发生了偏差。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不良影响,恰恰来源于家长自身。孩子不诚信往往是父母做坏榜样造成的。一些父母在“都是为孩子好”的名义下对孩子失信,失信之后这些父母对自己的行为还浑然不觉。一位老师说:“在学校,我们没少教育孩子们要诚实守信,可是孩子们一回家就在不经意间给父母带坏了。”

新学期开始了,有个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简单的统计题,让每个学生询问身边的同学暑假做得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把统计结果写在作业本上。有位母亲看了眼题目后对孩子说:“都这么晚了还怎么去问同学,你就编几件事情吧。”在母亲的引导下,这个孩子顺利地完成作业。但是,自己编的和实际统计的毕竟不一样。孩子把作业交上去后,老师很容易就发现了。这位母亲的初衷可能是帮助孩子完成作业,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从“编造”到“不诚实”可能只有一步之遥。

也有的家长为了哄孩子乖乖服药,会骗孩子说“不苦、不苦”;为了让孩子打针,也会哄孩子说“不痛,不痛”;孩子的同学打来电话,为了不影响他学习,每每以“他不在”或者“他睡着了”回绝。孩子在无形中就会学会说谎。

还有的家长仗着家长的权威,常常记不起答应孩子的“小事”,更别说兑现了。这些父母认为“我连带他去旅游都答应了,电脑都给他买了,陪他逛街之类的小事又算得了什么?”所以,很多时候正是家长先破坏诚信的约定的。家长的信誉度慢慢降低了,渐渐地孩子就不愿相信家长的话了。

很多父母认为小学阶段的孩子还不懂事,于是便把对孩子的承诺看作是哄孩子的必要手段,认为小孩子不会放在心上,其实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小事”积累起来,造成大部分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不守信用。

那么具体来说,父母要怎样做才能给孩子做好信守承诺的榜样呢?

1.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没必要为调动孩子一时的积极性而说大话,承诺孩子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因为它只能刺激孩子完成当前的某项任务,而不能激励孩子不断地做出努力,更不利于培养孩子诚信的品质。信任意味着遵守诺言,家长答应了孩子的合理要求,就应想办法兑现,言行一致才能取得孩子的信任,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

2.家长不能兑现承诺,应告知孩子原因并加以弥补

为人父母者在做承诺之前,应首先想清楚,自己能不能做到?做不到的,不要轻易答应孩子,答应的则要尽力遵守诺言。当然,有时确有困难而无法履行诺言,也要向孩子说明理由,致以歉意,并另行约定履行事宜,如:“真的很抱歉!爸爸有重要的事要做,没时间去看电影了,我们再约下周六晚上,好吗?”记住,此时父母一定要慎重地确定自己真正能做到,和孩子另行约定的事可不能再违约了。

3.孩子不能兑现承诺,告诉孩子可能会出现的后果

如果孩子没有信守诺言,家长要及时教导他重视自己的诺言,不可言而无信,不可因为被许诺的人似乎也不在意,就无视承诺。因为如果经常这样,孩子就会认为,不守信也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进而他就会轻视诺言。

总的来说,父母言行一致,不但能取信于孩子,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为在生活中给孩子树立诚信的好榜样,就等于在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中播下诚信的种子。

写给父母

成人之间有时会有一些善意、非善意的谎言,很少有人会当真,可孩子就不一样了,任何一件小事在孩子眼中都可能关系重大。特别是一些承诺,如果不能兑现的话,孩子就会认为大人的话是不可靠的,进而对大人产生信任危机。最严重的是,在孩子对大人不信任、表现出极不听话的时候,大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多次失信造成的后果,转而采取责怪、训斥,甚至是打骂等粗暴的手段来压迫孩子就范。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早认识到这一点,及时树立或修正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