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的心思你要懂:家庭教育心理学
32797000000066

第66章 孩子太任性,父母莫纵容

在当今的社会中,任性可以说是独生子女的通病。所谓“任性”,是指对个人的需要、愿望或要求毫不克制;抗拒、不服从大人管教;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当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如任其发展,任性的孩子难以与别人合作,难以与别人友好相处,难以适应集体和社会生活。

孩子任性的原因,尽管与遗传和神经类型有关,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家庭教育不当是造成孩子这种不良性格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轻易给予满足,特别是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更是如此,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孩子任性的坏毛病。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采取高压、强迫的教育方式,过多地责骂孩子,就容易使孩子形成固执、任性的坏脾气。

那么,当孩子产生消极的任性行为时,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1.给孩子讲清任性的危害性

对孩子的任性行为,父母不能因娇惯而放弃教育,一味顺从,也不能粗暴对待,以打骂代替教育。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从说理入手,以情感化,巧妙处理,使孩子认识到任性的危害性。

任性的孩子遇事容易激动,情绪波动大,这对身心健康是很有害的。还有一些任性的孩子,一切从感情出发,我行我素,不愿接受劝告。家长若任其发展下去,孩子就会变得蛮横无理,甚至胡作非为,最终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任性是一种不好的品质,家长、老师、同学都不喜欢,更不会接受。将来,这种任性的性格还会影响其人际关系以及工作和生活。同时,家长最好能让孩子感受到任性会给亲人、朋友造成的感情负担,让孩子自己认识到任性行为的不合理性,这样,孩子才会产生自觉改正这种不良性格的愿望。

2.可以适当制定一些行为规则

父母可为孩子制定一些行为准则,并结合校规,作为对孩子行为的约束。必须注意的是,这种行为准则不能过度或过于详细,否则会损害孩子的独立性。孩子过于“听话”,不利于他的成长,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创造性和开拓性。父母只要抓住主要问题就可以了,待孩子慢慢长大后,再注重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教育。

3.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有的孩子任性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造成的。对于这种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是破除其任性的秘诀。家长可以让他多和同伴一起玩耍,一起活动。平时可经常请邻居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也可以适时地让孩子出去找伙伴玩。当然,父母事先要给孩子讲清要求,如果自己的意见被否定了,要服从多数,不固执,不闹情绪。孩子在与别人的沟通中,会体会到任性无用武之地。

4.对孩子的要求,千万不要“百依百顺”

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家长要支持鼓励。对孩子不合理或过分的要求,家长决不能毫无原则地迁就,应表示坚决的不允许,并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家长决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放弃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要知道,如果孩子的企图第一次得逞,以后就会习以为常,由着性子来。伟大的思想家培根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此,家长应注意不能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稍有让步。

5.要有足够的耐心

当孩子表现出任性的行为时,父母一定要冷静,要耐心说服。同时,父母也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采取了令孩子心悦诚服的态度和方法,并检查规定是否有些规定过头了,过于束缚了孩子等等。只要父母不粗暴地对待孩子,而采取生动活泼、寓意深刻的故事耐心说服孩子,孩子是会改变一些不良习惯的,并逐步成为一个具有较强自制力的人。

6.家长之间的意见要统一

父母之间意见要统一,而且同祖父母之间的意见也要统一,防止孩子有“空子”可钻,否则家长的正确意见难以付诸实施。例如,当孩子任性时,往往是父亲动手打孩子,母亲忙着护孩子,外婆出来拉孩子,甚至相互埋怨、指责、争吵,这就更助长了孩子的任性。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千万不要产生分歧。即使有分歧,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出来。

写给父母

一般来说,任性是种消极品质,应该及时矫正。但所幸孩子的个性并不像成人那样定型和稳定,仍处于动态过程之中,有较大的可塑性。所以,孩子任性,父母也不必急躁,相信只要“对症治疗”,孩子的任性的毛病就会逐渐减轻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