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的公共文化生态空间随着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步伐,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5月中旬,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31个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制度设计进行评审验收,成都市脱颖而出,名列西部第一、全国第三。
成都公共文化服务课题研究及成果转化
制度设计研究是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成都市开展关于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协调发展的研究工作,是在充分结合了成都创建示范区实践的基础上,对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一些成果和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中国普遍存在的城乡公共文化差异,提出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政策建议和方案。与此同时,形成了创新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手段和措施,增强了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成都市按照“城乡统筹、五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内容,以公共服务制度设计为关键,以社区和村为重点,纳入民生工程目标,全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为保障城乡公共文化持续发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纳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统一规划,并制定专项规划,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成都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同步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共建共享。
立足实际:提出面向全国的对策建议
2010年6月,成都承担并启动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在国家课题首席专家的精心指导下,成立了由四川省、成都市文化部门领导专家和四川省社科院专家教授组成的课题组。在一年多的调查研究期间,课题组先后赴宁波、上海、杭州、苏州、广元、汉中、巴中、阿坝及成都市有关区县进行实地调研。
2011年7月,课题研究任务基本完成。此后又经过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完成。站在国家的层面、立足成都实践,《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研究》课题清晰、完整、科学地提出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的理论框架和制度框架,并指出了现阶段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加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建设的对策建议。课题详细阐述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的构成要素,探讨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质,即主导文化服务方向、主力推进文化建设、主要提供文化服务、主动建设服务体系,明确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引导、制度供给、管理协调、服务提供、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战略研究、评价考核八大职能,同时还详细界定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公共文化服务整体体系和子体系的基本框架。
专栏 成都公共文化服务进程——2009年,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年份
2009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视察青羊区康庄社区文化活动室,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9年4月,成都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政策上一揽子解决了基层文化建设长效发展必需的人员、经费、产权等问题。
2009年5月14日,成都市委宣传部、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文化局联合下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有关具体事宜的通知》(68号文件),更加明确创建任务、人员、经费和考评机制等问题。
2009年5月30日,文化部在成都召开基层社区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成都基层文化建设的经验。
2009年,成都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增强国家凝聚力、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在发达国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题组通过对国外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导地位的比较,以及对政府主体地位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明确政府职责,建立统筹协调管理机制;强化立法途径,加强文化政策制度保障;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政府财政支付模式等10个方面,系统提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建设的39条对策建议。这些成果从理论和决策上为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制度设计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同时,成都将课题研究提出的10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与成都市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针对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具体解决方案,形成一系列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标准和机制,为公共文化生态空间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为推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成果转化:顶层设计指导创建工作
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滋养文化的良好土壤和空间环境。2010年,《福布斯》杂志发布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成都名列第一。成都有很多标签和名片,在求解“未来之路”的发展路途中,这个城市从未把文化落下,入选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后,它正努力成为中西部率先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共享之城。
基于成都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实践的经验,以及课题研究中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的深刻认识,成都市确定了以“城乡统筹、丰富供给、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公共文化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的方向。在课题研究成果转换上,成都坚持政府主导,围绕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人员、经费、活动”4个关键因素,做好顶层设计,形成支撑成都公共文化科学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创新性工作机制。
在完善顶层设计方面,成都提出了打造“图书馆之城”“文化广场之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城”“博物馆之城”“文化创意之城”,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的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先后制定了《成都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成都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1—2015)》《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点规划(2012—2020)》和《成都市民办博物馆发展规划(2010—2015)》等,并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制定《成都市城市文态建设规划》,从战略高度对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做出了部署。
在政策支撑体系形成过程中,坚持用课题研究成果指导创建实践。对照课题研究提出的政府主体地位对策建议,在对发展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全面梳理已出台政策制度的基础上,成都重点瞄准薄弱环节,围绕解决成都公共文化发展面临的“村级公共文化保障相对薄弱”“服务质量效益有待提高”“队伍建设还是薄弱环节”“社会力量参与度较低”等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政策和标准。比如,为进一步解决文化站长队伍建设问题,成都市规定,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中心主任)由宣传委员兼任。为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成都市规定,市县两级分别设立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专项经费,市本级不少于1000万元,各区(市)县专项预算不少于200万元。类似上述的针对性政策,成都市先后共出台了50余条。
创新发展:“成都标准”形成科学支撑体系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秉承着这样的制度设计理念,成都的课题研究成果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形成了支撑成都公共文化科学发展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和管理工作机制。
创建期间,为应用课题研究成果出台的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成都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1—2015)》《关于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成都市委、市政府2009年至2011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加快发展的意见》《成都市民办博物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成都公共文化建设的“设施建设、经费落实、人员配备、服务开展”等历史性问题,为不断丰富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预留了巨大的政策空间,形成了“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
创新并不容易,发展必须先行一步。创建期间,为构筑公共文化科学发展的生态空间,成都市文化局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成都标准”,如乡镇文化站建设标准、村级公共服务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标准和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标准等。这些“成都标准”与国家出台的公共文化相关标准一起,共同组成了成都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标准、评估标准和服务标准。“成都标准”结合实际,补充、细化和延伸了国家相关标准,已成为成都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实施的重要依据和衡量尺度。
七个工作机制全面助推成都示范区建设
在文化部2012年12月组织的2010年至2012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集中评审中,成都《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研究》课题被评为全国四个优秀研究成果之一。成都市结合实际,从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总结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7个方面的经验,确定了机制建设的7个重点,全面实现“形成既有成都特色又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构建起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的创建目标。
建立城乡文化发展的统筹规划机制
成都市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统一规划,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目标,把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纳入“文化之都”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规划机制的建立保障了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成都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同步发展,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的共建共享。
成都市明确了建设成为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的定位,在《成都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1—2015)》中将着力打造5个“文化之城”,进一步明确作为“文化之都”建设的主要支撑。目前,5个“文化之城”建设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建立标准化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行机制
针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成都市建立起标准化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行机制,通过完善和推广标准体系,推动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化、服务运行规范化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成都市规定市和区(市)县“文、图两馆”必须达到文化部颁布的标准,编制了《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点规划(修编)》,完善和提升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准和布局,有序地推进成都博物馆新馆、天府大剧院、成都图书馆新馆等10个城市标志性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并按照“一县三馆一剧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剧场)”“一乡一站一影院”“一村一室一广场”的标准对全市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行提档升级。
成都市制定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标准,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风格标识、统一招标建设、统一设备配置、统一评定等级的标准化要求,统筹推进全市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全市31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动中心)平均面积达800平方米,其中最大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同时配套建设了2000平方米以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广场,配置了最低15万元的设施设备,最高设施设备配置达200余万元。
全市3363个村(社区)的综合文化活动室采取共建共享的方式实现全覆盖,其中2900多个村(社区)建设有群众文化活动户外小广场。
通过市财政一次性足额补贴建设经费,由各区(市)县集中统一组织招标采购和配送安装,实现了全市村(社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统筹推进。目前,市县两级支中心全部建成并在线运行,全市315个乡镇(街道)和3363个村(社区)建成开通了基层服务点,并在2012年年底100%完成了“两馆一站一室”电子阅览室标准化建设。
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管理的规范化,成都市制定了基本权益量化标准、服务能力评估标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标准和目标考核办法,并对各级基层文化阵地公共文化服务实行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在完善内部绩效评估标准、强化政府目标管理的同时,引入第三方社会调查统计机构,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专门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提高绩效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指导性。设立专门网站,接受群众质询和监督。加强目标考核和第三方评估成果的运用,推动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图书馆、文化馆资源共享、联合服务机制
在示范区建设中,成都市在已经初步形成的“市民文化艺术学校”和“图书流转服务”资源共享与联合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成都特色的文化馆、图书馆资源共享、联合服务模式和机制。
“多级联动辅导”资源共享、联合服务模式。成都市文化馆(站)以辅导培训为抓手,通过资源整合、工作联动的方式,建立起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多级联合服务模式。市文化馆在全市推行市民文化艺术培训学校总(分)校机制,采取市文化馆建立市民文化艺术学校总校、区文化馆建分校、文化站建辅导站模式。按照“工作统一部署、管理统一制定、人员统一培训、老师统一调配、服务统一标准、各校各有特色”的工作机制,分校的教师由总校成都市文化馆分派,总校组织聘任大专院校、省市专业院团的专业人才作为市级专家组教师团,将有关专家分派到区(市)县分校,承担授课工作和教学指导工作,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准的免费艺术培训。
“纵向发展总馆分馆制、横向发展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县域“通借通还”“一卡通”借阅和流通的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联合服务模式。在图书流转服务的基础上,为因地制宜整合共享图书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区(域)公共文化服务龙头优势,成都市采取“纵向发展总馆分馆制、横向发展图书馆联盟”的办法,延伸图书服务领域,扩大图书服务人群,采取“市县发展分馆、图书定期流转”的方式发展市县图书馆的总分馆制。成都图书馆在农民工子弟校、残疾人学校、部队、机关、监狱等地设立成都图书馆分馆;区(市)县图书馆在乡镇、街道、社区及具备条件的企业、单位建立区(市)县图书馆分馆。总分馆实行统一编目,统一流转,统一平台、通借通还。与此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建立和发展图书馆联盟,以省、市图书馆为核心,以区(市)县图书馆为主体,以院校、企业图书馆为延伸,签订联盟协议,积极开展馆际图书互借、文献传递、资源共享等业务,推进全市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让更多的群体享受便捷的公共图书服务。
建立分层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通过示范区创建,成都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常年经费全部纳入了各级财政预算,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财政分级预算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了全市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的常年工作经费和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的保障机制。成都市在2009年就已经把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的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在示范区建设中,又作出规定,按照国家评定等级,对照评定标准,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的常年工作经费和公共文化服务经费分级纳入财政预算。
二是建立了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的人均经费保障机制。2009年,成都市率先在全国设立了乡镇(街道)人均公共文化服务经费。自当年起,全市乡镇(街道)文化站(活动中心)常年经费,按照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0元、8元、6元的标准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市财政按照每人每年2元标准转移支付远郊市县。此项经费全市每年合计1.1亿多元。
三是建立了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的比例经费保障机制。村级公共文化建设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经费不足是困扰各地的共性问题,也是成都市经费保障机制中尚缺少的关键环节。为破解这一难题,成都市2012年出台的《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意见》规定,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经费实行市与区(市)县共担原则,在已纳入市财政预算的村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每村/社区每年30万元)中,每年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落实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常年运行经费,每年每个村不少于3万元,全市落实保障资金1亿余元。这也使成都成为全国最早建立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经费财政保障机制的地区。
全覆盖、分层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为市、区(县)、乡镇(街道)、区(村)公共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2012年成都市还新设立了1亿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发展。2012年成都市公共预算文化支出25.88亿元,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2.61%,比2011年提高了0.39个百分点。2010年至2012年,文体广事业支出平均增幅为50.79%。
截至2013年5月,全市累计投入21.3亿元建设各级各类基层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了“两馆一站一室”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全市的40个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其中一级馆18个,二级馆18个,三级馆4个;20个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575.4万册,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图书室藏书671.123万册,公共图书实现了人均一册;315个乡镇(街道)均建成了最小500平方米、最大4000余平方米、平均面积800余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社区活动中心),配备了最低15万元、最高200余万元的设施设备,平原地区乡镇还配套建设了不低于20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广场;3363个村(社区)以共建共享方式落实了综合文化活动室。19个区(市)县均完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315个乡镇(街道)均建成开通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建立定制配送服务、政府采购服务、流动服务与数字服务联动运行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
成都市把丰富基层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供给作为制度机制建设的重点,建立了定制配送服务、政府采购服务、流动服务与数字服务联动运行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极大地丰富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以农民工、老人、少年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为重点,深入开展“文艺精品耀蓉城、文化艺术惠青工、文艺百家到基层、文艺演出送市民”等活动,实现四级群众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益和质量,推进成都市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探索城乡文化服务定制配送机制。为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成都市将建立工作机制与转变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作风相结合,按照“建立服务内容目录菜单,畅通群众需求诉求渠道,搭建服务定制工作平台,按需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与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联动运行,以“两馆一站一室”文化设施为依托,以紧贴群众需求服务为核心,根据不同人群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形成集约、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提供模式。定制提供文艺演出、数字电影、艺术培训、公益讲座、图书借阅等文化服务。
建立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使“送文化”常态化、制度化。成都市自2006年开始,坚持每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采购1000场以上近年获国家、省、市艺术奖项的精品节目和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节目下乡演出,使“送文化”常态化、制度化,受到城乡群众的普遍欢迎。2012年起,市县两级分别设立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专项经费,市本级从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各区(市)县专项预算不少于200万元,全市每年共计5000万元,主要面向社会采购文艺演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送到基层,市本级主要送到乡镇(街道),各区(市)县主要送到村(社区)。2012年全市共购买3500余场演出送戏下乡。
建立“一馆一团一车”的公共文化流动服务机制,提升流动服务的水平。目前,成都市已为市属演艺团体配备了3台流动舞台演出车,为二、三圈层14个涉农区(市县)的文化馆、图书馆各配备了1台文化(科技)服务车、1台公共图书流转服务车。
建立数字服务机制。加强资源建设,完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成都市文化馆建有网络文化馆,成都画院建有网上画廊,成都图书馆建有“锦绣成都——成都地方文献”“蜀韵风雅——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5个主业务网站,2012年已基本完成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和文化综合执法数字监管平台建设。城乡居民均可通过1.2万余个基层服务点的账号和密码免费享用文化共享工程成都支中心的所有数字资源。成都图书馆业务网站综合访问总量达到538.6万次,访问下载总量552.8万篇(册)次。
目前成都市已经实现了四级群众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市级每季度有大型品牌活动(“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县级每月有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如“文化金牛大擂台”“武侯闹春”“锦江之夜”“琴台放歌”等),街道、乡镇每周有组织地开展集中文化活动,社区和村每天有群众文化活动(如社区文化发展繁荣工程,五会一歌——典型报告会、读者见面会、好书推荐会、精品赏析会、时尚文化讲师会和琴台欢歌,家门文化等),形成每个区(市)县都有的、贯穿一年的示范性品牌群众文化活动。
建立以“百千万工程”为目标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机制
建立高素质的、宏大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是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成都市建立了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标准化建设机制、全员培训机制,实施了文化队伍建设的“百千万工程”。成都市委、市政府先后3次出台专门文件,明确了乡镇文化工作人员数量、待遇和工作标准,切实加强了基层人员队伍。
为整体提高全市文化队伍素质和工作能力,成都市自2010年起,以基层文化队伍培训为重点,有计划地对全市文化队伍进行了全员培训。先后在清华、北大、厦门大学举办6期高级研修班,对全市文化局长、文化处(科)长和“文图两馆”馆长、博物馆馆长进行了3次集中培训。依托市委党校对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长(主任)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人数达1000余名,全市文化站长和中心主任实现了持证上岗;依托市、县“文图两馆”,分期分批对全市村宣传文化辅导员进行了全员培训。
2012年成都市进一步建立了以“百千万工程”为目标的公共文化队伍建设机制。一是开设100所以上的市民文化艺术学校(辅导站)。在市文化馆设立成都市市民文化艺术学校,在区(市)县文化馆设立分校,在全市乡镇(街道)开设100个辅导站,2013年完成100%的乡镇(街道)辅导站设立工作。二是建设有1000名以上持证上岗的文化艺术骨干的辅导员队伍。由市文化局制定考核上岗标准,依托驻蓉高等院校和市民文化艺术学校,为全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文化单位培训持证上岗文化艺术骨干辅导员。2013年完成全市村(社区)文化艺术骨干辅导员的培训持证上岗工作。三是建立1万人以上的文化志愿者队伍。2012年成立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和区(市)县文化志愿者协会,努力实现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各种公共文化活动有文化志愿者参与管理和服务,2012年全市文化志愿者人数达到1.5万余人。
经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七有”(有队伍名称、有稳定队员、有固定场地、有专门经费、有统一服装、有简易道具、有定期活动)的群众文化队伍已达到4228支,人数达到了15万余人。
建立以争创成都“先行区”为抓手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激励机制
在示范区创建工作中,成都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自觉,把创建作为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把创建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作为“一把手”主抓的重要工作。同时,为在全市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创建氛围,充分调动区(市)县创建国家示范区的主观能动性,成都市制定《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行区(市、县)评估标准(暂行)》,并在全市组织开展创建“先行区”活动。通过这一抓手,实现区县创成都“先行区”、全市创国家示范区的总体目标。
创建工作得到各区(市)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共有14个区(市)县申报创建“免检区”,20个区(市)县申报创建“先行区”。在积极申报创建“免检区”“先行区”的同时,各区(市)县均加大了对本地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均出台了本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12号文件的工作意见,从经费投入、人员配备、设备购置、活动开展、特色打造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并采取了纳入目标管理考核,签订责任书、承诺书,部门分片包干督办等有效举措,并狠抓落实,强力推进本地公共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创建工作得到了高质量地落实,取得了明显的“以创促建”作用。
在创建激励机制推动下,成都各区(市)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如把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放在与就业、教育、卫生、交通等同样位置的锦江区;着力破解城乡公共文化“二元”结构,全力提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龙泉驿;依托本地自然文化特色资源,打造多项特色文化品牌,让当地百姓乐享公共文化服务“万花筒”的都江堰;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为百姓提供最便捷图书馆服务的高新区……
成都公共文化建设实践形成的7个工作机制,有效地整合了成都市的现有公共文化资源,激发了体制内外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随着创建工作时间的延续,7个工作机制的资源综合性、成本集约性、效益放大性已逐步显现。
§§第五章 反腐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