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口才改变命运全集
32817400000010

第10章 论辩语言的技巧与方法

墨子说过:“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意思是说,辩论就是要弄清是非界限,考察治乱的原因,懂得统一和差别的客观根据,考察概念和事物的关系,权衡利弊得失,解决心中的疑惑。

在辩论中,辩论的基本要求就是使人对事物的是非、因果、异同、利弊、联系等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与认识,使人明白事实的真相。因此,辩论中要战胜对方,基本的战术和首要的办法就是辩明。论辩贵在思维敏捷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对方发话而自己一时答对不出的语塞现象。有时候,辩论中明明发现对方的漏洞,由于自己的思维一时跟不上来,构思不及时,形成不了有条理、有说服力的语言,找不到合适的反击词锋,于是只能像煮在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干着急,没办法。更可气的是,当机会稍纵即逝时,你已想出了对方的谬误所在及己方的补救方法,但此时你苦思冥想得来的对策,在时过境迁的环境下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这就说明,一个人的辩论,其语言形式固然重要,但就其实质而言,其论辩思维就更为重要。只有当论辩思维清晰了、敏捷了,相应的语言反应才会有速度、有力量。一个人如果在辩论中的思维速度跟不上对方的思维速度,那就只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清朝乾隆年间,宁波天童寺有个当家和尚名圆智,能言善辩,远近闻名。

有一次,乾隆皇帝只身微服南下,来到宁波后,便独往天童寺来。圆智闻知此事,马上下到山脚,笑迎乾隆皇帝,并双手合十,躬身轻声道:“小僧天童寺住持圆智接驾来迟,请万岁恕罪。”

乾隆听说此人就是有名的善言和尚圆智,想先给他一个“下马威”,便把面孔一板,厉声问道:“你既知朕躬到此,为何不率众僧,大开山门,跪接圣驾?你这轻轻一揖。莫非有意亵渎圣躬?该当何罪?”

圆智不慌不忙地说:“小僧岂敢亵渎圣躬,只因这次圣上南巡,乃是微服私访。小僧要劳师动众,唯恐引起游人瞩目,有碍圣上安康,故独自一人在此恭候。”

乾隆听他说得合情合理,只好说:“恕你无罪,前面带路便是。”一路上,乾隆又道:“大和尚,今日朕躬上山,你能不能拿我作个比方?”

圆智闻言,暗自思忖:“这可不好比。要是比得不好,全部都得遭殃。”

但他忽然脑子一转,笑着说:“万岁爷上山,可有一比:好比佛爷带你登天,一步还比一步高。”乾隆一听,心里不是滋味:圆智自比佛爷,占了自己的上风,但又无可指责,只好暂时作罢。

两人来到天王殿,只见弥勒佛喜眉笑眼地迎面而坐,乾隆的点子来了,便指着弥勒佛问圆智:“请问大和尚,他为何而笑?”

圆智答道:“启禀圣上,他是在笑贫僧命运乖蹇,身入空门,终日青灯木鱼,碌碌无为。”

乾隆一听,心中暗喜,这下子给我抓住把柄了,又问道:“他也在对我笑,照你所言,他也在笑我碌碌无为了?”

圆智面对乾隆咄咄逼人的发问,不慌不忙地应答道:“哪里哪里,佛爷对不同人的笑有不同的意义。他对万岁爷迎面而笑,是笑你为万民操心,以国事为重,不像凡夫俗子,气量狭窄。”这笑里藏刀的一番话,乾隆心中自然明白,但却又无懈可击,不好发作。

乾隆离寺时,圆智送他下山。走到半山腰,乾隆想起上山之比,想再难为一下圆智,便说:“我上山时,你说我一步还比一步高,现在我正在下山,你又该怎么说呢?”说完,得意地看着圆智,谁知圆智稍思片刻,即从容答道:“如今好比如来佛带万岁下山,后头更比前头高啊!”

“啊!”乾隆一听,目瞪口呆。

在这里,圆智面对乾隆皇帝的“下马威”。过关斩将,应对自如,除了他才思敏捷之外,也与他善于根据需要变换角度而随机应变有直接的关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辩论中也一样,对同一个问题,选取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一样。从一个角度说不圆的事理,或许从另一个角度能把它说得令人信服、满意。这完全在于辩论者的灵活自如了。

1988年10月,文化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陈伯达刑满释放不久,著名作家叶永烈即去采访他。曾显赫一时而今刚度过18年铁窗生涯的陈伯达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公安部提审我,我作为犯人,不能不答复提问。对于采访,我可以不接待,不答复。”对于这位对自己不抱欢迎态度的采访对象,叶永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如何才能使他知道我毫无恶意,使采访顺利地进行呢?

该用怎样的语言才能使他跟我愉快地合作?于是,叶永烈略一思索,告诉陈伯达,1958年,陈伯达到北京大学作报告,他作为北大学生听过这个报告:

“当时你带来一个’翻译‘,把你的闽南话译成普通话。我平生还是头一回遇上中国人向中国人作报告,要带’翻译‘!”多么有趣的往事,陈伯达一听,哈哈大笑,感到面前的这位不速之客很亲近,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原先尴尬的采访终于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叶永烈45万字的《陈伯达传》也就增添了不少资料。

从以上事例可以知道,思维快捷在论辩中的重要性,它与语言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出其不意地占领论辩中的制高点,而后居高临下克敌制胜。其实,在论辩中,思维速度也就是说话速度,思维快速也就是构思快速,这种构思方法常常在论辩中拥有着很好的用武之地。要熟练运用好它,需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思维的敏捷性表现在能够迅速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迅速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二,快速构思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作基础。这就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需要平时知识积累的广度和深度。如若不然,你会在谈话中陷入思维空白的状态,使得自己的说话在他人面前显得相形见绌。

知彼知己攻守有度

辩论场上,常常是唇枪舌剑,寸理力争,一方取胜不仅决定于阐述的道理,也在于所使用的辩论技巧。因此,研究和提高辩论的艺术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明辨是非

墨子说过:“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意思是说,辩论就是要弄清是非界限,考察治乱的原因,懂得同一和差别的客观根据,考察概念和事物的关系,权衡利弊得失,解决心中的疑惑。列宁也说,在辩论中,“更要冷静地分析论据,更详细地、更简明地说明事实真相,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获得绝对的胜利。”可见,辩论的基本要求就是使人对事物的是非、因果、异同、利弊、联系等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与认识,使人明白事实的真相。因此,辩论中要战胜对方,基本的战术和首要的办法就是辩明,使对方明白。辩论技巧有以下几种:

一是分析立论理由。

分析立论的理由,分析理由的内涵,使之条理清楚,因果分明,主次分明,表里分明,以证明自己观点、理由的正确,显示自己立论的严谨。

二是表明立论根据。

把立论的根据、理由讲清楚,把论据,特别是事实论据说明白,以释疑惑,以显示自己立论的确凿无误。

三是辩证对方是非。

指出对方论据的不真实,指出对方论据似是而非,歧义丛生。

静观其变

采取守势,坚守自己的主张与论点是一种以逸待劳的辩论技巧。运用中的一般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加固自己“堡垒”,转移对方攻势。

可采用不断加固自己的“堡垒”,坚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则与观点,令对方久攻不下,攻势渐弱渐缓;也可采用适当方法转移对方攻势,即转移对方的攻击方向、攻击对象。如使其由正面进攻转为侧面进攻,由实质性问题转入枝节性问题,均可使对方攻势减弱。

二是质问劳乏对方,我方以逸静观。

采用多提问题的方法,实行自卫,尤其是多提一些难题。向对方连连质问,使对方忙于筹思应答,不暇进攻。而我方则以逸待劳,静观其变,伺机反击。

三是抓住有利论题,防止对方胡搅。

辩论中,应防止对方转换论题,力求使辩论紧紧围绕中心论题进行。如对方将论题转换到对方所长、我们所短的论题上去,显然于我方不利;再如,对方用转换论题,甚至胡搅蛮缠来掩饰自己的失误与疏漏,也会给辩论造成严重阻碍。因此,在辩论中,遇到对方有意转换论题时,应当及时指出,迅速纠正。

先发制人的辩论术

先发制人的攻击性辩论技巧可分为正面、侧面、包围、迂回等。正面攻击,指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尤其是中心论点;侧面攻击,指从侧面驳斥对方的论据或指出对方论据逻辑上的毛病;包围进攻,指对对方核心论点周围的分论点及论据逐一进行驳诘,最后推翻对方的核心立论,全面否定对方的命题;迂回攻击,指远距离地攻击,如从挑剔对方的辩论态度不妥或辩论风度有失开始诘难,进而抓住对方的辩论企图,深入进行驳诘。

下面介绍几种具体的进攻辩论技巧:

诱其说“是”“苏格拉底式问答法”在辩论中有其特殊的功效,即能诱使对方多说“是”。通常情况下,那些老练的心存戒备的对手是不会轻易说出“是”的。

日本明治时期的名医、军事家大村益次郎是位板着面孔、很难与之交往的人。

一次,邻人跟他寒喧:“您好,今天天气很热,是不是?”他却爱理不理地回答:“夏天本来就是热的。”假若他顺着对方的问题回答:“是的,的确很热。”这样,自我防卫的态势就先瓦解了。

如何诱使对方说“是”,一般在辩论开始时切勿涉及有争议的观点,而应顺应对方的思路,强调彼此有共同语言的话题,从对方的角度提出问题,诱使对方承认你的立场,让对方连连说“是”,与此同时,一定要避免让他说“不”。

巧析岔题

在辩论中一旦发现对方把话题岔开,你不必打断,你应立即分析其用心。一般来说,岔题的出现,或是由于一时不慎,或是由于突然联想起另一件事,或是由于有意把话题扭到另一方向。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对方说不了多久,就会自己发觉而显露窘态;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他一旦省悟就会很快地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来;如果是第三种情况,对方会继续朝着岔开的方向说下去,毫无“回心转意”的迹象,你就可以据此推断出他是有意扭转辩论的方向,从而立即采取相应对策,避免对方伎俩得逞。

借题发挥

在辩论中,当我方受到攻击时,可以不直接从正面答辩,而借助论敌提供的话题进行还击,从而改变论战的局势。这种对策的关键在于一个“借”字,能否借为己用,决定于辩论者的论战经验和思辨能力01959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苏,在此之前,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攻击。在尼克松与赫鲁晓夫会晤时,赫对尼说:

“这个决议臭极了,臭得像刚拉下的马粪,没有比马粪更臭的东西了!”赫出言粗俗,欲使尼克松难堪。谁知尼克松回敬道:“我想主席先生大概搞错了,比马粪臭的东西是有的,那就是猪粪。”因为赫鲁晓夫年轻时当过猪倌,所以,尼克松借题发挥,歪打正着,使赫鲁晓夫脸上泛起一阵羞涩的红晕。

逼其亮底

对形状不全的图形或半截子话所作的解释,可以显示人的性格和内心的状态。利用这个方法所做的测验叫“投影法”。在辩论中,你可以运用“投影法”逼对方亮底,即把话说到一半就故意停下来,然后让对方接下去说。例如:“这么说,你的意思是”,“如此说来,这个论点是”,“照你的话说,他的意思是”……当你用这些半截子话去诱导对方时,对方十有八九会像这种方法所显示的那样,不假思索地把这句话按他的意思说完,这时,你就轻而易举地又多了张“底牌”。自信者的语言有力量

辩论者应具有多种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是辩论者必须具有的良好心理素质。辩论时,自信我方必胜,对方必败,有战胜对方的勇气,才能用语言的力量征服对方。

我国学者彭倚云,是世界最著名的行为治疗专家阿加尔教授的博士研究生。这个令人羡慕的学位正是彭倚云借助语言的力量取得的。在面试时,师生激烈争论了两个小时。

阿加尔教授咆哮如雷:“……你认为你可以说服我吗?”

“当然不一定,因为我还没有出生时,你就已经是心理医生了。”彭倚云毫不示弱,他响亮地答道:“只有实验本身能说服你或者我,但是如果没有人来做这些实验,那就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我与你谁对谁错。”

“就凭你那个实验方案?我马上可以指出它不下10处的错误。”

到这时,双方的争论火药味十足,看来很难继续下去。

彭倚云接着说:“这只能表明实验方案还不成熟。要是你接受我当你的学生,你自己可以把这个方案改得尽善尽美。”

“你想让我指导一个反对我的理论的研究生吗?”

“我是这样想的。”彭倚云笑了起来,“经过这两个小时的争吵,我知道牛津大学是不会录取我了。”

“最后我问你,”阿加尔教授在倔强自信的中国小姐面前渐渐让步了:

“为什么你要选择行为治疗这一科目?为什么要选择我做你的导师?”

“因为你在那本书里曾写道:’行为治疗的目的是为了给予在心灵上备受痛苦的人一个能回到正常生活的机会,从而享受正常人应有的幸福和权利‘。老实说,你书里的其他话我不一定赞成,可这句话我能给予全心全意的赞同。”

“为什么?”

“因为我知道不能做正常人的痛苦,也曾看见许多人因为失去了正常生活的权利而痛不欲生。我觉得行为治疗能让心灵畸形的人重新做正常的人,不再忍受精神折磨。在这一方面,我完全赞同你的看法,也许咱们的分歧只在于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这种治疗。”

最后,这位四五年才收一名研究生的教授被彭倚云小姐的自信、雄辩征服了,而彭倚云正是靠着自己的见解和辩才做了阿加尔的学生。

上例中双方的辩论气氛紧张,都试图压服对方。彭倚云凭借自己高超的讲话水平和坚强的自信,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令倔强暴躁的阿加尔教授认同和接受了自己。

逆向反驳攻其不备

在论辩的即兴演讲中,有很多情况不能直接找到对方的破绽。这时,我们就需要静观其变,以守为攻,灵活变换进攻的方位,给对方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逆向说理就是一种很好的反驳思路。

逆,顾名思义,是指方向相反。逆向说理的思维方式就是一反按常情、常理、常识、常规、常论、常法等思考问题的方式,跳出“常规定势思维”

的圈子,向相对、相反的方向和角度进行思考。此法用于论辩,是指论辩者善于从截然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来即兴论辩的一种思维方式。

战国时期,吴起在魏国当了将军之后,和待遇最低的士卒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睡觉不铺席子,行军不骑马,自己携带粮食,为士卒分担劳苦,深得士卒的拥护和爱戴。

有一回,在吴起军中,一位士兵得了毒疮,吴起知道了,就用嘴为他吸脓,其爱兵之心感动了整个部队。然而,那个士兵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却放声痛哭。人们不知其故,奇怪地问她:“你儿子不过是一个最底层的小士卒,人家一个将军不惜屈尊为他吸脓,你还哭什么啊!”那位母亲回答道:

“你不知道,以前吴将军曾替这孩子的父亲吸过脓,他爸爸打起仗来就奋不顾身,从不后退,最后死在战场上。现在吴将军又给我儿子吸脓,我老婆子不知道这孩子又会死在什么地方了,’所以才哭啊!”

将帅爱兵如子,和士兵同吃、同睡、同行军、同甘共苦,以德树威,这样在军队中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打起仗来,士卒一个个奋不顾身,英勇杀敌,这样的军队当然无往而不胜,无坚而不摧。

听闻吴将军亲自为儿子吸脓疗伤,老母亲应该感到的是安慰,将儿子送到这样一位“爱兵如子”的将帅帐下,儿子在生活上就不会有什么困难。然而老母亲没有这样认为,她结合自己丈夫因受惠于将军,最后在战场上奋不顾身、宁死不退的事迹,推测儿子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因而号啕痛哭。这老母亲思考问题正是运用了反常的思维方式,让人不得其解,而答案和结果又在情理之中。

逆向反驳在即兴论辩时,有时要单刀直入,有时又要巧于迂回,避实就虚,即避免直接接触正题,采取各种方法,迂回地表达主题,使对方不知不觉地接受辩者的观点。

唐朝有一位县令爱画虎,但总画得像猫。每每画毕总要手下人评论。说好者他高兴,说不好者他惩罚。

有一次新来了一位年轻的差役,口齿伶俐。这天,县令又画了一幅画,要他评说。

“老爷,我有点怕。”差役战战兢兢地回答。

“哎哟,怕什么,别怕,老爷我就什么也不怕。”

差役说:“老爷,您也怕。”

“什么?老爷我也怕,我怕什么?”

“怕天子。老爷,您是天子之臣,当然怕天子呀!”

“唔。”县令语塞,“对,老爷怕天子。可天子就什么也不怕,嘻嘻,对不对?”

“不,天子怕天。”

“怕天?哼,有道理。”县令来了兴趣,追问差役,“那么,老天爷又怕什么?”

“怕云,怕云遮天。”

“云又怕什么?”

“怕风。”

“风怕什么?”

“风怕墙。”

“墙又怕什么?”

“怕老鼠,老鼠打洞。”

“有道理。我再问你,老鼠怕什么呢?”

“老鼠最怕它。”年轻的差役指着画一本正经地说。

老鼠怕猫,老爷画虎如猫,差役没有直说,而是巧妙地采用了迂回进击的方法,用另一种形式指出来,县令当然心知肚明,但也无可奈何。

有一次,王某与女友一起去水果摊买葡萄。在挑好葡萄刚要付钱时,其女友发现很多葡萄有虫咬过的痕迹,这时王某对摊主提出:“这葡萄不好,还有没有别的品种。”那摊主爱理不理,叼着烟头斜着脑袋说道:“葡萄不好,你可看清了,这可是正宗的吐鲁番葡萄,货真价实。”其女友见对方态度傲慢,出言不逊,刚要发火,王某在一边道:“算了,我们不买了。”“不买?都称好了想不买?你存心跟我抬扛闹着玩是吧。”这时,围观者很多,其女友脸色非常尴尬。王某问:“你知道吐鲁番的葡萄为什么好吃吗?”对方愣了一下,答不出来,呆在那里不知所措。王某接着说道:“就是因为它从不被虫咬,你的葡萄上有虫子咬过的痕迹,你的葡萄不是正宗的吐鲁番货。”对方一时反应不过来,趁此空当,王某携女友马上离开了人群。

逆向思维,常借助快速变换思路、灵活改变说话的角度,迂回进击,想常人不敢想和不能想,说常人不敢说,神出鬼没,变化多端,使人难以预测而出奇制胜。其结果常出人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学会适时转换话题

在即兴论辩演讲过程中,论辩双方常常会出现坚持己见、互不相让的情形。由于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顺着话题进行论辩,有时会陷入论辩双方相互僵持的局面,使论辩变得毫无趣味,空耗人力。有时还会使一方陷入窘境,为对方的锋芒所指。这时双方或单方就需要巧妙地转换话题,使双方的论辩在“山重水复”之时,重新转入“柳暗花明”的境况。

话题转移是指把原来的话题岔开,巧妙地引入其他话题,绕开论辩双方出现的锋芒和暗礁。

1988年7月22日,日本首相中曾根同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整个会谈高潮跌宕,扣人心弦。

戈尔巴乔夫有一次竞用拳头将桌子敲得咚咚作响。他声称:“据说,在日本居然有人说什么:‘今后只要日本持续不断地增强经济力量,苏联便将乖乖地屈服于日本的经济合作。’殊不知,这是大错特错的,苏联决不屈服。”

中曾根也不示弱,他以强硬的口吻批驳道:“尽管如此,两国加深交往也是重要的。阻挠两国关系发展的,正是北方的领土问题。铸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斯大林错误地向属于北海道的岛屿派遣了军队。”

谈话至此,如果双方继续就此问题开展针锋相对的辩论,两位领导人可能会不顾各自脸面争得面红耳赤,毕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苏联不会因为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劲势头而乖乖屈服于日本的经济合作,日本也不可能因为两国的交往而在领土问题上一再退让。为了避免会谈陷入僵局,聪明的中曾根先生话锋一转,接着又说:“我毕业于东大法律系,你走出的是莫斯科大学法律系的门槛。我们俩同属法律系毕业生,理应了解国际法、条约和联合声明是何物。国际上都承认日本的主张是正确的。”

中曾根根据俩人都毕业于法律系这一既定事实,适时抛出隐语,既然你懂法律,你就必须遵守国际法、条约和联合声明的规定,在法律面前,国与国之间是平等的,各国都必须互相尊重,苏联也不例外。

此时,戈尔巴乔夫也听出了中曾根的话外音,你说我不懂法律,我哪里是不懂法律啊,我只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已。戈尔巴乔夫巧借他们都学法律的话题,话锋一转,笑容可掬地答道:“我当法律家吃亏了,所以变成了政治家。”巧妙地顺着对方的话题,以自谦的形式避开了中曾根有关领土问题的锋芒。

还有这样一个例子:20世纪70年代的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率领美国代表团前往埃及与总统萨达特进行和平会谈。会谈一开始,萨达特说了几句寒喧话以后,就让基辛格看了一个“埃及一以色列脱离接触”的计划。然后萨达特吸了一口烟,征求基辛格的意见,要他表态。

针对这个计划,以色列要作很大让步,而埃及的交换条件又含糊其辞。

所以基辛格不能同意。精明老练的基辛格说:“在我们谈判手头的事务以前,可否请总统告诉我,你是怎样设法在10月6日那天如此成功地发动了那次令人目瞪口呆的突然袭击的?那是个转折点,我们现在所做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个转折点的必然结果。”

萨达特眯着眼睛,又吸了口烟,微笑着,放弃了要基辛格对计划表态的要求。而是应基辛格之求,兴致勃勃地讲起了那次袭击。

基辛格在此巧妙地岔开话头,把话题焦点转入到对方有成就感的事件上来,满足了对方的虚荣心和自信心,使对方心情愉悦,谈兴十足,进而暂时回避了对方所想听到的表态。

话题转移法作为论辩中使用的诡道思路之一,其关键在于一个“巧”字,要善于顺着对方的话锋或抓住对方的心理,巧妙地将论辩主题转移,在不知不觉中绕开论辩锋芒。

以其人之道治其身

在论辩中常常可以仿拟对方说话的内容或思路,拟造一个与对方话语结构相同但意义与攻击方向相反的例子来对付对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种辩论的思路主要是利用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环环相扣的必然联系,比如甲现象必然与乙现象有关,乙现象又必然会引出丙现象。在一系列环环相扣条件下,通过第一个条件可以得出另外一个意义相反的条件,用以制服对方。

明朝时,南昌宁王朱宸濠自恃是皇族后裔,一天到晚只知道吃喝玩乐。

有一天,他的一只挂着有“御赐”金牌的丹顶鹤独自跑到街上,被一条狗咬死了。朱宸濠气得暴跳如雷:“我这白鹤是皇上赐的,脖子上挂着‘御赐’金牌,谁家野狗竟敢欺君犯上,这还了得!”

当即,他命令家奴把狗的主人捆绑起来,送交南昌知府治罪,给他的白鹤抵命。当时南昌知府名叫祝瀚,对宁王府的胡作非为很是不满,就对宁王府的管家说:“既然此案交我处理,请写个诉状来。”

管家耐着性子,写了个诉状。祝瀚接过诉状,立即命令衙役捉拿凶手归案。

管家忙说:“人已抓到,就在堂下。”

祝瀚故作惊讶地说:“状纸上明明写着凶犯乃是一条狗,本府今日要审狗,你抓人来干什么?”

管家气急败坏:“那狗不通人言,岂能大堂审问?”

祝瀚笑道:“贵管家不必生气,我想只要把诉状放在它面前,它看后低头认罪,也就可以定案了。”

这时,管家跳了起来:“你这个昏官,走遍天下,哪有一条狗是识字的呢?”

祝瀚严肃地说道:“如果狗不识字,它也就不能认识鹤脖子上的金牌;如果狗不认识鹤脖子上的金牌,也就谈不上什么欺君犯上;如果狗不是欺君犯上,就不能处治狗的主人。”

几句话把管家说得哑口无言,只好作罢。

在这则对话中,祝瀚利用狗不识字,不存在欺君犯上,所以不能治其主人的罪,把条件一层层分析透彻,最后辩倒管家。在此过程中,祝瀚只是反向地利用了管家的观点,仿拟他的思路而展开的。

在运用仿拟这一思路反驳时,我们可以不去考虑所使用的表述结构是否正确,是否有效,只要与论敌的表述结构相同,就能够得到对方的认同,收到绝好的反击效果。因为仿拟只在于“破”,而不在于建立自己的论说体系。

有一个小孩在面包店买了一块两便士的面包,他觉得面包比往常买的要小得多,便对老板说:“你不认为这块面包比往常的要小一些吗?”

“哦,没关系。”老板回答道,“小一些,你拿起来就轻便些。”

“我懂了。”

男孩说着,就把一个便士放在柜台上。正当他要走出店门时,老板叫住他:“喂,你还没付足面包钱。”

“哦,没关系。”小孩有礼貌地说,“少一些,你数起来就容易些。”

在这则对话中,小孩并没有直接说出老板的回答是强词夺理,而是不动声色地以对方的思路为己所用,用对方的方法攻击对方,达到了以牙还牙的目的。

适机发挥即兴辩解

即兴辩解不等于信口开河,即兴辩解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具有临场突发性、随机性的特点,如果脱离了机智的思考,就会使辩解一败涂地,因为除了道理的深入人心是不能说服别人的,只有在即兴辩解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才会使辩解取得有效的结果。

在辩论实践中,并不是每临突变都能当即捕捉到对手漏洞的。有时就是拿到了对手的破绽,也会因为时机、氛围的制约而不能当即派上用场。这时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1966年,某学校的物理教师刘老师,奉命为红卫兵将召开的大会安装扩音设备,在修理调试时,刘老师把耳朵贴近扩音机听了听,竟被诬为“偷听敌台”。顿时,刘老师成了一个反动分子,被押上了批斗台。大家知道,那是一个有理讲不清的年代,更何况刘老师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呢?

或许是因为这是一场“突发事件”,事先没有准备的缘故,除了有人上台读了一通临时拼凑的批判稿之外,再就是例行的呼口号,之后便出现了小小的冷场。几个会议主持人见状,忙凑到一起商议如何“加温”。

“刘老师,你为何光天化日之下偷听敌台?”在沉寂的气氛中台下有人倏然地发问。坐在台上的红卫兵头头看到有群众自愿参加批判,便停止了商议,一个个露出欣喜的神色。

“我……我实在没有偷听敌台呀!”低着头的刘老师小心翼翼地分辩着。

“你还不老实!”只见刚才发问的人绷紧了脸,气冲冲地疾步登到台上——啊!吕老师?台上的刘老师顿时傻了眼。没等刘老师反应过来,吕老师又劈头问道:“那你耳朵贴近扩音机在听什么?”

“没听什么。”刘老师忙不迭地回答,心头骤然升腾起一股愤恨——吕老师啊吕老师,咱们同学一场,真想不到你竟是个落井下石的无耻小人!

“没听什么?”吕老师两掌一拍,“难道你耳朵是贴了一块铁板吗?能一丝声音也没有听到吗?”

“不不,机子里有嘈杂声,还有……”刘老师语塞了,额上沁出细细的汗珠。

“还有什么?”吕老师依然紧迫不放。

“还有叽里咕噜的外国语一我听不懂。”刘老师沮丧地回答。

“听不懂?你有没有学过英语?”吕老师话锋一转。

“英语没学过,学校里学的是俄语。你不也跟我一样学的俄语吗?”刘老师不由反诘起吕老师来,目光带着哀怨。

“嗬,这么说你不知道扩音机里传出的是什么外国话?”

“我真的不知道。”

“那就请在场的群众来证实一下扩音机里讲的什么话。”台下没人言声。

“没有人出来证明,那就麻烦了!”吕老师转向大会主持人,“据我所知,我国的国际广播电台就是用外语向外宣传的,刘老师听到的是不是这样的广播呢?”

一个主持人似乎觉察到了什么,急忙插话说:“也可能是外国对我国的宣传广播吧?”

“是的。”吕老师大度地点点头,“既然两种可能都有,我们更应该慎重。

我建议先写封信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问问清楚。若真是敌台,再定刘老师的罪不迟:倘若真是我们对外宣传那可千万不能混作敌台啊!”吕老师态度诚恳地提醒着人们。

“对,对,先弄清事实吧!”台下不少人迎合着。到了这一步,会议主持人无可奈何地同意了吕老师的建议,虽然仍对刘老师发出一通警告,然而刘老师还是得救了。

吕老师有勇有谋,于危难中助老同学化险为夷,其举可敬可佩。综观这一场闹剧,我们不难发现,吕老师在反驳头头儿们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了

“巧妙周旋,适机发挥”的技巧。

试想,在那个有理讲不清的年代,如果吕老师不是通过周旋将矛盾焦点展开,向众人暴露出对手破绽之后再施反击,而是直截了当地替刘老师据理力争,取胜的可能会有多大呢?恐怕是微乎其微了。辩论中的巧用谐音

说话时巧用谐音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化平淡为神奇,取得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在谈判当中,也有很大的效用。谐音法的运用大致有几种形式:

1.婉言批评。在特殊情况下,不愿明言指责,运用谐音法可以达到委婉批评的效果。

2.谐音讽刺。运用谐音法,可以对不便明说的丑恶现象和人物进行讽刺鞭笞。

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国民改呼!“皇帝万岁”为“民国万岁”,人们以为从此天下太平,而事实却是军阀混战,贪官盛行,民不聊生。撰联大师刘师亮编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的对联,其讽刺的效果可谓入木三分。确实,民国不能“万岁”,却有“万税”,天下不大太平,只有“太贫”。

3.谐音表态。利用交谈语言中某个字的谐音关系,可以委婉地表明自己对某件事的态度。

清人郑板桥在潍县做县令时,逮捕了一个绰号“地头蛇”的恶棍。恶棍的伯父和舅舅(与郑板桥是同科进士)带着酒菜连夜登门求情。在酒席上,进士提出要行个酒令,并拿起一个刻有“清”官的骨牌,一字一板地吟道:

“有水念作清,无水也念青,无水添心便念精。”郑板桥更正道:“年兄差矣,无水添心当念情。”进士听了大喜。郑板桥猛然感到中了计,紧接着大声说道:“酒精换心方讲情,此处自古当讲清,老郑身为七品令,不认酒精但认清。”那俩人见状,只好告辞。

这里,这位进士巧用谐音求情,而郑板桥却妙用谐音变化,表明了为官一身清、决不徇私情的态度。

4.谐音还击。运用谐音法,可以对某些不恭的言行给以巧妙还击。

唐朝宰相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设法奚落他一番。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就约李白对三步句。李白刚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音“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音“题”,与上联对得很正。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

5.谐音转换。这里指用关键字的谐音转换成另一个意义的词语,用新的语义掩盖原来的语义。

有个住旅店的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50两银子不见了,而这一晚旅店也没别人,只有他一人,因此他怀疑是旅店老板偷去的,但老板死活不承认。两个人闹到县衙。县官对老板说:“我在你手心里写个‘赢’字,你到院子里晒太阳,如果晒很长时间,赢字还在,那么你的官司就打赢了。”随后,县官把老板娘叫来。老板娘到来一看,只见老板在外面站着,不知怎么回事。这时只听县官对她丈夫喊道:“你手里的‘赢’字还在不在?”店老板连忙回答说:“在,在。”老板娘一听丈夫承认了“银子”在,就不敢隐瞒了,乖乖地回家拿出了银子。

6.巧表态度。运用谐音法,可以巧妙地表达对某些人和事的态度。

有人曾经在鸡场写过这样一副对联:“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有人改下联为“捞者莫来劳者来”,这句话是针对那些“下水摸鱼”、

“雁过拔毛”者而言的。鸡场来之不易,劳心者为之筹谋,劳力者为之工作,而“捞者”却借参观、检查之名,来大吃大喝还不算,走时还白拿。此联巧借谐音,表明心迹。

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辩论中,双方都希望自己一方取得辩论的胜利。经验告诉人们,运用哲理性或新颖性的语言,可以使人易于接受,起到精辟、深邃和简练的效果,使自己的言词更有力量。

运用哲理性语言

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往往由于不同的表达而每次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一个人的话题是否有哲理,是否能产生戏剧性的效果,与说话者的思想成熟程度密切相关。哲理性语言有许多种类型。

警策型。这类语言的特点是话一出口使人一惊,但惊而无险,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例如,有一位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可能一百岁时才走向坟墓,但他生下来就已经死亡。”这句话中的“活了一百岁”与“生下来就已经死亡”是一个大矛盾,然而矛盾背后却潜藏着深刻的哲理。

若愚型。这一类型的语言往往说出最平常的事,然而这些事情一经提示,变成了耐人寻味的东西。如爱默生说:“站在山的旁边,就看不到山。”歌德也曾说:“光线充足的地方,影子也特别黑。”他们说的都是极普通的事实,然而一经他们提示,这些事实就起了奇妙的变化,使人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东西。

忠告型。这类语言常使人在善意中感到亲切,在亲切中领悟道理。如:

“如果你考虑两遍再说,那你一定说得比原来好一倍。”“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远。”等等。

总结型。这类语言的特征是归纳经验。如:“长久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财富往往像海水,你喝得越多,就越感到渴。”等等。

从生活中提炼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并用排比的形式加以列出,效果会更好。

颠倒词序出新意

颠倒词序法则可以增强语意,使语言更加深刻,从而取得戏剧性的辩论效果。于右任的书法享有盛誉,一向被称为“于体”,但他平日不轻易赠与别人。一次,一个人求字,于老先生不想给他,无奈他一直要求,只好写下了“不可随处小便”几个字,满以为这样的话登不了大雅之堂。谁知过了几天,那位求字者拿着裱好的条幅,来向于老道谢。于老把条幅展开一看,正是自己亲笔所写的,只不过变成了“小处不可随便”,真是一句精辟的格言。这位求字者就是采用颠倒词序的方法,使于老这一句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话,变成了一句具有深刻哲理性的语言。

颠倒词序可以改变语意,使交谈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0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命令沈醉在云南枪杀进步学生并逮捕了90余名爱国主义人士,正准备起义的云南省主席卢汉急忙打电报给蒋介石陈说利害,为这批民主人士说情。蒋的回电是:“情有可原,罪无可遣。”(遣在这里是逃避的意思)卢汉十分着急,把电文给李根源先生看。李先生看后,把词序改成:“罪无可遣,情有可原。”在昆明的军统头目阅读电文后,以为蒋介石“恩威并举”,于是这批爱国民主人士得救了。后来蒋介石得知此事,气得火冒三丈。他怀疑秘书弄错了自己口授的电文,又不能排除自己搞“颠倒”了“语序”,只得骂几声“娘希匹”罢了。

古今中外许多名句格言,都是运用颠倒词序法,以增强语意的表达效果。

郭沫若说:“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书读死。”林肯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这些格言,就是变换某些字词,使语言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欲擒故纵收奇效

所谓欲擒故纵,就是首先故意避开目标,使人放松戒备,然后抓住要义,一举擒拿,达到目的。它往往异峰突起,获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是运用擒纵法的典型事例。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做邺(今河北临漳县)令。西门豹到了邺县,看到那里人烟稀少,满眼荒凉,就找了一些老百姓问是怎么回事儿。当地的百姓说:“都是河伯娶媳给闹的。河伯是漳河的神,每年都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村庄全淹了。”

西门豹问:“这话是谁说的?”百姓说:“巫婆说的。地方上的管事人每年借着给河伯办喜事,硬逼着百姓出钱。他们每年都要敛几百万钱,用二三十万办喜事,剩下的就跟巫婆分了掖腰包了。”

西门豹问:“新娘子是哪儿来的?”回答说:“哪家的闺女年轻,长得漂亮,巫婆就带人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钱就过去了,没钱的人家就倒霉了。到了河伯娶媳的那天,他们在漳河边上放一领苇席,给姑娘打扮一番,让她坐在苇席上,放到河里,顺水漂去。苇席开始还在水上飘着,过了一会儿就沉下去了。所以,有闺女的人家都跑到外地去了,这里的人口就越来越少,地方也越来越穷。”

西门豹又问:“河伯娶了媳妇,是不是漳河就不发大水了?”回答说:

“还是发。巫婆说幸亏每年给河伯送媳妇,要不漳河发水还得多。”西门豹说:

“巫婆这么说,河伯还是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到了河伯娶媳妇那天,河边上站满了人。西门豹真的带着卫士来了。巫婆和地方上管事人急忙迎接。那巫婆已经70多岁了,背后跟着十来个穿着妖艳的女徒弟。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她长得俊不俊。”一会儿把姑娘领来了。西门豹一看女孩子满脸泪水,回头对巫婆说:“不行,这姑娘不漂亮,麻烦巫婆到河里对河伯说一声,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送去。”说完,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等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让她徒弟去催一催。”又将她一徒弟投进河里。等了一会儿,又将她另一徒弟投进河里。又等一会儿,西门豹说:“看来女人办不了这事儿,麻烦地方上管事的去给河伯说说吧!”这些地方上的管事人,一个个吓得面色如土,急忙跪地求饶,头都磕破了。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看看。”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她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这一下老百姓都恍然大悟了。原来巫婆和地方的管事人都是害人骗钱的。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的事了。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12条大渠,把漳河水引到田里,灌溉庄稼。从此,漳河两岸年年丰收。

西门豹要破除迷信,却不明言,反而故意装成十分虔诚的样子,与大家一同为河伯送女。他巧妙地借神权迷信来打击神权迷信,以出其不意的突然一击,严惩了害人者,挽救了受害者,使广大群众猛然惊醒,陋俗得以破除。

在论辩性较强的演讲中,擒纵之法经常被采用。其原因在于它符合“情随境迁”的心理活动,易于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让对方进退两难

论辩中的两难推理,又称腹背夹击法或左右夹击法。这种技巧应用于言语争论时,可以使对方陷入左右为难、进退两难的境地。

传说,古代有一位国王,制定了两种处决犯人的方法——绞刑和杀头。

行刑前,国王允许犯人说一句话,并根据这句话的真伪选择施刑的方式:如果犯人说的话是正确的,他将被送上断头台;如果他的话是错误的,他将被送上绞刑台。这个国王颇为自己的发明感到得意,可是有一天,他的得意被一名囚犯的回答给打碎了。

那位死囚在行刑前对刽子手叹道:“看来我一定会被绞死。”这一句话倒使国王左右为难,如果把囚犯送上绞刑架,那囚犯的话就是正确的,按国王的原则就应该送他上断头台,但如果把他送上断头台,囚犯的话又成了错误的,所以依国王的原则又该送他上绞刑架。聪明的囚犯抓住了国王行刑办法中的言辞漏洞,把一个两难推理送给了国王,最后,国王无可奈何地下令该囚犯免死。

还有一个故事:在战国时期,荆国有一位弓箭手,见传递官正准备送长生不死药给荆王,便问:“这药人可以吃吗?”

传递官答说:“可以。”

他听后,便一把夺过长生不死药,并且吃了下去。

荆王知道后大怒,下令杀掉弓箭手。

弓箭手说:“是传递官说可以吃的!”

传递官说:“我是说这药人可以吃。”

“我也是人,当然我可以吃。”弓箭手的这句话更激怒了荆王,他呵斥说:

“吃了我的不死药还要狡辩,快把他杀掉。”

弓箭手又说话了:“大王,这药是假的,您吃了也没用。”

荆王说:“你怎么知道是假的?”

弓箭手回答道:“如果这药是真的,我吃了就杀不死,如果我死在大王的刀下,那这不死药就是假的,可见有人在欺骗大王!”

荆王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放了他。

在这里,弓箭手用了两难推理,即:如果我吃的确实是长生不死药,那么你绝对杀不死我;如果我吃的不是长生不死药,那么即使我吃了也不该杀死我;这药或者是长生不死药,或者不是,所以我或者是杀不死,或者就不该杀。在这个两难推理面前,荆王进退两难,因为他既无法杀一个长生不死之人,也不愿当众杀一个不该杀的人,所以就只好放了他。

以退为进将计就计

在唇枪舌剑的交锋之中,一味强攻疾进是不可能的,就像打出拳头之前要先收回拳头一样。有时,为了出击有力,还须适当退却。只有始终牢记目标,洞察进退的利害,把握进退的时机和分寸,以退为进,才能主动控制,稳操胜券。

晏婴是齐国有名的辩士。有一次,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在酒席上,狂妄强横的楚王见晏子身材矮小,出口嘲弄他:“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这样的人来当使臣?”

面对楚王的挑衅,晏子不慌不忙地说:“齐国首都临淄大街上的行人,只要举起衣袖,就能把太阳遮住,人们流的汗像下雨一样,走起路来肩碰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会没人呢?”

楚王继续揶揄地说:“既然有那么多人,为什么派你这样的人当大使呢?”

这时,晏子说:“是啊,我们齐王委任使臣是有规定的,最有本领的人,就让他出使到最贤明的国君那儿去;没有本事的,就出使到无能的国君那儿去,我正因为无才又无貌,才被派来出使楚国!”

晏子面对骄横的楚王先示弱,承认自己正如楚王说的是无才无貌的人,这是他的“退”,这让楚王更加志得意满,然后,在楚王最兴奋的时候,接着说齐王派遣使臣的规定,得出的结论是,正因为我最无能,所以被派到了最不贤明的楚国国君这里来,给楚王一个当头棒喝。这种以退为进的辩术,确保了自己的国格和人格不受楚王的污辱,同时,又极大地讽刺和打击了对方,比直接呵斥楚王无礼取得的效果要好得多。

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有时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将计就计,顺着对方的前提进行推理,最后得出荒谬的结论,以此证明对方的错误。就是说,按照对方的思维模式推论,或者以对方的核心论点为前提演绎,最后得出一个明显错误或荒谬的结论,这就是逻辑的力量。

加拿大的前外交官切斯特·朗宁,1893年出生在中国,当时,他父亲是美国来华的传教士。小朗宁出生后喝的是中国奶妈的乳汁。后来,他30岁时参加议员竞选,遭到了反对派的攻击。后者的逻辑是:“朗宁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有中国人的血统,因而不能参加竞选加拿大议员。”

朗宁反击道:“你们中有没有人喝过加拿大奶牛的奶呢?你们身上是不是有着加拿大牛的血统呢?当然,你们可能既喝过加拿大的人乳,又难免喝过一些加拿大的牛乳,你们岂不都成了人牛血统的‘混血儿’了?也许你们长大了,不仅靠‘喝’,自然还得‘吃’,吃鸡脯,吃牛排,吃羊腿……这样一来,你们的血统早就难以认定了。”

朗宁没有否认自己具有中国血统,在这段辩论中,紧抓住对手的谬论不放,由“吃中国人的奶就具有中国血统”这一谬论,推出了对手是“人牛血统的混血儿”,甚至于最后推出对手是“人与多种动物的混血儿”的可笑结论。人们忍不住大笑起来,对手的谬论不攻自破。他利用对方的逻辑加以引申归谬,得出了一个荒谬的结论,从而驳斥了对方的论证,说明对方命题与结论之间毫无逻辑关系,终于使政敌理屈词穷,甘拜下风。

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工作。爱迪生问他有什么志向,青年人满怀信心地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呢?”

年轻人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爱迪生从“溶解一切物品”这个概念出发,引出并指明其自相矛盾之处,从而轻而易举地驳倒了年轻人的观点。要想发明这种溶解一切物品的“万能溶液”,必须要有盛放它的器皿,这是这项发明的先决条件。可是,如果有盛放这种溶液的器皿,就说明这种溶液不是“万能溶液”,因为它溶解不了盛放它的器皿。如果没有盛放这种溶液的器皿,那么,这种溶液就会因为没有器皿盛放而无法发明。

爱迪生揭露了年轻人观点中的悖论因素,年轻人“想发明一种能溶解一切物品的万能溶液”的观点就被彻底驳倒了。

在这一辩术的运用中,要选择好进攻点,洞察到对方论点的荒谬,再看对方的论据是否有能力支持论点,推理过程是否符合逻辑。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就要把对方的荒谬观点引申开来,使其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使对方的荒谬观点暴露得更为明显。

善于抓住对方悖论

辩论中,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对方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某些悖论,借用原话,指出其不能自圆其说的逻辑矛盾,对方的论点就不攻自破了。

有一天,古希腊的文学家欧伦斯庇格去饭店用餐,店主的牛肉没烤好,可是他很饿了,店主这时建议说:“谁要是等不及正餐,就可以随便先吃点现成的东西。”于是,他就吃了不少干面包。

吃饱之后,他坐到烤肉炉边,等到肉烤熟后,店主请他上桌就餐,他随意回答说:“烤肉的时候,我闻味儿都闻饱了。”说完之后就躺在炉边打起盹来。最后,当店主来收烤肉钱时,欧伦斯庇格因没吃烤肉,而拒绝付钱。店主则说:“掏钱吧!你不是说你闻肉味儿都闻饱了吗?所以你应与吃肉的人付一样多的钱。”

于是,他掏出一枚银币扔到长凳上,对店主说:“你听到钱的声音了吗?”

店主说:“听到了。”

欧伦斯庇格马上拾起银币,重又放回了钱袋:“我的银币的声音正好够付我闻了你的烤肉味儿的钱了。”最后店主无可奈何。

在此例中,店主将“吃肉”的概念偷换成“闻肉”,这种混淆是非的诡计被聪明的文学家看穿了,随即以“钱声”付“肉味”的钱,自然顺理成章。

1960年5月,退出现役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华,在洛阳看了正在演出的豫剧《穆桂英挂帅》。中间休息时,他离开了剧场,回到宾馆,和陪同人员谈起了自己的观后感。蒙说:“这出戏不好,怎么让女人当元帅?”

陪同人员熊向晖解释说:“这是中国的民间传奇,群众很爱看。”

蒙哥马利说:“爱看女人当元帅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爱看女人当元帅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

熊向晖说:“中国红军就有女战士。现在解放军中就有女少将。”

蒙哥马利说:“我对红军、解放军一向很敬佩,不知道还有女将,这有损解放军的声誉。”

熊向晖立即反驳说:“英国的女王也是女的,按照你们的体制,女王是英国国家元首和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

蒙哥马利无言以对。

日本有个聪明绝顶的小和尚一休,有一次,大将军足利义满把自己最喜爱的一只龙目茶碗暂时寄放在安国寺,没想到被一休不小心打碎了。就在这时,足利义满派人来取龙目茶碗。

大家顿时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茶碗已被一休打碎,拿什么去还呢?

一休说:“不必担心,我去见大将军,让我来应付他吧!”

一休对将军说:“有生命的东西到最后一定会死,对不对?”

足利义满回答:“对。”

一休又说道:“世界上一切有形的东西,最后都会破碎消失,是不是?”

足利义满回答:“是。”

一休接着说:“这种破碎消失,谁也无法阻止是不是?”

足利义满还是回答:“是。”

一休和尚听了足利义满的回答,露出一副很无辜的神情接着说:“义满大人,您最心爱的龙目茶碗破碎了,我们无法阻止,请您原谅。”足利义满已经连着回答了几个“是”字,所以他也知道此事不宜再严加追究,一休和尚和外鉴法师便这样安然地渡过了这一难关。

因此,在论辩中,开头切勿涉及有争议的观点,而应顺应对方的思路,强调彼此有共同语言的话题,从对方的角度提出问题,诱使对方承认你的立场,让对方连连说“是”,与此同时,一定要避免对方说“不”。如此便可步步为营,占取辩论优势,取得辩论成功。

驳斥诡辩的几种方法

诡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迷惑性,为识别诡辩和驳倒诡辩,有必要掌握一些驳斥诡辩的具体技巧和方法。诡辩手法千变万化,对付诡辩的方法当然也是多种多样的。

概念的诡辩性

在概念上玩弄游戏,这是诡辩者惯用的伎俩。其具体的办法,一是利用一词多义,把词语形式相同,但表达的不是同一概念混同为同一概念:二是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使之变成另一个概念。不管运用哪种方法来诡辩,我们都可以用澄清概念,即正确地解释概念,明确其内涵与外延的方法来对付它。

提问的诡辩性

这种方法可专用来对付复杂提问。对于复杂提问,我们不能简单地或轻易地回答是或否,因为那样一来,就等于承认了其中隐含着的虚假预设,中了诡辩者的圈套。那么,如何驳斥这种诡辩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否定预设。

十年动乱期间,云南省委书记赵健民惨遭迫害,为了从他身上挖出“四人帮”所需要的“罪证”,康生亲自出马审问赵健民:

“赵健民,我问你,你在白区工作是哪一年被捕的?”

“1936年4月。”

“你在监狱里是怎么自首的?”

“我没有自首。”

在这段对话中,康生的第二句问话就是复杂提问,在他的问话中隐含着一个虚假的预设:“你自首过。”赵健民识破了他的阴谋,没有贸然回答,而是直接否定了康生的预设,反驳有力。

矛盾中的诡辩性

任何诡辩都不可能天衣无缝。它们当中必有破绽可寻,特别是诡辩在理屈词穷之时,往往慌不择言,漏洞百出,不自觉地陷入出尔反尔、自相矛盾的困境,这时我们只要对其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予以揭露,其诡辩就不能得逞。

例如,有个作弊的学生矢口否认自己考试时有过作弊行为,老师提出根据:

“我是亲眼看到的。”学生辩解道:“这不可能,我是在你背对着我的时候才看。”这个学生无意中露出了马脚,真是欲盖弥彰。对他的诡辩就可以采用揭露矛盾的方法予以驳斥:你既然是老师背对着你的时候作弊的,怎么又说没作弊呢?那个学生一定会哑口无言。

事例的诡辩性

事实胜于雄辩。对于那些以偏概全的诡辩,我们只要举出一个与其结论相反的例子,就可以驳倒。周总理在反驳“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人口过多”的谬论时,就用过这种方法。他列举了三个反例:“英国的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4500万,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曾经是c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略小于中国,而美国的人口还不及中国人口的1/3,但是美国的军事基地遍于全球,美国的海外驻军达150万人。中国人口虽多,但是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的领土上,更没有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言之凿凿,雄辩有力。

推理形式的诡辩性

对用两难推理来诡辩的,我们除了可以指出其推理形式上的错误外,还可以指出其内容上的错误。这里要介绍的是第三种方法,就是另外再去构造一个与原来的两难推理相反的两难推理。

论题的诡辩性

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反驳方法,即先假定诡辩论题正确,然后由此引申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的规则,驳倒诡辩论题。

诡辩形形色色,对付诡辩的方法也远远不止以上几种。在具体运用的时候,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

抓住势去引导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上有一句名言:“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辩论,即:善辩的人,对对方的错误思想往往不是立即加以驳斥纠正,而是利用对方观点的某些积极因素,顺其思想发展的趋势,由浅入深地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对方思考,促其一步步地扩大积极因素,否定错误观点,最后水到渠成,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就是接受你的观点。这种方法我们叫“因势利导”法。

例如,某中学有一位以“野”和“泼”出名的女生,人称“二男娃”。一次课前,她把雨伞挂在教室的墙上,伞上的雨水滴在一位男生身上,那位男生便把伞拿了下来,她也不管当时上课铃已响了,一跃跳上课桌,又把雨伞挂了回去,并且双手叉腰,对那位男生怒目而视。任课老师批评她,她不但不听,反而大吵大闹,老师要将她拉出教室,她大叫着使劲反抗……她所在班的女班主任周老师对她进行了教育:

周老师:看来你人不大,脾气倒不小。你知道吗?今天我的魂差点被你吓飞了!

二男娃“扑哧”一笑,但很快又收住笑,嘟着嘴说:他们那样对我,我面子上下不来。

周老师:什么面子上下不来?假如雨伞的水滴在你身上,你会怎么样?

二男娃:反正我面子上下不来!

周老师:好,你是很爱面子的,我很高兴。我知道,凡爱面子的人,是不会再犯第二次错误的,你说是吧?

二男娃:是。

周老师:你为什么不对我发火?

二男娃:周老师,您真心待我好,从不强人所难,我犯错误,您找我谈,我都能听得进去。

周老师:我也是有个性的,也会发火,如果我也按自己的个性办事,在你犯错误的时候,把你打一顿骂一通,那将是什么局面呢?

二男娃:不可能,不可能,你是老师。

周老师:你说得对,因为我是老师,个性受师德的制约,我必须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你是学生,就可以撒泼?难道中学生守则对你就没有约束力吗?

二男娃:周老师,我今后一定改正。

周老9币的批评艺术是值得称道的,她先肯定了这位女生性格中“爱面子”的积极因素,然后因势利导,以“爱面子的人不会再犯第二次错误”,督促其认识错误,再巧设问题,抓住契机,循循善诱,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答应改正。后来她是真收起了那股“野”劲,变得文静,有礼貌,像个姑娘样了。

再如,李燕杰同志与一位外语学院学生的辩论:

学生:哪个国家都比中国民主。

李:你认为哪个国家最民主?

学生:英国的海德公园最民主。

李:海德公园我去过,尽管很民主,谁都可以去演讲,但是那里也有四项“基本原则”:谁也不准反对女王;不准攻击别人;不准宣传暴力革命;不准使用麦克风。如果你违反了其中一条,你在这个公园演讲的民主就要被剥夺。

学生:原来如此,这事儿我还得琢磨琢磨呢!

李燕杰同志对这位大学生的错误认识不是立即驳斥纠正,而是抓住这位大学生最关心的“民主”问题,通过对实例的剖析,引导他认识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实质上也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工具,帮助这位大学生端正了思想认识。

使用“因势利导”法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善于找到“势”,抓住“势”。只有找到“势”并抓住“势”,才有“导”的条件,这就像前例讲的那个“二男娃”,如果你看不到她还有“爱面子”这个势,把她看得一无是处,一味批评,恐怕她只能更“野”更“泼”,使她的不良个性得到强化。第二,要善于导。只有善于疏导,才能将其引向正确的道路。这像治水一样,同样的水势在鲧与禹父子面前,竟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鲧不善导,洪水泛滥;大禹善导,百川归海。辩论也是如此,只有像李燕杰同志那样,从实际出发,抓住关键,善于疏导,才能促使对方自我否定,接受真理。

辩论技法是为辩论目的服务的。“因势利导”法正是基于认识真理、统一思想的辩论目的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辩论是人民内部的是非之争,因此,“因势利导”的辩论技法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掌握追根寻源的技巧

某市一家照相馆为了招徕顾客,在门前贴出一张“如本人对我店拍摄的照片不满意,可以重拍,不取分文”的广告。一天,一位浓妆艳抹的少妇对所摄照片大为不满,摄影师二话没说,为她重拍一张。不料她取照片时又有意见。

摄影师:“如果能指出技术、质量上有问题,我就再给您重拍。”

少妇:“这张照片拍得不美。”

摄影师:“同志,美了就不像您了。”

少妇:“你们广告上不是说,对照片不满意就可以重拍吗?”

摄影师:“您现在不是对照片不满意,而是对自己不满意啊!”

照片是自我形象的镜子,自我认识应该主观、客观相统一。少妇认为自己的形象是美的,却让摄影师丑化了,摄影师的回答含蓄地表明少妇的形象客观上是丑的,而主观上反认为美。对照片不满责任在摄影师,应该重拍,而对自己不满能怪摄影师吗?言下之意,只能怪她自己。

摄影师的反驳是幽默的。这一幽默在含蓄中反映出他对问题追根寻源的思想方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不断更替的运动中,必然显现出因果关系。

任何“果”均为一定的“因”所决定,不存在无因之果,所谓“果”,则是由于“因”的作用而产生。任何“因”都产生一定的“果”,所以也没有无果之因。追根寻源辩论技巧,则基于这种思维活动的因果链。

掌握追根寻源技巧,必须具有多维观念。即在思维的总进程中,摒弃思维角度、思维指向、逻辑规则、评价标准等的单维化,而代之以思维角度、思维指向、逻辑规则、评价标准的多维化。摄影师就是及时发现在摄影作品美与丑的争辩中,缺乏共识的客观标准,而导致喋喋不休的纠缠,迅速选择了新的纵向参照系,由果溯因:照片不美之果,系由“本人不美”之因所形成:“对自己不满”,实际上是“对照片不满”的本源,从根本上辩明了“照片不美”的责任归属问题。

事物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追本穷源技巧具有无可辩驳力量的基础。立足于因果联系的辩论技巧,其应用范围是极为广泛的。“追本穷源法”除了上述由果溯因的辩驳外,还可因果并举,用动机与效果统一的观点批驳“好心办了坏事”之类强调因而忽视果的论调。也可用于以因证果的谈判。例如,某菜农在与化工厂谈判中,举出该厂排放污水污染灌溉水源前后蔬菜产量悬殊的事实,以明确化工厂应负由此造成减产的赔偿责任。当然,在法庭辩论中有时也可以集中强调后果,后果一经认定,其因不辩自明。

司机:“我只是喝了些酒,并不像原告所说的喝醉了洒开车。”

法官:“是的,所以我才判你七天监禁,而不判你监禁一星期。”

法官的话幽默而含蓄地说明了“喝了些酒”与“喝醉了酒”反正都是“酒后驾驶”的违章行为,这同“七天监禁”和“监禁一星期”一样,是一回事,没有必要再去纠缠。

牵连钳制显其锋芒

《樗斋雅谑》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书生丧母,服丧期间偶吃一次红米饭,被一学究责为不孝之子。书生问其故,学究说:“红是喜庆之色,服丧期间焉能食之?”书生反驳道:“既然如此,你平日天天吃白米饭,难道你天天在服丧不成?”书生机智地引用一个对称的反例,把学究牵连在一个尴尬的境地,让他动弹不得。书生用的是牵连钳制法。牵连钳制法指抓住辩论双方存在的对应连带关系,分析相似的情景,提出一个关联性命题,造成辩论双方“荣辱与共”的牵连态势:你要污辱我,先得污辱你。迫使对方权衡利弊,放弃无理的说法。

牵连钳制法行之有效,用于咄咄逼人的辩论情势,对方不分析自己情形,只盯住别人发难,用一种偏颇观点指责他人,对此反驳者要据不同情形,运用不同方式把他牵连在具体情形里,才能钳制他的攻势。

牵连对应情形

尽管人们的具体经历不同,但有些经历可能有相似之处。当对方对你无理取闹时,你可选择他经历的相似情景,把他牵连在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里。

他若要回避情理的尴尬,就理应放弃对你的指责。

丈夫埋怨妻子抛头露面,在海滨穿游泳衣照集体相:“还合影呢,尽管都是站着的,但总在一个平面上呀!假如各自后仰90度,或者大地像床褥那样,可以往上转折90度,那将是何种景象?”妻子气得抢白他:“你天天挤公共汽车,人与人贴得可紧啦。假如各自转90度,那比日光浴并排站岂不更热乎?”

妻子抢白得有道理。本来是个很正常的事情,丈夫用不可能存在的假设分析,就得出让人难以接受的结论。妻子从正面不好反驳,就用丈夫曾有的经历,牵连出更荒唐的情景,让丈夫反省自己的结论。如果丈夫想指责妻子,则更要指责自己,牵连会让他更清楚地看清问题实质。

牵连事件因果

若前后事件存在因果关系,对方要以结果为难你,你可利用前后关系,将对方牵连在原因里。他要是不愿承认前因,相应的就无法再坚持非难你。

《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打进匪巢,取得匪首坐山雕的信任,被封为威虎山老九,并受命主持“百鸡宴”。这时被俘获却又逃脱的栾平闯进威虎厅,指着杨子荣说:“他不是胡彪,他是共军。”一语石破天惊,坐山雕满腹狐疑。

杨子荣处变不惊,抛出一句:“既然你说我是共军,你倒说说我这共军的来历。”他能说出来吗?坐山雕“最恨被共军逮住过的人”,杨子荣的反问把栾平牵扯进来,让他进退两难:如果他说出杨子荣的经历,必要说出被杨子荣审讯过的前因,承认被“共军”抓过,必遭坐山雕枪毙;如果他不说出“共军来历”,那就是诬陷威虎山老九,坐山雕不会容他。牵连钳制法反驳力度大,有时让对方没有回旋的余地。若杨子荣正面否定“我不是共军”,坐山雕自然不会相信,必然陷进与栾平各执一端的争论,那样势态发展会大为不利。

牵连前提条件

不从结论本身着眼,而是分析支持结论的前提。在分析前提时,把对方牵连进来,对方若否定前提,那从前提推出的结论自然会崩溃,不能用来指责他人。

中世纪欧洲某国法律规定,不许在国王面前翻动任何东西,违者处死。

阿拉伯使者不知风俗,在宴席上当着国王的面夹翻鱼背。大臣要求国王:

“为维护神圣的法律,陛下应处死这位使者。”国王表示同意,但允许使者提一个要求,只要与这项法律无关,都可以得到满足。使者镇定下来:“我只有一个要求:谁若看到我刚才做了什么,请挖掉他的眼睛。”国王和大臣都发誓自己一无所见,使者因此而幸免于难。

使者的要求与法律无关,但与法律成立的前提有关,有效地把国王和大臣牵连进来,无疑为使者找到保护伞。如果承认使者违法,那肯定有人眼睛被挖:如果无人看到使者翻动鱼背,那使者违法就无从谈起。牵连钳制法让使者从容走出危境。

牵连钳制法面临着一种不愉快环境:对方要逼你就范,但论证存在隐蔽的漏洞,若从正面批驳漏洞,效果会很微弱,不能有效地制敌;但你若不反驳这种漏洞,必然会让你陷进很被动的局面。在这种情形下,牵连钳制法就能显示其锋芒。

首先,要找准关联点。牵连的前提是你与对方所处情形类似,他要你怎样,先得自己怎样,只有同大于异时,才能牵连住对方;若异大于同时,运用牵连钳制法则会出现奇怪的景象:18岁的聪聪对父亲说:“我要结婚了。”

父亲听后大笑:“你的对象是谁呢?”聪聪说是奶奶。父亲又问他:“你以为我会让你和我母亲结婚吗?”“为什么不呢?”聪聪振振有词。“你自己不是同我母亲结婚了吗?”聪聪反驳得有趣。

他自然不知牵连前提是找准关联点。聪聪的母亲与他父亲的母亲身份存在很大不同,聪聪的母亲与他父亲结婚时,与他爸爸不存在血缘关系,而他父亲的母亲却是聪聪的奶奶,与他具有血缘关系。关联点异大于同是种虚假关联,自然不能构成钳制。

其次,要触动其利益。只有触动对方利益,才能让他放弃对你的非难。

没有谁愿意坑害自己,利益的牵连迫使他重新考虑问题。如国王要处死使者,使者提出的要求就触动对方利益,处死的前提是有人眼睛被挖掉。没有人愿被挖掉眼睛,国王自然无从处分使者。

再次,要机敏地应对。牵连钳制法多面临非常处境,不容你过多思考。

如战机稍为放过,辩论结果就会大为改观。如果杨子荣稍为迟疑片刻,就会露出破绽;使者若不能抓住国王给予的机会,及时提出要求,性命就危险。

顺水推舟有力反击

所谓顺水推舟法,是指在辩论过程中,当发现论敌的意图后,因势顺导,先巧妙地“顺”论敌逻辑之“水”,引诱其孤军深入,然后再借敌之力,顺势反驳,“推”出己方观点之“舟”,从而达到折服对方目的的一种辩论技法。

请看这样一个事例:

著名电影演员孙飞虎在多部影片中成功地扮演了蒋介石而荣获“金鸡奖”后,有一个“穴头”想拉他参加一个“草台班子”去捞钱。尽管“穴头”提出了许多优厚的条件,但孙飞虎始终不为所动。“穴头”感到不可思议:

“孙老师,为人不可太认真,这年头死心眼不吃香了。您瞧社会上多少有名气的明星都在抢着搭班子赚钱,可是您……再说,这个演唱会也是为群众服务嘛!”

孙飞虎接过话头:“那好,既然是为群众服务,我就作为义演出台,不收一文报酬,你也分文不取怎么样?”

“这……这……”“穴头”鼻尖冒汗了,他摇了摇头,乘兴而来,扫兴而去。

这时,孙飞虎针对“穴头”“这个演唱会也是为群众服务”这一冠冕堂皇的辩词,没有急于迎头痛击,而是采取顺势行事、因利乘便的办法,先用一句话表示顺从对方的逻辑,然后在此基础上,话锋一转,顺势推出“我就作为义演出台,不收一文报酬,你也分文不取”这一有力的辩词,一举揭穿了“穴头”挂羊头卖狗肉,借为群众服务之名、行牟取暴利之实的用心。孙飞虎这顺水推舟的有力反击,使那位“穴头”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反而被自己所说的话套住了,欲辩不能,只得灰溜溜地败下阵去。

从上面的事例中不难看出,顺水推舟法往往具有出其不意、逆转词锋的效果。在运用这种技法时要注意把握两点:

一是“顺”得自然。“顺”即顺从敌论的逻辑,这里的“顺”并非主动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是为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顺”,既是对对方攻势的一种缓冲,也是对对手的迷惑与麻痹,同时又是为下一步

“推”这一逆转蓄势作准备,从而使“推舟”这一反击具有隐蔽性和突然性,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这样,当我方言辞由顺从论敌逻辑而突然逆转的瞬间,才会令对手经历一个从暗自欣喜到大惑不解终至遭受当头棒喝、晕头转向的心理变化过程,陷入欲辩不能的尴尬境地。

二是“推”得巧妙。可以采取下列几种方法,围绕“推”字做文章。

第一,顺应对方辩词,“推”出一个与对方辩词意思完全相反的观念,使对手“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欲辩不能。某校园内,一个流里流气的青年牵着一条大狼狗神气活现地招摇过市,并不时唆使狼狗追逐学生寻开心,看到学生们被狼狗吓得东奔西逃的样子,那青年竟然开心得哈哈大笑。

那青年扮了个鬼脸,居然还振振有词:“我到其他学校为什么没人干涉我呢?你说我干扰秩序,那你说说法律上哪一条规定不准带狼狗到学校里玩?”

针对这个青年的狡辩,李校长据理反驳:“不错,法律上确实没有不准带狼狗到学校里玩的规定。不过,请问,法律上难道有哪一条规定可以带狼狗到学校玩吗?你到其他学校没有遭到禁止,那是他们不敢说你。现在,你把学生们吓成这样,作为一校之长,我负有维护学校秩序和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我就非禁止不可!”

这里,刘校长抓住对方“法律上有哪一条规定不准带狼狗到学校里玩”这一狡辩之词,顺势行事,提出“法律上难道有哪一条规定准许带狼狗到学校里玩吗?”这一命题,及时反驳,终于驳倒了对方近乎耍无赖的狡辩,从而伸张了正义,取得了这场辩论的胜利。

第二,顺应对方辩词,并以此为前提“推”出一个令对方难以接受而又无法反驳的结论,使对手俯首就范。如上面提到的孙飞虎与“穴头”的辩论,孙飞虎正是顺应“这个演唱会也是为群众服务”这一前提,“推”出大家分文不取的结论,令对手灰溜溜地败下阵去的。

第三,顺应对方辩词,然后对对方辩词的内涵进行分析,“推”出对方辩词与事实之间的悖谬之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束手就擒。例如:1982年秋天,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一次中美作家会议,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我国作家蒋子龙解个怪题:“把一只五斤重的鸡,装进一个只能装一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蒋子龙略加思索,便回答说:“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您显然是凭嘴一说就把鸡装进了瓶子,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金斯伯格说:“您是第一个猜中这个谜语的。”

这里,蒋子龙既顺应了对方的辩词,假设对方“把一只五斤重的鸡’装进了‘一个只能装一斤水的瓶子里”,又从对方的辩词中分析出对方是“凭嘴一说”就把鸡装进去的内涵,从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用嘴一说就把鸡拿出来,使对方为之折服。必须指出的是,在运用顺水推舟法时,必须处理好“顺”与“推”之间的转换关键。在这个关键处,可以采用反问等技巧,巧妙地利用对方的攻势,借论敌之力为我力。“顺”论敌说词之“水”,“推”出自己的观点之“舟”,从而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善于捕捉反驳的战机

在论辩中,双方的表现实际上是激烈的思想交锋,利用对方认识上的失误进行反驳是辩论成功的最佳战术。因为在紧张的辩论中,对方往往会出现

“急不择语”,或“择语不慎”的情况。对方表达上的失误,就是反击的最佳时机。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喜欢在公众集会上朗诵自己的诗歌。他也常常收到很多小纸条,有表示支持和欢迎的,有提出问题的,也有无理攻击和辱骂的。

有一次,马雅可夫斯基接到这样一张纸条:“马雅可夫斯基,你自以为你是一个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诗人,而你的诗却时常写’我‘、’我‘、’我‘,这说明什么?”

马雅可夫斯基当众读出纸条内容,略加思索,反驳说:“哦,你以为尼古拉第二是一个集体主义者吗?他时常说:’我们‘,’我们‘,’我们‘……可见不能在任何场合都说’我们‘。譬如,你向姑娘表白爱情时,难道你会对她说:’我们爱你‘c马?如果这样,那她只好反问:’你们有几个呀!‘重要的是,你们要永远记住:’我‘是一个苏联公民。还有,为什么说我讲到自己或以自己的名义讲话时,也就是代表着你们呢?因为我首先认为,我已把我的笔献给了今天的时代,今天的现实和它的勤务员……苏联政府和我们的党!”

马雅可夫斯基的辩论痛快淋漓,十分风趣地批驳对方表达上的错误,使对方无言以答。

1933年2月27日,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同一时间内,国会大厦有23处火舌猛卷、浓烟滚滚。显然,这是有意纵火。“国会纵火案”发生后,希特勒法西斯当局以此为借口,逮捕了4000多名共产党员和其他进步人士,其中包括在柏林的国际工人运动杰出的活动家季米特洛夫,德国笼罩在法西斯主义的白色恐怖之中。希特勒法西斯还煞有介事地在莱比锡组织了历时三月之久的公开审讯。

在闻名世界的莱比锡审讯时,检察官维尔纳无耻地指控:“共产党已经处在不战斗就得投降的境地。这是它现在处境的仅有的选择。不是不经战斗而放弃它的目的,就是冒一次险,孤注一掷,也许可以把环境变得对它有利。

这一着也许失败,但是,失败后的处境不会比不发一枪的投降来得坏。”对维尔纳的这段话,站在被告席上的季米特洛夫却以法官的姿态严厉反驳道:

“德国共产党的领袖们不会认为现在一切就都完了,不会认为他们所能选择的不是投降就是毁灭。德国共产党的领袖们不会有如此愚蠢的想法……共产党绝不可能有意在这时孤注一掷。”季米特洛夫指出:“共产党要走的是另一条道路,即积蓄力量,准备革命。”

泾渭分明的立场,大义凛然的雄辩,有力地批驳了法西斯无端的指控和诬蔑,将检察官维尔纳逼入死角。最后,法西斯法庭只好宣告季米特洛夫无罪释放。季米特洛夫的胜利在于他巧妙地捕捉对方认识上的错误,进行有力地反击,彻底地击溃对手。

一天,马哗和他的好友一起咏读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当他们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禁不住拍案叫绝。

后来,其好友叹惜说:“王勃这样的一代才子,可惜20来岁就遇难了,智力早熟的人都是早亡的呵!”

“怎么,智力早熟的人都是早亡的?”马哗颇有怀疑地问道。

“是的,所有智力早熟的人都是会早亡的。”其好友再次肯定地回答。

“不对,很多智力早熟的人就不是早亡的。例如,比王勃不过晚100多年的白居易,五六岁能作诗,9岁就通声律,却活到了74岁。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10岁入大学,14岁就毕业于哈佛大学,也活到了70岁。

他们不都是智力早熟的人吗?但他们并不都是早亡的呀!”马哗为自己的论点进行着论证。

在事实面前,其好友承认了自己观点的错误。他的逻辑错误是显而易见的,即大前提“智力早熟的人都早亡”是错误的,导致了整个推理的错误——智力早熟与早亡并无必然联系。

有效反驳“两难”诡辩

这里所说的“两难”,指两难推理。它是由两个假言前提和一个选言前提构成的推理。它之所以叫“两难”,是因为说话者说出具有两种可能的大前提,使对方不能肯定或否定其中任何一种可能,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古希腊诡辩家讲过这样一则寓言:有一位埃及妇女,看到自己在尼罗河畔玩耍的孩子被鳄鱼抓住,就请求鳄鱼把孩子归还给她。

鳄鱼说:“如果你猜对我的心思,我就把孩子归还给你。”

妇女说:“我猜你不想把孩子归还给我。”

鳄鱼说:“如果你猜得对,则根据你说话的内容,我不把孩子归还给你。

如果你猜得不对,则根据约定的条件,我不把孩子归还给你。你或者猜得对,或者猜得不对,我都不把孩子归还给你。”妇女针对上面的推理,提出了一个相反的两难推理:“如果我猜得对,则根据约定的条件,你应该把孩子归还给我。如果我猜得不对,则根据我说话的内容,你应把孩子归还给我。我或者猜得对,或者猜得不对,你都应把孩子归还给我。”鳄鱼用一个不合逻辑的两难推理来为难妇女,妇女也用一个相反的同样不合逻辑的两难推理来回敬鳄鱼。这种反驳方法,实际上是反驳“两难”诡辩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王阳明是我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一次,他和朋友登山游玩,一路上大谈“心外无物”的理论。他说,凡是人们心里没想到的东西都是不存在的。可是不料,他被一块石头绊了一跤,懊恼地说:“没想到被石头绊了一下。”

他的朋友问:“你没有想到的石头怎么会存在呢?”王阳明无言以对了。

王阳明之所以答不上,是因为朋友的问话使他陷入了一个两难境界。

如果“没想到被石头绊了一下”是真话,那么,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不是真理;如果“没想到被石头绊了一下”是假话,那么王阳明就是在制造谎言。由此可见,运用两难推理可以将持错误观点的人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在辩论中,一方指出两种可能,又由这两种可能引申出使对方难于接受的结果,迫使对方在两者之中选择一,而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两亲家喜好开玩笑,一次,一家办喜事,宴请亲家,请柬上写道:“来,就是好吃:不来,就是见怪。”另一亲家看了这个请柬,也没在意,还是大大方方地去参加宴会,他带了一份礼物,礼单上写道:“收,就是爱财;不收,就是嫌礼轻。”

请客者的请柬写得真“苛刻”:或是好吃,或是见怪,两者都将使对方难堪,若认真探究。请客者设置的两难推理并不高明,因为它不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自然形成的,而是挖空心思编造的。而被请者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显得棋高一招。因为他具备答辩的机智,他同样以请客为题,巧妙地反击,把难堪还给了东道主。

巧设两难法用于反击谬论更为有力。

巴依老爷问阿凡提:“世上真有聪明药吗?”

阿凡提说:“有!巴依老爷。”

巴依老爷:“能不能给我一些?”

阿凡提:“可以。”

阿凡提转身捏了10个泥团交给了巴依,叫他每天吃一丸010天后,巴依老爷来问:“那聪明药该不会就是泥团吧?”

阿凡提答:“你确实变聪明了。”

巴依老爷:“可我并不感到聪明啊?”

阿凡提:“那你就要再吃10粒。”

巴依老爷:“。”

真是聪明也不是,糊涂也不行,让你左右无路,前后碰壁。

识破对方诡辩伎俩

有意识地以论辩伎俩为谬论作论证,就叫诡辩。诡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迷惑性,且诡辩手法千变万化,在辩论中常见的诡辩伎俩大致有以下几种。

偷换概念。在概念上玩游戏,是诡辩者惯用的伎俩。常利用一词多义,八词与形式相同,但表达的不是同一概念混同为同一概念:或运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使之变成另一个概念。

欧布里德是古希腊著名的诡辩论者,一天,他对他的朋友说:“你没有失掉的东西,那么你就有这件东西,是不是这样?”

对方回答说:“是这样。”

这个诡辩论者接着说:“你没有失掉头上的角吧?那么你头上就有角了。”

“没有失掉的东西”应指原来就有现在还没有失掉的东西,不是指从来就没有的东西。诡辩论者在第一句话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后一句“没有失掉的东西”则变成了从来就没有的东西。前后两句“没有失掉的东西”概念不同,从而得出了荒谬的结论。

当有人说欧布里德说谎时,他狡辩地说:“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

欧布里德在这里是故意混淆了概念。他讲“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这个“不存在的东西”是指说谎者所说的话不符合本实,同实际的东西不相符合:而他讲“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这里所说的“不存在的东西”则是指那种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因而在思维中也根本想象不到,当然也就无法加以述说的东西。前后两个“不存在的东西”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对付这种诡辩,我们可以用澄清概念,即正确地解释概念,明确其内涵与外延的方法来对付它。

论题的嗳昧。这种诡辩法常被用来回避对所讨论的问题作正面的明确地回答。例如:算命先生在回答父母存亡的问题时,常用“父在母先亡”一句做搪塞。这是个典型的模糊论题,可以有四种解释:一是父在,母亲亡:二是父亡,母亲在;三是父母双在,只是以后去世的时间不同;四是父母双亡,但二人去世的先后顺序不同。在辩论中,如遇有这种支吾不清、含糊其辞的情况,应要求对方作明确肯定的答复。

捏造论据,遇到这种情况,要指出对方论据的虚假性。转移论题,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要求对方紧扣论题讨论问题,不要“离题”、“跑题”。此外,诡辩的伎俩还有强词夺理、断章取义、机械类比、以偏概全、两难推理,甚至以人为局、人身攻击等。

除了对每种诡辩都采取相应的辩论方法之外,还有一些方法也非常值得借鉴。

归缪引申法。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否定前件的规则,驳倒诡辩的论题。

某汽车站候车室内,有一个男青年把痰吐在洁白的墙上。

车站管理员对他说:“青年同志,’不准随地吐痰‘的标语你看到了吗?”

那个青年回答:“看到了,我吐痰吐在墙上,不是吐在地上。”

管理员说:“如果依你这种说法,那么,我有痰就可以吐到你的衣服上了。因为衣服上也不是’地上‘。”那青年哑口无言。这里,管理员就是运用了归谬引申的方法,先假定青年的诡辩论题“墙上可以吐痰”是正确的,再由此引出结论“你的衣服上也可以吐痰”,而这个结论是诡辩者所不能接受的,因此证明诡辩论题也是荒谬的。

入瓮术。’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推行严刑峻法。一次,有人在女皇面前告了周兴,武则天便命来俊臣请周兴来喝酒,假意向他请教审讯的法子。周兴不知是计,醉醺醺地说:“这有何难,只要把犯人装进大坛子里,放在炭火上一烧,便会什么都招认了。”来俊臣依计烧好炭火,备好一只大坛子,然后脸色一变,厉声说:“周兴,有人告了你的状,请你老兄进瓮去吧?”周兴被吓得面为土色,冷汗淋漓。后来,“请君入瓮”便成了成语,比喻用其人治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论辩中,“入瓮术”特指诱使论敌自掘陷阱、自陷罗网的雄辩方法。论敌中计后,常常有苦难言,无力回天。

诡辩形形色色,对付诡辩的方法也远远不止以上几种。在具体运用的时候,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更需要随机应变,临场发挥,总之,务必要堵住诡辩者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