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口才改变命运全集
32817400000003

第3章 口才是一堂人生必修课

我们知道,一项工作往往需要众多员工的合作、多个信息的综合才能完成。语言是最普遍、最方便,也是最直接的传递方式。语言能力强,信息便能顺利、准确地被对方接收和理解,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反之,语言能力弱,信息就不能很好地被对方接收和理解,交流出现中断,甚至中止,交流的目的也就不可能达到,这项工作也就很难取得成功。所以说,口才已成为决定一个人事业优劣成败的重要因素。

口才是一门学问

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有着很大的不同,书面语言是给人看的,可以反复看多遍;而口头语言是给人听的,它是稍纵即逝的。古语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那些具有渊博知识和良好口才的人交谈,的确可以让人受益匪浅。良好的话语不仅带给人愉悦和欢畅,帮助我们增加知识和修养,激发人的创造力,也可以增进人们感情。

好口才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一个善于说话的人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还必须有严密的思维能力,懂得分析、判断和推理事物的来龙去脉,说出话来才能滴水不漏,有条有理;此外,还必须有流畅的表达能力,词汇丰富,知识渊博,话才能说得生动、明了、通顺。

正因为好口才具有综合能力的特征,所以说,好口才是学识的标志,是一门学问。

历史上有作为的人,都把口才作为必备的修养之一,从而具有雄辩的良好口才。比如,古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西塞罗就是一位雄辩家。公元前63年,西塞罗当选为执政官,遇到了以喀提林为首的阴谋集团夺取政权的事件。为揭露他们的阴谋,西塞罗在元老院接二连三地发表了著名的《反对喀提林》的四篇演说。在演说中,他表现出了高超的口才,把讽刺、比喻、比较等修辞手法同简练明快、优美动人的词汇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演讲跌宕起伏,衔接紧凑,犹如高山流水般欢畅清澈,雄壮有力。结果,喀提林失败了。

口才成功地帮助西塞罗达到了既定的政治目的。

再如,革命导师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最初年代里,为了动员群众捍卫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也曾深入工厂、农村、军队发表演说300多次,号召人民起来与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作斗争,有效地团结了人民。试想,如果一个领导者在动员群众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口才,处处依靠秘书起草讲稿,然后照本宣科,效果就会大相径庭。

现代社会中,口才这门学问对我们有深刻的启迪作用。其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从而也加深了对它进行研究的迫切性。在这方面,欧美各国,都一直把口才当做一门学问来看待。各级学校都开设口才课,连高层的政治家也参加训练,所以现代西方人都很擅长口语的表达。而在我国,口才训练则相对要薄弱得多。

有些人以为自己将来并不想当教师,更不想当企业家、外交家,口才的学问似乎可有可无。殊不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人们口语表达的要求日益提高,科学家也根据需要发明了口语指挥机器。现代化的车站、码头、飞机场,甚至开汽车、开飞机都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进行指挥和管理。在日本和美国,口语自动识别机可以用来预订火车票。人和机器对话,虽然不要求有纵论天下的雄辩口才,但口才的一些基本原则还是要熟练掌握的。如果说的不是标准语,而是含糊不清、颠三倒四地表达,那么,机器就不会按你的意愿去办事。

由此可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人们学习口才这门学问越来越迫切。随着人们社会交往的增多,说话、演说、交流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具有的重要能力,更是创造性、开拓型人才的必备素质。现代西方人,也将“口方、金钱、电脑”戏称为人生的“三大战略武器”。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口才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好口才可以通过练习得来

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是天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戴尔·卡耐基说:“世上没有天生的演讲家。”一个人的观念造就了人的行动,如果观念改变了,人生也能改变。任何一种能力,都是经过后天培养、锻炼而成的,好口才也可以通过练习得来。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闻名于世的大演讲家。他的“葛底斯堡演说”

已铸成金文,至今存放在牛津大学,被作为英文演说的典范。他的多次法庭辩护演讲,几度轰动全国。同许多演讲家一样,他的演讲才能也是靠苦练获得的。他年轻时,经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里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那些政治演说家的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为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他曾对着树桩和成行的玉米演讲过多次。

古希腊卓越的演讲家德摩斯梯尼,年轻时有发音不清、说话气短、爱耸肩的毛病。可是,当时在雅典想要当一名演说家,必须以声音洪亮、发音清晰、姿势优美、富有辩才见称,尤其需要广博的知识。他最初演说时很不成功,以致被观众轰下台。然而,失败、嘲笑与打击并没有使他气馁。他一方面刻苦读书,虚心请教朗读方法,学习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又向著名的演讲者请教。为了练嗓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诵,迎着呼啸的大风说话。为了克服气短的毛病,他故意一面攀登陡峭的山坡,一面不停地吟诗。为了克服耸肩的毛病,每次练习演讲时,他都在自己上方挂两柄剑,剑尖正对自己的双肩,迫使自己随时注意改掉不必要的动作。为了自己能安心地在家练习演讲,不外出游走,他剃了阴阳头。他还在家里安装一面大镜子,经常对着镜子练习演讲,以克服演讲上的毛病。后来,他终于成为一名闻名于世的大演讲家。

我国著名的现代学者、诗人闻一多先生,也是著名的演讲家。他的演讲之所以成功,也是与他年轻时刻苦练习分不开的。

1919年,他在清华大学学习,从不间断演讲练习,一旦有所放松,就立刻警觉起来。他常在日记里警告自己:“近来学讲演练习又渐疏,不猛起直追,恐便落人后。”“演说降到中等,此大耻奇辱也。”他坚持练习演讲,在1920年1月9日的日记里写道:“夜出外习演讲十二遍。”1月10日他又写道:“演说果有进步,当益求精致。”北京的1月天寒地冻,可他毫无畏惧。

14日,“夜至凉亭练演说三遍”,回宿舍又“温习演说五遍”,第二天又接着练习演说。

1983年元旦,英国女王为多年给首相撒切尔夫人担任顾问的戈登·里斯授以爵位。其主要功绩是:有效地提高了撒切尔夫人的演说能力和应答记者提问的能力;为撤切尔夫人撰写了深得人心的演讲稿……一句话,为英国塑造了一位崭新的“风韵绰约、雍容而不过度华贵、谈吐优雅和待人亲切自然”

的女首相形象。由此可见,就是英国首相也有专门的演讲顾问,辅导首相练习口才。

上述几个例子充分说明,任何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不是天生的。

哪怕是笨嘴拙舌,甚至犯有口吃的毛病,只要不怕困难,长期实践,就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青年人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既是社会交际的需要,也是顺利实现理想目标的可靠保证。然而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更主要的在于为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和实践。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意即当你在和对方交谈时,尽量使用对方认同的语言,谈论对方熟悉和关心的话题,并且也要视当下的具体情况灵活应变,以便在迎合对方心理的同时,也赢得对方的好感。惟有赢得对方的好感时,你才有可能得到你想获得的东西,而这也是成就大事的一种技巧。

话总是说给别人听的。至于说得好不好、是否有口才,不仅要看话语是否适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要看别人能不能心领神会并且乐于接受。如果你所说的话让别人听不懂,或者让人没有专心聆听的意愿,那么这样的谈话还有什么意义呢?

与不同身份的人交流

与地位较高者谈话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态度要表现出尊敬;对方讲话时要全神贯注地听;不要随意插话,除非他希望你讲话;回答问题要简洁得当,尽量不讲题外话;说话自然,不要显得紧张。同时,还要显出你自己也是尊重自己的,不应该只做一个“应声虫”。若你只说“是”,那么你的话就可能会使别人不悦。

而与地位低于你的人谈话,则要庄重。和一个地位较自己低下者谈话,你也许会谈得很多或漫不经心,因为你觉得和他谈话太简单,不用多费脑筋,所以你的话会使他产生很随便敷衍的印象。因此,在与一个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谈话时,你应使他觉得对他所说的话十分感兴趣,而且你必须请他发表自己的看法,必须做到庄重、有礼、和蔼,避免以一种领导者的态度自居。既要赞美他人完美的工作成绩,又不要讲话太多,显得太亲密,更不要以你自己优越的地位来威吓他人。

和女性谈话时,你得先开个头,然后她就会接下去。可以询问天气;询问她的健康;询问书籍、金鱼、花草或其他种种事物。总之,要询问她们所感兴趣的。同时应该切记,要以她们为中心,采取一种可使对方感情增加的谈话口气、态度和方式,那么,你和她之间的对谈,就能很愉悦而顺利地进行下去。女人们喜欢谈她自己、她的家庭及她的嗜好,喜欢发表她的意见,更喜欢告诉人家她是一个多么好的人,所以她需要一个好的聆听者。假若你想用谈话来吸引女人的话,那么你就不要轻视她,不要以为她们知道的比你少,或她们的意见毫无价值,要对她们至少像对待一个可敬的对手一样。这样,就能迎合她们自尊的天性,而使她们觉得与你谈话十分快乐。

与不同年龄的人交流

同一交谈内容,对不同年龄的人,用语也应有所区别。比如打听对方的年龄时,对老年人不宜说:“您今年几岁了?”而应问:“您今年高寿?”或

“您今年高龄?”对中年人不妨问:“您今年多大年纪了?”而对小孩则应说:

“你今年几岁了?”如果谈话对象是西方人,则不宜打听人家的年龄。

年龄不同,思想文化基础和心理性格特征必然有所不同,交谈中必须加以区别。

从交谈的内容来说,不同年龄的人往往有不同的喜好:少年儿童求知欲强,喜欢富于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的交谈;年轻人往往对前途理想、婚27

姻恋爱、科学文化、娱乐体育的话题倍感兴趣;中年人多热衷于专业学术、社会新闻、家庭管理、人际关系的互动:老年人则对退休生活、健身长寿、文物古迹、书法诗画颇感兴趣。在交谈中,我们应加以区别,投其所好。

从交谈的形式来说,对老年人应多运用含蓄性、委婉性的语言;对少年和儿童应多运用具有平易性、幽默性、启发性的语言;对青壮年应多运用具有科学性、哲理性的语言。

与老年人谈话要谦虚。我们常可以听到长辈指导晚辈时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是很有道理的。老年人可能接受的知识比你少,可是无论怎样,他的经验比你丰富得多。因此,在与他谈话时必须保持谦虚的态度。

老年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年纪大,他们喜欢显得比他自己的实际年龄更年轻,或试图获得青年人的活力和神采。所以在你与一位老年人谈话时,你先不必直接提起他的年纪,你只提起他所做过的事情,这样你的话语就能温暖他的心,而使他觉得你是一个非常令人喜欢的人。

与年幼者谈话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比你年幼的人,他们有些思想太前卫,但有些知识不如你丰富。在前一种情形下,你和他们谈话是丝毫不觉得困难的。你只需保持适当的距离就行,不要降低你自己的身份,不要让他们忘记需要尊重你。假如你不这样的话,那么你想赢得长辈应得的敬重,就很困难了。还要注意千万别让他们直呼你姓名,那是很不好的。不要与他们辩论,也不要坚持你的权力,那会使你更难堪。你只要让他们知道,你是希望他们对你存有适当尊敬的。要记住,人们总是因你自己看重自己才愿意尊重你,尤其是那些年纪小于你的人们。

与那些在前辈面前会害羞的年幼者交谈,你会觉得相当愉快。你可谈一些他感兴趣的事物,让他相信你是从他的立场来观察事物的,让他能明白你也有与他一样新潮的观念,这样一来,你们的谈话就能很顺利地进行下去。

与青年人交谈似乎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常会询问你对于某些事物的看法,而你对这些事物所持的意见,或许并不比其他人高明,那么你就得小心应付了。不要破坏他们的理想,说话不要太直率,不要让话超出自己的知识范围,别以为他们不会怀疑你的论点。一句话,他们是会千方百计拆穿你的。宁可讲他们感兴趣的事,也不要讲你自己感兴趣的事,用话题把他们引过来,别让他们耍得你团团转。

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

不同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准的人,说话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从事不同职业、具有不同专长的人,他们头脑里所具有的信息类型和兴奋点也常常是不一样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贮存,常常使他们对相关话题津津乐道,如果我们由他们一窍不通或一知半解的领域来当做谈话的主题,他们就会感到索然无味或者无言以对,这样想要深谈是很困难的。如果能抓住对方职业或专长这一点,以此诱发话题,就能较容易地触动他发言的“热情”,进而产生心灵相通的共鸣。

还有,我们的交友对象也出现了不同国家、民族、地区、阶层的人,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称呼习惯,如英国、美国人习惯称已婚妇女为“夫人”,未婚女子为“小姐”,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一般统称为“女士”。如果错称已婚者为“小姐”,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一般会被谅解。因为,西方女性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错误”。但是,在日本对妇女一般不称“女士”、“小姐”,而称“先生”。

要适应交际的广泛性,就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说话的不同特点,而我们说的话自然也是如此。

因人而异的谈话方式不仅表现了你的气质修养,更能让对方在与你的谈话中得到尊重与信任,所以每个人,尤其是青年人不可不知,不可不学。

出言不慎就是祸

中国有句俗话:“祸从口出。”说的是语言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益处,有的时候也能给我们带来灾祸,形象地说明了口才对于人的重要性。

战国时期,晋文公一次用餐时,厨官让人献上烤肉,肉上却缠着头发。

文公叫来厨官,大声责骂他说:“你存心想让我噎死吗?为什么用头发缠着烤肉?”厨官叩着响头,拜了两拜,装着认罪,说:“小臣有死罪三条,我找来细磨刀石磨刀,刀磨得像宝刀那样锋利,切肉肉就断了,可是粘在肉上的头发却没切断,这是小臣的一条罪状;拿木棍穿上肉块却没有发现头发,这是小臣的第二条罪状;捧着炽热的炉子,炭火都烧得通红,烤肉烘熟了,可是头发竟没烧焦,这是小臣的第三条罪状。君王的厅堂里莫非有怀恨小臣的侍臣么?”文公说:“你讲的有道理。”就叫来厅堂外的侍臣责问,果然有人想诬陷厨官,文公就将此人杀了。这个故事里的厨官用好口才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柳宗元的《童区寄传》也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孩子以口才自保的生动故事。

11岁的放牛孩子区寄被两个人贩子劫持,区寄趁其中一个外出联系买主,而另一个醉卧之时将其杀死逃出。这时,外出的一个正好回来,见状,要杀他。

区寄说:“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有做一个的好?他待我不好,我才杀了他;你如好好待我,我就听你的。”这个人贩子一想,觉得有道理,卖了孩子可以独得赃款,便将孩子捆好带到集市。

半夜,区寄靠着炉火烧断绳子,并将熟睡的人贩子杀死,然后大喊。他的喊声惊动了整个集市后,区寄大声说:“我是区家的孩子,不要抓我做奴仆。两个人贩子绑架了我,我把他们都杀了,请把这事向官府报告。”官吏得知后,表扬了他,将他送回了家乡。区寄的口才表现了他的不畏强暴和机智勇敢,也有效地保护了自己。

同样是孩子,曹睿也是利用好口才救了自己的性命。

曹睿是三国时北方魏国皇帝曹丕的儿子,自幼聪明,曹丕非常喜欢他。

但是,曹丕因为听信了郭贵妃的谗言,杀害了曹睿的亲生母亲,把郭贵妃立为皇后。

曹睿知道,母亲死后,郭贵妃为了斩草除根,肯定会对自己下毒手。为了替母亲申冤,他提醒父亲不要听信郭贵妃的话迫害自己,并想找个机会在父王面前表白自己的心迹。一次,他跟随父王曹丕上山打猎,走到一个山沟里,突然蹿出两只梅花鹿。曹丕一看,是一只母鹿带着一只小鹿。曹丕弯弓搭箭将母鹿射死,小鹿一看母鹿倒地,围着母鹿嗷嗷地哀鸣着,不肯离去。

曹睿见此情景,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母亲被害,自己无依无靠,正像眼前这只小鹿一样,不由地心酸起来。这时,曹丕在马上大声喊道:“孩儿,为何不射那只小鹿?”曹睿一语双关地说:“皇帝已经杀害了它的母亲,我怎么忍心去杀害这头失去母亲的小鹿呢?”虽然这是一句很平常的话,却深深地打动了曹丕的心。他在杀害甄氏后,也为自己听信谣言而感到后悔,便称赞曹睿说:“我的孩子,你真是既聪明又讲仁德啊!”后来,曹丕定曹睿为太子,让他继承了皇位。曹睿在那个适当的场合中,抓住机会,一句话就感动了曹丕,救自己于危难,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传说明朝初年,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先后有两个少时的朋友来找他求事做。这两个朋友为套近乎,一见面便说出了当年的实在话。对着满朝的文武大臣,第一个朋友回忆当年他们怎么给财主干活白干了,财主给送来饭,被他们用锄头把饭罐子打碎了,汤流了,饭洒了,无奈他们只好把豆子捡着吃了。还没等朋友说完,朱元璋便下旨以欺君罪把他投狱切工作了。

后来,另一位朋友来找他要官做,朱元璋又把他传进来。这位朋友很聪明,刚一见面就跪伏在地,口称万岁。朱元璋假意忘却,这朋友编了一套谎言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出征,手使弯钩枪,打破罐州城,吓跑了汤元帅,活捉豆营兵,多亏菜将军,救驾属头功。”朱元璋听了这番话,又想起当年大家同甘共苦、饥寒交迫的情景,不由得感慨万千,再加上这朋友有口才,会说话,心里一高兴,于是封他做了御林军总管。

同样是与其患过难的朋友,只是因为说的话不同,而得到了不同的命运。

这充分说明了口才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老实人也要有口才

我们的祖先不大重视甚至不大喜欢“能说会道”的人,而那些很健谈的人常常被冠之以“夸夸其谈”的帽子。如果一个人被公认为“夸夸其谈”,那就不怎么讨人喜欢;而如果被公认为善于为自己辩护,那就没有多少人愿与之交往。相反,如果一个人沉默寡言,不苟言笑,这个人往往会受到赞赏。

这个传统的评价标准,依然在今天的青年人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常常听到有的人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不会说话。”似乎这并不是什么缺点。

显然,这是相当陈旧的一种观念。

现代社会需要那种机敏灵活、能言善辩的人。羞怯拘谨、笨嘴拙舌的人,在现代社会不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有些人很有知识,就是因为缺乏“嘴巴上的功夫”,而不受欢迎。现代社会注重口才,许多职业都是要与人打交道的,口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会说话,就能够博得对方的好感;如果擅长说话,就会比别人多一些成功的机会。无数事实证明,在当今社会,敢于表达并且善于表达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在费城的大街上,曾经有一个叫约翰的青年,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已经在这里徘徊了很久。他总是幻想有哪位伯乐能发现他的“存在”价值。但是不管他做出怎样“引人注目”的壮举,都毫无用处。有一天,他突然想起欧·亨利的一句名言:“在‘存在’,这个无谓的面团中加入一些‘谈话’的葡萄干吧。”于是,他鼓足勇气闯进著名富翁贾鲍尔·吉勃斯先生的办公室,请求吉勃斯先生挤出一分钟时间来见见他并容许他讲几句话。这位不速之客真使贾鲍尔·吉勃斯先生感到惊奇,因为他的外表太刺眼了,衣服已经破旧,满脸表现出一种极度穷困的窘态,但精神倒是非常饱满的。也许是好奇,或许是怜悯吧,贾鲍尔·吉勃斯先生竞准许与他一谈。起初原想与他谈一两句话,想不到却在一两分钟后,又是一两刻钟甚至继续到一个小时,而他俩的谈话还没有停止。结果贾鲍尔·吉勃斯先生立刻打电话给桥诺公司的费城经理泰勒先生,再由这位著名的金融家泰勒,邀请这位陌生客人去吃午餐,并且给予他一个极优越的职务!

这么一个穷途落魄的青年,竟能在半天之内,获得了如此美满的结果,他的成功秘诀,就是他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只有别人充分地了解你的长处,你的优点才能被人赏识,你才有可能成功。

语言学家张寿康认为,知识有三层楼:最高一层是专业知识,第二层是科学文化知识,最低一层是语言。其中,专业知识,满足专门工作的需要;一般文化知识,满足一般发展需要;而语言是人们学习和掌握一切门类知识,必须首先学会的东西。

有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大会说话,他们平时很少说话,如果跟非常熟悉的人东拉西扯倒可以,可到了正式场合,却说不出几句有用的话。行走在社会中,他们觉得处处词不达意,时时困窘尴尬。于是,别人就会说他们是老实人,他们也渐渐觉得自己就是老实人,经常说:“我不会说话,是老实人。”

好像老实人就必定不会说话,不会说话的必定是老实人。可是会说话的未必就是不老实的。

那些没有口才的人,也不应该认为自己是老实的人,注定学不会说话。

否则,他们就会因此而不肯补救自己不会说话的弱点,错误地以为学说话就是学滑头。不过,多数人并不那样想,他们倒真是老老实实地承认,不会说话是他们很大的缺陷。他们想练习一下自己的口才,因为他们知道有了好口才之后,就不会成为一个词不达意的“老实人”,就不会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有了好口才,才能促进自己事业的发展,使自己的生活顺利而愉快。

修辞技巧在口才中的运用

20世纪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时,很少有人能读懂“相对论”的含义。一次,有人要求爱因斯坦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相对论”。爱因斯坦是这样解释的:“你与你最亲爱的人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爱因斯坦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体验过的真切感受来解释高深玄妙的相对论的原理,简单明了,一听就懂,这就是修辞技巧在口才中的运用。

“这是我的狗”与“这是我的爱犬”描述的是同一个事实,但前者是客观描述,而后者则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描述。上述两种情况中,前一类称客观性言辞,后一类称感情性言辞。所谓言辞“着色”,就是指以感情性言辞代替客观性言辞。

客观性言辞有准确、可靠的优点,但也有直接、单调的缺点,因此常常需要用感情性语言来弥补它的缺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感情性语言表现了客观事实,如果把它改为“一夜北风吹雪下,树枝上落满雪花”,虽然它准确可靠地描述了客观事实,但诗的神韵却没了。可见,言辞的“着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因为感情性言辞的存在,语言之树才能长出绿叶,开满花朵。

口才中常用的语言修辞主要有以下几种。

比喻

正如战国时期的惠施所说,比喻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在语言交流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效果。

比喻可以用来回答较为复杂的问题。当对方以某种事例,刻意用难以理解的道理来刁难时,我们就可以使用其他能用来比喻的事例,来说明另一种道理。

法拉第最初发现电磁感应的重要原理时,有人嘲讽他:“这个又有什么用处呢?”法拉第诙谐地说:“刚生下来的婴儿有什么用呢?”法拉第就是用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最普通的事实作比喻,说出了电磁感应像新生婴儿一样前途无量的道理。

比喻,作为口才表达的一种技巧,的确能够加强表达能力。但是,必须运用得自然贴切,富于创造性,切忌滥用,否则就会出现比喻不当的毛病,或落入老生常谈的俗套。正如第一个把美女比喻成鲜花的人是一个天才,但第一千个把美女比喻成鲜花的人则是一个蠢材。

比拟

一位演讲者在题为《国家、民族与正气》的演讲中谈到:“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不仅用笔写下了悲壮的诗篇,而且用生命写下了壮丽的史诗,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是我们民族的千古绝唱,弹奏出了属于我们民族的正气之歌。”

“写”诗和“弹奏”乐曲,都是人的动作,但说话者却让“生命”这个抽象的词语接受了“写”的具体动作,让“诗句”接受了“弹奏”的动作。这就是在修辞学上被称为比拟的修辞手法。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说话的人有意识地把物当做人与它对话,或用适合于人的动作来让物接受,或用适合于人的词语来修饰物,或用陈述人的方式来描写物,或以物的身份进行自述的修辞手法,就叫比拟。作为口才施展的一种技巧,它基于联想,富于启发性,而且又常常能把静态比拟成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因此,在言语中恰当地运用它,会收到生动、具体的效果,而且还便于表达感情。

夸张

当描绘某人又高又瘦时,人们说他像根“竹竿”;当向医生诉说你的病情时,你说发高烧,全身就像“炭火”一样烫。果真人高瘦得像竹竿吗?果真全身有炭火那样高的温度吗?显然是言过其实了。但是,这种言过其实,在听者看来却并不觉得是虚假的,相反却加深了印象,这便是说话夸张的技巧。

夸张是言过其实,但为什么听者不觉得它虚假呢?因为夸张能突出事物某一性质较合理的地方,而且它常常与比喻、比拟等技巧结合在一起,听话人的心里自然有数。

说话时,合理地运用夸张技巧,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加强说话的感染力,又能“启动”听者的想象力。夸张虽可言过其实,但不能浮夸,不能哗众取宠,更不能无中生有、信口开河。它之所以言过其实而又不虚假,其奥妙就在于突显了事物的某一部分性质,又胜似真实。另外,说话时运用夸张技巧时要注意分寸,要让听者知道你在夸张而不是写实;不要单纯为了猎奇而强行夸张,像在作报告时或介绍经验等场合就不能随意运用夸张技巧。

双关

说话时,使用的每一个词或每一句话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有时这种含义却并不表现在这个词或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上,而是隐含在这个词或这句话的背后。而说话的人要表达的意思恰好隐含在这个词或句子背后。这便是双关技巧。

唐朝有一个叫做汪伦的人,住在安徽泾县桃花潭边的万村小镇。他十分仰慕大诗人李白,又无缘相识,所以一直想寻找机会亲眼目睹“诗仙”的不凡风采,并与之结交。

有一次,李白游历名山大川时,来到了皖南。汪伦暗自揣想有什么妙法可以结识到李白。突然他想到李白一爱喝酒,二爱桃花,于是灵机一动,便给李白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

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信后,欣然赶往桃花潭去见汪伦。两人寒喧一番,李白说:

“我是特地来欣赏十里桃花,并想到万家酒店畅饮一番。”汪伦这时才告诉李白:“十里桃花,说的是十里之外的桃花潭;万家酒店是指桃花潭西边,一个姓万的人家所开的酒店。”李白听了之后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这里,汪伦成功地运用一语双关,把李白引诱到万村,得以结识这位

“诗仙”。李白虽知上当,但对汪伦表现出来的机智和友情仍然十分感激,因此作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成了千古佳句,汪伦和李白的友情也成为诗坛佳话。

对比

鲁迅在《战士和苍蝇》一文中这样说过:“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再完美的苍蝇也不过是苍蝇。”这里鲁迅把“战士”和“苍蝇”拿来比较,犀利地讽刺了那些诬蔑革命者的所谓正人君子,以坚定的决心支持着那些投身革命的勇敢战士。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面貌放在一起相互比较,通过比较,可使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等更加突显,并且鲜明地表现出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这就是对比。

反语

《晏子春秋》里记载,一次,齐景公一匹心爱的马突然死了,齐景公大怒,就下令把养马的人抓来肢解。这时晏子在场,左右武士正想动手,晏子上来制止,对齐景公说:“杀人总得有个方法,请问尧舜肢解人的时候,从身体的什么部分开始?”尧舜是传说中的仁君,不会因为一匹马而杀人,自然也没有杀人肢解之法,齐景公知道晏子的意思,就说:“那就不肢解,把他交给狱官处死算了。”晏子又对齐景公说:“这个人的确该死,但是他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请让我说说他的罪状,让他知道,然后死个明白,您说好吗?”齐景公说:“好啊,那你就说吧!”晏婴就开始数说他的罪状:“你犯了三条大罪,国君让你养马你却把马养死,这是第一大死罪:所死之马又是国君最喜爱的,这是第二大死罪;因为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百姓听说之后一定会怨他,诸侯听说之后一定轻视我国,你养死了国君之马,使百姓生出怨恨,使邻国轻视我们,这是第三大死罪。今天把你送到监狱,你知罪吗?”齐景公听后,喟然而叹说:“请您把他放了吧!放了吧!不要伤了我的仁爱之名。”

晏子就是利用反语,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借代

“目不识丁”中,借“J”字代全部文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鸡犬”代鸡犬之声,因鸡犬之声属鸡犬所有:“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兵革”代战争,因兵器皮甲是战争所凭借的物质条件。上述例子中,借用与代表的词语之间,或以某种特征相关联,或以某一象征意义相关联,或具有某典型性的代表意义,或具有部分与全体的关系,或具有所属、凭借关系。

这种不直接说出该人或该事物,而借与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手法叫做借代。

说话中灵活运用借代这种技巧,会使说话人的话语更生动;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这不但说到了某人或某物,而且还把与某人或某物有密切关联的东西也说出来或暗示出来了,所以这样的话更能吸引听众去联想。

引用

战国时期的苏秦为了使秦惠王采纳他主张称霸天下的观点,使用了旁征博引的说理方法。

他先详尽地向秦惠王分析了泰国优越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强大的军事力量等国情,以此作为可进行征战的证明,但秦惠王不为所动,漠视他的建议。

苏秦又列举了历史上的“三皇”、“五帝”等事迹,最后秦惠王终于采纳了他的建议,这就说明事例既要广博,又要不背离中心主题。

一个人如果在口才中巧妙地引用典故,也可以达到叙事论理引人人胜、妙趣横生的戏剧性效果。当然,这也显示了说话者的见多识广。

点化

在引用典故格言的时候,并不是每次都能那么恰当,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把引用的句子稍加改变,使它更符合自己的需要。我们把这种引用称为点化。

孙山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起去考举人,孙山考中了最后一名。孙山回家以后,这个同乡就问孙山,他的儿子考中没有。孙山不直截了当地回答,而是仿照欧阳修《踏莎行》中“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句子,念了这样两句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孙山的意思是说:你的儿子没有考中。从此以后,人们就把榜上无名称作是“名落孙山”。

孙山的回答就使用了“点化”这种修辞方法,他把欧阳修词中的句子巧妙地加以改造,委婉而风趣地说出了真实的情况。所谓点化法,就是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对别人的话或诗词、格言、谚语、寓言、典故等进行加工改造,从而翻出新意,灵活运用。

在交际中,点化法是一种常用修辞格。它对名句的改造一般采取触类旁通的方法。这种方式是指不改变原句的文字逻辑,而进行类推式的仿拟。

模糊

模糊是指说话的人在说话时,那种机智巧妙地回避问题焦点,或者说是一种讲究策略性的说话方法。

日本影星中野良子35岁尚未结婚,一次在上海进行艺术活动时,有人问及她什么时候结婚的问题,这位日本影星回答说:“如果我结婚,就到中国来度蜜月。”这个回答既巧妙地回避了中野良子不想正面回答的问题,又友善地表达出中野良子对中国民众的喜爱。如果中野良子直接用“无可奉告”、

“我还不打算结婚”这类话来回答,将会使对方感到尴尬,也冲淡了当时谈话的和谐气氛。

在入际交往中,基于某种原因不愿意或不便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对方时,就可以用模糊语言来应对,可使你渡过难关,并获得不伤和气的效果。

作为这种口才技巧中模糊的特点,有时还常在运用一些不确定的词句上表现出来,诸如“可能”、“也许”、“我想”、“仿佛”等。这些词的运用会使对方认为你的措辞并不武断和盛气凌人,而是以一种商讨的口气跟自己说话。但模糊的语言绝不等同于“含混其词”。前者是策略,后者是语不达意。

还要注意,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在需要说话人表明立场、观点、态度时,特别是在作重大决定时,绝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所以,模糊这种方法只能当做一时的缓兵之计,可不能经常使用,否则所有的问题永远会停留在那儿,剪不断,理还乱!

综上所述,运用修辞手法可使你的表达锦上添花,但是言辞“着色”必须有一定分寸,失去分寸就会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

例如同事之间开玩笑,要避免使用“着色”较浓的言辞,否则会使玩笑开得太过分。在朋友之间,也要避免使用“着色”过浓的言辞,否则会造成隔阂。在较为正式的场合,更是不能轻易使用感情性言辞。

感情性言辞具有一种感染力,因此它往往可以迎合听众的心理,鼓动听众的情绪。任何使用语言的人,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言辞“着色”的问题。因此,在了解它的正面作用的同时,要特别防止负面效果的产生,这是提升语言交谈能力的重要认知。

身体是重要的语言工具

姿态,就是人的整个身体的姿势样态。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个“相”就是姿态。每一个人,几乎每时每刻都以某种姿态存在着,通俗一点儿说,就是每个人都时刻表现着这样或那样的姿态。在演讲中,演讲者同样要表现出一定的姿态。

一般说来,人的精神状态不同,其姿态往往也相应的有所不同。一个人演讲或谈话时,若是挺胸抬头、脚踏实地地站着,这种姿态说明他精神饱满、神气十足;若是“耷拉着脑袋弯着腰”,那就说明他精神倦怠、心情不佳。而演讲者、谈话者的精神状态如何,势必会对听的人造成心理上的影响。讲者精神好,则听众随之好;讲者精神差,听众往往也随之差。听众的心情又直接影响着其是否乐于听,以及是否乐于理解和接受。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上讲,人体的某一部位的运动状态如何,总是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其他部位的运动。在演讲活动中,演讲者的头是否抬起,胸是否挺直,足是否立稳,无疑会影响到他做各种手势;而前两者的情况如何,还会对他的说话产生影响,即影响到他发出的声音。而声音和手势运用得怎样,将直接涉及演讲效果。

人的姿态,就讲话和演讲活动来看,可分为三种:头部的姿态,躯干的姿态,足的姿态。

头部的姿态。

人的头部可以有各种姿态,用以表示各种意思。例如,昂头表示勇敢、高傲,抬头表示安稳、坚定,低头表示卑微、愁苦,歪头表示软弱、戏谑,后仰表示失望,前倾表示惊奇,微低表示思考,倾斜表示献媚,点头表示同意和鼓励,摇头表示否定和轻视,等等。

在演讲活动中,演讲者一般应采取抬头的姿态,这除了能表达安稳、坚定的情态,还便于讲话(发出声音),以及容易让听众看到自己。

躯干的姿态。

躯干包括前胸、后背、腰、腿等部位。躯干能突出地表现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有较强的表情达意作用。一般说来,躯干正直,则表明精神饱满、勇敢坚定:躯干弯曲,则表明精神委靡、意志消沉;躯干微向前倾,则表示关注、谦逊;躯干前后左右轻微转动,则表示热烈、激扬,等等。躯干的这些姿态,在演讲中都可以适当地加以运用。

人的躯干虽然不像身体其他部位那样动作频繁,但它却是身体的“主轴”,直接影响着其他部位的运动。若是躯干不灵活,其他部位的运动也会不自然。因此,躯干必须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相互协调。例如,站着演讲时,躯干应端正,胸脯挺起,两肩垂平,腰直腿直,保持一种自然站立的状态,若需动作,也以缓慢为宜,不能过快过大。应当注意的是,胸部挺起时不能过于挺出,即不能像军人立正那样,假如那样,胸部肌肉将会拉紧,腹腔部呼吸就不方便了。同时,两腿直立时应保持相互间有一定距离,而不可并拢,这样既显得灵活自然,也易于松弛筋骨,减轻疲劳。

足的姿态。

足是全身的根,它的站立形状和位置对全身运动都会产生影响。足的表情达意,常常表现在思想感情的激烈变化之时。例如,向前迈步,表示勇敢、爱戴等一些亲近的情意;向后退步,表示恐怖、厌恶等一些疏远、避让的态度;左右移动,表示事物的运动方向和状态,等等。足的位置可以有种种站法,从而表示种种意思。例如,两足并拢,可表示恭敬、谦让和服从的意思:两足分开距离过大,就会显得粗俗、愚笨,等等。

演讲中足的正确姿态应是这样的:两足一稍前一稍后,构成45度角。

足距不要太远,较肩宽稍窄为宜,即两腿间构成10度夹角。足跟应立定,两腿轻微弯曲。身体重量主要放在后足,以保持身体的平衡与稳定。这种姿态有三个优点:一是看上去自然、美观,二是身体不吃力,三是易于肢体活动。时间站得久了,不妨将两足位置调换一下,使之分别休息,同时也可以使两足的角度稍做改变,以避免一种单调的站姿。

若变换站立的状态,应在说话的时候并配合说话的内容进行,而不能在讲话停顿的时候进行。变动的速度不能太快、幅度不宜太大,而应从容徐缓。

只有这样,才会使听众感到自然,而不致使他们感觉不适,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动作也是一种雄辩力。其实,姿态也是如此,只不过它是一种相对静止的动作。然而,并非所有的任意发出的动作都有如此的效力,只有那种符合姿态的表情达意规律的姿态,那种具有美的特性的姿态,才能在演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具体说来,对演讲的姿态应提出哪些要求呢?

其一要优美。优美是对姿态的最基本的要求。头、躯干与足的姿势样态,以及三者的相互配合,都应以优美为标准,令听众看上去感到舒适、愉悦。

一般说来,头正、胸挺、腰直、腿轻轻弯曲、足间保持正常距离的姿态,就具有优美的特性。

其二要自然。自然就是不做作。演讲者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姿态,都应是自然的,不是强做的。即使姿态表面看来较为优美,但如果是有意装出来的,那也会让人感到别扭,感到不快,没有美感。自然的姿态应该是身体各个部位自然协调,肌肉既不绷得很紧,又不过于松弛,而是适中。这样的姿态不仅让听众看上去感到舒适,而且也使演讲者自己不易产生疲劳。

其三要变化。无论姿态多么优美,多么自然,但是如果在较长的说话时间里,总是摆出一两种姿态,那就显得单调、呆板,同时也使演讲者自己感到疲劳。因此,姿态应是变化的,特别是演讲时间较长时,更应有多样性的变化。怎样变化,当以演讲内容为根据。变化的次数也不是没有限制的,一般以3~5分钟变化一次为宜。

让表情为语言锦上添花

表情是人的内心情感在面部形象上的表现。对于讲话者来说,表情乃是传情达意的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表情是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其特殊之处就在于,人的任何复杂、细腻的感情,几乎都可以通过表情迅速、准确而充分地表现、传达出来。同时,人的表情总是经常地显现着,除了睡觉以外,人总要有一定的表情。即使所谓“没有什么表情”,其实也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即木然、呆滞的表情。不管一个人有怎样的心事,别人只要端详一下他的表情,就可以了解个大概。

人的感情是最容易影响他人感情的,一般说来,一个人表情快乐,会使他周围的人也心情舒畅;表情愁苦,会使他周围的人也心情难受;表情惊怒,会引起他周围的人心情紧张……

在演讲中,演讲者的精神往往处于较紧张的状态,因此他的表情也将是很活跃、很复杂的。实际上,他就是通过某种表情的显示来感染听众的。没有情感表现的演讲几乎是不存在的,而表现情感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表情活动。假若一个演讲者在演讲时表情淡漠,甚至没有一点儿喜、怒、哀、乐、惊、悲、恐的感情流露,那么谁能愿意听他的演讲呢?

古今中外的演讲家们,大凡都重视表情的运用,以此来传达丰富的情感意愿,从而深深地感染听众。美国听众曾这样评价他们的罗斯福总统:“他满脸都是动人的表情。”

人的表情是通过面部显示的,因而所谓表情就是指面部表情。它可以分为脸面的表情、眉目的表情和口唇的表情。

脸面的表情

这是通过脸面色彩的变化、面部肌肉的动作及其所造成的纹路来表现情感的。平时人的脸色是正常的,激动时就会变红;平时人的面部肌肉是松弛的,激动时就会绷紧;当心情愁苦时,脸色往往阴沉、无光;当心情愉快时,脸部会红光满面!而当心情愤怒时,脸色或者铁青,或者暗红,面部肌肉也会紧张得发生或向上或向下的变化。

作为一个讲话者,应当了解脸面的表情变化规律,并在讲话时恰当、准确地运用这些规律。

眉目的表情

眉是通过形状变化,目是通过光泽变化来传情的。眼眉可以舒展或紧皱,眉梢可以上挑或下垂,这都能表示不同的感情。目光可以暗淡,可以饱满,也可以锐利如电,用来表示不同的感情。愤怒时两眼圆睁,双眉竖起;思考时眼眸凝视,眉头微皱;双眉紧锁,表示忧愁;含情注目,表示祈望。

可见,眉目的传情达意作用是相当大的。富有经验的讲话者,总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眉目变化,来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

口唇的表情

口与唇往往相互配合,以其不同的形状表现不同的情意。一般说来,口角向上,表示高兴、愉快。口角向下,如果嘴唇紧闭,则表示不满或不悦:如果嘴唇微闭,则表示骄傲或厌恶;如果嘴唇微开,则表示悲哀或痛苦;如果嘴唇大张,则表示畏惧惊恐。口角平,如果嘴唇紧闭,则表示坚决、果敢:如果嘴唇微闭,则表示平安、谦逊;如果嘴唇微开,则表示注意、期望:如果嘴唇大张,则表示惊愕诧异。

当我们讲话时要张口,但话与话之间停顿时,则往往可以闭嘴。这样我们就有了以口唇的不同形状的变化,来表情达意的机会。任何一个聪明的讲话者,都将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从而有效地利用它。

表情的要求

虽然表情可以充分地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但并不是任何表情都能奏效。

表情自有其规律和要求。如果不按表情的规律去做,不符合它的要求,那么不但不能准确、恰当地传情达意,而且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了解表情的一般要求,无疑是必要的。

其一要真切。真实而确切,是对表情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讲话时,我们无论表现什么情意,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或敬仰或鄙视,或紧张或安详等都应当清楚、明确、毫不含糊。并且,这种情感完全是出自内心,表露于外,不藏不隐,不躲不闪,不弄虚作假,不虚张声势。只有这样,我们的表情才能具有感人的力量,才能引起听者的共鸣。

其二要自然。表情要自然,不能呆板,也不能勉强。内心里有什么思想情感,只要讲话内容需要,那么该怎样表露就怎样表露,无须修饰。不自然’的、勉强做出的表情,只能引起听者的反感。同时,自然的表情应当是灵活的,而不能呆板、拘谨。在讲话中,当我们产生了某种感情的时候,只要它与讲话的主题相一致,那就用不着压抑它,要表现出来。倘若有意强迫自己的感情不外露,那往往会使表情变得局促不安,让听者看了感到疑虑,而带有疑虑的听者,怎么会相信讲话者的话呢?

总之,在讲话时,无论表情是激烈的还是和缓的,无论是质朴的还是奇巧的,无论是丰富的还是单一的,无论是浓重的还是轻淡的,都应当保持这种自然的本性。因为不自然的表情,无论怎样都不能赢得听者的心。巧用逻辑规律出新意讲话必须符合逻辑要求的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但讲话又要讲究艺术性,在实际运用上,有时为了达到特殊目的,获得出乎听话人意料的效果,讲话者可以利用三大规律,有意识地违反它的要求,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逻辑效果。

口才的同一律艺术

讲话时必须遵循同一律规则,亦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各种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但有时违反这一规则,却可以创造出特殊的讲话效果。

偷换概念

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校长林文庆经常克扣办学经费。

在一次校务会议上,林又提出要克扣一笔经费,教授们纷纷反对。林文庆说:“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拿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听到这话,鲁迅先生站了起来,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币拍在桌上:“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

鲁迅的“有钱”和“发言权”与林文庆所说,不是含义相同的概念。但既然林文庆如此说,鲁迅便将其抓住,偷换其概念的含义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混淆概念

1988年国庆,中央电视台在晚会中播出了一个歌星与笑星比赛唱歌的节目。歌星有郑绪兰、毛阿敏、关贵敏、李双江、彭丽媛等人,笑星有侯跃文、石富宽、李金斗、陈涌泉等人,裁判是李谷一和姜昆。第一轮唱罢,评委亮分为:歌星10分,笑星10分。第二轮唱罢,评委亮分为:歌星10分,笑星3分。这时,裁判姜昆说:“去掉一个最高分10分,去掉一个最低分3分,双方最后得分为歌星10分,笑星10分。”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姜昆前后的两个“去掉一个”,不是同一概念。本来“去掉一个”只能是指同一个对象,而他却各指一个对象,故意将二者混淆在一起,造成风趣。

转移论题

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有一年冬天访美,在从下榻的宾馆赴白宫参加宴会的途中,他突然下车与路旁的市民握手。

在前面的前苏联保安人员急忙回车,大声喝令周围市民:“放在衣袋里的手,全都抽出来!”市民不知所措,戈尔巴乔夫的妻子赖莎赶紧说:“请你们把手抽出来,准备与我丈夫握手。”市民这才释然。

因严寒,在街头的市民自然要将手揣在口袋里。但前苏联保安人员害怕有人手中握有凶器,因此喝令大家把手抽出来。这当然有失戈尔巴乔夫要给美国人民留下好印象的意愿,在外交礼节上也欠妥。经赖莎巧妙地转移论题,一下挽回了局面。

口才的矛盾律艺术

所谓矛盾律就是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即不能肯定它之后又否定它。但有时故意违反这一规则,也能创造出别有意味的效果。

失语补救

一次相声演员马季等人到湖北黄石演出,前面一位演员在讲话中将“黄石市”说成“黄石县”,观众颇有不快。待马季上场,则故意说成“黄石省”。在观众的哄笑声中,他补上一句:“刚才我们那位将‘市’说成‘县’,给降了一级;现在我将c市‘说成’省‘,给升了一级。这一降一升,正好扯平。”

赢得观众一片喝彩。

相映成趣

明代学者解缙一次入宫晋见皇帝朱棣。朱棣告诉他:“昨夜后宫生了个孩子,请先生诗以记之。”解缙便吟出一句:“君王昨夜降金龙。”朱棣说:

“错了,不是男孩,是女孩。”解缙又改口道:“化作嫦娥下九重。”’朱棣又说:“又错了,她生下就已经死了。”解缙赶忙说:“料是世间留不住。”朱棣说:“已扔进金水河里了。”解缙于是说:“翻身跳入水晶宫。”一连串的矛盾,一连串的化解,相互衬托照应,显得别有风趣。

启发诱导

旧时民间谚语说:“纺织娘,没衣裳;泥瓦匠,住草房;卖盐的,喝淡汤:淘金的,穷得光。”全是矛盾的组合,但启发人们去思索。

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一段话说:“如果你爱他,那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那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虽然明显矛盾,但却发人深省。它告诉人们:纽约是一个天堂与地狱交织在一起的城市,问题是看你自己的命运。

口才的排中律艺术

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时间和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作的两个矛盾判断不能同时都假,必有一真。若有一个是假的,另一个一定是真的,不能有中间情况。但有时违反这一规则,可以创造出对自己更有利的讲话效果。

回避难题

1996年李登辉到美国。此前,他同日本记者大谈他的日本情结,散布一系列不利于国家统一的言论。《人民日报》发表了多篇对其批评的文章。当时身为外交部发言人的沈国放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发布厅,有人问他:“你们是否把李登辉看做中国人?”这是一个巧设陷阱的难题,说“是”或“不是”,都会贻人口实。于是他这样回答:“真正的中国人都是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可谓得体至极。

解嘲圆场

某先生酷爱下棋,但又好面子,一次与一高手对弈,连输三局。别人问他胜败如何,他回答道:“第一局,他没有输;第二局我没有赢;第三局,本是和局,可他又不肯。”乍一听来,似乎他一局也没有输:第一局他没输,不等于我输,因下棋还有个和局;第二局我没赢,也不等于我输,还有和局嘛;第三局也不等于我输,本是和局,可他争强好胜,我让他了。

复杂问语

复杂问语是指隐含着某种错误假定的问语。对这种问语,无论采取肯定还是否定的答复,结果都得承认问语中的错误假定,从而落入问者圈套。

有一个人被告偷窃了别人的东西,但又死不承认偷过。这时审问者便问:

“那么你以后还偷不偷别人的东西?”无论其回答“偷”还是“不偷”,都陷入审问者问语中隐含的“你是偷了别人的东西的”这个错误假定中。

复杂问语实际上是戏弄排中律,让别人上当的一种违反逻辑规律的手法,但在实际的说话中,作为一种表达艺术,又是必要的。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年轻时,镇上一人偷了他家的一匹马。华盛顿和警察一道在邻居的农场里找到了马,可是邻居不肯把马交出。华盛顿用手将马的双眼捂住说:“如果这马是你的,那么你说出它的哪只眼是瞎的?”

“右眼。”邻居回答说。

华盛顿把手从右眼移开,马的右眼光彩照人。

“啊,我弄错了,”邻居纠正说,“是左眼!”

华盛顿把左手也移开,马的左眼光亮亮的。

“糟糕!我又错了。”邻居为自己辩护说。

“够了,够了!”警察说,“这足以证明这马不属于你!华盛顿先生,我们把马牵走吧!”

巧借手势来传情

在人们相互间的语言交流活动中,人的手掌及肘、臂总要自觉不自觉地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我们可以把它们统称为手势。手势的表情达意是比较明确的,而且在语言交流活动中,特别是在演讲活动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交流的效果也较好。因此,认识手势的规律并将其有效地运用于讲话中,无疑是很重要的。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演讲家们曾经指出:“没手势,就不能有雄辩。”那么,手势在讲话中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手势可以极大地有助于思想感情的表达。

在演讲及其他口语交际活动中,人们为了更准确、更充分地表情达意,总要在说的同时,手也跟着比划。例如,在说明某人某物是什么样时,则运用手势来加强其形象性;在表现某种情感时,则运用手势来加强其感染性:在表达某种思想观点时,则运用手势来增强其深刻性;在发出某一号召时,则运用手势来加强其鼓动性;在指示某个方位时,则运用手势来加强其明确性,等等。可以这么说,无论用口头语言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意愿,几乎都可以做出某种相应的手势,来加强表达的意思。

使用手势可以调节身体中某些器官的平衡。

用手势调节身体的平衡,这在讲者和听者两个方面都有所表现。就讲话者来说,如果他只是用口讲而不同时运用手势,那就显得很单调,整个身体也显得不平衡、不协调,因而容易导致讲话活动本身变得乏味,缺乏力量。

随着讲话时间变长,讲话者本人也将逐渐减少讲话的兴趣,打不起精神。反之,如果边说边比画,就会使说和动相呼应,使整个身体的动作保持平衡,从而使讲话者越讲越兴奋,越讲越善讲。

就听众来说,看到讲话者的手势和没有看到是大不一样的。如果只听不看,除了不能更准确更充分地领会讲话者的思想感情外,从生理学角度看,运动着的听觉器官因为没有其他器官运动相调节,就会逐渐变得疲劳,不愿意再听下去。反之,如果边听边看,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同时运动,就会使二者相互调节,彼此呼应,保持听和看都处于长时间的兴奋状态。

手势可以极大地活跃演讲的气氛。

在演讲中,如果演讲者只讲话而不做手势,那无论声音多么洪亮,其气氛也比不上既说话又做手势。这是因为,手势作为一种形体动作,具有运动的特点,能使话语也带上运动的色彩,从而变得更为生动、形象。同时,手势和演讲中的其他态度语相配合,也会使演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多姿多色。这种因手势而造成的更为活跃的演讲气氛,无论对演讲者还是听众来说,都是大有益处的。

一般说来,在手掌、肘、臂这三者中,手是主要的,肘和臂往往随手而动。手势主要是靠形状和运动来表情达意的。手掌的开头主要有三种:五指并拢平伸,食指伸直而其余四指内握,握拳。手(及肘和臂)的运动一般有向前伸、向下劈、向上扬这三种。而其形状和运动这两方面,总是相互配合使用的。

手势的使用,一般有以下12种情况。第一,手掌伸开,稍抬起,然后向胸部方向挥动,同时握拳。这种手势一般表示意志和决心,并起到加重语气的作用。第二,手掌伸开,抬至胸前,然后向斜下方用力挥动。这种手势一般表示否定等意思。第三,手掌伸开,抬至胸前,然后向前上方用力挥动。

这种手势一般表示号召等意思。第四,手掌伸开,抬至胸前,然后用力握拳。

这种手势一般表示决心等意思。第五,手掌伸开,抬至胸前,然后手掌左右摇动。这种手势表示否定等意思。第六,食指伸直,其余四指内握,然后举起,指某一方向(根据内容决定)。这种手势可用以表示方位。第七,手向前平伸,掌立起,或伸出若干指,或握若干指(根据内容决定)。这种手势可用以表示数目。第八,两手同时伸掌,稍向前下垂,掌心向前,抖动一两次。

这种手势一般用来表示无可奈何等意思。第九,两手同时伸掌,向前平伸,掌心相对,两臂呈一定角度(根据内容来决定)。这种手势可用来表示对方——在场听众。第十,两手同时伸掌,向前上方同时挥动,使两臂有一定的角度(根据内容决定)。这种手势一般表示欢呼、希望等意思。第十一,两手同时伸掌,向前抬起至胸前,掌心相对,然后同时向里靠拢,至双手紧握。

这种手势可用来表示团结等意思。第十二,两手同时伸掌,配合做出某种形状(根据内容决定)。这样的手势可用来形容某种事物。

手势的要求

演讲的手势,是不能随随便便使用的,而应符合一定的要求,方能奏效。

它的要求有哪些呢?

其一要准确。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活动中,用什么手势表示什么意思,已经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规定。我们在使用手势时,只有准确地按照这种习惯和规定去做,才能充分而有效地表情达意,并使听众顺利地理解和接受。倘若无规则地随意乱用手势,对方看了就会茫然不解,这样就达不到交际目的了。

手势的这种习惯和规定,一般说来,大体上就是上面我们在分析手势种类时谈到的12种。当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也可能有自己的特殊的手势规律,但能不能在演讲中运用,就看面对的听众能不能理解了。能理解则用,否则是不能用的。

其二要适度。手势的使用,虽然是以表情达意的需要为根据的,但使用的频率和动作的大小,也要有一个限度。手势可以表现许许多多的意思,我们讲话时,大都可以做出相应的手势来配合。但是,在演讲中,千万不能每说一句话都要做一个手势。假若那样的话,就不仅使我们演讲者自己感到疲乏,也会使听者感到眼花缭乱,这反而会影响演讲的效果。在通常情况下,两个手势之间,要隔上几句话,这样比较合适。

手势的动作幅度有大有小,使用时要注意掌握分寸。在演讲中,情绪较平稳、思想内容较一般时,手势应小些为宜。而在情绪激动、言辞激烈时,手势也该相应的要大些。当然,小时不能太小,大时也不能太大。太小难看,并显得小气;太大惊人,并显得虚张声势,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听众感到不悦。

其三要协调。在演讲时,手势的使用还应做到左右手动作协调,不可偏废。假若在一次演讲中,一味地使用右手而让左手闲着,或一味地使用左手而不用右手,那就会让听众看了感到单调、乏味,感到缺少和谐。因此,我们应把自己的双手同时运用于演讲中,并且最好左右手交换着使用,这样才显得协调。当然,由于习惯的原因,右手使用次数较多些,左手使用次数较少些,或者相反,也是可以的。

另外,单手使用和双手使用这两种手势,也是不能顾此失彼。只频繁地使用一只手,或总是两手并用,都不能造成手势的和谐美。

总之,只有多样化的、能够有效地传情达意的手势,才能获得更佳的演讲效果。

含蓄的口才技巧

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生活中也总会遇到一些不便直言的场合或事情,这就要求我们讲话要“曲”一点,让人思考后悟出,揣摩后明白。含蓄就是在表达方式上,不把本意直接说出来,而是采取曲折隐晦的方式表现出来,带有哑谜特色的一种语言表达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位记者问萧伯纳:“当今世界上你最崇敬的是什么人?”

萧伯纳答道:“要说我所崇敬的第一个人,首先应推斯大林,是他拯救了世界文明。”

记者接着问:“那么第二个人呢?”

萧伯纳回答:“我所崇敬的第二个人是爱因斯坦先生。因为他发现了相对论,把科学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为我们的将来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他对人类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

记者又问:“世界上是不是还有阁下崇拜的第三个人呢?”

萧伯纳微笑道:“至于第三个人嘛,为了谦虚起见,请恕我不直接说出他的名字。”

记者被萧伯纳的话引得大笑起来,频频点头,欣然而去。这便是含蓄所产生的效果。

如何掌握含蓄这一口才艺术的技巧呢?

当我们不愿、不必或不需对一些错误言行进行直言批评时,运用含蓄的语言进行委婉、间接的批评,可以使被批评者避免难堪,同时更好地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

有一位厂长,一天午休时间,他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抽烟,而他们头上,正好有一块大招牌,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严禁吸烟”。这位厂长并没有指着

“严禁吸烟”的牌子大声呵斥,而是朝那些人走过去,友好地递给他们几根香烟,说:“诸位,如果你们能到外面去吸掉这些烟,那我真是感激不尽了。”

大家一听,想到自己违反了厂里的规定,于是各个都红了脸,将烟头熄灭了。这位厂长的批评是含蓄地表露出来的,而且充满了人情味,因此这样的批评谁都愿意接受。

让人保住面子,这不仅仅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做批评时需要注意的一点,也是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相互批评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生活中有不少人不是这样,常常无情地剥掉别人的面子,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却又自以为是。其实。只需含蓄地表示一下这种批评意思,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当你把握不住自己的某些要求、愿望直接道出是否能得到别人的同情与支持,或者担心直接提出某些要求有失风度、有失体面时,借助含蓄委婉的语言可以帮助你维护自尊,避免尴尬,取得成功。

1945年4月,周恩来总理赴日内瓦出席印度支那战争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一天趁休会,他邀请了卓别林夫妇到中国大使馆共进晚餐。席间,卓别林望着刚上桌的北京烤鸭,诙谐地说:“我所创造的流浪汉夏尔洛,他走路时叫人捧腹大笑的步态,就是从鸭子走路的神态中得到启发的,为了感谢鸭子,我从那以后就不吃鸭子了。”

这时,大家急忙向他表示歉意,他又说:“不过,这次可以例外,因为这不是美国鸭。”卓别林一席话,引得大家笑声不止。卓别林夫妇对北京烤鸭也赞不绝口。宴会结束时,周总理关心地问今天的菜是否合胃口,卓别林风趣地说:“贵国的烤鸭,食味之好虽然举世无双,但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不能让我再多吃。”

周总理听后,理解其意,嘱咐工作人员送两只烤鸭给卓别林夫妇。卓别林高兴得连声道谢。卓别林不愧为幽默大师,想吃烤鸭,又不便明说,于是借周总理问话之机,含蓄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可谓得体自然、幽默风趣。

《谈薮》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太祖曾当面答应授予张融司徒长史官职,可很长时间没有下令。于是张融上朝时,故意骑着一匹瘦得皮包骨头的病马。

宋太祖见了,问:“爱卿的马太瘦了,每天给它吃多少粮食?”

张融说:“每天喂一石。”

太祖说:“吃一石怎么这样瘦呢?”

张融说:“嘴里答应,实际上不给。”太祖明白了张融的话,不久就授以司徒长史官职。

当你发现上司决策失误,或者长辈有所不检而当面指出又觉得不太礼貌时,借助含蓄的语言可以起到劝导作用。

齐景公滥用酷刑,百姓怨声载道。晏婴一直想借机劝谏。

一天,齐景公对晏婴说:“先生的房子离集市太近,狭小潮湿,喧闹而多尘土,我想给你换一处好房。”

晏婴推辞说:“离集市近。也有好处,买什么东西出门就到,再说,怎么敢烦劳众乡里帮我盖房搬家呢?”

景公笑了笑,道:“你离集市近,了解市价行情吗?”晏婴点点头。

景公说:“那你说现在市场上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贱?”

当时齐景公对百姓采用的酷刑是砍掉双腿,因此市场上卖假腿的很多。

于是晏婴趁机说:“踊贵履贱。”意思是说市场上假腿需求量增大而不断涨价,而鞋却十分便宜。齐景公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从此免了砍腿的酷刑。

当你对周围环境产生不满情绪,或者对时弊产生嫉恶之意而不便直抒胸臆时,含蓄的语言可以帮助你讽刺时弊,嘲笑丑恶。

周烨曾写过一篇题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一次,我在伯父家吃晚饭,看见爸爸的鼻子和伯父的鼻子不一样,就说:

“大爹,你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伯伯说:“哪一点不像呢?”

我说:“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呢,又扁又平。”

“你们不知道,”伯父摸着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你走路不小心?”

伯伯说:“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

在这段对话中,鲁迅先生借碰壁话题,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旧社会黑暗统治的强烈不满,并于谈笑之中教育了晚辈。

当你觉得对一些不太文雅的事物、现象、行为、动作难以启齿表达时,含蓄的语言可以为你避俗就雅。

《贵阳晚报》曾介绍过一位卖夜壶的老大爷与一位顾客的对话。冬天,一位顾客见有久违的夜壶上市,而且质量很好,造型别致,便去挑选。但选来选去,总感到太大,便自言自语道:“好是好,就是大了点儿。”

老大爷闻言,笑道:“冬天——夜长啊!”

顾客一听,会心地笑了,于是买了一个。对话中,这位老大爷用“冬天——夜长”一句话,含蓄地表达了“夜长尿多”的意思,幽默风趣。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含蓄不是含混晦涩,含糊其词。含蓄的目的,是让对方听出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达到预期目的。如果将含蓄理解为闪烁其词、躲躲闪闪,与含蓄的宗旨,就大相径庭了。在同事、朋友之间,言辞还是直率一点儿好,如果过多地使用含蓄语言,会使对方感到你太虚伪、耍滑头,像蒙了一块面纱,看不清你的真面目,友谊也就会出现危机。

婉言的口才艺术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总会遇到一些不便说、不忍说,或者是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而不能直说的话,因此不得不“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刘勰《文心雕龙·谐隐》),故意说些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事物,来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使本来也许十分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这就是委婉语言的主要特征。

婉言批评让人乐于接受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或者是同特殊人物交谈,婉言批评往往比直言批评更能取得积极有益的交谈效果,即不会产生误解,造成隔阂,也容易使对方接受。

曹禺《日出》中方达生和陈白露有这样一段对话。

方:“竹筠,怎么你现在变成这样……”

陈:“这样什么?”

方:“呃,呃,这样地好客——这样地爽快。”

陈:“我原来不是很爽快么?”

方:“(不肯直接道破)哦,我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说,你好像比从前大方得……”

陈:“我知道你心里是说我有点太随便,太不在乎,你大概有点疑心我很放荡,是不是?”

在这段对话中,方达生本意是要批评陈白露“太随便”,但这样说怕伤了对方,而使用“好客”、“爽快”、“大方”等词语,婉转地批评了陈白露,使陈白露自然地警觉起来。这种婉言批评是一种正话反说,还有一种方法是先隐后现,即先引导对方亮出观点,而后提出事实,证明其观点错误,使其自我否定,达到教育目的。

一天,一位老太太拄着拐杖,拜访著名作家巴尔扎克。他拿出一本小学生的作业本,递给他,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您是一位大作家,所以我想,请您仔细看看这本作业本,并回答我,这个孩子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

今后的前途又怎么样?”

巴尔扎克面对这位心情急切的老太太,十分仔细地看完作业本,然后问道:“你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

“不是,先生。”

“那一定是亲戚?”

“也不是。”

“那么,恕我直言奉告您,这孩子今后出息不大,仅从字来看,这孩子就显得很迟钝。”

“是吗?”老太太似乎大吃一惊,“不过,你成了声名远扬的大作家,怎么连你自己的笔迹也认不出来了?这是你当小学生时用过的许多本子中的一本呀!”

“啊,老师,是您……”巴尔扎克不禁愧色满面,从此便改变了自己过于自信、武断的性格和习惯。

婉言拒绝别人

婉言拒绝,实际上就是学会说“不”。生活中有不少人,不认识“不”字的伟大,遇事优柔寡断,畏首畏尾,结果常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听命于人。

这些人心里都知道不要什么、不能怎样,为什么不要、为什么不能,可就是学不会说“不”,于是简单的“不”字,只在嗓子眼儿里打滚,怎么也跳不出来,这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学会说“不”,并非直言其“不”。而是语中藏“不”。

国外一位总统的朋友向总统打听一些绝密的事情,总统十分自然地笑笑说:“请你告诉我,你对这类绝密的情况,能保证不告诉其他任何人吗?”

“绝对保证,我对任何一个人都不说。”总统的朋友回答得非常坚决。

总统说:“说得对,我也和你一样。”总统的朋友先是一愣,继而一笑,便不再追问了。

婉言认错容易获得谅解

自己做错了事,有勇气直接承认当然更好,如果碍于面子不便直言时,不妨使用婉言来征得别人的谅解。

古时候,有位理发师给宰相理发,修面修到一半时,停下刮刀直眼注视着宰相的肚皮。宰相见此,心中纳闷,问道:“你看我肚皮干什么?”

理发师说:“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大人的肚皮并不大,怎么撑船呢?”

宰相一听,哈哈大笑:“那是说宰相的气量大,对一些小事从不计较。”

理发师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下了说:“小人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把您的眉毛刮掉了。宰相大人您的气量大,还请恕罪。”

宰相一听,尽管很生气,也只得装作大度的样子,说道:“算了,拿笔来,把眉毛画上吧。”

婉言交谈有利心灵沟通

青年男女之间表达爱慕之情往往借助委婉语言,以避免碰壁难堪,同时又充满了神秘色彩。电影《归心似箭》中,写了抗联战士魏德胜和女青年玉贞的一段对话。

魏德胜:“咳,要不是你,我早就喂了黑瞎子啦!这可是没法报答的恩情。”

玉贞:“哎哟,我就等着听这句话呢。你要报答我,那就一天给我挑两趟水。”

魏德胜:“那,容易,我就一天给你挑两趟。”

玉贞:“挑到我儿子娶媳妇,挑到我闺女出门子,给我挑一辈子。”

魏德胜:“挑一辈子?”

玉贞:“挑一辈子!”

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间女子,质朴、羞赧,心底里的爱慕之情不好直说,只好借助“挑一辈子”这句话,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恋情,既深沉,又动人。

婉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是十分广泛的,它与含蓄、禁忌语有时甚至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所区别。含蓄侧重于藏而不露,引而不发,巧在设言外之意,奏弦外之音,而婉言则是重鼓轻擂,重言轻说。禁忌语是用一个词57

代替另一个词,表达上无积极的修辞作用,而婉言意在修饰,表达上往往产生积极的修辞作用。

使用婉言,一般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尊重对方的感觉,无论在语言上或行动上不要刺伤对方;二是不应用婉言挖苦、讽刺别人,讨别人的便宜;三是不要把婉言使用到啰嗦、虚伪和矫饰的程度。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方式,从理论上讲,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是合理的。

因为许多事情,由于人们长期的习惯和惰性,已经变得很自然而然了。

这些“不合理”的日常生活习惯随处可见。最平凡的小事,是日常见面那种礼貌。比如我们与友人见面,分明并无失礼之处,但会说:“请多多包涵。”分明是别人邀请你去,但临行时会说句:“打扰你了!”你去某公司任职,分明不是某人介绍的,但他问起你时,你会说:“托你的面子,我进了某公司。”

但如果你不说这种“不合理”的话,别人就会认为你太不近人情了。不过,假如你到了欧洲或某些其他地方,你照上面的方式讲这种礼貌话,就不合适了。在日本,公共汽车售票员向每个下车的乘客说:“多谢你!”对登车乘客说:“对不起,让你等了很久。”如果国内的公共汽车售票员对客人这样说,恐怕乘客要觉得这售票员的神经有问题了。这里主要是每个地方的生活风俗习惯不同。

在社交中,我们不是去改变人们的这种“不合理”,而是必须要融入这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中,算是“入乡随俗”吧。只有这样,才能给人以良好的印象。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容易更改的,可能这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一种反映。如果“第一印象”不好的话,如要挽回,就要费很大的努力。

怎样才能给人们良好的第一印象呢?答案是:请注意服装。有人会有异议:“服装哪会成为问题?谈话的内容最要紧。”可是,你看见一个中年人穿了一条牛仔裤,你会有轻佻的印象么?你看某人穿的长裤裤管正中没有一条线,你会有不好看之感么?所以,穿着要整齐、清洁,至于衣服是新是旧,质料是好是坏,则不会成为问题。

美国有许多家大公司对所属雇员的装扮都有“规格”,所谓规格自然不是指定要穿成怎么好看或指定衣料,而是“观感”的“水准”。其中,应酬的衣饰应注意六点:其一,鞋擦过了没有?其二,裤管有没有线?其三,衬衫的扣子统统扣好了没有?其四,剃胡子没有?其五,梳好头发没有?其六,衣服的褶皱是否注意到?

不只在美国如此,其实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一样。泰国有一家保险公司的外勤员向公司汇报,当他们向农民进行劝说工作时,穿得整齐比穿得不好者在生意成绩上相差甚多,可见农民们本身虽然穿得不好,但对穿得整齐的人总是较有信赖感的。所以,不要过分嘲笑“先敬罗衣后敬人”这种社会风气。

对于陌生人,我们最好能找个人介绍。因为有人介绍,就绝不会吃闭门羹。当然,替你写介绍的人,一定是在对方心目中很有面子的,如果那是一个对方讨厌的人,当然例外。卡迪克在他所著的《应酬之道》中说:“和陌生人首次见面,最好用介绍人做初见面的话题。”这话是很中肯的。

暗示的几种表现方式

暗,为隐蔽、含蓄、不公开的意思;示,为启示、告知、影响的意思。

合起来,表示不公开地、隐蔽地给人以启示。从人类心理角度讲,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动,去接受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这种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便使人的心理尽力趋向于这项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暗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语言技巧,使用是十分广泛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

暗示语言几乎随处可闻。比如在工厂会听到厂领导这样提醒职工:“这个季度只有三天了!”在公路拐弯处,可以见到这样的暗示标语:“这里已有七人死于撞车事故!”

在学校,老9币这样暗示差生:“那位同学上次考试也不及格,后来上课认真听讲了,成绩也就上去了。”当然,要使暗示语言用得巧妙,充分体现出隐蔽性特点,还应注意把握一些要领。首先要顺乎话题原意,被暗示的内容与话题要贴近,不可拉扯得太远,否则就会出现“暗”而不“示”的结果,叫人费解。其次,暗示语言要准确、简洁,“弦外之音”要把握得住,不能故弄玄虚,故作深沉,更不要将本来可以明说的东西,硬要暗示给人听,让人感到你不可亲近。总之,暗示仅仅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别人完全理解你的意思。如果暗示中别人错误理解了你的意思,要及时予以解释,以免引起误会,或者造成不好的后果。

借暗示避免难堪

李四光与许淑彬交往了两年,感情很好,但谁也没有提起个人的婚事。

有一天许淑彬收到李四光寄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她愣住了,原来这封信是李四光的父亲写给李四光的,信上说:“你既然和某人相识了两年,互相都很了解,你已经30多岁了,如果她家中同意,就订婚吧!”许淑彬看完信,脸上发烧,心里打鼓。她知道信中所说的某人,就是指自己。于是她怀着兴奋的心情去征求母亲和哥哥的意见。他们经过反复考虑,终于同意了这门亲事。李四光采用暗示的办法,曲折地表示出自己内心的想法,避免了直言道出的难堪,并使他们的这种恋爱关系始终保持着一种神秘感。

借暗示予以讽刺

用暗示的办法讽刺丑恶,嘲笑愚蠢,其作用非同一般。

清代文学家魏源,自小性情直爽,疾恶如仇。在魏源的家乡,有一个无耻的举人,专好抄袭别人的诗作。一次被11岁的魏源揭了老底,举人恼羞成怒,借题宣泄,指着灯笼里的蜡烛,说道:“油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才思敏捷,随机应变,对道:“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这种暗示,因为避开了具体的人,任你讽刺嘲笑,指桑骂槐,不必顾忌。

相传蒲松龄去见王渔洋,王渔洋自恃清高,不愿见他,便对看门人说:

“告诉来人,说我不在家。”蒲松龄听了门倌的传话后,便在王渔洋的大门上写了一个“午”字走了。看门的看了莫名其妙,便语告王渔洋,王渔洋想了一会儿,对看门的说:“他在骂我呢!”原来这是个谜面,谜底是“牛不出头”。

借暗示走出困境

三国时期,曹操带军队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天气很热,士兵们又累又渴,行进速度十分缓慢,曹操见此情景,也很着急。忽然他心生一计,指着前面说:“前面有一片梅树林,咱们赶到那里摘梅子吃,可以解渴。”士兵们听说有梅子吃,都生出了口水,也就感觉不那么渴了。于是曹操乘势领军前进,很快走出了干渴地带。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曹操虽然用了欺骗手法,但是,对于解决当时行军中的困难,却起了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这样说,望梅止渴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应变之术。这种方法的作用是用空想的东西来安慰自己或别人,以达到稳定人心的目的。

借暗示表明态度

人对每件事的看法不是都可以直接说出来的,有时或许是为了顾及别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或者是因为受到某种不宜场合的制约,不得不借用暗示的办法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白宫一次讨论削减预算经费的会议上,里根总统风趣地对大家说:

“有人告诉我,紫色的软糖是有毒的。”说着,他随手拿起一粒紫色的软糖塞进嘴里,以此表明不管别人怎样反对,他将要大大削减政府开支的态度和决心。本来确有不少与会者是不同意压缩政府经费开支的,经总统这种警告式暗示之后,原来的想法便开始动摇了。

借暗示提出要求

熟人、朋友之间有些要求觉得不便明说,或者觉得暗示更有人情味的话,不妨借暗示的办法帮助你达到目的。

曹雪芹是个文学巨匠,同时又是个烹调好手。一天,他邀好友郭敏和于叔度到家里做客,笑呵呵地问道:“你们两位喜欢吃什菜?”郭敏张口说:

“你就来个c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浑身是蜂窝,生熟均可尝‘吧!”曹雪芹点了点头,转身又问于叔度:“你想吃什么?”于叔度慢条斯理地说:

“听说你做的c有头没有颈,有气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没脚千里行’很是拿手,做一盘咱尝尝,如何?”曹雪芹频频点头说:“好!好!我去做来!”不大功夫,两盘佳肴端上桌来。那真是香味四溢,令人垂涎。于是三人围桌而坐,畅饮起来。原来郭敏和于叔度喜爱的两样菜,一个是藕,一个是鱼。由于是文人聚首,郭敏和于叙度便用灯谜形式将自己的要求暗示给主人,显得文雅脱俗。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不但经常研究文章诗词,而且有时也互相暗示取乐。有一次,苏东坡叫使女头戴一顶草帽,脚穿一双木屐,去佛印寺中取一件物品。使女问:“取何物品?”苏东坡说:“你不必多问,法师一看你这身打扮就知道了。”使女来到寺中见到佛印和尚,说家主让她来取一件物品。佛印问:“学士要取何物?”使女答道:“家主未明言,只说法师见我这一身装束,就会明白。”佛印将使女上下打量了一番,略加思忖,不禁哈哈大笑,转身到房内取出一包东西交给使女。使女回来后将东西交给苏东坡,苏东坡打开一看,也哈哈大笑,频频点头说道:“果然不错。”苏东坡向佛印和尚要茶叶,不是明说,而是叫一个使女头顶草帽,脚穿木屐,叫佛印猜谜,既含蓄风趣,又不失体面。

借暗示提供帮助

德国电视剧《幺隹特库格尔诊所》中有这样一件趣事,一位候诊的小伙子看中了同来看病的姑娘,但他俩素不相识,而且姑娘看完病以后随即走了,等小伙子看完病,姑娘早已不知去向。

怎样才能找到那位姑娘呢?小伙子万般无奈向医生助理海普欣小姐打听姑娘姓名、住址。然而出于职业道德,她绝对不能透露姑娘的真实情况。但是海普欣小姐也很同情那位痴情的小伙子,于是她便递给他一张下一次预约就诊的卡片,说道:“这是你下一次就诊的时间。”小伙子感到纳闷:“我是来拔牙的,并不需要复诊啊!”海普欣小姐笑着重复道:“这是下次就诊时间。”她将“就诊”说得特别重,并补充说:“请提前半小时来。”小伙子这才恍然大悟,接受了她的暗示,欢天喜地走了。

海普欣小姐是医生助理,她与病人之间的谈话只能限于就医范围,但为了帮助那位小伙子,她仍巧妙地将下次能遇见姑娘的时间、地点暗示给小伙子,热情而机智,婉转而明白,既自然坦荡,又不失隐蔽。

借暗示提示对方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在南方有家小理发店。有一天,有位高个姑娘走进店来,要女店员给她理一个像日本电影《生死恋》中的女主人公夏子那样的发式。

女店员发现这位姑娘长得俊俏,只是脖子长了些,要像夏子那样把头发盘上去,势必把脖子全暴露出来,不一定好看。但要直说,又怕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她想了一下,温和地说:“小姐,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我原籍吉林,到这里好几年了。”

“怪不得,你长得比较高,其实高才好看,身材苗条,穿裙子也漂亮。”

几句话,把对方说得心里甜丝丝的,双方一下子拉近了距离。对方还没开口,女店员又说:“现在冬天到了,头发盘上去,会冻坏脖子的。”

女店员一句话,点醒了对方。可能对方原来也知道自己脖子较长,连忙说:“等等,让我再考虑考虑。”

女店员忙说:“我也正想和你商量,不如理个波浪式,发脚刚好披在肩上,下部卷曲,中间起伏,上面收拢,配上你这身段,保证好看。”

姑娘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如果直接说:“你的脖子长,理这种发式太难看。”对方一定会羞得满脸通红,一气走之。要使对方明白长脖子不宜理盘头发式这个道理,又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心,那就应该采取间接规劝的办法。女店员以拉家常的方式闲谈,先从籍贯谈起,毫不涉及到脖子长的问题。当对方说出是吉林人时,女店员立即联想到北方人个子高,于是抓住这个契机,将话题引到身材上去,几句话把对方说美了,双方已有进一步谈话的感情基础。然后,不失时机地点到“脖子”这个要害,但又不像是故意挑对方的短。所以并没有引起对方的反感,却提醒了对方要注意脖子长的问题。女店员这里采用的,就是间接提示法。这种方法,在一些不便直言的情形下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注意社交语言中的禁忌

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应注意有些情形下语言的禁忌。常言道:“当着矬人,不说矮话。”朋友中间有一个“秃顶”,就不能对着人家说什么“秃头”或“光头”的;如果家里来了个客人,体型又矮又胖,就不能说“矮子”、“胖子”,否则会挫伤人家的自尊心。言谈中,淫词秽语、不健康的口头禅更应禁忌。见到青年女子,一般不应问对方年龄、婚否。径直询问别人的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等私生活方面的问题,易使人反感。切莫对心情惆怅的人说得意话、得意事。若对方曾犯过错误或有某种缺陷,言谈时要避免刺激性的话语。对别人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要刨根问底,如果一旦触及,应立即表示歉意,巧妙地转移话题。

探望病人,是每个人都要碰到的事,这完全是出于对病人的关怀,这时更要注意病人的忌讳,否则会好心人办坏事。有个女青年去探望久病的姨妈,她关切地询问:“您饭量可好?”不想这一句问候话,却使病人的脸上立即堆满愁容,她忧心忡忡地说:“唉,不要谈它了!”接着就没词了,结果造成了很尴尬的局面。原来,病人病情严重,最苦恼的就是吃不下饭。探视病人时,当看到病人面容憔悴时,切不可吃惊地问“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之类的话,否则除加重病人的思想负担外,没有其他任何用处。

平时同人交谈,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事情。在喜庆场合,更要避免不吉祥的词语。

为使交谈顺畅、融洽,还要注意对方的禁忌,否则就会给社交增添周折。

某大公司一位男士热心为另一同事结婚谋划赠送礼品,他笑嘻嘻地向本单位一位40多岁的女同志请求,要她“合伙”,没想到这位女同志竞伤心地哭了起来。这位男士一时不知所措,愣住了。原来,她至今未结婚,而且她在恋爱上受过很大的刺激,别人的喜庆容易勾起她辛酸的往事。而那个经办人未注意避讳,触动了她伤感的神经,使得大家都很尴尬。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们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的交往已经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然而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禁忌,这是我们在交往中特别需要注意的。

地域指的是接受对象所处的地理位置,包括国别、省别、族别等。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彼此在认识、观念、习惯、风俗上都有区别,对说话者言辞的接受,就会有所不同。说话者在进行言辞表达时,应当认清接受对象的地域性,才会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

《尹文子·大道上》讲了这么一件事。郑国人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玉叫做

“璞”,东周人把腌制成千的老鼠肉叫做“璞”。郑国的一个商人在东周做买卖,一个东周人问他:“你要不要买璞?”郑国商人说:“我正想买。”于是东周人从怀里掏出一只老鼠递上。郑国商人赶快辞谢不要。东周人在言辞表达时,没有认清其接受对象是郑国人,所以买卖没有成功。

地域不同而对言辞接受也有不同的要求,在世界上的表现大体有:

欧洲人不喜欢听涉及自己的政治倾向、宗教信仰、年龄状况(特别是女性)、家庭私事、行动去向等问题的话,忌讳“13”和“星期五”:

朝鲜、韩国、日本人忌讳别人说“4”:

阿拉伯人喜欢听“星期五”;

泰国人喜欢听“9”;

菲律宾人不愿谈论政治、宗教及腐化问题:

赞比亚人爱听尊称,最好加上职务和头衔:

新加坡人不爱听“7”,反感别人对自己说“恭喜发财”,忌讳谈论关于猪的话题:

扎伊尔人喜欢听随和、爽快、恭维的话:

俄罗斯人喜欢听尊称、敬语、谦辞,倾心于“女士优先”的话题:

突尼斯人喜欢别人在各种场合同自己打招呼,而且问候得越长、越久、越具体越好。

在中国各地的表现大体有:

香港人爱听吉祥话,涉及福、禄、寿的都很喜欢,乐于别人随时随地对他说“恭喜发财”。喜欢“3”,“6”,“8”等数字。忌讳别人打听自己的家庭住址、工资收入、年龄状况。忌讳语也较多,如“炒饭”、“炒菜”,有解雇、开除之嫌,听着不吉利;“猪舌”有蚀本之嫌,改叫“猪利”;“丝瓜”

有输光之嫌,改叫“胜瓜”。

澳门人喜欢听别人说话干脆,直截了当,不爱听转弯抹角、吞吞吐吐的话语。

锡伯族人崇拜保佑家室、人丁的神灵“喜利妈妈”和保佑牲畜的神灵

“海尔堪”;忌讳直呼长辈的名字,忌讳在家说不吉利的话。

蒙古族人喜爱白色,爱谈与白色有关的话题,高兴别人以白来祝福;最厌恶黑色,忌讳别人谈论黑的话题。

彝族人忌讳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特别是别人的生理缺陷。

赫哲族人崇拜火神,不准别人说不利于火的话,若需用水浇灭火时,要说:“请火神爷把脚挪一挪。”

维吾尔族人谈话以长为先,亲友见面互道问好语。

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表达差别,甚至在同一个民族、同一个省区的不同位置,也有表现。比如都是汉族,居于大陆者与居于台湾者对同一个概念的表达与接受就不一样:接班人——传人,计划生育——家庭计划,大学新生——新鲜人。好莱坞——荷里活,撤切尔——柴契尔,新西兰——纽西兰,立体声——身历声,表演——作秀,渔民——讨海人……

又如同是贵州人,对西红柿,贵阳人叫毛辣角,遵义人叫番茄,兴义人叫酸角,独山人叫毛秀才。说话者如果不区分这些地域上的差别,说话目的就难以实现。有些严重的差异,如不分清,甚至还会对说话者产生严重的后果。

“禁忌”反映在待人接物上,也可以说它是“礼仪”的补充。在社交中,注意语言的禁忌,是尊重别人和有修养的表现,同时也会提高社交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