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动物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要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以供畜体生长、发育、生殖和组织修补等一系列新陈代谢活动的需要。消化系统就是把从外界摄取的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其营养物质,并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消化系统是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是食物通过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包括唾液腺、肝、胰、胃腺和肠腺等。其中胃腺和肠腺分别位于胃壁和肠壁内,称为壁内腺;而唾液腺、肝和胰则在消化管外形成独立的器官,其分泌物由腺导管通入消化管,称为壁外腺。
2.口腔
口腔为消化管的起始部,有采食、吮吸、泌涎、味觉、咀嚼和吞咽等功能。
口腔的前壁和侧壁为唇和颊;顶壁为硬腭;底为下颌骨和舌。前端以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端与咽相通。口腔可分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两部分。口腔前庭是唇、颊和齿弓之间的空隙;固有口腔为齿弓以内的部分。唾液腺开口于口腔前庭颊黏膜上,而舌则位于固有口腔内。
口腔内面衬有黏膜,在唇缘处与皮肤相接,向后与咽黏膜相连,在口腔底移于舌和下齿龈。
口腔黏膜较厚,富有血管,呈粉红色,常含有色素。其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细胞不断脱落、更新,脱落的上皮细胞混入唾液中。
2.1 唇
唇分上唇和下唇。上、下唇的游离缘共同围成口裂。口裂的两端会合成口角。口唇的基础由横纹肌(口轮匝肌)构成,外面覆有皮肤,内面衬有黏膜。唇黏膜深层有唇腺,腺管直接开口于唇黏膜表面。不同动物唇的形态构造不同。
牛的唇短而厚,坚实而不灵活。上唇中部和两鼻孔之间的无毛区,称为鼻唇镜,其表面在健康牛有鼻唇腺分泌的液体(水珠),故健康牛的鼻唇镜常湿润而温度较低。唇黏膜上长有角质锥状乳头,在口角处的较长,尖端向后。由于牛唇不灵活,所以牛采食主要靠舌运动来完成。
羊的唇薄而灵活,上唇中间有明显的纵沟,称为人中。在鼻孔间形成无毛的鼻镜。唇黏膜上有角质乳头,形状与牛的相似。
马的唇灵活,是采食的主要器官。上唇长而薄,皮肤旋毛的中央有分水穴,下唇较短厚,其腹侧有一明显的丘形隆起,称为颏,由肌肉、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在口唇和颏部的皮肤上除生有短而细的毛外,还有长而粗的触毛。
猪的口裂大,唇活动性小。上唇与鼻孔之间形成吻突,有掘地觅食的作用,前面为盘状的吻镜,分布有短而稀的触毛,皮肤表面具有小沟,含有腺体(吻腺)和丰富的触觉感受器。下唇尖小,随下颌运动而活动。
2.2 颊
颊位于口腔两侧,主要由颊肌构成,外覆皮肤,内衬黏膜。在牛、羊的颊黏膜上有许多尖端向后的锥状乳头。在颊肌的上、下缘有颊腺相对的颊黏膜上,还有腮腺管的开口。
2.3 硬腭
硬腭构成固有口腔的顶壁,向后与软腭延续,切齿骨腭突、上颌骨腭突和腭骨水平部共同构成硬腭的骨质基础。硬腭的黏膜厚而坚实,覆以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高度角化;黏膜下层有丰富的静脉丛,马的更发达,形成一层类似海绵体的结构。硬腭的黏膜在周缘与上齿龈黏膜相移行。牛、羊的硬腭前端无切齿,由该处黏膜形成厚而致密的角质层,称为齿垫。
硬腭的正中有一条腭缝,腭缝的两侧有许多条(牛约20,羊约14,马16~18,猪20~22)横行的腭褶。前部的腭褶高而明显,向后逐渐变低而消失。马、羊、猪腭褶的游离缘光滑,牛的呈锯齿状。在腭缝的前端有一突起,称为切齿乳头。牛、羊、猪和幼驹的切齿乳头两侧有切齿管的开口,管的另一端通鼻腔。
2.4 口腔底和舌
口腔底大部分被舌占据,前部由下颌骨切齿部构成,表面覆有黏膜。
舌位于固有口腔内,以舌骨为支架,主要由横纹肌构成,表面覆以黏膜。舌运动灵活,在咀嚼、吞咽动作中起搅拌和推送食物的作用;舌又是味觉器官,可辨别食物的味道;幼畜吮吸乳汁时,舌还可起活塞作用。
舌可分舌尖、舌体和舌根三部分。舌尖为舌前端游离的部分,活动性大,向后延续为舌体。
舌体为位于两侧臼齿之间,附着于口腔底的部分。在舌尖和舌体交界处的腹侧有一条(马)或两条(牛、猪)与口腔底相连的黏膜褶,称为舌系带。舌根为附着于舌骨的部分。舌系带两侧有一对黏膜乳头,称为舌下肉阜,为颌下腺管(马)或颌下腺管和长管舌下腺管(牛)的开口处。猪无舌下肉阜。
舌的肌肉属横纹肌,可分舌内肌和舌外肌两组。舌内肌的起止点都在舌内,由纵、横和垂直3种肌束组成。舌外肌很多,它们均起于舌骨和下颌骨,而止于舌内。由于两组舌肌的肌束在舌内呈不同方向互相交织,所以舌的运动非常灵活。
舌黏膜被覆于舌的表面,其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舌背的黏膜较厚,角质化程度也高,形成许多形态和大小不同的小突起,称为舌乳头。有些舌乳头上分布有味蕾,为味觉器官。在舌黏膜深层含有舌腺,以许多小管开口于舌黏膜表面和舌乳头基部。此外,在舌根背侧的固有膜内还有淋巴上皮器官,称为舌扁桃体。不同动物舌的形态构造不同。
牛的舌:舌体和舌根较宽厚,舌尖灵活,是采食的主要器官。舌背后部有一椭圆形隆起,称为舌圆枕。舌乳头有以下3种。
锥状乳头:为角质化,圆锥形的乳头分布于舌尖和舌体的背面,因而舌面粗糙。舌圆枕前方的锥状乳头尖硬,尖端向后;舌圆枕上的形状不一,有的呈圆锥状,有的呈扁平豆状;舌圆枕后方的长而软。
菌状乳头:呈大头针帽状,数量较多,散布于舌背和舌尖的边缘。上皮中的味蕾,有味觉作用。
轮廓乳头:每侧有8~17个,排列于舌圆枕后部的两侧。轮廓乳头的中央稍隆起,周围有一环状沟。沟内的上皮中有味蕾。
马的舌较长,舌尖扁平,舌体较大,舌背上有下列4种乳头。
丝状乳头:呈丝绒状,密布于舌背和舌尖的两侧。乳头的上皮有很厚的角质层,上皮中无味蕾,仅起一般感觉和机械保护作用。
菌状乳头:数量较少,分散在舌背和舌体的两侧。
轮廓乳头:一般有两个,位于舌背后部中线两侧,有时在两乳头之间的稍后方,还有一个较小的。
叶状乳头:左、右各一个,位于舌体后部两侧缘,略呈长椭圆形,由一些横行的黏膜褶组成。上皮中有味蕾。
猪的舌窄而长,舌尖薄。舌乳头与马相似。除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外,在舌根处还有长而软的锥状乳头。
2.5 齿
齿是体内最坚硬的器官,镶嵌于切齿骨和上、下颌骨的齿槽内。上、下颌齿均排列呈弓状,分别称为上齿弓和下齿弓,上齿弓较下齿弓略宽。
2.5.1 齿的种类和齿式
齿按形态、位置和功能可分切齿、犬齿和臼齿3种。
(1)切齿位于齿弓前部,与唇相对。马和猪上、下切齿各3对,由内向外分别称为门齿、中间齿和隅齿。牛、羊无上切齿,而由该处黏膜增厚角化形成的齿垫来代替。下切齿有4对,由内向外分别称为门齿、内中间齿、外中间齿和隅齿。
(2)犬齿尖而锐,位于齿槽间隙处,约与口角相对。猪和公马有上、下犬齿各一对。牛、羊无犬齿。
(3)臼齿位于齿弓后部,与颊相对,故又称颊齿。臼齿又分前臼齿和后臼齿。
马和牛上、下颌各有前臼齿3对(马有时在上颌或上、下颌多1~2对很不发达的狼齿),猪有4对。后臼齿都是3对。根据上、下颌齿弓上各种齿的数目,可写成下列齿式。
齿在家畜出生后逐个长出,除后臼齿和猪的第一前臼齿外,其余齿到一定年龄时要按一定顺序换一次。更换前的齿为乳齿,更换后的齿为永久齿或恒齿。乳齿一般较小,颜色较白,磨损较快。
2.5.2 齿的构造
齿一般可分为齿冠、齿颈和齿根三部分。齿冠为露在齿龈以外的部分,齿根为镶嵌在齿槽内的部分,齿颈为齿龈所被覆的部分。
齿主要由齿质构成,在齿冠的齿质外面覆有光滑而坚硬且呈白色的釉质,在齿根的齿质表面被有齿骨质。齿根的末端有孔通齿腔,腔内有富含血管、神经的齿髓。齿髓有生长齿质和营养齿组织的作用,发炎时能引起剧烈的疼痛。
动物的齿可分长冠齿和短冠齿。马的切齿和臼齿以及牛的臼齿属于长冠齿,可随磨面的磨损不断向外生长,所以齿颈不明显,长冠齿的齿骨质除分布于齿根外,还包在齿冠釉质的外面,并折入齿冠磨面的齿坎内,致磨面凹凸不平,有助于草类食物的磨碎。猪齿和牛的切齿属短冠齿,可明显地区分为齿冠、齿颈和齿根三部分,无齿坎。
2.5.3 马、牛、猪齿的特点
(1)马的齿
1)切齿
呈弯曲的楔形,磨面上有一个漏斗状的凹陷,称为齿坎,齿坎上部因齿骨质受腐蚀作用而呈黑褐色,特称黑窝。当齿磨损后,在磨面上可见到明显的内、外釉质环,它们之间为齿质。齿冠随年龄而不断磨损,齿坎也逐渐变小变浅,最后消失。当齿坎尚未消失时,在齿坎前方的齿质内出现黄褐色的斑点,称为齿星。齿星是被磨穿的并充有新生齿质的齿腔的横断面,初呈线纹,横位于齿坎前方,以后逐渐明显,位置后移,呈圆形,代替了齿坎的位置。随着年龄和磨损程度的增长,磨面形状也由横椭圆形变成圆形、三角形甚至纵椭圆形。与此同时,上、下切齿在咬合时所构成的角度也愈来愈小。因此,常根据切齿的出齿、换齿、齿坎磨面形状以及上、下切齿构成的角度等,作为马年龄鉴定的重要依据。
2)犬齿
乳犬齿很小,常不露出于齿龈之外。公马的恒犬齿发达,呈圆锥状,稍向后弯曲。
3)臼齿
呈柱状,构造比较特殊,磨面上具有复杂的釉质褶。上臼齿的磨面较宽,近似方形(第一前臼齿和最后臼齿呈三角形),向外下方倾斜,颊缘税利。下臼齿的磨面较窄,向内上方倾斜,舌缘税利。
(2)牛的齿
牛无上切齿,下切齿呈铲形,齿冠色白而短,无齿坎;齿颈明显;齿根圆细,嵌入齿槽内不深,略能摇动。臼齿的形状和构造与马相似,但前臼齿较小,磨面上的新月形釉质褶较马明显。
羊也无上切齿,下切齿齿冠较窄,齿颈不明显,齿根嵌入齿槽内较深,较牢固。
(3)猪的齿
上切齿的方向较垂直,排列疏远。下切齿的方向较水平,排列稍密。犬齿发达,尖而税利,公猪的齿冠很长,可持续生长而伸出于口腔之外。臼齿磨面呈结节状,后臼齿较发达。第一前臼齿较小,有时不存在。
2.6 齿龈
齿龈为包裹在齿颈周围和邻近骨上的黏膜,与口腔黏膜相延续,无黏膜下层,与齿颈和齿根部的齿周膜紧密相连,呈淡红色。齿龈随齿伸入于齿槽内,移行为齿槽骨膜。后者属结缔组织,将齿固着于齿槽内。
2.7 唾液腺
唾液腺是指能分泌唾液的腺体,除一些小的壁内腺(如唇腺、颊腺和舌腺等)外,还有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3对大的唾液腺。唾液有浸润饲料,利于咀嚼,便于吞咽,清洁口腔和参与消化等作用。
2.7.1 马的唾液腺
腮腺很大,位于耳根腹侧,在下颌骨后缘与寰椎翼之间,呈灰黄色,腺小叶明显,其轮廓呈长四边形,后下角嵌在上颌静脉与舌面静脉的夹角内,前下角沿下颌骨边缘伸延至喉。腮腺的表面为皮肌及腮耳肌所覆盖,深面与咽鼓管囊及舌骨支等接触。腮腺管起于腮腺前下部,由3~4个小支汇合而成,经下颌间隙向前伸延,绕过下颌骨血管切迹处至面部,随同面动脉、面总静脉沿咬肌前缘向前向上伸延,在第3上臼齿相对处穿过颊肌,开口于颊黏膜的腮腺乳头。颌下腺比腮腺小,长而弯曲,位于腮腺和下颌骨的内侧,从寰椎翼下向前伸至舌骨体。颌下腺管起自腺体的背缘,在腺体的前端离开腺体,向前伸延,经舌下腺的内侧至口腔底部,穿过口腔黏膜开口于舌下肉阜。舌下腺是3对唾液腺中最小的一对,长而薄,位于舌体和下颌骨之间的黏膜下,前端自颏角起,向后伸达第4下臼齿处。舌下腺管有30余条,短而弯曲,直接开口于舌两侧的口腔底黏膜上。
2.7.2 牛的唾液腺
腮腺位于下颌骨后方,略呈狭长的三角形。上部宽厚,大部分覆盖在咬肌后部的表面;下部窄小,弯向前下方,嵌于舌面静脉汇流入颈静脉的夹角内。牛的腮腺比马的小而致密,呈棕红色。腮腺管起自腺体下部的深面,伴随舌面静脉沿咬肌的腹侧缘及前缘伸延,开口于与第5上臼齿相对的颊黏膜上。绵羊的腮腺管横过咬肌外侧面;山羊的腮腺管的行程与牛相似。它们都开口于与第3,4上臼齿相对的颊黏膜上。颌下腺比腮腺大,呈淡黄色,形状与马的颌下腺基本相似。一部分为腮腺所覆盖,自寰椎翼的腹侧向前向下伸达下颌间隙,在此几乎与对侧的颌下腺相接触。颌下腺管起自腺体前缘的中部,向前伸延、横过二腹肌前腹的表面,开口于舌下肉阜。舌下腺位于舌体和下颌骨之间的黏膜下,可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短管舌下腺或多管舌下腺,长而薄,自软腭向前伸至颏角,有许多小管开口于口腔底。下部为长管舌下腺或单管舌下腺,短而厚,位于短管舌下腺前端的腹侧,有一条总导管与颌下腺管伴行或合并,开口于舌下肉阜。
2.7.3 猪的唾液腺
腮腺很发达,呈三角形,棕红色,埋于耳根腹侧、下颌骨后缘的脂肪内。腮腺管的行程与牛相似,经下颌骨下缘转至面部,开口于与第4,5上臼齿相对颊黏膜上。颌下腺位于腮腺深面,较小而致密,略呈扁圆形,带红色。颌下腺管在下颌骨内侧向前伸延,开口于舌系带两侧口腔底的黏膜上(猪无舌下肉阜)。舌下腺与牛相似,也分两部。前部较大,为短管舌下腺,有8~10条小管开口于口腔底。后部为长管舌下腺,一条总导管开口于颌下腺管开口处的附近。
3.咽和软腭
3.1 咽
咽是漏斗状的肌性囊,为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同通道,位于口腔和鼻腔的后方,喉和食管的前上方。以软腭为界,咽可分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三部分。
3.1.1 鼻咽部位于软腭背侧,为鼻腔向后的直接延续。鼻咽部的前方有两个鼻后孔通鼻腔;两侧壁上各有一个咽鼓管咽口,经咽鼓管与中耳相通。马的咽鼓管在颅底和咽后壁之间膨大,形成咽鼓管囊。
3.1.2 口咽部也称咽峡,位于软腭和舌之间,前方由软腭、舌腭弓(由软腭到舌根两侧的黏膜褶)和舌根构成的咽口与口腔相通,后方伸至会厌与喉咽部相接。其侧壁黏膜上有扁桃体窦,容纳腭扁桃体。马无明显的扁桃体窦,腭扁桃体位于舌根与舌腭弓交界处,黏膜上有许多小孔,称为扁桃体小窝。牛的扁桃体窦大而深,窦壁内有腭扁桃体。猪的腭扁桃体位于软腭内。
3.1.3 喉咽部为咽的后部,位于喉口背侧,较狭窄,上有食管口通食管,下有喉口通喉腔。
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叉部分。吞咽时,食团刺激舌根、咽壁,引起软腭上举,会厌翻转盖住喉口,食物由口腔经咽入食管;呼吸时,软腭下垂,空气经咽到喉或鼻腔。
咽壁由黏膜、肌肉和外膜三层组成。咽黏膜衬于咽腔内面,分呼吸部和消化部两部分。在咽腭弓以上为呼吸部,与鼻腔黏膜延续;在咽腭弓以下为消化部,与口腔黏膜延续。咽黏膜内含有咽腺和淋巴组织。猪的咽黏膜在后壁正中、食管口的背侧形成一盲囊,称为咽后隐窝。
3.2 软腭
软腭为一含肌组织和腺体的黏膜褶,位于鼻咽部和口咽部之间,前缘附着于腭骨水平部上;后缘凹为游离缘,称为腭弓,包围在会厌之前。软腭两侧与舌根及咽壁相连的黏膜褶,分别称为舌腭弓和咽腭弓。
软腭的腹侧面与口腔硬腭黏膜相连,覆以复层扁平上皮;背侧面与鼻腔黏膜相连,覆以假复层柱状纤毛上衣。在两层黏膜之间夹有肌肉和一层发达的腭腺,腺体以许多小孔开口于软腭腹侧面黏膜的表面。
马的软腭长,后缘伸达喉的会厌基部,因此很难用口呼吸。牛的软腭比马的短而厚。猪的软腭也短厚,但几乎呈水平位。软腭在吞咽过程中起活瓣(活塞)作用。
4.食管
食管是食物通过的管道,连接于咽和胃之间,按部位可分颈、胸、腹三段。颈段食管开始位于喉及气管背侧,到颈中部逐渐移至气管的左侧,经胸前口进入胸腔。胸段位于胸纵隔内,又转至气管背侧继续向后伸延,然后穿过膈的食管裂孔(牛约与第9肋骨相对处,马约与第13肋骨相对处)进入腹腔。腹段很短,与胃的贲门相接。
5.胃
胃位于腹腔内,在膈和肝的后方,是消化管膨大的部分,前端以贲门接食管,后端以幽门与十二指肠相通。胃有暂时储存食物、分泌胃液、进行初步消化等作用。家畜的胃可分复胃和单胃两大类。
5.1 复胃(多室胃)
牛、羊的胃为复胃(多室胃),按照消化管前后顺序,依次分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前3个胃的黏膜内无腺体,主要起储存食物和发酵、分解纤维素的作用,称为前胃。皱胃的黏膜内有消化腺,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所以又称真胃。
5.1.1 瘤胃
最大,约占4个胃总容积的80%,呈前后稍长,左右略扁的椭圆形,占据腹腔的左半部,其下半部还占据了腹腔的右侧下部。瘤胃的前方与网胃相通,约与第7,8肋间隙相对;后端达骨盆前口。左侧面(壁面)与脾、膈及左侧腹壁相接触;右侧面(脏面)与瓣胃、皱胃、肠、肝、胰等接触。背侧缘隆凸,以结缔组织与腰肌、膈脚相连;腹侧缘亦隆凸,与腹腔底壁接触。瘤胃的前、后两端有较深的前沟和后沟;左、右两侧面有较浅的左纵沟和右纵沟)。在瘤胃壁的内面,有与上述各沟相对应的肉柱。沟和肉柱共同围成环状,把瘤胃分成瘤胃背囊和瘤胃腹囊两部分,背囊较长。由于瘤胃前、后沟较深,在瘤胃背囊和腹囊的前、后两端,分别形成瘤胃房、瘤胃隐窝、后背盲囊和后腹盲囊。
瘤胃的前端有通网胃的瘤网口。瘤网口大,其腹侧和两侧有瘤网褶。瘤胃的入口为贲门,在贲门附近,瘤胃和网胃无明显分界,形成一个穹隆,称为瘤胃前庭。
瘤胃黏膜一般呈棕黑色或棕黄色(肉柱颜色较浅),表面有无数密集的乳头。乳头大小不等,以瘤胃腹囊和盲囊内的最为发达。肉柱和前庭的黏膜无乳头。
羊瘤胃的形态构造与牛的基本相似,但腹囊较大,且大部分位于腹腔右侧。由于腹囊位置偏后,所以后腹盲囊很大,而后背盲囊则不明显。黏膜乳头较短。
5.1.2 网胃
牛的网胃在4个胃中最小,成年牛约占4个胃总容积的5%。网胃略呈梨形,前后稍扁,大部分位于中线的左侧,在瘤胃背囊的前下方,约与第6~8肋骨相对。网胃的壁面(前面)凸,与膈、肝接触;脏面(后面)平,与瘤胃背囊贴连。网胃的下端呈一圆形盲囊,称为网胃底,与膈的胸骨部接触。网胃上端有瘤网口,与瘤胃背囊相通;瘤网口的右下方有网瓣口,与瓣胃相通。在网胃壁的内面有食管沟。
由于网胃的位置较低,因此金属异物(如铁钉、铁丝等)被吞入胃内时,易留存于网胃。由于胃壁肌肉的强力收缩,常刺穿胃壁,引起创伤性网胃炎。严重时,金属异物还可穿过膈刺入心包,继发创伤性网胃心包炎。
食管沟起自贲门,沿瘤胃前庭和网胃右侧壁向下伸延到网瓣口。沟两侧隆起的黏膜褶,称为食管沟唇。沟呈螺旋状扭转。未断奶犊牛的食管沟闭合完全,吮吸时可闭合成管,乳汁可直接由贲门经食管沟和瓣胃沟达皱胃。成年牛的食管沟闭合不严。
网胃黏膜形成许多多边形网格状皱褶,形似蜂窝状,还有许多较低的次级皱褶再分为更小的网格。在皱褶和窝底部密布细小的角质乳头。食管沟的黏膜平滑、色淡,有纵行皱褶。
羊的网胃比瓣胃大,下部向后弯曲与皱胃相接触。网格较大,但周缘皱褶较低,次级皱褶明显。
5.1.3 瓣胃
成年牛约占4个胃总容积的7%或8%。瓣胃呈两侧稍扁的圆球形,很坚实,位于右季肋部,在瘤胃与网胃交界处的右侧,约与第7至11或12肋骨相对。
壁面(右面)主要与肝、膈接触;脏面(左面)与网胃、瘤胃及皱胃等接触。大弯凸,朝向右后方;小弯凹,朝向左前方。在小弯的上、下端,有网瓣口和瓣皱口,分别通网胃和皱胃。两口之间有沿小弯腔面伸延的瓣胃沟,液体和细粒饲料可由网胃经此沟直接进入皱胃。
瓣胃黏膜形成百余片瓣叶。瓣叶呈新月形,附着于瓣胃壁的大弯,游离缘向着小弯。瓣叶按宽窄可分大、中、小和最小四级,呈有规律地相间排列,将瓣胃腔分为许多狭窄而整齐的叶间间隙。瓣叶上密布粗糙角质乳头。在瓣皱口两侧的黏膜,各形成一个皱褶,称为瓣胃帆,有防止皱胃内容物逆流入瓣胃的作用。由于瓣胃的这种构造,常造成内容物滞留,久之,引起瓣胃阻塞。
羊的瓣胃比网胃小呈卵圆形,位于右季肋部,约与第9~10肋骨相对,位置比牛的高一些,不与腹壁接触。其右侧为肝和胆囊,左侧为瘤胃,腹侧为皱胃。瓣叶的数量比牛少。
5.1.4 皱胃
约占4个胃总容积的8%或7%,呈一端粗一端细的弯曲长囊,位于右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在网胃和瘤胃腹囊的右侧,瓣胃的腹侧和后方,大部分与腹腔底壁紧贴,约与第8~12肋骨相对。皱胃的前部较大,为底部,与瓣胃相连;后部较细,为幽门部,以幽门与十二指肠相接。幽门部在接近幽门处明显变细,壁内的环行肌特别增厚,在小弯侧形成一幽门圆枕。皱胃小弯凹而向上,与瓣胃接触;大弯凸而向下,与腹腔底壁接触。
皱胃黏膜光滑、柔软,在底部形成12~14片螺旋形大皱褶。黏膜内含有腺体,可分三部分:环绕瓣皱口的一小区色淡,为贲门腺区,内有贲门腺;近十二指肠的一小区色黄,为幽门腺区,内有幽门腺;在前两区之间,有螺旋形大皱褶的部分呈红色,为胃底腺区,内有胃底腺。皱胃相当于单胃动物的有腺区,能进行化学性消化,故又称真胃。
羊的皱胃在比例上较牛的大而长。
牛羊网膜为连接胃的浆膜褶,可分大网膜和小网膜。
(1)大网膜
很发达,覆盖在肠管右侧面的大部分和瘤胃腹囊的表面,可分浅深两层。浅层起自瘤胃左纵沟,向下绕过腹囊到腹腔右侧,继续沿右腹侧壁向上伸延,止于十二指肠和皱胃大弯。浅层由瘤胃后沟折转到右纵沟转为深层。深层向下绕过肠管到肠管右侧面,沿浅层向上也止于十二指肠腹侧缘(有时浅深两层先行合并再止于十二指肠)。浅、深两层网膜形成一个大的网膜囊,瘤胃腹囊就被包在其中。在两层网膜与瘤胃右侧壁之间,形成一个似兜袋的网膜囊隐窝,兜着大部分肠管。网膜囊隐窝的开口向后,口的游离缘就是浅、深两层折转处。
网膜常沉积有大量的脂肪,营养良好的个体更显著。由于大网膜内含有大量巨噬细胞,因此又是腹腔内重要的免疫器官。
(2)小网膜
较小,起自肝的脏面,经过瓣胃的壁面,止于皱胃幽门部和十二指肠起始部的背侧缘。
犊牛胃的特点:初生犊牛因吃奶,皱胃特别发达,瘤胃与网胃相加的容积约等于皱胃的一半。8周时,瘤胃和网胃的总容积约等于皱胃的容积,12周时,超过皱胃的一倍,这时瓣胃发育很慢。4个月后,随着消化植物性饲料能力的出现,前3个胃迅速增大,瘤胃和网胃的总容积约达皱胃的4倍。到一岁半时,瓣胃和皱胃的容积几乎相等,4个胃的容积达到成年的比例。应当指出,4个胃容积变化的速度受着食物的影响,在提前和大量饲喂植物性饲料的情况下,前3个胃的发育要比喂乳汁的迅速。如幼年靠喂液体食物为主时,前胃尤其是瓣胃会处于不发达的状态。因此,反刍胃的年龄发育,不仅表现在4个胃的大小比例及局部位置上,也反映于黏膜结构和肌层上。
5.2 单胃
5.2.1 马的胃为单胃,容积5~8L,大的可达12L,甚至15L(驴为3~4L)。大部位于左季肋部,小部位于右季肋部,在膈和肝之后、上大结肠的背侧。马胃呈前后压扁的“U”字形,胃大弯凸,朝向左下方;胃小弯凹,朝向右上方。壁面向前上方,与膈、肝接触;脏面向后下方,与大结肠、小结肠、小肠及胰等接触。胃的左端向后上方膨大形成胃盲囊,位于左膈脚和第15~17肋骨上端的腹侧;右端较小,位于体中线右侧,在肝之后,向后向上以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食管与胃的贲门几乎呈锐角相连。贲门在胃小弯的左端,位于膈的食管裂孔附近。
马胃的黏膜被一明显的褶缘分为两部分。褶缘以上的部分厚而苍白,与食管黏膜相连,衬以复层扁平上皮;黏膜内无腺体,称为无腺部。褶缘以下和右侧的黏膜软而皱,衬以单层柱状上皮,黏膜含有腺体,称为腺部。腺部又分三区:沿褶缘的一窄区,黏膜呈灰黄色,为贲门腺区;在贲门腺区下方的一大片黏膜,呈棕红色且明显有凹陷(即胃小窝),为胃底腺区;在胃底腺区右侧的黏膜,呈灰红色或灰黄色,为幽门腺区。幽门处的黏膜形成一环形褶,为幽门瓣。马贲门括约肌发达。
马胃在腹腔内由于有网膜和韧带与其他器官相连,因而位置较为固定。
连系胃的浆膜褶有下列数种。
(1)胃膈韧带为连系胃大弯与膈之间的浆膜褶。
(2)大网膜不发达,呈网状,由双层浆膜褶构成,位于胃和右上大结肠之间,附着于胃大弯、十二指肠起始部、大结肠末端和小结肠起始部。
(3)胃脾韧带连系于胃大弯与脾门之间,实为大网膜的一部分。
(4)小网膜连系于胃小弯、十二指肠起始部与肝门之间。因此又可分为两部分:连系于胃的部分为胃肝韧带;连系于十二指肠的部分为肝十二指肠韧带。
(5)胃胰皱褶连系于胃盲囊与胰及十二指肠之间。
5.2.2 猪的胃容积很大,5~8L。其形状与马胃相似,呈上下排列前后压扁的“U”字形,属单胃,位于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饱食时,胃大弯可伸达剑状软骨与脐之间的腹腔底壁。胃的壁面朝前,与膈、肝接触;脏面朝后,与大网膜、肠、肠系膜及胰等接触。胃的左端大而圆,近贲门处有一盲突,称为胃憩室;右端幽门部小而急转向上,与十二指肠相连。在幽门处有自小弯一侧胃壁向内突出的一个纵长鞍形隆起,称为幽门圆枕,与其对侧的唇形隆起相对,有关闭幽门的作用。
猪胃黏膜的无腺部很小,仅位于贲门周围,呈苍白色;贲门腺区很大,由胃的左端达胃的中部,黏膜薄而呈淡灰色;胃底腺区较小,位于贲门腺区的右侧,沿胃大弯分布,黏膜较厚呈棕红色;幽门腺区位于幽门部,黏膜薄呈灰色,且有不规则的皱褶。
6.肠、肝和胰
6.1 肠和肝、胰的形态构造
6.1.1 肠起于幽门,止于肛门,可分小肠和大肠两部分。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段,是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大肠又分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其主要功能是消化纤维素、水分重吸收、形成和排出粪便等。
肠管很长,在腹腔内盘曲,借肠系膜悬挂于腹腔顶壁。肠管长度与动物种类、食物的性质、数量等有关,其中草食兽的肠管较长(反刍兽的更长),肉食兽的较短,杂食兽的介于前两者之间。
(1)小肠
小肠很长,管径较小,黏膜形成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突入肠腔中,以增加与食物接触的面积。小肠部的消化腺很发达,有壁内腺和壁外腺两类:壁内腺除分布于整个肠管壁固有膜内的肠腺。
1)十二指肠是小肠的第一段,较短,其形态、位置和行程在各种家畜都是相似的。起始部在肝的后方形成一“乙”状弯曲,然后沿右季肋部向上向后伸延至右肾腹侧或后方,在右肾后方或髂骨翼附近转而向左(绕过前肠系膜根部的后方)形成一后曲,再向前伸延,在未达到肝以前移行为空肠。牛由于左侧被瘤胃占据,十二指肠形成“乙”状弯曲后,只能向后、向上、向前伸延,在右侧接空肠。十二指肠由窄的十二指肠系膜(或韧带)固定,位置变动小。其后部有与结肠相连的十二指肠结肠韧带,在大体解剖时,常依此韧带作为与空肠分界的标志。
2)空肠是小肠中最长的一段,尸体解剖时常呈空虚状态。空肠形成无数肠圈,并以宽的空肠系膜悬挂于腹腔顶壁,活动范围较大。
3)回肠是小肠的末段,较短,与空肠无明显分界,只是肠管较直、肠壁较厚(因固有膜和黏膜下层内富含淋巴孤结和淋巴集结所致)。回肠末端开口于盲肠或盲肠与结肠交界处。在回肠与盲肠体之间有回盲韧带,常作为回肠与空肠的分界标志。
(2)大肠
大肠比小肠短,但管径较粗,黏膜面没有肠绒毛。发达的大肠一般都有纵肌带和肠袋。
1)盲肠呈盲囊状,其大小因动物种类而异,草食兽的盲肠较发达,尤其是马的盲肠特别发达。家畜的盲肠(除猪外)均位于腹腔右侧。盲肠一般有两个开口,即回盲口和盲结口,分别与回肠及结肠相通。
2)结肠各种家畜结肠的大小、形状和位置虽不相同,但都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三部分。
3)直肠为大肠的最后一段,位于骨盆腔内,在脊柱和尿生殖褶、膀胱(公畜)或子宫、阴道(母畜)之间,后端与肛门相连。直肠的前部称为腹膜部,表面覆有浆膜,由直肠系膜将其悬挂于荐椎腹侧;后部称为腹膜后部,表面没有浆膜,而由疏松结缔组织与周围器官相连。
4)肛门为消化管后端的开口,位于尾根腹侧。其外层为皮肤,薄而富含皮脂腺和汗腺;内层为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的黏膜,常形成许多纵褶;中间为肌层,主要由肛门内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组成。前者属平滑肌,为直肠环行肌层延续至肛门特别发达的部分;后者属横纹肌,环绕在前肌的外围。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关闭肛门。此外,在肛门两侧还有肛提肌和肛悬韧带。肛提肌起于坐骨棘,在排粪后有牵缩肛门的作用;肛悬韧带为平滑肌带,在肛门腹侧与对侧同名肌相会后,进入阴门括约肌(在母畜)或延续为阴茎缩肌(在公畜)。
6.1.2 肝是体内最大的腺体,其功能也很复杂,有分泌胆汁;合成体内重要物质,如血浆蛋白、脂蛋白、胆固醇、胆盐和糖原等;储存糖原、维生素以及铁(在库普弗细胞内)等;解毒以及参与机体免疫等功能。在胎儿时期,肝还是造血器官。
家畜的肝位于腹前部,在膈之后,偏右侧。肝呈扁平状,一般为红褐色,可分两面、两缘和3个叶。壁面(前面)凸,与膈接触;脏面(后面)凹,与胃、肠等接触,并留有这些器官的压迹。在脏面中央有一肝门,为门静脉、肝动脉、肝神经以及淋巴管和肝管等进出肝的部位。此外,在多数家畜(除马和骆驼外),肝的脏面还有一个胆囊。肝的背侧缘厚,其左侧有一个食管切迹,食管由此通过;右侧有一斜向壁面的后腔静脉窝,静脉壁与肝组织连在一起,有数条肝静脉直接开口于后腔静脉。腹侧缘较锐,有两个叶间切迹将肝分为左、中、右3个叶。左侧叶间切迹称为脐切迹,为肝圆韧带通过处;右侧叶间切迹,为胆囊所在处。中叶又被肝门分为背侧的尾叶和腹侧的方叶。尾叶向右突出的部分,称为尾状突,与右肾接触,常形成一较深的右肾压迹。
肝的表面覆有浆膜,并形成下列韧带将肝固定于腹腔内。
左、右冠状韧带:自腔静脉窝两侧至膈中央腱。
镰状韧带:由左、右冠状韧带在腔静脉窝下端合并延续而成,至膈的胸骨部和腹底壁前部。镰状韧带游离缘上有呈索状的肝圆韧带,沿腹底壁至脐,为胎儿脐静脉的遗迹。
左、右三角韧带:分别从肝左叶和右叶的背侧缘至膈。
6.1.3 胰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组成。外分泌部占腺体的大部分,属消化腺,分泌胰液,内含多种消化酶,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糖类)的消化有重要作用。内分泌部称为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胰通常呈淡红灰色,或带黄色,柔软,具有明显的小叶结构,与唾液腺相似。各种家畜胰的形状、大小差异很大,但都位于十二指肠袢内,其导管通常有一两条,直接开口于十二指肠内。
6.2 牛、羊的肠和肝、胰
6.2.1 肠牛的肠约相当于体长的20倍(在羊约25倍)。由于瘤胃占据了整个腹腔左侧,牛肠几乎全部位于体中线的右侧,借总肠系膜悬挂于腹腔顶壁,并在总肠系膜中盘转成一圆形肠盘,其中央为大肠,周围为小肠。
(1)小肠
牛、羊的小肠较长,牛为27~49m(平均40m),羊为17~34m(平均约25m)。
十二指肠长约1m(在羊约0.5m),位于右季肋部和腰部,其行程与一般家畜相似,自皱胃幽门起,向前上方伸延,至肝的脏面形成一“乙”状弯曲。由此再向后伸延至髋结节前方,然后折转向上并向前形成一后曲(髂曲)。由此继续向前(与结肠末段平行)伸延至右肾腹侧与空肠相接。
空肠很长,大部分位于腹腔右侧,形成无数肠圈,环绕在结肠盘的周围,形似花环状。其外侧和腹侧隔着大网膜与右侧腹壁相邻;背侧为大肠;前方为瓣胃和皱胃,少部分空肠往往绕过瘤胃后端而至左侧。
回肠较短,约50cm(在羊约30cm),自空肠的最后肠圈起,几乎呈直线地向前上方伸延至盲肠腹侧,开口于回肠口,此处黏膜形成一回肠乳头。
(2)大肠
牛的大肠长6.4~10m(羊为7.8~10m),管径比小肠略粗,管壁的外纵行肌不形成纵肌带,因而亦无肠袋。
1)盲肠牛长50~70cm(在羊约37cm),呈圆筒状,盲端向后,位于右髂部。其前端与结肠相连,两者以回盲结口为界;盲端游离,向后伸达骨盆前口(在羊则常伸入骨盆腔内)。
2)结肠牛长6~9m(羊为7.5~9m),起始部的口径与盲肠相似,向后逐渐变细,顺次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升结肠最长,又可分初袢、旋袢和终袢三段。
初袢为升结肠的前段,在腰下形成一“乙”状弯曲,即自回盲结口起,向前伸达第12肋骨下端附近,然后向上折转沿盲肠背侧向后伸至骨盆前口,又折转向前伸至第2,3腰椎腹侧,转为旋袢。
旋袢为升结肠的中段,在瘤胃右侧盘曲呈一平面的圆盘状。旋袢又分向心回和离心回。从右侧看,向心回在继承初袢后,以顺时针方向向内旋转约2圈(在羊约3圈)至中心曲。离心回自中心曲起,以相反的方向向外旋转约2圈(在羊约3圈),至旋袢外周而转为终袢。
终袢为升结肠的后段,离开旋袢后,先向后伸延至骨盆前口附近,然后折转向前并向左延续为横结肠。
3)横结肠很短,为由右侧绕过肠系膜前动脉而至左侧的一小段肠管。横结肠转而向后延续为降结肠。
4)降结肠为横结肠的直接延续,沿肠系膜根的左侧面,向后延伸在骨盆前口处形成“乙”状弯曲,然后转为直肠。
5)直肠长约40cm(在羊约20cm),粗细较均匀,直肠壶腹不明显。腹膜部向后常达第1尾椎腹侧;腹膜外部周围有较多的脂肪。
6.2.2 肝肝略呈长方形,较厚实,其重量在牛约为体重的1.2%(在羊为体重的1.8%~2%),因瘤胃挤压而全部位于右季肋部,从第6,7肋骨下端到第2,3腰椎腹侧。
牛、羊肝的分叶不明显,但也可由胆囊和浅的脐切迹(在羊较深)将肝分为左、中、右3个叶。
中叶也被肝门分为背侧的尾叶和腹侧的方叶。在尾叶的尾状突和右叶背侧缘有右肾压迹。肝的壁面凸,与膈的右半部相贴;脏面凹,与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等接触。食管切迹较浅。后腔静脉通过肝的背侧缘。
牛的胆囊很大,呈梨状(羊的较细长),位于肝脏面,在右叶和中叶之间,大部分与肝贴连,小部分伸至肝腹侧缘之外,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作用。肝管由肝门穿出后,与胆囊管汇合成一短的胆管,开口于十二指肠“乙”状弯曲第二曲黏膜乳头上。羊的胆管与胰管合成一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乙”状弯曲第二曲处。
6.2.3 胰呈不正四边形,灰黄色稍带粉红,位于右季肋部和腰下部,从第12肋骨到第2~4腰椎处,可分胰头和左、右两叶。胰头附着于十二指肠“乙”状弯曲上;左叶(胰尾)较短,其背侧附着于膈脚,腹侧与瘤胃背囊相连。右叶较长,沿十二指肠向后伸达肝尾叶的后方,其背侧与右肾相接触,腹侧与十二指肠及结肠相邻。胰的中央有门脉环,门静脉由此穿过。
胰管通常只有一条,自右叶末端通出,在牛单独开口于十二指肠内(在胆管开口后方约30cm)。羊的胰管和胆管合成一条胆总管。
6.3 马的肠和肝、胰
6.3.1 肠
(1)小肠
十二指肠长约1m,位于右季肋部和腰部,起始部在肝的脏面形成“乙”状弯曲,然后沿右上大结肠的背侧向上向后伸延,至右肾后方转而向左,越过体中线再向前伸延,在左肾腹侧移行为空肠。空肠长约22m(驴为12~13m),以空肠系膜(系膜根悬吊在第2,3腰椎腹侧,向下呈扇形展开,附着空肠系膜缘)悬吊于腹腔中,常位于腹腔左侧。系膜宽达50~60cm,所以活动范围较大。回肠位于左髂部,从空肠向右向上伸延,开口于盲肠底小弯内侧的回盲口。
(2)大肠
马的大肠特别发达,分盲肠、结肠和直肠。大肠壁由外纵行肌集中形成的纵肌带,有加固肠壁的作用,并有利于肠管的活动。
盲肠很发达,外形似逗点状,盲端向前,长约1m,容积约比胃大一倍,位于腹腔右侧,可分盲肠底、盲肠体和盲肠尖三部分。
1)盲肠底为盲肠最弯曲的部分,位于腹腔右后上部,前端伸达第14,15肋骨,后端在髋结节附近与盲肠体相连。大弯向上,借结缔组织附着于腹腔顶壁;小弯向下且偏向内侧。在盲肠小弯处有回肠和结肠的开口,盲结口在回盲口的右侧,相距约5cm。
2)盲肠体从盲肠底起,沿腹右侧壁和底壁向前向下伸达脐部。背侧凹,在右侧肋弓下为10~15cm,且与之平行;腹侧及右侧与腹壁接触。
3)盲肠尖为盲肠前端的游离部,向前延伸达脐部和剑状软骨部。
盲肠有4条纵肌带和4列肠袋。回盲韧带和盲结韧带分别与回肠及右下大结肠相连。盲肠表面大部分被覆浆膜,只有盲肠底背侧的一小部分没有浆膜(称为无浆膜部),而以结缔组织与腰肌、胰及右肾等相连。
升结肠特别发达,通常称大结肠,长3.0~3.7m(驴为2.5m),占据腹腔的大部分,主要在腹腔下半部,排列呈双层马蹄铁形肠袢,可分四段三曲。依次为右下大结肠→胸骨曲→左下大结肠→骨盆曲→左上大结肠→膈曲→右上大结肠。
右下大结肠位于腹腔右下部,起始于盲肠底小弯的盲结口,与右侧肋弓平行,沿右腹壁向下向前伸达剑状软骨部,在此处向左转,形成胸骨曲。
左下大结肠位于腹腔左下部,由胸骨曲起,转而向后,在右下大结肠和盲肠的左侧沿腹腔底壁向后伸延到骨盆前口,在此折转向上向前形成骨盆曲。
左上大结肠位于左下大结肠的背侧。由骨盆曲向前伸延到膈和肝的后方,在此处向右转形成膈曲。
右上大结肠位于右下大结肠的背侧。由膈曲向后伸延到盲肠底的内侧,转而向左,在左肾腹侧与小结肠相连。
大结肠壁上有明显的纵肌带。下大结肠有4条;骨盆曲有一条;左上大结肠开始只有一条,至中部又增加到3条,经膈曲延续到右上大结肠。大结肠的管径变化也很大,下大结肠除起始部外均较粗,直径为20~25cm。至骨盆曲处突然变细,为8~9cm,左上大结肠自骨盆曲向前逐渐增粗,为9~12cm。膈曲和右上大结肠的管径也较粗,而以右上大结肠的后部为最粗,为35~40cm,又称胃状膨大部。胃状膨大部向后又突然变细,延续为小结肠。当饲养管理不善,特别是冬季、早春,饲草含水量少,常在肠管管径粗细变化明显处发生结症。
在上、下大结肠之间有短的结肠系膜相连;右下大结肠与盲肠之间有盲肠韧带相连;右上大结肠末端的背侧和右侧借结缔组织及浆膜,与胰、盲肠底、膈及十二指肠等相连。除此以外,大结肠的各部都是游离的,与腹壁及相邻器官均无联系,这也是大结肠易发生变位的解剖学因素。
横结肠为大结肠末端的延续,短而细,在肠系膜前动脉之前由右向左,横过正中矢面至左肾腹侧,而延续为降结肠。
降结肠通常称为小结肠,长3.0~3.5m(驴约2m),管径7~10cm(在驴为5~6cm)。小结肠也有宽而发达的系膜(后肠系膜),将其悬吊于腹腔顶壁前肠系膜之后,活动范围也较大,通常与空肠混在一起,位于腹腔左上部。小结肠具有两条纵肌带和两列明显的肠袋。小结肠向后伸延到骨盆前口与直肠相连。小结肠也是结症常发生的部位。
直肠与肛门:直肠长30~40cm(驴约为25cm),前部与小结肠相似,称为狭窄部,由直肠系膜连系于骨盆腔顶壁,后部膨大,称为直肠壶腹,位于腹膜之外。肛门末端突出于尾根之下。
6.3.2 肝
重约为体重的1.2%,斜位于膈的后方,大部分在右季肋部,小部分在左季肋部。背侧缘钝;腹侧缘锐,叶间切迹较深,可明显地分为左、中、右3个叶。右叶的后上方最高,与右肾接触,有较深的右肾压迹;左叶的前下方最低,约与第7,8肋骨的胸骨端相对。壁面凸,与膈接触,其正中偏右侧有后腔静脉通过;脏面凹,与胃、十二指肠、大结肠及盲肠等接触,中叶脏面有肝门。马无胆囊,肝管自肝门出肝后,直接在十二指肠“乙”状弯曲第二曲的凹缘与胰管一起开口于十二指肠憩室。
肝的固定也有左、右冠状韧带、左、右三角韧角、镰状韧带和肝圆韧带等。
6.3.3 胰
呈不规则三角形,淡红黄色,位于季肋部,在第16~18胸椎腹侧,大部分在体中线右侧。胰头(中叶)向前下伸入十二指肠“乙”状弯曲内;左叶(胰尾)伸入胃盲囊后方和左肾之间,背侧为脾,腹侧为盲肠底和右上大结肠末端;右叶较钝,位于右肾及右肾上腺的腹侧。
胰管从胰头穿出,与肝管一起开口于十二指肠憩室。副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憩室对侧的黏膜上。驴常无副胰管。
6.4 猪的肠和肝、胰
6.4.1 肠
(1)小肠全长15~20m。
十二指肠较短,长40~90cm,其位置、形态和行程与马的相似。起始部在肝的脏面形成“乙”状弯曲,然后沿右季肋部向上向后伸延至右肾后端,转而向左再向前伸延(与结肠末段接触)移行为空肠。空肠卷成无数肠圈,以较宽的(15~20cm)空肠系膜与总肠系膜相连。空肠大部分位于腹腔右半部,在结肠圆锥的右侧,小部分位于腹腔左侧后部。回肠较短,末端开口于盲肠和结肠交界处的腹侧,开口处黏膜稍突入盲结肠内。
猪回肠固有膜和黏膜下层内的淋巴集结特别明显,呈长带状,分布于肠系膜附着缘对侧的肠壁内。
(2)大肠全长4.0~4.5m。
盲肠短而粗,呈圆锥状,长20~30cm,一般位于左髂部,盲端向后向下伸延到结肠圆锥之后,达骨盆前口与脐之间的腹腔底壁。盲肠有3条纵肌带和3列肠袋。
升结肠从回盲结口起,管径与盲肠相似,向后逐渐缩小,在肠系膜中盘曲形成螺旋形的结肠圆锥或结肠旋袢。
结肠圆锥位于胃的后方,偏于腹腔左侧。锥底宽而向上,介于两肾之间,以结缔组织与结肠终袢及十二指肠等相连;锥顶向下向左,与腹腔底壁接触。结肠圆锥由向心回和离心回盘曲组成。向心回位于圆锥外周,肠管较粗,有两条明显的纵肌带和两列肠袋,从背侧看,呈顺时针方向向下旋转约3圈到锥顶,然后转为离心回。离心回从锥顶起,沿相反方向向上旋转约3圈到腰部转为结肠终袢。离心回肠管较细,纵肌带逐渐不明显,大部分位于圆锥内心。
横结肠位于腰下部,向前伸达胃的后方,然后向左绕过肠系膜前动脉,再向后伸到两肾之间,转为降结肠。降结肠斜经横结肠起始部的背侧,继续向后伸至骨盆前口,与直肠相连。
直肠在肛门前方也形成直肠壶腹,周围有大量脂肪。肛门不向外突出。
6.4.2 肝发达,其重量约为体重的2.5%,位于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略偏右侧。壁面凸,与膈及腹腔侧壁接触,并有后腔静脉通过;脏面凹,与胃及十二指肠等接触。
肝的中央部分厚而周缘薄,分叶很明显,其腹侧缘有3条深的叶间切迹,将肝分为左外、左内、右内及右外4个叶。方叶不大,呈楔形位于肝门和胆囊之间。肝门上方为尾叶,尾状突向右突出,没有肾压迹。
胆囊位于右内叶脏面的胆囊窝内。胆囊管与肝管汇合成胆管,开口于距幽门2~5cm处的十二指肠憩室。
固定肝的韧带有左、右冠状韧带、左、右三角韧带。镰状韧带和肝圆韧带仅小猪明显。
猪肝的小叶间结缔组织发达,故猪肝的肝小叶很明显,在肝的表面,用肉眼可看得很清楚。
6.4.3 胰呈灰黄色,位于最后两个胸椎和前两个腰椎的腹侧,略呈三角形,也分胰头和左、右两叶。胰头偏右,位于门静脉和后腔静脉的腹侧;左叶从胰头向左伸达左肾腹侧;右叶在十二指肠系膜中,其末端达右肾的内侧。胰管由右叶末端穿出,开口在胆管开口之后,约距幽门10~12cm处的十二指肠内。
复习思考题:
1.牛、猪、马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构成?
2.牛、羊4个胃的位置关系和黏膜面的特点。
3.牛、猪、马的肠的形态、位置和升结肠的走向如何?
4.肝、胰的位置和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