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六四:无不利,谦。
《象》曰:“无不利谦”,不违则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释义与阐幽”
三画卦艮在下体,三画卦坤在上体。谦:亨通。君子能做到安于谦,终身不易。
《彖传》说:谦则“亨”。天道(指卦中九三)向下来却不失其光明,地道(指卦中坤体)卑下却向上行。天道损去盈满的而增加谦虚的,地道变动多余的以流到不足之处,鬼神祸害盈满的而降福于谦虚的。人道厌恶盈满而喜好谦虚。谦虚尊让反而可以扩大,卑下反而不可逾越。“君子之终”讲的就是这个。
《象辞》说:坤地之中藏着山,这是谦。君子以此取有余以补不足,衡量物的轻重多少而均平地施与。
初爻阴:谦虚有加的君子,能够像涉过大江那样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吉祥。
《象辞》说:“谦谦的君子”,能以谦卑之道自我修养。
第二爻阴:辛劳而谦虚的君子,必然有好结果,这一定是贞固吉祥的。
《象辞》说:“鸣谦贞吉”,是内心自然如此,(不是造作)。
第三爻阳,有大功劳而能谦,君子一生始终如此,是吉祥的。
《小象》说:“有大功劳而能谦的人”,广大人民都服他。
第四爻阴:没有不利,发挥其谦德。
《象辞》说:没有不利,发挥其谦德,不违背适当的分寸。
第五爻阴:六五之君用谦逊之德(不富)左右臣民百姓,(有不服的)可以利用征伐,没有不利。
《象辞》说:“利用侵伐”,是为了征讨不服的人。
上爻阴:有声名的谦,利于出兵打仗,征讨自己管辖之邑国的不服者。
《象辞》说:“有声名的谦”,欲谦之志未得满足。可以出兵打仗,是征讨自己的邑国,(解决自己的问题)。
谦卦安排在大有卦之后,也很有意思。以“大有”骄人是世间常态,然而越是“大有”越要“谦虚”。大获所有,到了一定极限就要满盈,就要走向其反面而衰败。为了防止因满盈而衰败,必须“谦虚”。所以《序卦传》中说:“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这对于人们的为人处世,显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俗话说:满瓶子不摇,半瓶子晃荡。精神越是贫乏的人,越是骄矜浮躁。这种表面上“满”,实则没有根基的人,最容易背离“谦”道。而一旦如此,则会大大招损。这一点,在政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也最为严重。
“谦”道所蕴涵的思想,对于为政者的现实指导意义尤为明显和深入,它所能带来的益处,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层面。
唐朝名将郭子仪,历四朝为宰相,功高而不震主,权威而危旁。他是唐朝中期国家柱石,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官从唐玄宗开始,一直做到唐代宗。自己是忠臣,且立下了盖世功勋,官爵显赫,名声威扬。他的子孙后代个个都做了大官。然而郭子仪却始终“谦”而不已,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一如既往。这很难得,一生都谦逊着,不容易。谦逊一阵子容易,谦逊一辈子就不容易了。但郭子仪就是谦逊了一辈子,所以他不但善始又善终,而且还留德于世。当然,“谦”虽能让人的各个层面的收益都立竿见影,但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贞”,即发自内心的真诚,所谓“鸣谦,贞吉”,这是一种处世思想,更是一种个人的品质。有许多人的“美名远扬”不一定是从正道而来。如历史上著名的伪君子王莽,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为了篡夺西汉政权,捞取政治资本,他干了不少笼络人心的事,其中之一是表现得特别谦恭。他的丑恶面目未暴露之前,确实是“美名远扬”,人人传颂,俨然是一个“鸣谦”之士,十足的“正人君子”。当他的真实嘴脸暴露以后,人们才大吃一惊。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感叹道:“周公恐惧流言反,王莽谦恭未篡时。倘若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所以爻辞中特地在“吉”字之前加上“贞”字:凡“鸣谦”者,守贞方可获吉,以邪道“鸣谦”者,当然无吉可言。
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只有本卦六爻占问均为吉利,可见先人对于谦虚美德的赞赏推崇。其实,谦虚的本质不是退让而是进取,核心则在于“裒多益少,称物平施”,唯有平等,才有真正的平和,才能将谦虚这一美德发扬光大。还应当注意,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居于高位的人,谦虚都必须出乎内心,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否则,便是虚伪,是权术、政治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