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六二: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六三:频复,厉,无咎。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六四:中行独复。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六五:敦复,无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释义与阐幽”
三画卦震在下体,三画卦坤在上体。复,亨通。阳气后出于外,先生于内,没有害处。诸阳将来与它协力战胜众阴,没有阻碍。阳气回复是它的规律(自复卦一阴生起,阴阳消长)。经过七次变化而成复卦,利于有所前进。
《彖传》说:复而亨通,阳刚来返,动而以顺应规律而前行,因此才“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月来复”,是自然的规律。利有所往,(表明)阳刚盛长。
从复卦看见了天地自然的规律。
《象辞》说:雷在地中,乃阳气始复之时。先代之王因此在冬至这一天闭关,商人旅客禁止通行,王也不出巡省视四方。
初爻阳:刚刚开始行动,就能知过心改,复归正道,这样就不发生灾祸,内心也不会出现大的悔恨。
《象辞》说:刚刚开始行动,就能知过心改,是用以修养自身道德。
第二爻阴:美好的回复,吉。
《象辞》说:美好的回复之所以吉,是由于它能卑下于人。
第三爻阴:屡次犯错误却又能屡次改正过错,复归正道,这样虽然有危险,但是最终却不会遇到灾祸。
《象辞》说:频犯频复之危厉,理当没有灾害。
第四爻阴:居全卦五阴之中,无朋而复。
《象辞》说:“中行独复”,是遵循正道的。
第五爻阴:回复敦厚之德的复,没有悔恨。
《象辞》说:回复到敦厚之德的复,没有悔恨,是居中以自成复。
上爻阴:迷途不知返的复(即不复),凶,兼有外来之灾(和自作之孽),以此出兵作战,终有大败,以此治国则其国君凶,以至于长久不能克服这个问题。
《象辞》说“迷复之凶”,违反了为君治国之道。
复卦在剥卦之后。《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剥复相继,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自古已然。复卦正是借返回之象,来讲有了错误必须有所觉悟而改正的道理。知错能改,则为君子之道。有错不思改正,或者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恢复的原则,首先在于必须根绝过去的错误,重新恢复善道。恢复的法则,应当在过失未严重之前,及时反省改善,否则积重难返。而且,必须彻底检讨,周详策划,谨慎行动,不可重蹈覆辙,一错再错,以致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
其实,复卦所蕴涵的思想,无论是在自然规律还是社会人事规律上,都有相契合的反映,人类的劳动创造,有劳役则有休息,劳而不息,就是铁打的汉子,也吃不消,因为这样违反了“剥而复”的规律。秦始皇统一天下不久,立即大兴徭役,盖宫殿,修陵墓,筑长城,劳而不息,天下骚然,终于在秦始皇死后不久,秦王朝即土崩瓦解。秦始皇野心勃勃,他之所以称“始皇帝”,是想要让他的子孙相继,一世、二世、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但却料想不到国未二世即呜乎哀哉,子孙已无余类。想来这一代雄主,在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人们曾把罪责归于其子孙的不肖。但是,亡国的种子却是秦始皇亲手所植。劳而不息,征战无休,剥而不复,这是一种明显的错而不改,迷途不返的做法。这种严重违背了自然法则的行为,当然要受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
古往今来,真正有作为,能够被称誉千古的政治人物,几乎无不具有知错能改的品质。因为这不但显示出他们较为崇高的品格,也显示出他们非凡的远见和做事策略。
春秋时,齐景公有匹好马,养马的人照顾不来,就偷偷地把它杀了。景公大怒,拿起戈要亲自处死他。
这时晏子站出来说:“这样他不知道自己的罪就被处死,让臣下替君王来责备他,好让他知罪。”景公说:“好。”晏子拿起戈对着养马的人说:“你替我们君王养马而杀掉马,罪该死;你让我们君王因为马的缘故,而杀掉养马人,罪状更大;你使我们君王因为看重牲畜、轻贱人民,而让邻国的人知道,罪更该死。”
景公听了说:“你放了他吧!寡人已知不当之处了,不要因此而伤害了我的仁德。”
事例中所体现出的复卦精神,显然也是值得今人借鉴的。作为一个单位、一个地方或某种重大事情的责任人,能够明于复卦之理,从而有自知之明,善于辨析事物的细微征兆,及早地审知不善以回复于正道,显然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迷而知复,知错必改,又为生机种子的萌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避免了严重后果的产生。反之,迷不知复,则势必咎由自取,被追究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