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大忙人看的易经智慧
32839700000053

第53章 艮卦:先胜在己,故君子可胜在敌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六四:艮其身,无咎。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释义与阐幽”

艮卦象征抑止:抑止于背后以避免被觉察,不让身体直接面向应当被抑止的私欲;例如行走在庭院里也两两相背,相互不见对方被抑止的邪恶,肯定没有咎害。

《彖传》说:“艮”,意思是抑止。其时应当抑止就抑止,应当前行就前行;或动或静适当而不违时,抑步的道理就光辉明灿。《艮》卦大义是象征抑止,这是说明抑止适得其所。卦中六爻上下相互敌对,不相交往亲与,因此就像不让身体面向当被抑止的私欲,例如行走在庭院里也两两相背,互不见对方被抑止的邪恶,这样抑止就不致咎害。

《象辞》说:两座山重叠,象征“抑止”;君子由此自我抑止内心邪欲,所思所虑不超越本位。

初爻阴:歇脚养息,不要轻举妄动,自然无灾难,这是长期吉利的征兆。

《象辞》说:“歇脚养息,不要轻举妄动”,远离不义,不失正道,自然永远吉利。

第二爻阴:停立不前,但腿部肌肉还是负伤,心里很不愉快。

《象辞》说:“腿部肌肉负伤”,又无法退而听从抑止之命,因此心中不得畅快。

第三爻阳:卸掉重担,保护腰,但断裂背夹脊肉,身体上下中分,危险像烈火一样薰灼其心。

《象辞》说:“卸担护腰,胁肉已裂”,说明九三的危险像烈火一样薰灼其心。

第四爻阴:引退保身,没有灾祸。

《象辞》说:“引退保身”,说明六四能自我抑止安守本位。

第五爻阴:闭口少言,讲话有分寸,自然无悔恨。

《象辞》说:“抑止其口不使妄语”说明六五能居中守正。

上爻阳:以敦厚的品德抑止邪欲,吉祥。

《象辞》说:“以敦厚的品德抑上邪欲而获吉祥”,说明上爻阳能将厚重的素质保持至终。

艮卦次震卦之后。《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艮卦通过“艮其趾”“艮其腓”“艮其限”“艮其身”“艮其辅”的一系列譬喻,系统地阐释了“适可而止”的原则。有动便有止,该动则动,当止则止。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人应该在心里把握好它的尺度。对面临之事的决策,都应该顺应规律,思谋周全,以做到动静相宜,适可而止,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及事业状态能够收放自如,不为外力所扰所困。

诸葛亮第二次出祁山,司马懿与之对阵,魏军连败数阵后,随即高悬免战牌,坚守不出。

诸葛亮屡次派兵挑战,司马懿只是不理。于是诸葛亮派人送了巾帼并妇人缟服,及书信一封给司马懿,大意是说:“你司马懿既身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却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却躲在巢里,谨避刀箭,这与女人有何区别?我现在送去巾帼素衣,你如果知羞耻,还有点男子汉气概,就在我给你的信上批上字,约定时间决战;如果胆怯不敢出战,就把女人的头巾和素服收下。”

司马懿看罢来信,心中大怒,但脸上仍露着笑容说:“孔明把我当做女人了。”说完让人收下所送之物,而且款待来使,拉住来使问诸葛亮近来的饮食起居的状况和治理军务的辛劳,对诸葛亮的羞辱,表现得若无其事。

当下的魏军将官见诸葛亮以女人衣服羞辱司马懿,都表现得愤愤不平,声言我等都是大国名将,怎么能容忍诸葛亮如此大的羞辱,纷纷要求立即出战,与蜀兵决一雌雄。司马懿还是不为所动,但为了稳定军心,就把皇帝抬出来,为自己解围:“吾非不敢出战,甘心受辱。奈天子明诏,令坚守勿动。今若轻出,有违君命矣。”众怒仍不可止,这时司马懿提了一个建议:“汝等既要出战,待我奏准天子,同力赴敌,何如?”诸将同意了这个方案。司马懿即写表遣使,直至合肥军中,向魏主曹睿请战。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司马懿千里迢迢,写信来请战,有违常理,肯定有难言之隐,于是给他一个台阶下,曹睿即令卫尉辛毗持节至司马懿军中,宣谕曰:“如有敢言战者,即以违旨论。”众将只得奉诏。

作为“在外主将”,“君命有所不受”,为将之道,贵在机变。司马懿通晓兵法,曾经“八日而取上庸,擒孟达”,当时他可以先斩后奏,何等胆略!何等气魄!为什么这次临阵指挥竟表现得如此懦弱呢?

这正是司马懿的过人之处。

诸葛亮是一个擅长自己不怒,专使对手发怒而令其丧失清醒判断的人。在与周瑜周旋中,三次用计,三次气得周瑜金疮迸裂,最后竟因此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在两军阵前,大骂王朗,致使王朗“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他在魏军都督曹真病重之时,送给他一封信,大夸自己的优势,历数对方的败迹,极尽奚落之能事,竟使“曹真看毕,恨气填胸,至晚死于军中”。如今诸葛亮又用这一招来刺激、羞辱司马懿,以求调动司马懿的军队,倘若司马懿一失去自制力,一冲动,正好中了诸葛亮之计。

好在司马懿是一个能以行动控制情绪的人。当司马懿看出了诸葛亮有意使自己发怒而中计的时候,他抵制了自己的怒火,即使诸葛亮赠他以巾帼,把自己当妇人女子看待,他心中虽然愤怒,但外表上仍能强自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