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的典故在我国流传甚广,了解这个故事的人,大都认为这则故事告诉了人们“流言”是如何形成的。非但如此,这则故事也反映了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定律——重复定律。让我们再重新回味一下这个小故事:
魏国的大夫庞恭和魏国的太子,即将一起作为人质被押往赵国。可是在临走之前,庞恭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告诉您,他在闹市之中看见了一只猛虎,您相信吗?”魏王说:“当然不信。”庞恭接着说:“那假如有两个人跟您说,他们在闹市中看见了凶猛的老师,您信吗?”魏王接着答道:“还是不相信。”庞恭继续:“那如果要是先后有三个人告诉您,说他们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您是否还是不相信呢?”这时魏王笑着说:“既然这么多人都看见了老虎,那就肯定是真事了,所以我不得不相信。”
三人成虎的故事很好地为我们解释了“重复定律”,这个定律在心理学上也叫“实践定律”,是指任何一种思维和行动,只要你不断地进行重复,就会得到不断地加强。如在你的潜意识中,只要你能够不断地去重复一些原本就不存在的人或事,那么时间久了之后,这些人或事就会变成真的。
简单来说,重复定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不断地去重复。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忍耐的过程。不经过这样的历练,是不可能让自己得以蜕变的。而在这样一个枯燥反复的过程中,你的心是否能够承受这种煎熬和磨砺,也就决定了你最后能否取得不凡的成就。
有一天,原子弹之父奥本 海默要在体育馆里做一场演说,因此,慕名前来的人很多。体育馆中座无虚席,人们都焦急地等待着奥本 海默的精彩演讲。但是,大幕徐徐拉开的时候,人们并没有看见海默,只看见了舞台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旁边还搭起了高大的铁架。就在人们一片吃惊的议论声中,海默从后台走了出来,但是他并没有多说话,只是让工作人员在现场的观众中,挑选了两个年轻人走到了铁架上,海默亲自指挥那两个年轻人,让他们拿起大铁锤,去敲空中吊着的那个大铁球,直到把它荡起为止。
但是这两个人年轻人拿着硕大的铁锤,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都没能把那颗大铁球敲动,更别说让铁球荡起来。这时,台下的观众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就想听听海默是怎么解释的。
可是这时的海默仍然没有说话,他只是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了一把小锤,然后开始认真地敲打起了那个巨大的铁球,不停地、有节奏地独自一人在那敲着,不管台下的观众怎样的愤怒、呐喊,他都好像没有听见。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直到大概40分钟以后,坐在前排的观众突然尖叫了起来:“球动了。”会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铁球上面,原来那颗巨大的铁球真的开始小幅度摆动起来了,这时的海默仍然在认真地一小锤一小锤地反复敲打着,最后,巨大的铁球在他的反复敲打中,居然荡了起来,越荡越高,把铁架子震动得哐哐作响。
可是,海默当场只说了一句话,同样镇惊全场,他说道:“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没有耐心做到不断重复这个简单的动作,那么,你就只好去用一生面对失败。”
同样,对于我们人类而言,那些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完全凭借着天赋来完成的,更多的是凭借自己的执着与坚定,每天坚持不懈地做同一件事情,往往在不经意间,问题就解决了,目标就达成了。
那么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持之以恒,进而成就一番事业呢?具体方法如下:
像蜗牛那样一步一个脚印去获取成功
能够到达金字塔的动物据说只有两种,一种是苍鹰,因为它有着傲人的翅膀,而另一种便是蜗牛,这个慢吞吞的家伙,靠的乃是每天的重复,每天都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爬,从来不为路途中的小风景而逗留,因为它知道只有塔顶的风景才是最美丽的。学会坚持,学会忍耐,下一个成功的人就会是你。
培养自己的耐性和自律性
要想持之以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很好的耐性。每天都要给自己制订一个具体而详细的计划,然后自动自发地按照每天的计划,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每当自己有退缩的时候,就要及时地进行自我暗示,鼓励自己坚持下去,也许下一秒就会成功了。这样不断去提高自身的自律性,时间长了之后,耐性也会有一个很好的提高。
在抉择的过程中,我们总希望自己的选择是最佳答案,所以就会一再权衡利弊,这样很可能就会出现举棋不定的局面。这样一来,即容易错失良机,又会使我们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就需果断行事,找准自己的定位,放弃多余的追求,以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