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诊察疾病,辨证论治,指导用药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几千年来,舌诊已成为祖国医学的特色之一。
明末清初时期,有位病人得了伤寒,但他没有及时去治疗。过了十多天后,病越来越严重,神思昏沉,浑身颤栗,手脚冷得像冰一样。家人急忙请来了两位医生,其中一位就是著名的喻嘉言。先请来的老医生诊后说是夹色伤寒,要赶紧用大热之药回阳救逆。后来的喻嘉言诊完脉后又让病人伸出舌头,他一看,病人的舌苔焦黑。再看病人脸色发暗,身如枯柴。喻嘉言说病人的病要泻不能补。双方各执一词,病人家属很无奈。后来,喻嘉言要立生死状,以对自己的诊断以及药方负责,另一位老医生不敢立。于是病人家属就用了喻嘉言的方子,结果很快就好了。
在这个病案中,喻嘉言所用望诊中的舌诊起了很大的作用。舌诊是中医特色诊法之一,它是通过观察舌象变化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
关于舌诊的起源,早在殷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贞疾舌”的记载,其中就含有舌诊的意思。公元前3~5世纪成书的《内经》中已有较多关于舌诊的记载。如舌苔黄是属于体内有热,舌卷缩口内不能外伸,是由于高热神昏等。到了汉唐时代,张仲景创造了“舌苔”一词,并确立舌诊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以后《诸病源候论》、《中藏经》、《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也提到一些舌诊的内容。到宋、金、元时期,《活人书》以有无口燥舌干来辨阴阳虚实,《小儿药证直诀》首创“舒舌”、“弄舌”的名称。但以上一些文献中所记载舌诊的内容都比较分散,专门谈论舌诊的著作则是元代的《敖氏伤寒金镜录》,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舌诊专书。明清两代研究舌诊的医生和书籍越来越多,使舌诊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医认为,舌头与人体脏腑、经络的关系很密切。舌体是全舌的肌肉脉络组织,它要依靠气血的濡养和津液的滋润。舌体的形态、舌色与气血的盈亏、运行状态有关。因此,人体脏腑的虚实、气血阴阳的盈亏、邪正的消长、病情的顺逆等,都可从舌象变化上反映出来。这便是舌诊治病的医理。
舌诊主要是看舌体与舌苔两方面的变化。前人有舌面分布与内部脏腑相应之说,认为舌尖多反映心、肺的病变,舌中部多反映脾、胃的病变,舌根部多反映肾的病变,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但还必须结合舌体、舌苔变化综合判断,不能拘泥于理论描述。看舌体包括看舌的颜色、形体和动态,主要反映脏腑虚实、气血的盛衰。舌苔是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看舌苔包括诊察苔质和苔色,主要反映病邪的浅深、性质以及邪正的消长。
舌诊确实是比较方便而又非常重要的诊察疾病方法。通过看舌头,不仅能获得有关病情资料,而且能为进一步诊察病情提供线索。因此,临床看舌头,要求医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中医的舌诊经过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不断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它对西方医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后的西医诊断学也逐渐开始重视舌质、舌苔的变化及舌的活动状态。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舌头伸出时常会发生震颤;肢端肥大症和粘液性水肿患者舌体肥大;低血色素贫血时,舌面平滑;核黄素缺乏时,舌上皮可有不规则隆起;猩红热病人舌头呈鲜红色,形如草莓。中医舌诊启发了更多国家进行更深入研究,对世界医学作出较大的贡献。
知识小百科
世界上最早的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敖氏伤寒金镜录》,简称《伤寒金镜录》,又名《外伤金镜录》。元代敖氏原著,杜清碧增定。关于原作者,除了知道他姓敖之外,其他均无记载。《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主要内容是讨论伤寒的舌诊。书中将各种舌象排列起来,绘成12幅图谱,并通过舌诊来论述症状。书成以后,限于当时条件,未能广为流行。后来有个叫杜清碧的人,发现了这本书。杜清碧又动手绘了24幅舌象图,与原书12幅合为36幅,于公元1341年印刷出版。此书是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以其图文并茂,故对后世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