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剂型是中医临床治疗用药的基本形式,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等理论的具体体现,中药剂型的不断丰富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明证。
所谓“剂型”,就是中医方剂的制剂形式。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剂型,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病情和不同的药性。中医出现众多的剂型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
我国传统药物作为剂型应用始于商代伊尹。伊尹作为手艺高超的厨师,他用烹调食物的方法来处理草药,才有了中药汤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已经收载了汤、丸、膏、丹、药酒等七种剂型。到秦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除记载了前人已有的剂型外,还增加了浸剂、栓剂、糖浆剂、浸膏剂、软膏剂及脏器制剂等十余种剂型。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又增加了铅硬膏、十浸膏、蜡丸、浓缩丸、锭剂、条剂、灸剂、尿道栓剂等剂型。宋代是我国成药发展鼎盛的一个时期,最早的一部官方制药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收载了方剂775个和剂型13种,其中大多制成中成药出售。到了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广大医药学家的丰富实践经验,在收载的13000余首方剂中,就有30多种剂型。
不同的剂型治疗不同的疾病,所以了解中药剂型的特点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汤剂:是将中医配方药物加水煎煮、去渣、取汁而制成的药物剂型。所谓“汤者荡也”,就是说汤剂具有吸收快、作用迅速、加减灵活、针对性强等特点,故适于急病、新病以及病情较急而亟须荡涤病邪或扶持正气的病证治疗。
丸剂:是将处方中各味药物分别加工炮制,按处方配合,研成细粉并混匀,然后用蜜、水或面糊、药汁等制成药丸。丸剂体积小,服用、携带和贮存都很方便,是一种常用的剂型。“丸者缓也”,丸剂临床上一般多适用于慢性或虚弱性病症的调理。
膏剂:膏剂有内服膏剂和外用药膏两种。内服膏剂又分流浸膏、浸膏(干浸膏和稠浸膏)及暾膏剂(膏滋),多适用于需要长期进补的慢性虚证;外用药膏分硬膏药和软膏药,多适用于外科疮疡或风寒痹痛等病症治疗。
散剂:将药物按处方配剂,研为细粉,混匀,寒凉药加适量白糖,温热药加适量红糖,再混匀而成。散剂在临床应用最广,它的吸收消化虽然没有汤剂快,但其配剂方便,药性稳定,便于携带,疗效持久,适合于治疗已成型的疾病和聚合型疾病。
片剂:古代“片剂”就是把生药切制成片,如生姜片便于煎服、人参片便于噙服等。随着中药制剂的发展,现在多将中药研成细末,或制成流浸膏,然后加入赋形剂(如淀粉)压制成片状制剂,如羚羊感冒片、牛黄解毒片等。片剂携带和服用方便,应用十分广泛。
露剂:将配方加水蒸馏,取蒸馏所得的药液饮用,即为“露剂”。如金银花露、蔷薇花露等。露剂药力相对轻微,且多由芳香类药物组成,故一般适用于儿科轻症,或作为夏天的饮料服用。
除了以上常见的中药剂型外,还有把动物的皮、骨、甲、角等用水反复煎熬浓缩后,制成固体块状物的阿胶、龟板胶等的胶剂;把药粉与面粉糅合,使之发酵并切成块状的六神曲、半夏曲等曲剂;把药末附粘在纱布条上或单用药末加浆搓成药条,使之便于插入伤口的条剂等。近年来,又发展了口服液、冲剂等新的剂型。总之,种类繁多的中药剂型为中医临证治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延伸阅读
补肾良方“青娥丸”
首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青娥丸”是补肾良方,据说,它的来历与唐宪宗时的相国郑姻有关。唐元和七年,50多岁的郑姻奉朝廷之命出任岭南节度使。但他年高体弱,外加南方地势低湿,所以,任职不久就多病发作。有医生让他服用钟乳石等“补剂”,却毫无效果。正苦恼时,一位来自词陵国(今印尼爪哇或苏门答腊)的船主李摩,向郑姻献上一个方子并附有已配好的药。郑姻最初不敢服用,经李摩再三苦劝,才决定试试。不料七八天后,郑姻觉得病情减轻,就坚持服用,直到痊愈。三年后,郑姻回京时,将方子录下传给他人。很多人服用后,发现该方不仅对腰痛、脚气等有良效,而且经常服用还能“壮筋骨、活血脉、乌须、益颜色”。于是,后人写诗称赞它:“三年持节向南隅,人信方知药力殊。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须。”“青娥丸”之名大概就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