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七子”相颉颃并以才华著称的女作家蔡琰,自幼有很好的文化教养,史载她“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她创作的五言《悲愤诗》长达五百四十字,是建安文坛上的一篇杰作。
蔡文姬(约178~239年),原名蔡琰,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陈留国人,她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三国时期著名女诗人、琴家。
文姬博学多才,自小音乐天赋过人。父亲蔡邕是曹操的挚友。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
文姬16岁时嫁于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后父亲死于狱中,文姬被匈奴掠去,这年她才23岁,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南匈奴12年,并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
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她35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就在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压力,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于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
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由于她的文化教养和不幸遭遇,使她写下了杰出的诗篇,现在流传下来题为蔡琰的作品共有三篇:五言《悲愤诗》、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都是自传性的作品。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伤乱离,作《悲愤诗》,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当然也有人认为是伪作)。
五言《悲愤诗》是建安文坛上的一篇杰作。它长达五百四十字,像这样的长篇叙事诗,是此前文人诗歌中所没有的。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在汉末军阀混战中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汉末动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女性的共同命运,同时也控诉了军阀混战的罪恶。
《悲愤诗》从精神到艺术手法都接受了汉乐府传统影响,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现实主义。它善于通过细节的描写,具体生动地表现各种场面,使人有如亲临其境。它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北征》等诗显然接受了它的影响。
她的《胡笳十八拍》是一首长篇的浪漫主义抒情杰作。它与《悲愤诗》虽然是同写一件事,但风格迥异,不是客观地细致地描写诗人的种种遭遇,而是饱含血泪地对不幸的命运发出呼天抢地的控诉,感情汹涌澎湃。
延伸阅读
文姬轶事
相传,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留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