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是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或“文坛盟主”。
元好问(1190~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
元好问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宦人家。相传,他的祖先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儿子。后来,他的祖先又随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南迁洛阳,并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元。北魏分裂之后,户籍落至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五代时期以后,又由河南移家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县)。
元好问出生后7个月,即过继给了他任县令的二叔父元格(后元好问称他为陇城府君)。
元好问生活的时代,正是金元兴替之际,金朝由盛而衰被蒙古灭亡,蒙古本是金的臣属,崛起后征伐四方而灭掉金国。在这样的大战乱、大动荡的社会环境里,元好问也经历着国破家亡、流离逃难的痛苦煎熬。
早年,他过着学生和公子哥儿的优裕生活。他随着继父元格,转徙于山东、河北、山西、甘肃的县令任上,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很早显露出文学才华,8岁即因作诗而获得“神童”的美誉。虽然初次参加科举未能魁名高中,但因多遇名人指教,学问大为长进,打下了做诗为文的深厚根基。太原王中立(字汤臣)、翰林学土路铎(字宣叔)、名儒郝天挺(字晋卿)等都对元好问有过指教师授的功劳。
后来元好问经历多次挫折和遭受战祸、家破人亡,由山西逃难河南并在豫西逐渐定居,备尝了人生的痛苦艰辛。不过,通过应试汴梁,他得以与朝中名人权要如赵秉文、杨云翼、雷渊、李晏等交接结好,不仅在学问上受到高明的指点,诗文大为进步,而且为以后的仕途进退也打下了重要基础。
中年入选翰林院,到当年的汴京城破被蒙古兵俘虏,是元好问宦海浮沉和仕途最终结束时期。这一时期,他因不满史馆的冷官生活,很快辞官回到豫西登封家中闲居。后被荐举出任镇平、内乡、南阳县令,再调金中央政府任尚书省令史,移家汴京,经历了蒙古围城、崔立叛降、汴京城破、被俘囚押等恶梦般的生活。
年过半百,他结束了羁系生活,作为囚徒,与家人辗转于山东聊城、冠氏之间,并逐渐与蒙古国的汉军首领严实、赵天锡等接上关系,生活逐渐好转和自由。随后他返回故乡忻州,68岁时在获鹿寓舍逝世。
元好问是一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对当时所有的文学形式几乎都有涉足,如:诗、词、歌、曲、赋、小说,传统的论、记、表、疏、碑、铭、赞、志、碣、序、引、颂、书、说、跋、状、青词,以及官府公文诏、制、诰、露布等,均掌握熟练、运用自如。其中,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他的《迈陂塘?雁丘词》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名句流传千古;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在当时的影响极大,有倡导之功。他的同时代人和后世都对他的诗文有极高的评价。元好问又是一位高明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论诗三首》、《论诗三十首》、《与张仲杰郎中论文》、《校笠泽丛书后记》等等,都很精辟地评论了古代诗人诗派的得失。
延伸阅读
《迈陂塘·雁丘词》的由来
相传元好问赶考途中偶遇一猎人,猎杀了一只大雁,另一只虽逃出罗网,却悲鸣不肯去,后来撞地而死。元好问感于此,遂买下这两只死雁,把它们葬在汾水岸边,并堆起石头作标志,称之为“雁丘”,并为此写了《迈陂塘·雁丘词》。经典的魅力是无穷的,它也穿越时空流传了千年,让今天的人们仍感慨良久。我国台湾女作家琼瑶女士就化用这一典故,创作了《梅花三弄》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