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的黑屋下
32887200000019

第19章 从无知中愕然觉醒的地球人

在美国有一位蜚声文坛的女作家叫雷希尔·卡逊,她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从上大学开始,她就对森林和海洋中千奇百怪的野生动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她广泛地收集资料,于1960年写了一本环境科普读物,名为《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生动地描写了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景象,阐明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她写到:“昔日阳光明媚,百鸟欢歌的春天,如今却听不到鸟鸣的音浪。流水不再清澈,鱼虾难以生存。森林里没有动物的生息,留下的是死一般的寂静。引人入胜的林荫大道、令人怡神悦目的百草鲜花都已不复存在,见到的是火灾浩劫后的焦土和凄凉,成群的牛羊染病死亡……”这本书充满了作者对地球、对整个大自然的无限深情,一经问世便轰动了欧美各国,令世人震惊,唤起了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

地球人觉醒了。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每一个有良知的地球人都会明白,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

(1)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一门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保护和改善的科学,既研究各种自然因素,也研究社会因素。它以生态学和地球化学为主要基础理论,充分利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地学、医学、工程学等各领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空气、水、土地、生物等环境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随着人类生产与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生物学、医学、化学等众多学科都扩大了研究范围,因而产生了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如环境生物学、环境医学、环境地质学、环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工程学等。环境科学逐步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将环境科学作为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科研力量,广泛开展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科学分为五类,其中一类就是环境科学。在学科分类上,美国环境科学包括地质地理、海洋学、大气科学,重点是研究污染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和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转移、代谢、积累规律,以及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模拟实验和教学模式,进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许多国家开始研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研究污染物质对人致突变、致畸变、致癌的作用与机理,普遍开展了化学物质的毒理试验,进行污染物的筛选工作。经试验已证实对动物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有1000多种,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有10多种。研究表明,这些物质作用于体细胞,引起体细胞的突变,在有机体未能抗御的情况下,则发生肿瘤或白血病。

许多国家大力研究无公害和少公害的工艺技术,研究资源循环利用的途径。日本的环境科研费用大部分用于研究防治工业公害的新技术,如无公害炼铜、无公害电镀、低噪音的压力机、防治飞机公害等,以及各种封闭工艺流程的研究,试制电动汽车和减少尾气排放的无公害汽车等。有的造纸厂碱回收率已达到98.5%,每吨纸只耗水70吨左右。加拿大研究成功用漂白废水制浆,不外排废水。日本烧碱厂每吨烧碱耗汞量大幅度下降,现已推广应用离子交换膜制碱,彻底消除了汞污染。美国重点研究工业闭路循环技术,发展精密的分离技术,回收利用废水中的有用物质和水。美国有将近一半的炼油厂部分采用气冷代替水冷,减少废水排放。美国乔立爱特炼油厂每炼1吨油仅耗水0.5吨。在消除大气污染方面,美国于1970年成功地研究出回收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装置。汽车采用催化转换器后,排气污染减少80%。

从公害防治技术来看,国外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60年代初期,一般采取污水净化处理和高烟囱排放的办法,这些措施虽可消除部分污染,但投资大,经常运转费用多。第二阶段即70年代初期,发展闭路循环,减少废气的排放。第三阶段开始从单项治理发展到综合防治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尽量把资源利用起来,不排废物;把许多有原材料供应联系的工厂集中在一起,相互协作,相互依存。有的国家把资源循环利用,从原材料的获取、加工制造,甚至最终弃置、再利用或再循环,作为全面估价资源开发利用的依据。

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积极开发环境监测预报技术,普遍采用自动分析仪器,建立自动化监测站,利用电子计算机收集、整理和储存监测数据,并且逐步实行污染预报。新加坡城市美化、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美国纽约建立了监测水质和大气的自动电子监测系统,包括12个水质监测站、11个大气监测站、一个情报中心和一个计算中心,采用B3500电子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和数据处理。日本47个都道府县都有自动化的大气监测点。

环境分析测试技术正向着分析测试方法标准化、监测技术自动化、数据处理计算机化发展。各种近代先进技术,如激光雷达、红外照相等已成功地应用于环境监测。美国1972年发射的地球资源观测卫星“ER-TS-A”装备有监测海洋污染的仪器,包括多谱摄影机、电视摄影机、多谱扫描器、微波扫描器和多谱辐射计等。美国最近还利用激光射线技术作为环境污染的遥测工具,在飞机上装置激光射线区域剖析器,可以精确地测定采矿区环境污染的程度、河流无定点污染、河流热污染、海洋油污染等。瑞典应用激光射线来监测烟囱排放的烟尘。日本研究用电磁场监视海洋污染技术。

(2)全球人类联合大行动

环境污染是无国界的。这就是为什么西欧爱尔兰海上空成千上万只海鸟莫名其妙地相继死亡,在冰层覆盖着的南极大陆上定居的企鹅体内发现含有滴滴涕农药的原因。这些不容置疑的事实使全人类意识到保护环境必须联合行动。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终于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有113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通过了全球性保护环境行动计划和《人类环境宣言》,通过了将每年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的建议。这项建议后来被第27届联合国大会批准通过。

这次会议把保护生物圈列入国际法,并明确提出第三世界国家是保护世界环境的重要力量。这次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其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20年后的1992年6月3日~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联合国下属机构等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我国总理李鹏应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和巴西总统科洛尔的邀请出席了首脑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并进行了广泛的高层接触。这次会议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举行的讨论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筹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也是人类环境与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盛会。

会议通过和签署了5个文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提出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为今后在环发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确定了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也是对建立新的国际关系的一次积极探索。《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在会议期间开放签字,有153个国家和欧洲共同体正式签署。会议文件和公约有利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同时也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利益。

会议期间有众多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政府代表团、国际组织代表、民间机构人士和新闻记者广泛参与。他们的讲话、发言或文章高举环保旗帜,都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日趋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加剧、酸雨范围扩大、淡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扩展、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物种锐减、臭氧层耗损、危险废物扩散和全球变暖等。这些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了现实的威胁,特别是使发展中国家处于贫穷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困境。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的关注。

这次会议否定了产业革命以来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成为与会各国的共识和会议的基调。会议强调,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正如大会秘书长斯特朗所指出的,环境和发展相协调是环发会带给人类的“最好希望”。

如果说20年前的环发大会仅仅是少数发达国家对环保问题的呼吁,以期唤起世人的觉醒,那么20年后里约大会上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识。里约会议不仅扩展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范围和认识深度,而且把环境社会发展与经济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了人类必须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指出,环境保护应作为发展进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必须对环境与发展进行综合决策。这对我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同时强调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核心是控制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指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我国目前人均能耗量很低,仅为美国的1/10,不在限控之列。但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很大,居世界前几位。因此,我们也应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在目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主要措施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煤炭消耗。在这方面,我国具有很大潜力,可以大有作为。如积极开发先进的能源利用技术,改革能源价格体系,增加煤炭洗选比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等。

《生物多样性公约》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我国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和科学价值。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那些乱捕滥采珍稀动植物的行为要依法严惩。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指导原则,这与我国“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方针是一致的,我们应该继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推进五大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建设,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以实现200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7%的目标。

《21世纪议程》是在全球、区域和各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我国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制定出《中国21世纪议程》行动纲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了我国与全世界各国一起,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中国作为环境大国,在环发大会上的作用受到各方重视。在会议筹备过程中,我国邀请41个发展中国家在北京举行了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北京宣言》,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我国同“77国集团”加强了合作,在立场一致的基础上,以“77国集团加中国”的方式共同提出立场文件或决议草案,成为南北双方谈判的基础文件,这在国际上引起了积极的反响。我国代表团还参加了美、欧、日、“77国集团”代表等少数人参加的小范围谈判,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求同存异,推动了各方在资金、技术转让等关键问题上达成协议。77国集团主席、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克大使说,中国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和力量。一些西欧、北欧国家的代表表示,中国在整个环发大会中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在地壳演化方面,1912年1月,德国人魏格纳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然而,是什么力量使整个大陆在漂移过程中分裂了呢?大陆裂开又漂向何方?是什么力使它们漂流移动?这些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

1928年,英国人霍尔姆斯提出了地幔对流说。当然,霍尔姆斯的说法也仍然是一种假说,当时的大陆地质学和海洋地质学都还不能提供地幔对流的足够证据。如此等等,各种各样的假说都难自圆其说。

总之,人类作为地球的子民,对于地球表面海陆的演化过程,以及地球内部的构造,甚至关于地震的原因等,还并没有完全了解,还有待我们及后人去不懈地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