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创造性思维40法
32901600000035

第35章 推理思维法

(一)概念

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顺着事物变化的线索,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作某种推理和判断。

(二)应用范围

推理思维法主要应用于敌情分析、案件侦查、刑侦题材的小说创作等方面。

(三)举例说明

“例1”1944年4月,在美德战场的彼列科普地段,突然降了一场大雪。早晨,当时苏联集团军的炮兵司令员在暖烘烘的掩蔽部里,注意到刚刚进来的集团军参谋长双肩上薄薄地撒了一层雪,其边缘部分有些融化了,水珠清晰地勾画出肩章的轮廓。司令立即联想到:由于天气转暖,敌人掩体内的积雪也将马上融化,为了避免泥泞,他们必然会清扫掩体内的积雪,带雪的湿土被抛出来,就会暴露出他们的兵力部署。他随即命令加强观察。果然,德军第一道堑壕前变化不大,第二、三道堑壕前被大量的泥土覆盖成褐色,由此推断出:敌人第一道堑壕内只有零星的值班观察员,兵力主要部署在第二、三道堑壕里。同时,还发现了许多假目标,因为它们周围无任何变化。苏军炮兵司令员凭分析推理,查明了敌情,在攻击前针对敌情作了有效的火力准备,在战斗开始后,一举将敌人的兵力予以摧毁。

“例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偷袭了珍珠港后,美军的一个破译小组从截获的日本人发往太平洋的许多无线电报中,发现经常提到“AF”这两个字母,并分析推断“AF”可能是指中途岛。为了进一步查实,美军在中途岛用浅显的英语拍发了一份作诱饵的无线电报,假称岛上淡水设备发生故障。不久美军在截获的一份日军密电中,果然声称“AF很可能缺少淡水”,从而得到了证实,并由此进一步破译发现了日军进攻中途岛的企图。美军将计就计,设置了陷阱,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率领一支舰队悄悄地穿过日军潜艇警戒线,驶抵中途岛北侧待机。美军又从侦察机得知日军航空母舰的位置,并推断出日军飞机袭击中途岛后返回航空母舰的时间,组织了五十多架轰炸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击沉日军四艘航空母舰,幸存下来的日军飞机因无处降落,在空中转来转去,汽油耗尽,坠落大海,日本海军遭到重创,这就是美日中途岛之战。

“例3”1948年1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接到中央军委指示,要他率领华东野战军一、四、六纵队渡江南进,插进苏皖浙赣边区建立根据地,在江南执行机动作战任务,威胁南京,以此吸引江北国民党军队回师江南,减轻我军在中原地区的压力,迫使国民党军队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这是一个关系解放战争全局的重大决策。粟裕一边积极准备渡江事宜,一边对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中原战局、全国战场、渡江南进的最佳时机、军民关系、运输交通等一系列情况作了周密的推理和分析,认为:在此时10万大军渡江,长途跋涉,转战前进,疲乏消耗,到达指定地区后,所剩部队已无法威胁南京、牵制敌人,中原我军力量就会减弱,从而增加我军在中原战场打大歼灭战的困难,使我军难以在短期内打掉敌人的优势,将不利于全国解放。于是,粟裕向中央军委建议:暂不渡江南进,在江北集中兵力打几个大仗,尽可能多地将敌军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并详细地陈述了理由。中央军委对粟裕的建议十分重视,电令他和陈毅(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前往中央当面汇报。中央军委在反复论证之后,决定接受粟裕建议。历史证明,粟裕这个建议完全正确。在短短几个月内,我军频频向敌发起进攻,在江北接连打了几个漂亮的歼灭战,迎来了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会师淮海、决战中原的大好形势,最终保证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伟大胜利。

(四)操作程序

(五)概述

推理,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或线索、推出未知的结论的思维形式。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在分析政治、经济形势时,在军事斗争分析敌情时,在侦查案件分析案情时,在创作刑侦题材的小说、电影、电视剧时……都需要使用推理思维法。

推理是一个艰苦探索、追求实情和结论的过程,因此一定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地进行。

第一步要列出与本课题有关的事物变化的已知的若干情况、线索、趋势等信息,这些信息要真实、确切、可靠,越多越好。例如,有关敌方或犯罪集团的所有情报、线索,要注重从敌方或犯罪集团的内部收集情报、线索。

第二步要顺着事物变化的规律、逻辑、趋势等作推理,透过迷雾,识破假象,寻求那未知的结论。在推理过程中,可采用集体讨论、研究的方法。要十分注重事物变化的偶然性,因为偶然性是较少出现的必然性,它也包含在必然性的范围内。既要考虑到经常出现的可能性,也要考虑到很少出现的可能性。不要忽视细小的情报和线索。要考虑到敌方或犯罪集团的行为逻辑、习惯、性格等因素。对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的推理必须慎之又慎,要作好多方面的准备。

我们要经常应用推理思维法,不断提高推理能力和水平,对形势、敌情、案情等未知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主动的制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