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吃透王阳明
32913200000010

第10章 要听从“良知”的召唤

语录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传习录·钱德洪记》

“解读”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内心判断是非准则,明白了是非就可以辨明善恶,懂得了善恶说明掌握了是非原则,知道的是非也就可以应对万事万物的变化。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中最核心的内容。他认为,“良知”是圣人之学的根本,是代代相传的圣人之道仅存的“一点真骨血”。他强调,“良知”是天生的,它随着我们生命的诞生而诞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事物,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即使是最坏的坏人,他的“良知”永远存在。这种存在是先天的,不需要经过后天的努力就能获得。其次,“良知”永远知道自己的存在。“良知”经常守候在每个人的身旁,无论你做了或者将要做什么事,“良知”总是能够清醒地知道,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习惯的内在的“监督者”,它注视着我们的一言一行,永不疲倦,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是如此。“良知”对我们的行为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好还是不好,“良知”就能立刻做出判断,并且永远不会出错。比如小偷要偷东西,“良知”肯定会告诉他偷人家东西是不好的行为,如果小偷能够听从“良知”的指引,就不会去偷人家的东西。所以,我们做任何违反道德的事情,往往是因为没有听从“良知”引导,违背了“良知”的意图。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完全遵照自己的“良知”去行事,自觉地奉行心中的道德律令,就不会发生任何违背道德的事情,我们的生活变得高尚而富有意义。“良知”虽然永远存在的,但并不是一生来就非常坚强,容易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起来、遮蔽起来了,在面对各种欲望诱惑,我们身上的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使生活偏离了“良知”的引导,如果说这时我们还不懂得“迷途知返”,就会很容易丧失了做人的资格。秦朝宰相赵高,为官期间横征暴敛,滥杀无辜,却官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三国董卓个性粗暴,奸诈无比,却自封相国,专断朝政,凶暴淫乱,无法无天;唐朝的李林甫,为人奸诈阴险,手段卑鄙,世称“口有蜜,腹有剑”,受贿无度,生活奢华,却官至宰相;奸相秦桧,其人残忍阴险,陷害忠良,卖国投降,却能为相十九年。然而,这些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良知”被各种欲望所蒙蔽,丧尽天良,最后只能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