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吃透王阳明
32913200000069

第69章 重在行动

语录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传习录·徐爱录》

“解读”

王阳明认为,所有知道的都是通过行动获得的。知道而没有行动并不算是真正了解。

“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所有的事情只有经历过,才能了解其中的深意,否则,只能算是听说而已,算不上真正的了解。王阳明经常用“写字”来阐述“知行合一”的关系,他说:“我要写字”是“知”,而提笔写就是“行”,想知道一个字如何写,就必须付与行动,有了行动后才知道字怎么写,这才有了“知”。行动是我们认识和了解事物的关键,也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必经之路。

一天,有一位修行者专程来到山中拜访禅师,请教有关禅的事情。

禅师却避而不答,反问他:你到这里之前,经过一个山谷吧?

是的,我曾经过一个山谷。你可听到山谷的声音?听到了!那么,从听到山谷声音的地方进去,就是通往禅门之路了。

在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之前,天地间早已运行着真理。文字只能做有形的表达,而无法使人深入地了解,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了解其真正的涵义。只有了解了原来的意思,再去接触语言文字,才能够真正的理解。这就是禅门不立文字的真谛。如何亲身体验禅呢?那就是参悟。参就是参与,即进入角色。悟者觉也。左从心,右五口也。哪五口,眼、耳、鼻、舌、身也。通过五口,与外界的交流与融合,再透过这个意门,从而达到心灵地觉醒。于无声处听惊雷。你领略到这无言的声音了吗?

禅师的话说得很明白,参禅必须全身心的参与,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奥妙。

不仅参禅如此,而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传统教育中一条重要原则不仅强调知,更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四书五经中《中庸》说得好:“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孔子曾经在《论语》中承认: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不仅仅是思想上明白的人,同时往往也是实施行动的人。但有时我们常常犯这样的错误:知道了知道了,但就是不行动。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实行的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确实无论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如果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从知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的聪明在于行动,而智叟的愚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磨盘只在转动时才能磨面;风车只在转动时才能发电;人,只有在行动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成功、创造奇迹。想要把握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能只靠嘴巴,要靠行动,有行动才能有机会,没有行动,一点机会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