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在按同一固定模式行事时,你不妨按另一种不同的模式去做,这样更可能取得成功。
——山姆·沃尔顿(沃尔玛创始人)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意经济。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
先看这么一则故事:
有许多人一起开山,大多数人将石头卖给他人建房用,另一个人则运到码头卖给花鸟商人。后者比其他人赚的钱多好几倍,因为他发现山上的石头形状很美。
后来不准开山了,村里人都种果树,而他却种柳树。因为他发现好水果不难收购,但是水果商却为没有柳筐装水果用而烦恼,所以他又比其他人赚钱多很多。
不久之后,有一条横贯南北的铁路从这山里通车。村里人都在谈论要自组一个水果制品加工厂时,他却在自己家的地里砌了一道长百米、高三米的墙。这道墙面向铁路,背依翠柳,两旁是一望无际的万亩梨园。坐在火车上的人,在欣赏盛开的梨花时,都会在那堵墙上看到4个大字“可口可乐”。这是方圆500里山川内唯一一个广告,也是最具特色的一个路牌广告。因此他每年仅靠这个广告便可获得4万元的收益。
日本丰田公司亚洲区总裁山田信一被他这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举动所吸引,并感慨其行为的超凡创意性。于是他决定将其招致麾下,经历一路寻访,山田信一最终找到了他,发现他正与对面的服装店老板吵架。原来这两家店正在打价格战。此人店里的1套西装标价800元时,对街店里的同样西装却标价750元1套,他把价格降为750元时,对面的店又标出700元。1个月下来,他仅卖出8套西装,而对面的店却卖出800套。山田信一非常失望,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只会打价格战的小商人。后来,山田信一却改变了看法,因为两家服装店的老板是一个人。于是,他成了丰田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
成功者是与众不同的,他们从不跟在别人后面;而那些不愿跟在别人后面的人,往往因其与众不同而取得成功。成功者都是敢于突破现状、独辟蹊径并不断地超越自我,具有一种不走寻常路的魄力。
民国时期大资本家荣德生的孙子,“红色资本家”、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就是一个这样的成功者。
1978年夏天,36岁的荣智健随身携带着简单行装和单程通行证,去香港开始了创业生涯。完全可以在国内谋得不错的职位的他,没有选择在国内生活,而是去了香港,他是改革开放之后最早下海的一批人。荣智健的第一桶金得益于其父早年的投资:荣家在香港有一些资产,大都是些纺织厂的股份,例如南洋纱厂。荣家在这些纱厂中占有的股份30年没动过股息,因而积下了一笔数量不少的钱。荣智健拿着这笔本钱,与在香港的堂弟荣智鑫和荣智谦合资在新界大埔开办了爱卡电子厂,最初生产电容器、电子手表和玩具,后来转以生产集成电路和电脑随机存取存储器为主,结果赚了一大笔钱。
成功者都是嗅觉非常灵敏的,而荣智健显然是个中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敏锐地感觉到时代正在变迁,自己需要走一种不同于父辈的道路,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而事实也证明他的这一选择是正确的,为自己赚到了扬帆起航的资金。
荣智健后来又背叛了自己的行业,他出售了爱卡公司,获利720万美元。1982年,他用这笔钱在美国创办了美国第1家专门从事电脑辅助设计软件的公司——加州自动设计公司。在1年的时间内,荣智健投入的200多万美元便增值了40倍。但是荣智健觉得自己还是在香港发展比较好,便出售美国公司的6成股权,加上出售爱卡得到的5600多万港元,他当时的财产达到了4.3亿港元。赢得这一切,他所用的时间还不到10年。
荣智健如果不去香港,也能混得风生水起,而且大多像他那样条件的人,都不会冒险放下已经拥有的一切,去香港从头开始,况且当时他已经36岁。但是成功人士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胆识,敢于打破固有的条条框框,敏锐地觉察到时代改变的风向,所以就能够抢占先机,先于他人取得成功。
荣智健并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没有故步自封,审时度势地改变了自己;没有按部就班地在香港自主创业,而是又一次打破了条条框框,转而加入了由荣毅仁出面创立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有资产),成为中信香港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带领中信香港不拘一格,在不同的行业内四处出击,在香港电讯、香港东区海底隧道、澳门电讯、亚洲卫星公司、和记传讯、百富勤集团、嘉华银行等行业都占有相当的股份,另外还有约10亿港元的房地产、一个约30万吨的船队,后来还返回大陆在江苏和内蒙古等地投资四五亿美元建设发电厂,使集团的资产总值达到200多亿港元。荣智健也在很短的时间内由一个一无所有的36岁青年,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集团的负责人。
不寻常的人,走的一定是不寻常的路,在寻常路上走着的基本都是寻常人。经验告诉我们:想众人都能想的问题,做众人都能做的事情是很难获得成功的。成功必然要求你具有独到之处。只要你走的路子与众不同,你就成功了一半。成功者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一般人都不敢冒这样的险,不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可是成功者愿意,因为他们渴望成功,渴望与众不同的成功。
经商的商经
做生意不能只沿着一条路走下去,不创新、不前进,最终会被时代发展的大潮所淘汰。商人要想保持事业长盛不衰,就必须随时进行自我更新。自我更新不仅仅是产品的创新,还要有管理上的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