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业,不以富贵为贵,以和为贵。
——徽商古训
以往,人们在思考任何问题时总是非此即彼,革命则更是割你的脑袋,你死了,我活着。总之是单赢。而我们用得最多的却是互动与双赢,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就是摈弃简单的是与非,而应在对立与竞争中找到合作与共生的机缘。
——冯仑(万通集团董事长)
“和”的思想来自儒家学说。《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不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谓运用礼义教化可使各种关系达到和谐统一。
“和”,一个再通俗不过的字,通俗到人们似乎根本不需要去联想就可信口说出“和”的缤纷意象:和平,平和,和谐,和合,和睦,醇和,和气……纷纭世界里,真的少不了这一派祥“和”,绝对是中国的,而且绝对是东方文化区别其他文化的最本质的标记。
“和”,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精神。历经5000多年而心心相传,“和”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中华人的血液里,“和”(和而不同)“合”(天人合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它纵贯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积淀于各个时代的各家各派思想文化之中,因此,它体现着中国思想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也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体现形式。
“和”的精神含蕴传之于中国,却在日本商界体现得最为完整。日本企业经营效率极高,在世界市场一直保持经久不衰的竞争力,这得益于他们具有“和”的团体精神,这种特殊的团队精神一直被认为是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核心内容是和谐、团结和合作。几乎所有的日本企业都强调团队精神。这种“和”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同行之间关系和谐与精诚合作,甚至在管理者和普通员工间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号称日本“第一财团”的三菱公司就是“和谐团队”的典范。三菱团队经营的核心是终身雇佣制。三菱的“终身雇佣制”是非常彻底、非常坚决的,即使发生在经济衰退时期,三菱也坚持绝不裁减一名员工。在1977年出现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日本企业界流行裁员增效,三菱员工也人心惶惶,这时三菱商社社长田部文一郎迅速发表讲话说:“诸君与三菱在战后困难期携手共度,为公司发展到今天竭尽全力,今天,公司应当知恩图报,绝不能把大家当包袱甩掉。”这番表态不仅安抚了员工,而且使员工凝聚力空前强大,并使三菱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团队形象。
厚恤有加之下,三菱要求员工对公司绝对忠诚。三菱创造之初是一个家族式企业,所以三菱的“忠诚教育”一直是放在第一位的,战后,日本财团逐渐向法人资本主义转化,三菱以前主仆式的“效忠”关系虽失去基础,却旋即被巧妙地衔接起来。这一点从公司的训词中就可以看出来——“随着时代进步,传统观念要开始转变,但以往那种主从关系中的亲切融洽的风气,即使在今天也是极好的事……从此,我们是从事共同事业的好友,有共同的理想,是物质上有共同利益的同志”。应该说,三菱的这种“忠诚观”教育是及时的,它告诉了员工对自我利益的追求与对公司利益的追求是一致的,“忠诚”是相互的。
同时,三菱新一代领导人把三菱传统社训用一句新口号“与国家共命运”加以概括,反复向员工灌输三菱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商业为国家做贡献,忠于三菱即忠于国家,从而使三菱员工使命感与荣誉感大为增强。
战后,日本大企业或多或少都出现一些劳资双方的纠纷,但三菱却是特例,从战后至今天几乎没发生一起大的劳资纠纷。这表明,三菱“忠诚团队”建设是卓有成效的。
从三菱的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儒家“和为贵”的和谐团队精神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个高效和谐的团队,可以使团队成员间相互协作,融为一体,从而对团队事务全身心地投入,形成对团队的强烈荣誉感与归属感,对企业发展提供旺盛生命力的原动力。
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排出了天时、地利、人和三种因素的主次关系,强调了“人和”首居第一。而荀子讲的“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强调的是三种因素必须同时具备。其实两种说法并不矛盾,都主张“顺天时,占地利,得人和”,才可百事振兴。光有“客观”的优越条件,而无“主观”的积极努力能行吗?反之,只凭“主观”的一厢情愿,而不考虑“客观”环境,岂不和“无头苍蝇”一样,毫无头绪了?
在“天、地、人”中,“人”具有最高的地位;同样,在“时、利、和”中,“和”具有最高的价值。只要组织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无往而不胜。
经商的商经
商品即人品,商道即和道。小生意做事,中生意做市,大生意做和。“和”为至高境界。于世、于人、于商,“和”蕴含五千年炎黄文化之精髓。和则生聚,散则消亡;和则兴旺,散则衰萎。从商之道,和为上;为人之道,和为贵,义利相生,取和乎上。为商如烹鲜,百料调和,百味聚生,功夫亦在商外。凡事得天时、地利、人和者方可谋势作局,否极泰来,此为古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