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忠武定国:韩世忠
32944100000018

第18章 自掘坟墓,酿成“靖康之耻”

粘罕对何栗许诺道:“自古有南即有北,不可无也,今之所期在割地而已。”但强调指出“欲请太上皇出城相见,面约和议,不可辞也”。说是相请,实为命令。宋钦宗自然无颜让已退位不与政事的父皇去为人质,只得表示:“太上皇惊忧已病,不可出。必不得辞,朕不惜一往。”得到了金帅的同意。

京城军民听说皇帝要往金营请和,汹涌不已,二十一七日晚,卫士长蒋宣率数百人来到宋钦宗寝殿,要保护皇帝突围出城,大臣吕好问强调突围之危险,迫使卫士们放弃了这一企图。事后,宋廷怕他们还要“作乱”反对投降金朝,便丧心病狂地把为首的蒋宣、李福给杀害厂。

宋钦宗被迫率宰执大臣数人亲至青城金粘罕军营。粘罕未见宋钦宗。只是遣人来说:“二太子在刘家寺,今日已晚,容来日相见。”逼迫宋钦宗一行留宿于青城斋宫。

十二月一日,金人闭口不提原来的“所期在割地”的承诺,却向宋钦宗君臣索取降表。宋钦宗至此也无可奈何,文臣们爱惜名声,谁也不肯作此降表,宋钦宗无奈地劝道:“事已至此,不必推委。”于是山孙觌起草此降表。经过再三改易,方得粘罕满意。

二日晨。粘罕、斡离不在军营设下香案后,请宋钦宗相见。金人将宋钦宗引到香案前站立,粘罕令人宣读宋帝降表。读罢降表,金下令废宋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王朝自宋太祖黄袍加身开国至此被金朝所灭亡,虽然此时为靖康元年(1126),但农历十二月初二,已在公历元旦之后,所以算是1127年之事了。

粘罕答应废去宋钦宗为平民,另立赵氏宗族中一人。

第二日日清晨。开封百姓和太学生数万人聚集在南熏门口等候宋钦宗回城。宋钦宗见此场面史是心痛难抑,向众掩面大哭道:“宰相误我父子!”没多久,满城皆闻悲戚之声。但宋廷中无心肝者却嬉笑门如。宰相何栗在相府见到同僚,喜形于色地但言与金讲和之事,然后会食饮酒,谈笑终日。

靖康元年(1126)农历十二月初三,宋钦宗去龙德宫见太上皇和太上皇后请安,告诉屈膝投降之事,并不无得意地对宋徽宗道:“金人以别立贤君为言,可且以弟康王为主,以延祖宗社稷。”似乎只要他作出牺牲让出帝位,就能满足金人之意,就能保住赵姓王朝了。宋徽宗还未作答,站在一边的韦妃(康王赵构之母)便不无担心地指出:“金人必不止于立贤,祸有不可胜言者!”预感到结局将惨不可言。事态的发展证明作为一国之主宋钦宗的识见还不及一个深处内宫的弱女子。

当时开封百姓为防金兵下城掳掠,纷纷搜集宋军溃兵所扔掉的武器以自卫,金兵为防止百姓们的反抗,命令宋廷收缴民间各类武器。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九日,金帅粘罕、斡离不以面议金银事与为金太宗加徽号为由,再次要求宋钦宗到金营去。

十日,宋钦宗在宰执大臣多人陪同下再次出城去金营。百姓数万人闻听此事,自动聚集于大街上,挽住宋钦宗的车驾哭,宋钦宗也潸然泪下,但护驾将军范琼催促宋钦宗前往并欺骗盯姓道:“卫帝出,暮即返矣。”愤怒的百姓用瓦砾掷他。到了金营,金人告诉宋钦宗,因搜括金银数未满,故留宋钦宗在营中,逼迫宋钦宗再下“圣旨”令开封府(十)榜告示全城市民:

金银帛绢火急尽赴开封府送纳。许人告给赏,隐藏人依军法。

二月六日黎明,粘罕、斡离不命人将宋钦宗——行押人金军元帅帐内,下马跪听金太宗废黜宋钦宗、宋徽宗为庶人的诏书。

金廷原打算废掉宋钦宗,另立赵氏中人为其统治中原的代理人。但金廷看到宋徽宗虽腐败,宋钦宗虽无能,但在中原统治长达一百多年的宋王朝,在汉民中依旧是民望所系,各地勤王之师不断向开封迸发,同时开封城中官员、太学生、市民不断上书金帅要求放宋钦宗回城,甚至有人不惜以死相争,由此使金廷担心,另立赵氏为帝,一旦金兵离开开封,汉民肯定会拥护他与金相抗,如此中原依旧非金人所有,而遗留下无穷后患。因此,金廷决心废黜赵氏,用武力另立他姓为中原之主,作为金人的傀儡,以断绝汉民拥立赵氏之望。从当时形势上分析,粘罕的这一谋略,可以说是金人欲灭宋、一统天下诸策中较为有效且符合实际者。

粘罕宣读金太宗诏令罢,即命宋钦宗脱去帝服,另换庶人服饰。随宋钦宗同至金营的李若水眼见女真人出尔反尔,不似从前答应的那样。十分后悔和愤怒,只想以一死报君王,抱住宋钦宗大哭,不让脱衣,怒斥金人为狗辈,不得对“大朝真天子”无礼。金人将李若水拖出帐外,打得头破血流,昏迷在地。粘罕倒很欣赏李若水的忠心耿耿,命铁骑十余人守护之,混:“务必使李侍郎无恙!”李若水醒后,坚拒金人的劝降,绝食求死。后被金兵断舌刎颈而死。

同日,粘罕一边派人持金帝诏书入城,“并请太上皇、后妃、诸王、公主、驸马出城”,宋徽宗迟疑不决,欲饮药自尽,却为范琼所夺。宋徽宗亦无他计,只得身穿道服,与太上皇后、郓王楷等诸王、公主三十余人含泪离宫,由开封尹徐秉哲以兵护送出城。中午,燕王、越王(均系宋徽宗之弟)等也相继出城。

金人让宋徽宗去见已被关押了二十多日的宋钦宗,父子俩抱头痛哭,宋徽宗道:“当初若听老父之语出幸,不遭今日之祸。”宋钦宗悔恨难当,只能挥泪流涕而已。当晚金营中设宴庆功,命令宋朝妃嫔宫女换上歌女装束侑酒。郑氏、吕氏、徐氏三人抗命不从,当即被杀;张氏、陆氏、曹氏三人因忤斡离不之意,也被处死,流血帐前。其他王妃、公主吓得魂不附体,哀求不已,粘罕见目的已达到,便假惺惺地好言抚慰,令她们重整服饰,换上舞衣,入帐侍宴。可怜宋朝贵妇娇女,一朝都成了女真人手中玩物。

十一日,金人为使另立异姓为帝之事得以顺利进行,便命宋钦宗皇后、皇太子出城。此时金人命开封府将宋宗室成员悉数遣出,宋徽宗身边内侍邓述便为金人开具诸王、皇孙、王妃、公主等名单,金人将名单交给开封尹徐秉哲。徐秉哲按名单捉拿,并命坊巷居民五家为保,不得藏匿,前后凡得三千余人,都被绳索相连送去金营。宋太宗的子孙除了在开封城中的康王赵构数人外,几乎被一网打尽。

此时开封城里推立异姓“儿皇帝”之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面扶立张邦昌这一傀儡,一面又加紧搜括财富。由于金国所要太过巨大,无法满足,宋钦宗无奈地签署了手令,以妇女作价送给金人抵充金银。

据当时随军在开封的女真人所撰《南征录汇》记载,其手令云:“原定犒军银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锭须于十日内输解无缺。如不敷数,以帝姬(公主)、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宗室女)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宗室妻)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金)帅府选择。”此后城中妇女陆续被出卖送入金营。上至宋徽宗、钦宗之妃,下至官员妻女、民女、歌女等送到金营折价充数。吏部尚书王时雍因搜掠妇女最为积极,故京城百姓给他起一绰号白“金人外公”。

急于北撤的金军在把东京开封洗劫一空后,决定于三月七日立宋降臣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宋徽宗在金营中听到张邦昌篡位的消息,知道自己不日就要登程北去,再无留在故乡的希塑了,不禁泪下满襟。

四月,金兵向北撤离开封。带走了其掠夺来的大量钱财、宝物、图籍以及工匠倡优之类各色有技艺的人,只要其看上的无不索走。还掳掠大批人口,总数不下二十万人,凡京师有用之人悉数掳走,连善做糖炒栗子的小商贩也不能幸免。北宋宣告灭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耻”。因为金兵走得相当匆忙,营中遗留下金帛甚多,珍珠竟多达数十担,至于像三馆书籍之类不急之物,更是狼藉于泥土中。

宋钦宗每过一城,辄伤心号泣,情不能已。张叔夜白离京即绝食不语,在途中闻听将渡宋之北疆界河,仰天大呼而亡。何栗、孙傅至燕京后不久,也抑郁而死。

宋徽宗在北行前,因口袋中一文不名,于无奈中写信给张邦昌的执政大臣王时雍、徐秉哲乞求资助。虽然宋徽宗一改当年那种咄咄逼人的口气而为哀求之口吻,并说出“勉事新君,毋念旧主”之类几近讨好旧日臣子的话,但十分势利的王、徐两人依然未与理会。

因战火破坏,白开封北行,满目皆是荒凉之地,宋徽宗常有乏食之苦,不得不采桑葚充饥,燕王就因乏食饿死于途中。金兵为防宋人劫夺宋徽宗。故对之防范甚严,日暮宿营时,以牛车三面环绕,一面派士兵把守。宋徽宗一行来到浚州(今河南浚县),金兵拦住百姓不让观看,只许卖食物者近前。小商贩们知是宋徽宗,叮怜他流落江湖,纷纷赠送炊饼、藕菜之物,不受其值而去。

随二帝北迁的宋朝男女,因途中条件过于恶劣,加上心情抑郁,纷纷倒毙于路边,而被金兵虐杀、奸杀和不堪金兵蹂躏侮辱被迫自杀者更是不计其数,“逮至燕云,男十存四,女十存七”。粘罕甚至将掳掠来的宋人送到西夏易马,十个人才换得一匹马;又以一人二金的价格,将宋俘卖到高丽、蒙古为奴。

宋徽宗在燕京,因音讯不通,不知其儿子康王赵构已于他抵达燕京的同月登基为帝,派亲吏曹勋潜回南方,给康王带去一件在衣领上亲笔写有“便可即真,来救父母”八字的背心。康王之母韦贤妃也附上书信,康王之妻邢夫人亦脱下金环交给曹勋。此后有一天,宋徽宗从一张包茴香豆的黄纸上看到赵构即位的赦书,大为高兴地说:“夫茴香者,回乡也,岂非天乎?”渴望儿子为皇帝后能即刻前来燕京救援其父出苦海,不料其子只思如何保住权位,而不愿其父兄归国,于是宋徽宗的回乡愿望最终化为一场春梦。

经过月餐风露宿的长途跋涉,八月,宋徽宗、钦宗等人抵达上京。第二天,金太宗便把韦贤妃、邢夫人及帝姬、王妃等召入自己的行帐之中。有名号的妃嫔和公主等五十余人由金帝亲自分配,美貌的宫女由粘罕分给金军将领,其余分配给金贵族为奴。康王母、妻以下,三百人没入洗衣院(金之官办妓院)为奴婢,后来也多为女真王公贵族所掠去;另有四百余名宫眷被送入元帅府女乐院,供金人淫乐,有孕者近百人一律堕胎,有病者调理,以备采选。朱皇后不堪虐待,自缢不死,又投水而毙。

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宋徽宗一行又被远迁到荒凉偏僻的边陲小镇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随行者大都被留下。宋徽宗自离开封,飘泊万里,栖迟无定,至此方算是有个落脚点,一直到死未再播迁。一个月后,自沦为闪虏以后一直与宋徽宗相濡以沫、互相照顾的郑皇后终于在颠沛流离中撒手西去,终年五十二岁,使宋徽宗精神上再次遭到一大打击。1135年(宋绍兴五年,金天会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心力交瘁的宋徽宗终于结束了忍辱偷生、俯仰由人的囚徒生涯,一病不起,魂归九泉,享年五十四岁。宋徽宗遗命归葬于中原,但未得金朝的同意,只得作罢。

宋徽宗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君,对北宋的灭亡应负主责,但在艺术上却造诣颇深,于诗词、书画等均有上乘之作:其“丹青卷轴,具天纵之妙,有晋、唐风韵”。而最受后人称道的是他的花鸟画。从现在留存的几件宋徽宗的书画作品来看,上述评价大体恰当。在宋徽宗的积极参与推动下,宋朝绘画至此达到鼎盛时期,好手如云,名家辈出。

作为一个艺术家,宋徽宗是成功者,名传干占;但作为以为治理万民的君主,宋徽宗是失败钎,遗恨万年。这既是宋徽宗个人的悲剧,也是大宋王朝的悲剧。

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议和,金朝册封宋高宗为帝,归回宋徽宗、郑皇后、高宗妻邢后(死于绍兴九年)梓宫,准许宋高宗母韦太后归国。临行前,宋钦宗挽住韦太后的衣服恳求道:“寄语九哥(宋高宗为宋徽宗第九子),吾南归,但为太乙宫主足矣,他无望于九哥也。”表白自己不会对宋高宗的权位产生危险,希望宋高宗与金人交涉让自己生归中原,叶落归根。然而宋高宗似乎忘了在异国他乡受苦受难的兄长。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钦宗在五国城郁郁而亡,终未能生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