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耿介孤忠:寇准
32957000000011

第11章 太祖赵匡胤

我们知道,宋朝是一个比较衰弱的朝代,它从来没有收复北方的失地,真正统一中国。宋代怎么会这样软弱?这要从宋朝初建说起。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927~976),涿州(今属河北)人,父赵弘殷,母杜氏。公元960年开国称帝,在位17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庙号“太祖”。他在位期间,统一南北,加强集权,发展经济,其文治武功,堪称显著。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本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宠爱的战将,自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后,赵弘殷也就开始受到冷落,家境日益艰难。赵匡胤21岁那年,决心到外面闯荡一番。

后汉乾祐二年(949),赵匡胤来到河北邺都,投靠在后汉枢密使郭威的手下,做了一名士兵。次年,郭威发动兵变,灭亡了后汉,建立起后周王朝。赵匡胤也因战功被提拔为禁军东西班行首,负责宫廷禁卫。

后周显德元年(954),周太祖郭威病逝,柴荣即位称帝,是为周世宗。赵匡胤就随之被调到中央禁军任职。同年二月,北汉对后周发动进攻,赵匡胤随周世宗前往迎敌。双方部队在高平(今山西晋城东北)展开激战。战斗危急时刻,赵匡胤对部下高喊“主危臣死,拼死效忠的时候到了”,带领两千骑兵冲入敌阵。北汉军队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冲击,纷纷败退,后周军队终于转败为胜。

赵匡胤以高平之战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周世宗的进一步赏识。战后,他不但被破格提拔为殿前都虞侯,成为后周禁军的高级将领,而且还被委以整顿禁军的重任。在赵匡胤的亲自主持下,后周禁军完成了汰除老弱、调选精壮和组建殿前司诸军三项工作。在这次整顿禁军的过程中,赵匡胤将罗彦环、郭延斌、田重进、潘美、米信、张琼、王彦升等人安排在殿前司诸军任基层将领,同时又主动与其他中高级将领交结,并同其中的石守信、王审琦、韩重斌、李继勋、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王政忠、杨光义结拜为义社十兄弟,形成一个以赵匡胤为核心的势力圈子。

从后周显德三年到显德五年(956~958),周世宗对南唐前后发起过三次进攻,在整个战役中,赵匡胤因功被提升为忠武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自南唐战役以后,赵匡胤又将赵普、王仁瞻、楚昭辅、李处耘等文人罗致麾下,成为心腹幕僚。此时,他自己也开始留意经史,一改从前那种不喜诗书的草莽作风。

周世宗死后,其7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后周王朝随即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马上就敏锐地意识到动乱的根源十有八九要出在赵匡胤那里,指出赵匡胤不应再掌禁军,甚至有人主张先发制人,及早将赵匡胤干掉。

显德七年(960)正月,赵匡胤出兵迎击入侵的辽与北汉的联军。当天下午,大军到达了离开封几十里的陈桥驿。刚安顿好,有一个自称通晓天文的军校就指着西面的太阳叫道:天边有两个太阳,正在搏斗,并对赵匡胤的亲信幕僚楚昭辅说:一日克一日,这是天命。二人煞有介事地一问一答,引起了周围士兵的注意,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军中都知道“一日克一日”这件事了。

当晚,赵匡胤亲信郭廷斌秘密返回京城,通知石守信和王审琦掌管好京城内外大门。次日天刚亮,忙得一夜未眠的赵普、赵匡义(赵匡胤之弟)在门外将校的阵阵呼喊声中将赵匡胤拥出寝室。只见将校们手握刀剑,挤在院子里,齐声高喊:“诸军无主,愿策太尉(对高级军事长官的尊称)为天子。”赵匡胤未来得及回答,一件象征着天子服饰的黄袍就披在了他身上,众将校统统跪拜,高呼“万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驿兵变”。

赵匡胤当即接受拥戴,宣布军纪,随之火速回师开封,在早已等候在京城的石守信等人的配合下迅速控制了局势。事已至此,柴宗训无计可施,只得召集百官,宣读了别人几天前就准备好了的“禅位制书”,将帝位让给了赵匡胤。第二天,赵匡胤宣布定国号为“宋”,改元“建隆”。

赵匡胤初登大位,人心不稳,众臣都认为应采取以稳定京城、笼络后周旧臣为主的方针,以静制动。因为“京城若乱,四方必转生变”,“都城人心不摇,则四方自然静谧”,所以,赵匡胤对后周旧臣实行了官位依旧、全部录用的政策。为了保证对后周旧臣笼络和收买的成功,对于那些恃势欺凌旧臣的新贵们,赵匡胤毫不留情地严加处理。京城巡检王彦升是当年兵变入城时的先锋,自恃拥立有功,横行不法。一天半夜,他以巡检为名,去敲宰相王溥的门,吓得王溥“惊悸而出”。结果王彦升被贬为唐州刺史。赵匡胤的这些做法,对稳定后周旧臣的情绪,缓解他们对新王朝的疑惧,使他们放心地为新王朝服务,起了很好的作用。

但不是所有的周旧臣都被笼络了。建隆元年(960)四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举兵反宋。北汉又出兵南下,声援李筠。扬州李重进也准备起兵响应李筠。面对这种复杂局面,赵匡胤先传话给李重进,要与他永保富贵,誓不相负,然后亲自出马征讨李筠,不久宋军就越过太行,大败李筠于长平。李筠走投无路,自焚而死。同年十月,赵匡胤又亲率大军征服了扬州李重进。至此,宋王朝与后周旧臣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基本上解决了。

建隆二年(961)六月,赵匡胤的母亲皇太后杜氏病中问一直在身旁侍奉汤药的长子说:“你可知道你为什么能做天子吗?”赵匡胤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应付道:“这都是先世和太后积德积功的结果。”太后严厉地说:“你能做天子,那是因为周世宗死后继位的国君年幼的缘故,如果当时是一位成年人继位的话,你能当上天子吗?我想将来你传位时,就应当传位于你弟弟光义,立年长者为国君,是社稷之福呀!”赵匡胤哭着答应道:“一定按您的吩咐办。”于是由赵普当场记下太后遗嘱,藏于金匮之中,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为了削夺武将们的兵权,太祖赵匡胤还上演了“杯酒释兵权”的精彩一幕。一日晚朝后,赵匡胤将石守信、王审琦等禁军高级将帅留下,设便宴招待他们。酒到半酣,赵匡胤慨叹道:“若没有你们出力相扶,我哪能有今天,你们的功德,我是永远不会忘的。可是做天子也太难了,远不如做节度使时快乐。自做了皇帝后,我可没睡过一夜安稳觉。”石守信等人忙问原因。赵匡胤一字一顿地说:“这还不明白,皇帝的位子,谁不想坐。”一听这话里有话,石守信等人吓得慌忙站起来说:“陛下为何口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再有贰心?”赵匡胤说:“那也未必!纵使你们无异心,可你们手下的人呢?一旦他们贪图富贵,将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是不想当这皇帝怕也不行吧?”这一番话直把石守信等人给说懵了,不知如何表白才是,只得请皇上给指一条路。赵匡胤长叹一声说道:“你们为何不释去兵权,买上一批好田宅,为子孙们留下一份产业,家中多置一些歌儿舞女,天天饮酒作乐,快活地过完这一辈子呢?这样一来,我们君臣之间就再也不用互相猜疑了,上下相睦相安,这该有多好!”石守信等人很感激地说:“陛下为我们想得这么周密,这么长远,真如同对待亲生骨肉一般!”第二天,他们都上书称自己有病,不适宜领兵征战了,要求解除兵权。赵匡胤对他们大加赏赐后,安排他们到地方州郡去作节度使去了。

“杯酒释兵权”后,禁军中的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侍卫马步军正副都指挥使等职务不再设置了,只剩下了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殿前都指挥使这三个不能相互统属的职务,这三使各领一司(合称“三衙”),互相牵制,均直接听命于皇帝。同时“三衙”的长官都是由资历较浅的后辈武将担任,使其难以在禁军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势力。

宋太祖赵匡胤代周自立后,全国依然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但统一的历史趋势已经形成。在北方有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在西北有党项族的强大势力,夹在二者之间的则是割据山西一带的北汉。在江淮以南,则存在着南唐、吴越、后蜀、荆南、湖南、南汉、南平、漳泉等八个割据政权。虽然这些割据政权处于物产丰富、生产相对发达的地区,但由于其各自疆域狭小,又互不联合,因而大都国力不武,软弱怯懦,不得不向以前的后周和刚刚建立的宋王朝表示名义上的臣服或通好。

为谋天下一统,宋太祖赵匡胤与群臣反复论证、集思广益,最后确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乾德元年(963),赵匡胤遣将出征荆湖。乾德元年二月,宋军攻破江陵,荆南高继冲归降。一个月后,湖南亦被平定。荆湖一平,后蜀门户大开。乾德二年(964)十一月,赵匡胤派大将王全斌、曹彬分兵两路,仅用66天的时间就灭亡了后蜀。

平定后蜀不久,赵匡胤先后派遣侯霸荣、惠璘等人打进了北汉内部,并买通北汉宰相郭无为。开宝元年(968)八月,赵匡胤发兵进攻北汉。在宋军进逼太原城下的同时,侯霸荣在郭无为的支持下,发动了宫廷政变,刺杀了北汉国主刘继恩。但就在此时,郭无为突然变卦,杀死了侯霸荣等人。不久,契丹出兵来援北汉,围城的宋军腹背受敌,大败而归。次年(969)二月,太祖二次兴兵伐汉,但再次大败而回。

在南方,北宋平定后蜀后,潘美等宋将就曾攻取了南汉的郴州,形成了良好的进攻态势。所以,潘美等接到赵匡胤灭亡南汉的指示后,马上行动,大败南汉军10余万于莲花峰下。至次年二月,即攻克广州,南汉灭亡。南汉灭亡之后,南方剩下的最后三个割据政权个个自危,震恐异常。吴越和漳泉早早上表称臣,接受宋朝的官职。势力最强大的南唐这时也不得不主动要求取消国号,放弃皇帝的称号,改称“江南国主”。

但是,无论南唐如何示弱,赵匡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还是于开宝七年(974)十月一举灭掉了南唐,并俘虏了南唐国主李煜。这次战争中的“浮桥渡江”、“围城打援”,是宋太祖战略部署中的得意之举,也是古代战争史上的创举。

开宝九年(976),宋太祖赵匡胤死去,太宗赵光义按其既定方针,继续对吴越和漳泉施加压力,终于不动干戈,迫使钱俶和陈洪进纳表献土,南方完全统一。在此基础上,赵光义一鼓作气,又灭亡了北汉。至此,除了辽所控制的燕云16州以外,汉族所聚居的中原地区和南方的广大区域重新获得了统一。这时,离赵匡胤逝世刚刚三年。

宋初南北用兵、统一全国的同时,宋太祖赵匡胤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和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而创立了一整套为其后代奉若圭臬的“祖宗家法”。

首先是“稍夺其权”,即削弱地方势力。乾德元年,平定了荆湖以后,赵匡胤做出废除荆湖地区“支郡”的规定。他宣布,新征服地区仍保留节度使,但节度使驻地以外的州郡“直属京师”;同时,逐渐向各州郡派遣文臣出任“知州”,最终形成了宋代的“以文臣知州事”的制度。同年,赵匡胤又订立了两项限制州郡长官权力过重的措施。一是“三岁一易”,使“知州”、“知县”在一地任职以三年为限,不得久任。另一项措施是在州郡设立通判。通判名义上是与知州共同判理政务的,其地位略低于知州,但事实上由于其负有监督州郡长官的特殊使命(故通判又称监州、监郡),知州往往还要怵其三分。所以有宋一代,州郡长官与通判不和的问题一直存在。

其次是“制其钱谷”,即收夺地方上的财权。乾德二年,赵匡胤发布了一道十分重要的诏令,要求各州除留有必要的经费外,其余财赋中属于货币的部分应全部辇送到京城,不得无故占留。次年三月,又一次重申了这道诏令。自此以后,“粟帛咸聚王畿”,地方藩镇失去了对抗中央王朝的经济后盾。

宋太祖赵匡胤为收地方兵权,还创立了兵分禁、厢的制度,主要的军事力量直接由中央掌握,这成为两宋兵制中的一大特色。从此以后,出现了“天下之权悉归朝廷”、“四方万里之遥,奉遵京师”的新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以后两宋三百多年的统治中,赵匡胤所确立的这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作为“祖宗之法”的主要内容,一直为宋代君臣所恪守。

在调整和确立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的同时,赵匡胤对君臣关系也进行了调整。宰相是封建社会的“百官之领袖”,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赵匡胤即位后,宰相奏事仍沿旧制。有一天早朝,他突然对宰相王溥、范质说:“我眼睛有些昏花,把你们的奏疏送上前来。”在范、王二相离座递疏时,宫廷侍卫乘机将他们的座位搬走了。自此以后,宰相在皇帝面前毕恭毕敬地站着奏事成为定制,宰相的地位也大大下降了。

同时还推行“官、职分离,互相牵制”的任官政策。宋代官制中,“官”是品级,只有据此受俸禄的作用;“职”是殿阁、馆阁学士一类的荣誉称号,亦没有实际权力;只有由皇帝或中书省“差遣”的临时职务才是实职,即执行实际权力的职务。这种职权分离、名实混淆的任官体制,使任何官员都无法集中权力、荣誉、威望于一身,权大者并不一定职高,望重者并不一定位显,这样也就很难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了。

皇帝临时“差遣”的实职,也是依照“分权而相互牵制”的原则进行安排的。如宋代有固定的尚书省兵部,但兵部尚书只是虚职,只有被差遣为枢密使才有相当于兵部尚书的实权。不过枢密使也只是有奉旨调兵之权,而领兵之权归“三衙”长宫。同理,“主衙”的高级将领虽然名为禁军的最高统帅,却也只有领兵之权而无发兵之权。

赵匡胤为了扩大统治基础,改革和推进了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制度。宋初极力放宽科举考试的范围,无论家庭贫富、郡望高低,只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的人,都可以前往应举。同时严格考试制度,以防权贵豪门请托舞弊。宋太祖还着力改变重武轻文的旧风气,在他即位之初,就下令修复孔庙,开辟儒馆,延用耆学名儒,以劝励教化。针对五代时期文教不兴、学校荒废的情形,他下诏拨款增修国子监学舍。

这样,一方面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君主与臣下的关系,使地方的行政、财政、军事等等各方面的权力不断地向中央集中,最后又集中到皇帝一个人手中,形成了至高无上的君主集权制;另一方面又开科取士,重文用武,广罗人才,极力扩大这一专制统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