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容易在沟通上犯的错误:
命令——家中的规矩是要有的,但执行时的态度与语调,会给孩子不同的感受。尤其孩子到了成熟的年龄,命令的口吻只会增加孩子的反感而已。
警告——当警车闪灯叫你停车到路旁时,一张罚单立即送了上来。而你对孩子的态度,也是如此地笃定。别老只是警告,警告多了,孩子也会晓得你不会“真的”处罚他的。
恐吓——“我叫警察来抓你”,“我气起来,把你给宰了!”
丧志——“早就说你弄不好的!”“你怎么这么笨,老教不会!”
比较——“你看,李家小玲多乖!”“为什么张家大毛的数学能考100分,你只考95分?”
责怪——任何口头上的责怪,都会增加孩子的罪恶感,尤其是气极时的乱骂。
谑称——“冬冬是我们家的捣蛋鬼”、“猪小妹”、“小黑炭”、“高脚鸡”。即使你只是开孩子的玩笑,但玩笑开多了,他可能真会以为自己又丑、又笨、又不乖。
养育孩子真是件不容易的事。不是吗?当你6岁的女儿心烦地说:“玲妮恨我!”或者,你7岁的儿子在你关掉他的热门歌曲后大叫:“你不了解我!”你要如何处理这些?愈早愈好,孩子小时,你付的代价小,若不及时挽救,到他们大时,付的代价就可观了。
让我们来听听专家们的一些建议:
1.真正地去“听”你的孩子讲话
王妈妈一边炒菜,一边盛饭时,她5岁的女儿想跟妈妈说些什么。王妈妈却是不经心地听着,有时会打断她,反而请她帮忙布桌吃饭,但从未停下来,专心去“听”她想说的话。除非她说的话,真是什么天大的好消息(不过,这种几率低于1%)。幼教专家也不是叫我们一定要停下手边所做的事,但你可给孩子一个“确定”的时间,譬如:“好,等我把饭菜摆好。”或是“再给我10分钟。”
当然,最好是立即去“听”他们要说的。因为,你再三忽略了他后,他便会慢慢地失去了“告诉你”的兴趣。另外,在“听”时,最好做目光的接触,要孩子晓得你是真的愿意听。
很多时候,孩子只不过在重复些你觉得不太要紧的事,但对他们而言却是重要的。如果你不去拒绝他们,当他们真遇到困难时,就会自然地来找你谈了。
2.不管孩子跟你说什么,千万别笑他
请记住,孩子的世界与想法是和大人们不同的,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否则别去笑他。当孩子很认真地告诉你什么时,你轻蔑或不相信的态度,只会伤害孩子。
交谈中的幽默是好的,是沟通中的最好润滑剂,但要小心使用幽默,要看孩子能否了解幽默与取笑的不同。
3.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
当然,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重担向孩子表明,去增加孩子担忧的心理负担,但有时不妨主动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与对事情的看法。你很自然地做出来了,孩子当然也就比较容易向你诉说他的心情、感受与看法了。
4.身体语言的重要
目光的接触,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将上身略为前倾地听孩子讲话等。这些小动作,皆能鼓励孩子表达意愿。
当然,也别心急,希望一坐下来,孩子就会滔滔不绝地开口讲,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体语言,让孩子知道,你已准备和他“聊”了。
5.别问一些空洞的问题
譬如“今天如何?”“学校好吗?”也别常用“为什么?”因为孩子会不自觉地想保护自己。学着用一些日常生活来勾引出话题。孩子有兴趣的电视节目,或课业,即是一个好开头。
6.了解孩子的想法
大部分时间,孩子只是想从他信任的成人中,确定自己的想法与做法。所以,我们可在了解实况后,作个回答或支持。
7.每个孩子都需要有与你单独相处的时光
有一个母亲,说她很珍惜利用骑车接送女儿的时间。因为这个时间,没有其他孩子的介入,也没有父亲的吼叫声。
8.对孩子表达你无条件的爱
孩子小时,即让孩子很清楚地了解到你是关心他的,是愿意接纳他的。
上面所谈的,有些是说来容易,做来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做父母的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随时注意自己的身教与言教,孩子是不会太让我们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