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诗歌与文赋经典品读
32968600000074

第74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杜甫在亲友的资助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这个茅草屋在第二年秋天就被大风吹掀了屋顶,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中描写了诗人困苦的生活,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甚至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全诗共分四节。前五句为第一节,诗人从秋风的怒号,写到南村群童的调皮,目的都是为了突出自己的现实窘境。因此,诗人接着就是对自己的贫窘生活的具体描述:多年布被,干冷似铁,骄儿无知,踹踏开裂,茅屋四壁漏雨,雨点如麻直落屋中。对自己生活困窘的描写,又是为了烘托更加贫寒困苦的下层百姓。于是,诗人立即将目光转向广大民众,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样的千古绝句,而且只要百姓安乐,自己甘愿受冻,这样博大的胸襟,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