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写作资源库
32980200000001

第1章 提高管理教师队伍的艺术——校长学校管理工作体会

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关键在于紧紧抓住教师队伍这个根本,因此,提高校长管理教师队伍的艺术是提高校长管理学校水平的最重要的方面。

作为一名校长,既处于领导者、组织者、指挥者的地位,集职、责、权于一身,又处在社会、上级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等各种矛盾关系的汇合点。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好,首先应综合影响教师发展的各种因素。从学校外部因素看,诸如教育的地位、作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的投入,社会尊师重教风气等都将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学校内部因素看,主要有人、财、物、时、空、事、信息等七大因素,其中直接起重要作用的是人的因素,因为人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实践证明,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内部管理的主要对象,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教师能力,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是增强学校发展活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源泉。

怎样才能提高管理教师队伍的艺术?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努力。

一、行政管理与率先垂范相结合

学校行政管理千头万绪,包罗万象。国外学者普汉姆认为,管理主要是指管理者的工作所涉及的常规行为。在学校中具体表现为规划目标、制订计划、编制课程、评定成绩,提供教育资源,创建积极的心理氛围,解决教师矛盾,处理学生问题,协调家长关系等,以确保学校的有效运作,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美国的格里芬认为,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对下属人员指明干事的方向和指令他们去干事情,下属人员必须要遵循管理者指明的方向和指令要求去干事情。从国外学者对行政管理的观点看,学校行政管理是指对学校各种管理资源进行协调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校长的职能是领导与管理学校。首先是领导,其次才是管理,领导比管理更重要。所谓领导,一是“领”,“领”要领先、领路、指引、率领;二是“导”,指导、引导、倡导、辅导等等。这就是说,领导的言传身教是最具权威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领导的信心和干劲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领导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学校工作立宗旨、明方向、树规矩、严管理的前提条件。校长身体力行,群众才会与你同心同德,共同战斗,出色地完成任务。例如,我们中学面临困难很多:生源差、学额多,教师工作量大。校长带头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同甘共苦”,每位领导都超量兼课,扎扎实实教学,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处无声胜有声,领导身教重于言教,广大教师不计时间、不讲条件、不论报酬,一心扑在教学中,这已蔚然成风。

领导主动承担责任,是获得教职工尊重和信任的基础。有一次安排一位教师去区里开会,但课却没有安排好,造成教学失误领导主动要求扣除自己的奖金。校办厂工作出现一些失误,校长在教代会上主动宣布扣除自己1000元奖金……这些做法在教师中产生很好的口碑,认为领导对自己动真格,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二、制度管理与情感投入相结合

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光靠制度管理,至多只是管理教师表层,而很难对其责任心和内因原动力发生影响,唤起管理对象的主人翁意识,因此,教师管理要有学校自己的特点。制度管理求共性,又要因人而异,创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艺术,达到教师工作起来不仅用力,更要用心去做,使教师真正把学校教育看作自己的事业。

台湾心理学家曾文星认为,“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被情感所操纵”。情感相通,心理相融,和谐奋进,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最佳氛围里进入最佳精神状态,发挥最佳的教育教学效益。当然,要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必须恰当运用激励机制。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是以情聚人、建设教师队伍的激励理论。“双因素”即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激励因素主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情感;保健因素主要防止产生和缓解不满情绪。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要不断创造积极上进的情感,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尽量使教师避免产生消极情绪,使大家在互谅互助互爱,相互关心的气氛里为教育贡献才华和力量。要达此目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对每个教职工给予同样的关心爱护。儿童在健康成长中需要爱,教师在辛勤工作付出爱的同时,他(她)同样也需要得到爱。作为校长,以爱教师为先,以关心教职工为己任,只有把教师放在心上,教师才会把心放在教育上。所以,校长平时应注意深入组室,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疾苦,把准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脉搏,关心每一位教师的生活。当教师生病或生育时,领导主动带着补品、补助金探望;当教师家庭出现意外或困难时,更是风尘仆仆及时赶到他们面前……教师感到组织关怀的温暖,生病尚未痊愈就急忙赶来上课,哺乳期未过就匆忙到校任教……他们已把学校工作真正看作自己的事业。

第二,心理位移,角色转换。校长是领导角色,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又是教师角色。因此校长应时时心理位移,以“教师”的角色出现在教师之中,与教师心理与感情的距离才能越来越近,才能与教师知心,成为教师“知音”;只有甘当“后勤部长”才能激励教师出色地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第三,把握教师情绪的两极变化。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积极的情感产生时,它能提高大脑皮层活动积极性,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人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随之工作效率也处在最佳态势。因此,校长要努力探究教师心情的最佳期,适度激励,反之必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物以系心,情以聚人。在学校注意制订必要、有效、科学的规章制度的同时,但更要注重做关心人的工作,方方面面体现“人情味”,表现关心人的情感,烘托团结、和谐、强馨的氛围,才能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共同把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顺利完成。

三、权力因素管理与人格影响相结合

权力是一种控制力,也是一种强制力。校长应当运用权力控制全校师生围绕学校目标进行有序活动,必要时也可用强制手段要求师生服从学校的意志,但一味追求权威、程式化、统一化,要求教师无条件服从,以命令式、指令式取代教师自主性,久而久之,就造成教师被动工作的习惯,极大地压抑教师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在社会主义学校里,学校领导需要十分重视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它对教师的激励作用是相当大的,往往能使被管理者对管理者产生发自内心的信赖与尊敬,满怀激情地去执行管理者的决策,追随学校去实现管理目标,怎样才能发挥出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校长要具有优秀的品格,高尚的情操,较高的理论水平,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会使教职工产生敬佩感和吸引力。

第二,有较强的领导才能,一位德才兼备的校长必然能使学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自然在群众中产生极大影响力。如果一位校长连当一名班主任的能力都不具备,怎么能管理好一所学校呢?所以学校领导才干、能力是其影响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第三,还必须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丰富的经验,不仅精通一二门学科知识,还应具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影响力。

第四,还必须与管理对象具有诚恳真挚的感情,待人和蔼可亲,一视同仁,与同事心心相印,这样才会使大家产生亲切感。

上述所论及的影响力,是以学校领导自身素质与行为修养为基础的。它往往比权力性影响更有力量,更能引导、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来共同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

四、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要很好地运用这一原则,首先必须对教师的需要结构有一个了解。

教师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发展需要、自尊需要与成就需要四个层次。

物质需要。教师物质需要大致分为生活和工作物质需要,前者为工资、奖金、待遇、职称、住房、饮食条件等,后者为办公环境、教具、教材等。

发展需要。教师天职是发展学生,而要发展学生必须不断发展自己,教师就要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技巧与能力。

自尊需要。教师自尊需要一般表现在:一方面教师自感其职业在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另一方面教师的社会行为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因而教师要求领导、社会对自己的权力、业绩、形象给予充分的尊重。

成就需要。教师的成就需要往往就在日常工作中获得的愿望实现感、任务完成感、专业成果感和事业创造感等。

教师需要的各个层次,不是相互隔裂,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联系的。了解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其特点,采取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手段去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教师工作水平。实施激励的主要措施有知人善用,满足教师合理需要,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工作等。

知人善用。学校领导要根据教职工的才能与特长,分配其合适的工作岗位,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感到有“用武之地”。满足教师合理需要学校领导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参观,以满足他们扩大和增长知识才干的需要;要认真组织政治学习,积极发展教师入党、任用提干等,以满足他们进步需要;教师还有创造、成就、贡献的需要,学校领导必须经常以很高热情,爱护、激发、肯定和培养这种需要,并将其引导到学习和事业的发展上。

客观、科学评价教师工作。考核评价是科学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公正科学的考核评价可以反映管理目标实现的情况、教师履行职责的状况和教育实绩,它不仅可成为学校教师实行奖惩的依据,而且,对教师可以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师德水准和文化业务水平,对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职业属于脑力劳动,在建立激励机制中必须重视精神激励。在物质激励中,应体现出精神激励的因素,精神激励也应有一定的物质激励为基础,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就能激发教师工作的动力,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

五、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相结合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师从事的是面向未来的创造性劳动。这些年,在党和政府关心下,教师队伍素质整体上有了提高,但也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迫在眉睫。

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管理方法,莫过于引导教师掌握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较长时间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们往往习惯于“盯”、“关”、“跟”、“捉”等传统做法,不仅十分辛苦,而且少慢差费,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要保护教师工作积极性,必须引导教师转向教育科研,转向提高教学能力,抓科研促质量提高,抓教学能力来提高教学效益。

为做好此项工作,可采取如下方法:

第一,开展新老教师挂钩结对活动,使新老教师在互补相长中熟练教育教学技艺,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逐步树立教育理想与目标,以教育为荣,甘愿为之奋斗。

第二,请一些教育专家做报告,讲理论、谈方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基本素养。

第三,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进修培训,学历达标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教师在学科业务上得到再学习、再提高,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第四,学校组织一系列教学比赛,鼓励老教师上示范课,骨干教师上研究课,青年教师上亮相课,创造条件刺激教师教学教研的兴奋点,为教师提供显露才华,追求成就的舞台,同时要求大家取长补短,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第五,每周增加教研、备课时间,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内容、定主讲,通过切磋来提高教研、备课的质量。

第六,用教科研来稳定教师教学的兴奋点,我们提倡亦教亦研,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都有课题,每位教师都有科研专题,引导每位教师将自己的点滴感受、经验及时总结,鼓励业务骨干、老教师著书立说。

实践证明,教科研确确实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材施教实实在在是保证大面积丰收的必要手段,教师们不仅有较多文章在市区获奖,不少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而且在历年升学考试中优秀率、合格率也有较大的进步。

综上所述,作为校长要充分认识教师劳动的价值,树立起正确的教师观,研究对教师的行为激励和管理的艺术,促进教师的职业成熟,建设一支富有现代气息,适应未来教育所需的新型教师队伍,这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