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与东吴修好,并且平定南方之后,就一心一意,出师伐魏,希望兴复汉室,还都中原。在前后七年之中,六出祁山,未能如愿,最后病死在前线。
正如他自己在《出师表》中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人读史至此,无不扼腕叹息。正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病死的地方是五丈原,后人在这个著名的古战场上修了一座庙来纪念他,现在这里成为一个旅游景点。未登五丈原,先过高店镇,因为当时诸葛亮手下的大将魏延曾经在此扎营,所以此镇又名“魏延城”。
魏延是蜀汉名将,他的地位仅次于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对蜀汉的开国,立下汗马功劳,深得刘备的信任,屡次委以重位。但是最后竟以“反叛”的罪名被诛,其事令人怀疑。据说其人脑后有“反骨”,故而“久后必反”云云。
“反骨”是个什么东西
所谓“反骨”是个什么东西?恐怕没有人能说清楚。
如果“反骨”是天生的,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凡生“反骨”之人“久后必反”,则其罪责不在本人,而在父母直至祖先。如魏延是因脑后生有“反骨”而反叛,则历史上的许多大叛徒如张弘范、吴三桂等人是否也生有“反骨”?这种小说家言,难以置信。
而且,“反骨”之“反”究竟作何解释,也很难说。
有时候,“反”是投敌叛国;有时候,“反”是弃暗投明。需要查明所“反”者是何人,为何而“反”。不能一概而论,凡“反”必错。对于魏延,应该看他所“反”
何事,所“反”何人,而且究竟“反”了没有?本着“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而要考查全部历史”的原则,我们不妨认真探讨一下他的生平事迹。
魏延是在荆州战事中弃暗投明,投入刘备队伍的。
他不大会说话,但是作战勇敢,办事负责,颇得刘备的赞赏。《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中说:刘备决定建都成都,先委关羽镇守荆州以防东吴,更欲选拔大将镇守汉中以防曹魏。蜀汉上下都认为此任非张飞莫属,张飞亦以此自许,但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刘备竟然破格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独当重任,因此“一军尽惊”。魏延受命之际,刘备问他:如敌人来犯,将如何对付?他慨然回答:“如曹操举天下(之兵)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响当当的两句话,真是气壮山河。
魏延并没有吹牛。他治军谨严,善养士卒;作为第一任汉中太守,也善于抚民,善于规划战守。在刚愎自用的关羽大意失荆州,自己也丢了脑袋的时候,魏延镇守的汉中前线固若金汤,可谓不辱使命。在诸葛亮大举伐魏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因此,在蜀汉的北伐大军之中,他是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
诸葛亮在大举北伐之前,曾在汉中举行军事会议。
魏延在会上提出自己的进军方案,希望能率领一支奇兵经过子午谷奇袭长安,采取分进合击的战略规复故都。
可惜这个计划被诸葛亮所否定。从日后诸葛亮的进军过于谨慎,以致师老无功的结局来看,魏延的主张确有可取之处。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魏延请从子午谷直捣长安,正兵也;诸葛亮绕山而西出祁山,趋秦陇,奇兵也。”他认为仅从军事角度来看,魏延的意见是正确的。但是诸葛亮的内心自有苦衷,因为敌强我弱,暂时只能以攻为守,拖延时间,以待局势的发展变化。“公(指诸葛亮)盖有不得已焉者,特未可一一与魏延辈语也(不便把话说明)”。魏延被蒙在鼓里,自然会因献计不用而耿耿于怀,偶然会发发牢骚。虽然两人的意见有所不同,但并不影响工作。诸葛亮深知魏延的才干与胆识,每次北伐,多以他为先锋;魏延也坚决服从军令,忠实完成任务,双方长期相安无事。
诸葛亮虽是山东琅邪人,但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湖北襄阳度过的。蜀汉建国,不少襄阳人士受到重用,如“马氏五常”的马良、马谡;向氏叔侄的向朗、向宠;以及董恢、廖化、杨仪等等,这显然与诸葛亮对他们的了解与偏爱有关。杨仪是文官,因为能说会道,被诸葛亮逐步提拔为幕僚长,就不免常以诸葛亮的名义对诸将发号施令。魏延自恃功高,从来不买他的账,两人之间多次发生冲突,积怨甚深。
魏延自认为是蜀汉的老臣宿将,对于后辈,盛气凌人,丝毫不懂人际关系的重要,谁知这就成了他的致命伤。在魏延身处前线一心抗敌之时,留在诸葛亮身边的杨仪利用魏延与诸葛亮在战略上的分歧,屡进谗言,说魏延常发牢骚,不外“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之类。诸葛亮虽然常常勉励双方和衷共济,以大局为重,但是年深日久,也不免逐渐受到谗言的影响,渐渐疏远魏延。杨仪在取得诸葛亮的信任之后,有计划地从朝内到军中都拉了关系,大组关系网,做好了日后与魏延争权的充分准备。
诸葛亮的遗命真相难明
诸葛亮临终之时,身边只有杨仪、姜维等人接受遗命。这有两种可能:一是病况恶化太快,来不及从前线召回魏延;二是诸葛亮在杨、魏之争中有偏向杨仪的倾向,故意只让杨仪接受遗命。究竟真相如何,后人也只能是揣测而已。据杨仪的传达,当时的遗命只有两条:
一、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全军由杨仪统率,徐徐向汉中撤退。
二、命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全军仍然按时行动。
杨仪派人去向魏延传达遗命,有意激怒魏延,只要魏延抗命,他就可以用“抗命”、“谋反”的大帽子去陷害魏延,以泄私愤。梗直的魏延果然上当,他完全不相信通过杨仪传达的这个遗命,认为这是杨仪伪造的,对于“遗命”,当时就表示了如下的态度:
一、“丞相虽亡,吾自现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耶!”(《三国志?蜀志?魏延传》)
二、“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三国志?蜀志?魏延传》)
魏延抗命,让杨仪抓住了把柄,而且退兵的命令是以诸葛亮的名义发布的(是不是杨仪所伪造,将士们并不知道),魏延既然抗命,就是叛乱。杨仪一天数次以羽书飞报成都,说是魏延谋反。魏延也派人飞报成都,说是杨仪谋反。双方互相攻击,羽书交驰,使得蜀汉朝内君臣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蜀汉君臣只好凭关系,凭印象,采取了保仪(相信杨仪不反)疑延(对魏延有怀疑)的态度。就是这种有所偏袒的态度,被杨仪充分利用,要了魏延的命。
魏延忠心耿耿,对国家尽心竭力,问心无愧。他自认为只是不买杨仪的账,并非对蜀汉政府抗命,相信事情总有澄清的一天。于是他命令部下抢在杨仪之前,先到汉中。当时敌人在北,汉中在南。如果说他谋反投敌,为什么他不向北去,反而南下呢?正因为他内心坦然,根本未做最坏的准备。杨仪则是下了决心,准备把他整到底。杨仪到处传达“军令”、“政令”,说他谋反,使他军心涣散,最后利用他还很信得过的马岱接近他,乘机袭杀了他。魏延至死都得不到一次申辩的机会,真是冤沉海底。
魏延不反,千秋自有公论
魏延是不是谋反,《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已经说了公道话。他说“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并非“背叛”。《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更肯定了这一点,指出:“延欲杀仪等,冀时论以己代诸葛亮辅政,故不降魏而南还击仪,实无反意也。”
魏延是不是“意图谋反”?我们从魏延死后杨仪的表现也可以略窥真相。《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中说:
当马岱把魏延的人头交给杨仪之时,“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后代的论者认为杨仪“以私愤杀大将,罪浮于延”,“夷其三族,亦太甚矣”(《三国志集解》)。就算是魏延真的谋反,杨仪奉命诛延,既诛之后,也应该哀矜不喜。因为这究竟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而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当时大敌当前,诸葛亮刚刚去世,自己队伍里的自相残杀,不管规模大小,都会使人觉得痛惜。面对魏延的头,杨仪居然兴高采烈,还要踹上几脚,大骂一番,并且诛其三族,表现出小人报仇的快意,实在是暴露了自己卑劣的真面目。
真正意图谋反的是杨仪
其实,真正“意图谋反”的不是魏延而是杨仪。读者诸君!请看以下的历史事实:当年杨仪领军回到成都,自以为有很大的功劳,应该接替诸葛亮秉政,不料这一位置竟为蒋琬所得,他大失所望,满腹牢骚,发了不少怨言。估计蜀汉君臣当时已经逐渐了解杨魏之争的真相,对杨仪已有不好的看法,所以对他作了冷处理,只给他一个有职无权的中军师的虚衔。据《三国志?蜀志?杨仪传》的记载:杨仪认为自己的资格比蒋琬老,才能又过之,用蒋琬不用自己,太不公平,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声,发于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别人听到他说了许多太过火的话,不敢答理他)。
费 去安慰他,他直率地说:“往者丞相(诸葛亮)亡殁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冷落)如此耶?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这就充分说明,杨仪当时已经有过率领全军投魏的打算,只是犹豫不决,没有实行,所以事后追悔不已。
看到他如此怨气冲天,费 不敢隐瞒,如实表奏朝廷。后主遂废杨仪为庶人,“徙汉嘉郡”,总算坦白从宽,没有杀头。但他到了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杨仪害人终害己,死有余辜。只可惜魏延冤死,从此“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令人无限惋惜。
一代名将魏延,不死于敌人的明枪,却死于自己人的暗箭,而且背上了长期洗不清的罪名,实在令人同情。
纵观他的一生,查不出半点谋反的事实。他为了实现兴复汉室的宏愿,敢于提出与诸葛亮不同的作战方案,这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可贵的。杨仪说他因建议不被采纳而发牢骚,即或确有其事,也不过是欠缺修养,谈不上有什么“反”意。诸葛亮在世时,他始终服从军令,从无任何越轨行动;诸葛亮去世后,他反对退兵,主张继续伐魏,这不仅符合蜀汉的国策,也是为了继承诸葛亮的事业,实现诸葛亮的遗志,这又有什么不对!因此而被加上“意图谋反”的罪名,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看来,魏延的所谓“反骨”,不过是孤高自傲的“傲骨”而已。对于国家,他本着一片忠心,敢于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不懂得揣摩长官意志,进行迎合;对于同事,又不善于搞好人际关系,完全不了解“关系学”、“关系网”的厉害。一旦遭到小人暗算,转眼之间死于非命。可以说,他既非死于自己的罪责与过错,又非死于蜀汉的军纪与国法,而是死于杨仪的“关系网”。对此,笔者不禁感慨系之。原来,“关系学”这门学问,古已有之。有些小人,深谙人情的作用,平时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利用各种机会建立人情网,关系网,一朝有事,就可以尽量加以利用,使之对自己有利,让自己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稳操胜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杨仪是个很会拉关系的小人,但是与他有交情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他的党羽,也不一定是小人,只不过是在感情上有些偏向他,被他充分利用了而已。诸葛亮虽是山东人,他的青年时期是在襄阳度过的,曾经结交过不少襄阳名士。在他投入刘备军中之后,不少襄阳人物也被延揽进来,例如庞德公、庞统叔侄;马良、马谡兄弟;向朗、向宠叔侄以及廖化、董恢、杨仪等人。蜀汉在成都建国之后,这些襄阳人物大都有了地位,有了实权,这是杨仪“关系网”的基础。以后杨仪与魏延不睦,更是有意结交并且讨好对魏延不满的人物。如果杨、魏之间只是一般的文武不和,这种“关系网”还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最多不过能使杨仪稍占上风而已;但在两人发生正面冲突,互相指责对方谋反而又真相不明的时候,朝廷内外有不少人持保杨疑魏的态度,这就对魏延造成了致命伤。影响所及,使朝廷暂时作出了支持杨仪否定魏延的决定,并且派长史蒋琬“率宿卫军诸营赴难北行”,以防魏延异动(蒋琬出兵的事《三国演义》中没有说,史料中有此记载)。足见保杨的那些人并非附和杨仪攻击魏延,而是听信了杨仪的话,真的对魏延产生了怀疑,所以作出了必要的防范。这样一来,对魏延极为不利,道路传闻,都说魏延谋反,朝廷已经出师讨伐,造成魏延军心涣散,不战而败。王平、马岱等人平时远不是魏延的对手,这时乘乱进兵,所以就轻而易举地击斩魏延。大家不知内幕,听信了杨仪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杨仪是文官,平时能说会道,很会处事待人,谋反的可能性很小;魏延是武将,自恃功高,骄横跋扈,谋反的可能性很大,两相比较,宁可信仪而疑延。如果在平时,两人有了争端,可以从容查清事实,以定是非;但在事起仓猝、真相不明的情况下,人际关系、舆论导向,能起很大的作用。杨魏之争,杨仪为了打击魏延,可以说是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关系网,不惜造谣、诬陷,大造舆论,发动一切力量攻击魏延,将对方置于死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到了魏延既死,他率军回到成都之后,真相逐渐暴露,他也就被削职闲居,最后因为怨忿、毁谤之罪下狱,畏罪自杀,既害人,又害己。蜀汉国力因此而蒙受重大损失,已经无可挽回。
令人感慨的是,小人利用“关系网”大肆活动,往往得逞于一时,致令君子蒙冤,造成许多冤、错、假案,古往今来,屡见不鲜。
当然,在魏延身上,毛病也是不少的,如摆老资格,盛气凌人,军阀作风,言行粗暴等等。《三国志?蜀志?费 传》中说:“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你看,在“并坐争论”之时,他竟然拔出佩剑,做出一副恶狠狠地要杀人的样子,这成什么体统!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他胸无城府,任事忠诚,对人诚恳,确实属于“君子坦荡荡”这样一种类型。在杨仪身上,确也有不少长处,他能说会道。“先主(刘备)与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办事也很周到、敏捷。“亮数出军,仪常规划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他颇有心机,会玩手段。对于得罪过他的人,他总是耿耿于怀,伺机报复。这就不免属于“小人常戚戚”这样一种类型。
杨魏之争留给后人的教训是:
第一,在君子与小人的较量之中,小人每每得逞。
因为君子要以主要精力应付事业,对于人事斗争常常疏忽,予小人以可乘之机。君子难免败于小人之手,原因在此。
第二,君子做事要顾大局,识大体,不为已甚,就是不会做太过分的事情。所以小人虽然多次失败,还能够潜伏以待时机。但是小人一旦得逞,对于君子就会赶尽杀绝,死不放手,因此而造成天塌地陷,他也不管不顾。结果往往是玉石俱焚,同归于尽。杨魏之争,正是如此,杨仪费尽心机杀了魏延,自毁长城,转瞬之间,又自取灭亡。影响所及,蜀汉政权,一蹶不振,从此就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苟延残喘而已。
1988年秋,笔者前往关中参加一次史学会议,有机会一游五丈原古战场及其下之魏延城。当时秋风瑟瑟,一片肃杀气象。同行者北京师范大学张守常教授诗兴大发,首吟一句,曰:“千古秋风五丈原”。笔者联想魏延蒙冤一事,乃抢接一句:“魏延城下吊魏延”。
继而成诗一首,以鸣魏延之冤,并志哀思。魏将军地下有知,将以我为知己乎!诗曰:
千古秋风五丈原,魏延城下吊魏延。
英雄何故蒙冤死?
傲骨铮铮少奴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