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北京一定要逛宜家啊。”听说她要到北京出差,朋友对她这样说。然后跟她讲那里的家居用品多美多别致,她有同事甚至不惜坐12个小时的火车专程前去。又告诉她,宜家只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有分店,是小资们居家用品的首选。
不由得心向往之。
在北京安顿好后,她掏出在火车站买的地图,开始找宜家,地图上并无标示,去问前台服务员,都不知道。
只好问他,他是她在这个城里唯一认识的人。
他是她的同行,一年前认识,时有电话邮件往来,却素未谋面。知道她前来,热情地要求见面。
晚上,他请她吃饭,见面的第一眼,就有亲切感。
两个人喝了很多啤酒,说了很多话,直到快打烊,才不得不道别。
突然想起来问他,宜家在哪里。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是一张十分详细的交通路线图。他笑着告诉她,他也是跟同事打听到的,在马甸桥。
第二天晚上,她按他的路线图一个人找到了宜家。
果然惊喜,大到沙发床具,小到盘碟、蜡台,每一样令她爱不释手,因为是一个人,能够从从容容地逛,精心细意地选,感觉特别好。
那一次,她带回的东西都是精品,朋友来家里玩,那几件物品总能成为焦点,赢得嘉许。她也热情也告诉人家,北京的宜家怎么走,他,他的那张地图,浮现脑际。
他是有妻子的,那一天,他在言谈中曾表达过对妻子的不满,这是那次见面唯一让她隐隐不快的地方,一个好男人,是不应该对第一次见面的女性讲自己妻子的不好的。
而那一次后,他对她有了更多的热情,手机短信、电邮时常不期而至,她的心思亦被拨动,好在有距离让两个人不能逾越,从而安全。
一年后,再去北京。
那一次的时间比较紧,她只有一个晚上,而他在三环线之外的一个单位上班,等下班后来见她,已是晚上,电话里她对他说过要去宜家的,于是,他陪着她先去宜家,再去吃饭。
当他的车停在她面前,想象中的他有些走样,说不出来变化在哪里。倒是宜家一如想念中的样子,精美的商品,涌动的人群。她如同鱼来到了鱼群。但因为他在身边,总有窘迫感,总有不自在,尤其是看到店内那些成双成对的情侣,在别人眼里,他们也是这样的一对吗?
她草草地选了几样东西。
在收银台,他想为她付钱,她谢绝了,哪怕是出于客气也是让她不自在的。
只有当两个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时,才延续上了第一次见面时的那种感觉,聊各自的生活,他说他正与妻子分居,他们迟早会离婚。
她觉得那是与己无关的事情,而与他之间的联系,自此也渐渐地淡了。
回家后,她发现,那次买回的东西,每一样都不称心、不适用,久而久之,就放在角落里蒙上了灰尘,每每看到就觉得怅然——宜家,有那么多的好东西,但是,因为他在她的身边,她失了标准与分寸,选择了不适合的东西,只能说明一件事,她为他动心,但他并不适合她。这是一向理性的她不能承受的,所以,她只有逃避、退出。
后来,有朋友去北京。“你一定要去宜家啊。”她会说,然后加一句,“最好,一个人。”
那一刻,她会想到他。
作为世俗女子,她希望因为世俗的原因被他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