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助产士。
——爱因斯坦
1.有勤奋才有成功
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是能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得到的。如同巴罗所说:“我们如果希望获得知识,希望拥有人生最珍贵的美德,比如信心、自制、耐心、知足,这些都需要我们努力工作,付出汗水。要不畏艰难险阻,不畏悬崖峭壁,迎接最严酷的挑战,要让我们的天性和欲望受到磨励,让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力量都接受严格的控制,让一切困苦劳作都降临到我们身上,这就是在实践我们的德行。勤勉展示的是灵魂的慷慨、纯朴,它的背后是一颗不会满足于低贱卑俗、愿意追求更高目标、具有大无畏的勇气、无视艰难险阻的心。”所以,坐等好事的发生,就好像等着月光变成银子一样渺茫。希望宇宙中发生奇迹,能够取代自然法则的作用,那更是不可能的。
一定要意识到只有勤勉的工作才会使你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在有助于成功的所有因素中,勤勉的工作总是最有效的;在有助于你成功的所有品质中,勤奋是最可靠的。伟大作家乔治·拉斯罗浦在谈到自己时说:“我常常连轴转,不分白天黑夜,连睡觉和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这在一些人的眼里,是难以忍受的生活。但是,凡是想取得成就的人,就不得不这样做。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创作充满了热情。但是,当我写作了八小时或十小时之后,大脑和神经极度紧张,我承认,这样的工作实在是单调之极。天地作证,我不能说假话。然而,在这些繁重枯燥的工作中,也有着鼓舞人心、能起补偿作用的东西,那是精神得到了满足,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正是因为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我的精神世界才是充实的。确实,在艰辛的写作过程中,也有很多的欢乐和愉悦。但如果对此无限夸大,引申为一个作家不需要坐十年冷板凳的精神,我认为也是不负责任的。这会让年轻人产生一种误解,不能实事求是地估量工作中的困难,不知道成功来自于无数次的失败,需要付出长期的、耐心的劳动。”
法国道德学家乔尔总结道,“伟大的作品来自天才的灵感,但是,只有辛勤的工作才能把它变成现实。”许多被人们视为天才的杰出人物都对勤奋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牛顿认为“如果说我为人类作出了贡献的话,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我的勤奋工作和耐心思考。”
勤奋是天才的助产士。即便有过人的才干,如果不采取任何有价值的实际行动,最终也会一事无成。天才需要勤奋,就像勤奋成就天才一样。尽管天才有自己天生的才能,但是,天才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自身辛勤的劳动来实现其目标的。
2.勤奋造就伟人
门捷列夫是怎样创作元素周期表的呢?1834年,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诞生于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市,父亲是中学校长。16岁时,进入圣彼得堡师范学院自然科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门捷列夫去德国深造,集中精力研究化学。
1861年回国,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在编写无机化学讲义时,门捷列夫发现这门学科的俄语教材都过于陈旧,外文教科书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因而迫切需要有一本新的、能够反映当代化学发展水平的无机化学教科书。
这种想法激励着27岁的门捷列夫。当门捷列夫编写有关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章节时,他遇到了难题,那就是按照什么次序排列它们的位置呢?当时化学界发现的化学元素已达到63种。为了寻找元素的科学分类方法,他不得不研究有关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研究某一学科的历史,是掌握该学科发展进程的最好方法。门捷列夫深刻地了解到这一点,他迈进了圣彼得堡大学的图书馆,在数不尽的卷帙中夜以继日的逐一整理以往人们研究化学元素分类的原始资料。门捷列夫抓住了化学家研究元素分类的历史脉络,认真地分析思考,简直着了迷。
夜深人静,圣彼得堡大学主楼左侧的的门捷列夫的居室里仍然亮着灯光,仆人为了安全起见,推开了门捷列夫书房的门。“安东!”门捷列夫站起来对仆人说:“到实验室去找几张厚纸,把筐也一起拿来。”
安东是门捷列夫教授家的忠实仆人。他走出房门,莫名其妙地耸耸肩膀,很快就拿来一卷厚纸。
“帮我把它剪开。”门捷列夫一边吩咐仆人,一边动手在厚纸上画出格子。
“所有的卡片都要像这个格子一样大小。开始剪吧,我要在上面写字。”
他在每一张卡片上都写上了一个元素名称、原子量、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主要性质。筐里逐渐装满了卡片。门捷列夫把它们分成几类,然后摆放在一个宽大的实验台上。
接下来的日子,门捷列夫把元素卡片进行系统地整理。门捷列夫的家人看到一向珍惜时间的教授突然热衷于“纸牌”感到很奇怪。门捷列夫旁若无人,每天手拿元素卡片像玩纸牌那样,收起、摆开,再收起、再摆开,皱着眉头地玩“牌”。
冬去春来,门捷列夫依然没有在杂乱无章的元素卡片中找到内在的规律。有一天,他又坐到桌前摆弄起“纸牌”来了,摆着,摆着,门捷列夫像触电似的站了起来,在他面前出现了完全没有料到的现象,每一行元素的性质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从上到下地逐渐变化着。
门捷列夫激动得双手不断颤抖着。“这就是说,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有关系。”门捷列夫兴奋地在室内踱着步子,然后,迅速地抓起记事簿在上面写道:“根据元素原子量及其化学性质的近似性试排元素表。”
1869年,门捷列夫终于在化学元素符号的排列中,发现了元素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事实证明,那些伟大的诗人、演说家、政治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历史学家,以及许多才干过人的商界精英,无不是在艰苦的努力中锤炼出来的。他们优于其他人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比一般人付出的更多。
3.勤奋刻苦是成功的前奏
明朝著名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不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好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
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知名学者,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为了日后做大官,他拚命读书。有时读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拿着一把锥子,瞌睡来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也就睡不着了,以便继续读下去。后来,他成为名震各国的纵横家。
汉朝的孙敬,人称“闭户先生”,常常独自关门读书。有时实在太累,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结着头发,让头颈正直地吊住。这样,如果打瞌睡,就会扯痛头发,立刻惊醒。于是,后人用“悬梁刺股”来形容勤学好读的精神。
智慧小语: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不在于天赐的禀赋,而在于持之以恒和坚忍不拔的劳动。由准确的判断和执着的精神支撑起来的勤奋比天赋更重要。在现代社会里,那些靠天才取得的成绩,同样可以通过勤奋而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