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促销的手段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各种营销手段大多是围绕价格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的。要想让消费者掏腰包,必须在价格政策上让消费者满意。现在的很多中小型公司喜欢采用低价、降价和各种价格优惠,刺激需求或对付竞争,使得价格手段越来越趋于无差别和同一化。价格竞争手段的泛滥,对中小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隐患。例如,有许多的裁缝店就是靠价格低廉占领市场,对于同档次的成衣,裁缝店的价格一般都偏低,但却忽视了显示自己的手艺和质量水平,久而久之,这些裁缝店成了低档货甚至假冒产品的代名词,反而失去了“物美价廉”的优势。而不少精品商店则对低价不以为然,它们都给产品标以惊人的价格,并允许顾客有较大的还价余地,因此,大多数顾客都对精品店的质量表示认同。法国泰斯服装公司专门生产世界影坛、歌坛和体坛名人装。由于产品用料上乘、做工精美、色彩大方,一打入市场,便成了市场的抢手货。面对国内外客户的大量求购,该公司非但不趁机提价,反而推出“俏货让利”策略:凡首次购买者可优惠5%;二次购买者可优惠10%;三次购买者可优惠15%;三次以上购买者,可凭公司发给的“忠实顾客卡”,终身享受公司的同类产品的最低价。结果泰斯公司不但没有因“俏货让利”而失利,反而还大获其利,在市场上保持了几十年盛名不衰。“俏货让利”是把自己的营销目标面向大众的成功事例,选择大众为市场定位,把名牌变成“民牌”,目标对准大众,才能得到大众化的市场回报和支持。作为商家选择适当的市场价格,也是成功占领市场的一种营销策略。在我国,商品生产与市场价格之间存在一条鸿沟,主要表现在:一是商品不能以生产定销价,流通领域加价过高,结果制约了生产公司的商品市场拓宽,使大众化的市场不能形成;二是不能以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实行成本否决来生产,以适应市场需求,结果很多商品的价格高于大众化消费水平,造成公司的一些商品积压,有价无市;三是暴利行为严重,一套西服出厂价200元,流通时却要卖到2000元,流通领域暴利行为影响到公司的市场发展。中小公司选择合理的商品价格,迎合消费者,不仅有利于商品生产,也有利于占领市场。1995年8月,美国一家公司投资3.5亿美元在华盛顿附近的杜勒斯国际机场和利斯堡之间建成了一条22公里长的高速公路。这条“绿色通道”开通免费试运行时,每天有3万多辆车通过,但从9月5日每辆车开始收费1.75美元后,每天过往车辆急剧减至七八千辆,收入不到1.5万美元。为此公司从1996年3月起将收费降到了1美元,每日车流量提高到2万多辆,收入增加至2.2万美元。价格策略是一门学问,也是展示营销人员聪明才智的舞台,用好价格策略,能够在营销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