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与他的父亲、祖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态度不同,他以有为之心建奇功,立大业,既是尚武之王,又是“守文之君”,同时也要求下属臣子,无才不备,所谓“天文地理,人事之纪,子大夫习焉”。说的是士大夫不仅要有天文、地理知识,也要精通朝纲制度。
公孙弘(公元前200~前12年),字季,汉武帝时丞相,西汉葘川国(治今寿光南纪台乡)人。家贫寒,在渤海边牧猪为生。早年曾任狱吏,因罪被免职。40岁时开始研究《春秋公羊传》。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已经60岁的公孙弘,以贤良被征为博士。
后又因出使匈奴不合帝意再被免职。公元前130年(元光五年),诏令征求文学儒士,葘川国便推举公孙弘应诏,这时他已70岁,虽一再谢让,但最后还是应选。策奏被汉武帝选为第一,召见后拜为博士。公孙弘“恢奇多闻”,善于辩论,通晓文书法律,又能以儒家的学说对法律进行解释阐述,很快便被提升为左内史。在朝廷议事,他常是提出要点,陈明情况,让皇帝自己决定取舍,并不坚持己见,因此受到汉武帝赏识。他认为君主应胸怀广大,为臣应注意节俭。他自己且能身体力行,“为布被”,“食一肉脱粟之饭。”对故人宾客的需求,却能“俸禄皆以给之”,以至“家无所余”,这很为当时的士人所称道。
公孙弘与人相处也有伪善阴险的一面。在奏事前,“尝与公卿约议”,但临到奏事时却常常为了顺从皇帝的意思,而改变原来商定的议案。因而遭到一些王公大臣的非议。主爵都尉汲黯曾当庭诘责说:“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背之,不忠。”汉武帝随即问公孙弘,弘回答说:“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汉武帝不但不责怪他,反倒“益厚遇之”。公元前。126年为御史大夫,两年后拜为丞相,封平津侯。
公孙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凡与他不和的人,他表面上伪装友善,背后却加以报复,如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公孙弘于公元前121年病死,时任丞相职,年80岁。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天子又诏书征求文学儒士,川国便推举年巳七十岁的公孙弘应诏,他一再推辞,不肯前去应诏。他说:“我出使匈奴,因没有才干被罢归,请大家另举贤者。”但最后,他还是应选。公孙弘到了太常,所征百名儒士各写对策,公孙弘处为下策。后来,上奏天子,天子却拔升公孙弘的对策为第一名,待入见天子是,公孙弘丰仪魄伟,深得天子喜爱,又被拜为博士。
当时,朝廷注重与西南夷的沟通,并在巴蜀设立了郡县,由于赋役酷虐,百姓为之叫苦不迭,天子便派公孙弘去视察。公孙弘归来奏对,又不合皇帝之意,弘大骇。可是,时过事转,皇帝并未深究其事。公孙弘长相恢弘奇伟,美姿容。由于晚年力学,所以广见博识。平时,善于辩论,通晓文书、法律,又能以儒家的学说,对法律进行解积阐述,汉武帝非常赏识他。公孙弘常说:“人主的毛病,一般在于器量不够宏大;而人臣的毛病,一般在于生活不够节俭。”于是,他在家中,能身体力行,“夜寝为布被”,“食一肉脱粟之饭。”后母去世,他视为亲生,服丧三年。在朝廷议事,他常提出要点,陈明情况,供皇帝自己取舍,从不固执已见和违逆圣意,汉武帝非常喜欢他这种驯良守礼之德,其认为他口行敦厚,善于言词,有文彩,熟悉法令与各种公务,便升任他为左内史(京畿地方长官,掌治京师)。公孙弘在任,所奏朝事,都一一符合帝意,起因是他巧用“心计”。有一次,他和主爵都尉汲黯商议,为一事二人分别上奏。面见帝君,他等汲黯上奏完后,窥伺上意,据上意再取决自己的立场态度,然后才上奏章。因此,他奏对之事,深合帝意。凡奏陈条,也都采纳。他这种表里不一,前后矛盾的做法,遭到一些王公大臣的非议。主爵都尉汲黯,尤其反感。有一次,汲黯当庭诘责公孙弘:“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背)之,不忠。”汉武帝随即问公孙弘,弘回答说:“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皇帝听后,认为公孙弘说得有理,更加“益厚遇之。”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欧免官,皇帝任命公孙弘为御史大夫。当时,朝廷方通西南夷,又东置沧海郡(在今朝鲜),北筑朔方城(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公孙弘认为,这样做是“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屡次柬言停办,皇帝不采纳,并领朱买臣等人去砭责公孙弘,当面陈说设朔方郡的好处,一一摆明十条理由。公孙弘无理反驳,心亏词穷,无一言相济,忙低首悔过,改言谢罪说:“我是山东的乡鄙之人,见识短浅,实在不知道设朔方郡的好处,经众位陈明其利害关系,我已明白了。敬望朝廷停止经营西南夷与沧海郡,专力经营朔方郡”。皇帝恩准了他的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