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次访问罗马尼亚期间,我有幸在罗明大使陪同下,拜会了罗马尼亚前总统扬。伊利埃斯库并且作了近两小时的访谈。22年前,罗马尼亚社会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变革,齐奥塞斯库政权瞬间瓦解,国家一时陷于无政府状态。在这种危机时刻,伊利埃斯库领导救国阵线接管了政权。1990年4月、1992年10月和2000年12月,他三次当选总统,为罗马尼亚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鹏总理的同窗
2004年从总统职位退下来后,伊利埃斯库先生除了著书立说之外,仍然活跃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任民主社会主义党名誉主席,布加勒斯特俱乐部主席等职。在离外交部不远的使馆区有一座三层小楼,布加勒斯特俱乐就在里面。在小楼二层的办公室中,我拜访了伊利埃斯库先生。办公室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套间,外间有三人坐的茶几、大的办公桌和几个书橱。落座之后,我仔细打量眼前的这位身着便装的老人,脸上的斑点和皱纹并没掩饰掉他那儒雅、绅士的气质。经罗明先生的引荐之后,我们很快就交谈起来。伊利埃斯库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赞不绝口,但讲得最多的是长江三峡大坝,长宽高度、防洪功能和装机容量等说得头头是道。当时,我就特别纳闷,这位前总统先生对水电怎么这样熟悉呢?或许看出我的疑惑,伊利埃斯库笑着对我说:我是水电专家,与贵国前总理李鹏先生可是同班同学啊。
原来1930年出生的伊利埃斯库在上个世纪50年初作为罗马尼亚第一批留学生就读于莫斯科动力学院,与后来成为中国政府总理和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李鹏同在一个班。1956年回国后,伊利埃斯库开始时从事水利技术工作,但从60年代中期起改行从政,先后担任过共青团第一书记、青年部长、主管宣传工作的中央书记。然而,伊利埃斯库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知识型和技术型的官员,直言快语,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因此,他在1970年代因与齐奥塞斯库政见不合而仕途不断受挫。也因如此,在1980年代末的社会动荡中又能受到人们的普遍拥戴。
苏联模式的破产
话题转到1989年罗马尼亚的社会剧变上面之后,我问他,二十多年之后再回首,罗马尼亚为什么会发生那样激烈的社会变动,也就是罗马尼亚人所谓的“革命”呢?伊利埃斯库先生打开了话匣子,从苏联的斯大林一直讲到了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
伊利埃斯库认为,1989年崩溃的不仅仅是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政权,而是整个苏联东欧社会主义体系,是这些国家中的国家官僚主义制度的总崩溃。这种制度在斯大林时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主义思想受到了严重歪曲。社会主义应当提倡社会民主,群众应该能够监督上一层的领导,然而,苏联产生的却是超级的官僚独裁。列宁时代的老布尔什维克几乎都被清洗了,几百万人被杀害。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做了个秘密报告也只是一个浅薄的反思,因为赫鲁晓夫自己也参加了残酷的镇压运动。他的报告没有反映真实的过程。另外,苏联的经济效率不高,以命令的方式管理国家经济。这个根本的错误产生于斯大林那里,因为斯大林不懂市场经济这个范畴,把市场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
在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将苏联这种官僚制度推到顶点。伊利埃斯库说,齐奥塞斯库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原本也比较朴素。1965年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以后,他开始时继承了乔治乌。德治的那种比较比较开明的领导方式,利用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进一步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没过几年,齐奥塞斯库的头脑就发热了,自以为无所不能,个人崇拜发展得很快。他旁边的一些投机者推波助澜,不仅完全服从齐奥塞斯库的一些荒谬的想法,还把他说成是罗马尼亚历史上大公的继承者。这样到了80年代,罗马尼亚的经济滑坡十分厉害,人民群众生活陷入困境。更为重要的是,罗马尼亚整个社会都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中。齐奥塞斯库在罗马尼亚控制着一切,任何改革的想法一露苗头就被他扼杀了。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群众的爆发,以一种突如其来并且很血腥的剧变方式结束了齐奥塞斯库的统治。
信奉民主社会主义
在访谈中,伊利埃斯库多次提到罗马尼亚之所以发生剧变,是因为执政的共产党特别是齐奥塞斯库本人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思想。于是,我问他:在您看来,真正的社会主义应当是什么样的呢?
伊利埃斯库推崇的是北欧式的民主社会主义。他认为,社会主义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一种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利用和要求的思想。资本主义满足了掌握资本的那些人的利益要求,而牺牲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但是,也有一些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达到了高度的发展,建立起比较公平的社会制度,如北欧的那些国家。瑞典社会主义者早就提出了社会市场经济这个范畴,他们一方面承认客观上有这样一个市场,同时也考虑怎样纠正、怎样调整市场经济的消极后果。他们确立了一种北欧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扩展到其他一些西欧国家。它主张社会国家,提出社会保险,实行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帮助失业者、保证工作岗位等等。这是30~40年代瑞典人做的试验。瑞典社会民主党曾长期执政,它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甚至为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所采用。
因此,伊利埃斯库认为,欧洲的这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比美国的好。美国最富有的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但拥有世界上35%的财富。在美国,最富有的和最穷的差别与不发达的、落后的非洲国家情况相差无几。欧洲状况更为平等一点,这是社会民主党人的那种理想结果,是欧洲的社会经济模式。不过,现在各国右翼的党派和保守党派都集中力量攻击这个模式,认为社会国家是一个寄生虫,就是帮助、协助那些不爱劳动、不爱工作的人。伊利埃斯库告诉我,如今他领导的民主社会主义党正同这些右翼政党进行抗争。
与齐奥塞斯库的恩怨
在访谈中,伊利埃斯库很少谈及自己。但事实上,在齐奥塞斯库政权垮台之后,伊利埃斯库在罗马尼亚社会发展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经我再三地提问,伊利埃斯库先生讲了一些他与齐奥塞斯库的恩怨,也多少论及到了他与罗马尼亚最近二十多年社会发展的关系。
伊利埃斯库说,他原本也是体制内的人,但在70年代与齐奥塞斯库发生了冲突。1971年2月,齐奥塞斯库把伊利埃斯库提拔为罗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但仅过了5个月又把他的职务撤了。1971年,伊利埃斯库陪同齐奥塞斯库访问北朝鲜。到了朝鲜之后,齐奥塞斯库看到朝鲜人如此崇拜金日成,于是对朝鲜的政治制度大加赞赏。可是,伊利埃斯库却告诉他,朝鲜这种制度与社会主义毫无关系,就是亚洲式的、很原始的独裁政治。1970年,伊利埃斯库去过一次朝鲜,当时他的身份是青年部部长,在那里呆了一个星期。伊利埃斯库回忆说,在这一个星期中,他同没有能同任何一个朝鲜人进行过正常的交谈,不管是干部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他提出任何什么问题,朝鲜人都是用金日成的语录作答。伊利埃斯库认为,朝鲜是一个非人文的社会,人成了一种从不思考思想的机器。朝鲜人民是很勤劳的,也是很聪明的。战争结束才有15年,平壤完全恢复过来了,没有战争的残迹。但是,政府却是极权的,让人感到这种社会主义可耻。基于这种看法,伊利埃斯库反对齐奥塞斯库把朝鲜看成榜样,认为这样一种政治模式的是不可接受的。
齐奥塞斯库当时已经认定朝鲜模式是可仿效的榜样,于是,回国后就主持召开了一个思想工作大会,批评伊利埃斯库有所谓知识分子主义的倾向。伊利埃斯库不服,反问他知识分子主义究竟是什么意思。齐奥塞斯库没有解释,而先后把他下放到蒂米什瓦拉任县党委宣传书记和雅西任县委第一书记。再后来,齐奥塞斯库干脆让他远离政治活动,做水利部的部长。可是,这并没有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当时,齐奥塞斯库想修一条运河将布加勒斯特与多瑙河连起来。伊利埃斯库认为此举是劳民伤财,结果惹怒了齐奥塞斯库,又丢了部长职务,被派到技术书籍出版社当社长。也就是在当社长期间,罗马尼亚发生了剧变。
伊利埃斯库说,在以后的20年中,他只是设法努力保证罗马尼亚的稳定,因为1989年发生的是一种制度崩溃,存在着无政府主义的趋势。所以,他力求保证罗马尼亚国家的稳定,社会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都是这样,这是他在总统任期里取得的最大政绩。
访谈结束后,伊利埃斯库先生送我几年他近些年出版的著作,非常认真地签上了他的名字。除了讲的内容,伊利埃斯库的平易近人和优雅风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