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寒冰走苏东
33122300000045

第45章 东欧的民众大多不怎么了解中国

在去东欧之前,我曾乐观地以为,二十多年前这里的国家与中国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一起同西方对峙,曾有过同志加兄弟般的亲密关系。因此,这些国家的民众必定非常熟悉中国,对中国人也必定会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然而,经过一年多的亲身体验,我发现,除了个别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汉学家以及少数重视对华关系的政治人物之外,大多数普通百姓特别是年轻人对中国的了解很少甚至一无所知,所谓的亲近感更是很难感受到的。

“你是日本人吗”

我在东欧国家各地转悠的时候,由于一人独行,几乎每天都得在街头巷尾向当地人问事,打听道,或者请人帮忙照张像等等,有时一天甚至不知重复多少遍这样的话。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方都能友好、热心地回应我,尽其所能帮助我。我道谢时,他们多半都微笑地回答说:“没有关系”。有的时候,一些“好客”东道主还在帮忙前后问我从什么地方来,是哪国人。时间长了,我发现,不论在哪个国家,当地人问我最多是这样一句话:“你是日本人吗?”。如果我摇头或说不是话,他们接下来会再问:“那你是韩国人吗?”在我的记忆中,几乎从未有过人用“你是中国人吗”这句来问我。久而久之,我甚感郁闷。回到住所,时常地对着镜子端详自己,不解地自嘲道:咱就算长得丑点吧,也不至于像日本人或韩国人啊!不过,冷静下来,将这种现象往深里琢磨一下,再联想自己在这些国家的所见所闻,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这全是因为中国在东欧的影响还是比较小,远远不如日本和韩国。

近些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港澳台同胞不包括在内)前往东欧国家,但多半以打工、学习为主,真正观光旅游人并不多。相反,日本和韩国的游客却很多,而打工和学习的却比较少。几乎在每个国家,甚至一些国家的小城市,我都遇到过成群结队或三三两两的日韩两国的游客,男女老少都有。这两国不仅经济实力上远远高于中国,更为重要的是,两国公民到这些国家旅游不用签证,游客的大众化的特点非常明显。中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能出国旅游的人毕竟极少数,而且受到签证方面的严格限制。正是因为签证方面的困难,我遍游东欧国家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去了多次,前前后后申请了18个签证,原本薄薄的护照长胖了许多,耗费了几个月时间和万元以上的签证费和保险费。总的看,日韩两国在东欧人心目中占的份量比较重。另一方面,就像普通中国人单从长相上很难分清谁是德国人谁是奥地利人一样,东欧人从长相上也不大容易分清谁是中国人,谁是日本人,谁是韩国人。于是,他们把我当成日本人就不奇怪了。

中国在东欧的影响远不如日本和韩国的大

还有许多例子可以说明中国在东欧地区的影响没有日本和韩国的大。比如,在东欧国家大街上跑的汽车,虽然多半是德国造和法国制造的。但是,你也随时都能看日本的丰田、本田、尼桑、凌木、三凌、雷克萨斯和韩国的现代、起亚等品牌的汽车,它们所占的比重也不低,时不时地还可能看到这些汽车的专卖店和工厂。再比如,摄影、摄像器材几乎都是日本的品牌,如索尼、尼康、奥林巴斯、理光等等。宾饭、饭店里的电视更是日本和韩国的天下,如松下、东芝、索尼、三星、LG等等。无论是大都市还是小城镇,在上述这些商品中,我几乎很少看见到有中国名牌的产品,只在保加利亚见过一辆“中华”牌小汽车,在罗马尼亚见过一辆被撞残的“奇瑞QQ”,倒是在阿尔巴尼亚见过不少辆“时风”牌的农用车。与此相适应,街头广告宣传的亚洲产品差不多也是日韩的,在记忆中,我从没见过宣传中国产品的广告。

当然,不能说中国在东欧国家没有任何痕迹、没有一点影响。一路走下来,我印象最深的中餐馆。在国外游走时间长了,吃饭是一个比较大问题。我大体上属于吃饭是为了活着的人,享受不了美食的乐趣,更难忍受持续地吃中低档的西餐。于是,每到一个地方,我首先要找的就是中餐馆。幸运的是,我去过的东欧大小城市中,几乎都有一两家,两三家甚至多家中餐馆。这些中国餐馆规模不大,可名字叫得都很响,如亚洲餐厅、中国大酒楼,北京饭店,上海饭店,中华酒家等等。除了个别规模比较大的之外,但更多的其实就相当于闹边区中的快餐店。我问老板,店不大,可为什么它们的名字却叫得这么响、这么大?老板说,理由很简单,这些餐厅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当地人,而除了中国这个名字之外,当地人对中国的了解也多只限于北京和上海,可能知道中国第三座城市的人都不多。另外,除了餐馆之外,偶尔在一些稍大的城市里也可以看到专卖中国小商品的街边小店。好像在克罗地亚的斯普里特,我进过一个“中国商店”。在得知店主、售货员、主要顾客都是中国人之后,我问售货的当地姑娘,为什么叫“中国商店”?她回答是:“中国货便宜”。中国商品等于便宜,这不仅在中东欧国家,就是在全世界可能也是一个共识。就东欧国家而言,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还有中国小商品的集散地,主要是由集装箱组成的摊位,很简陋,就像农村的自由市场。低档、便宜,再加上粗俗的经营方式,中国的小商品又能多大的影响呢?在低楼、便宜标签为载体中国,给东欧民众留下和印象又能有多深?

“中国经济什么时候能统治世界?”

由于是学术访问,所以,我应邀访问过东欧国家的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与当地学者进行交流,给当地学生做讲座。在这过程中,我感到最费力的地方是纠正他们对中国认知方面的偏见。为此,我后来索性将讲座题目改为“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绝大多数东欧人没有来过中国,有关中国方面的知识主要从本国的特别是西方的媒体上获得的。那些到过中国访问或旅游的人,去的地方也主要限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正因如此,东欧国家的民众对中国缺乏全面和深刻的了解,要么将发达地区等同于中国的全部,要么将一些有关中国的负面报道当作是中国的整体现实。当然,在同他们交谈中,东欧民众表达最多的还是对中国的敬佩和称赞,但其中的误区也是显而易见。有一次,我到阿尔巴尼亚的一个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做讲座,主办者在讲台上放了一摞题目为“中国经济什么时候能统治世界”的复印文章,其本意大概是给听众参考的。可是,这篇文章是西方人写的,内容的片面性非常明显的。所以,我在讲座的一开始就声明,我不同意这篇文章单纯拿中国GDP总量和发展速度说事的观点。中国的GDP总量虽然名列世界前茅,可人均GDP却排在世界的后面。中国的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各地区很不平衡。因此,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都不代表中国的全部。我告诉对听讲座的人说:“各位都看到停在楼前的那几辆中国制造的农用车吧,它们能与奔驰、BMW相提并论吗?你们能告诉我,靠它们中国经济什么时候能控制世界?”我接着向他们表明我这样的观点:毫无疑问,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经济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奇迹。但是,至少在如今和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经济还没有也不可能统治世界。

平平淡淡才是真

尽管对中国的了解不多、不深,但总的说,东欧各国的民众对中国人还是非常友好的。不论在发达国家的还是在不发达的国家,我都感受到了同样的真诚与热情。另一方面,我也清清楚楚地看到,社会主义时期那种连结东欧与中国关系的特殊的情感纽带早已荡然无存,所有真诚和热情其实都是泛化的,对东欧各国民众对哪里来的人大概都是如此。如果留恋于“同志加兄弟”、“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社会主义阵营等的昔日友好情结,那肯定会有沉重的失落感。今天的东欧都“返回欧洲”了,虽然在程度上有差别,但都抛弃了过去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切。今天的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虽然仍高举着社会主义大旗,但在对外交往中看重的也是利益。因此,无论是东欧国家的民众还是中国人,这些昔日情结只能体现在极少数甚至个别人身上。比如,曾在中国生活了近二十年的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罗明和他夫人、著名的汉学家萨安娜在讲到与中国有关的往事时,眼里常常含着热泪。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东欧已经回归了西方,中国打交道的主要对象也是西方,东欧与中国之间在许多方面都缺少必须的互补性。趋向平淡,这就是东欧与中国关系的现实。

新的关系,新的起点,东欧民众对中国也要有新的认识。一方面要给他们深入、全面了解中国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有多做一些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在发展好自己的同时,积极扩大在东欧国家的影响,改变中国在他们心目中只是“便宜”、“低档”的印象。往昔的旧情虽然不复存在,但东欧与中国现在的利益共求却又凸显,这无疑会推动东欧国家民众进一步认识中国。毕竟,东欧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离不开正在崛起的中国,而中国在与欧洲交往过程也不能忽视已经成为或者即将成为欧盟成员的东欧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