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满腔热血洒空林:左宗棠
33141600000023

第23章 兴办洋务,师夷制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产业革命后的极盛时期。在当时,虽然中国是个高度发达的封建国家,但在明清以来却停滞不前,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是腐朽落后了。为此,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所在,于是,便展开了一场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洋务运动。左宗棠就是有识之士中的一员。

1816年,英国派遣外交官阿美士德出使北京,重提增辟宁波、舟山和天津作为通商口岸,拨给“相近珠(舟)山地方小海岛一处”的要求。清廷当然严词加以拒绝,并告诉他们“嗣后毋庸遣使远事,徒劳跋涉”,再次下了逐客令。

1830年,新型快速的飞剪船在加尔各答与广州之间驶航成功,贩运鸦片得到更为便捷的工具,大量鸦片涌向珠江海面,进入中国内地。英国东印度公司派以“阿美士德”命名的船舶加紧对中国沿海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情报的窥探和侵略活动。

1839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

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卑鄙肮脏的鸦片战争;

道光皇帝为了讨好洋人,将坚决抗英的林则徐撤职,贬新疆充军,派“软骨头”琦善向英国求和,签订了割地赔款的《穿鼻条约》。

……

以上的历史事件都说明一个原因,落后就要挨打。一支约4000人的军队,跨洋过海几万公里,80万清兵都打不过他们,只好签订屈辱的条约,这怎能不引起朝野震撼?鸦片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朽,中华民族开始面临危机。然而,挨打过后,总会有些敢于“开眼看世界”的人。时势呼唤和造就英雄,林则徐和左宗棠等民族精英便应时而出。

林则徐对中西情势和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有清醒的认识,提出“悉夷情”,“制夷患”,“师敌之长技以制敌”,建议仿制极利之炮、极坚之船,以“制夷”、“防夷”。

没过多久,林则徐就委托湖南邵阳人魏源编写并出版了《海国图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命题。

林则徐和魏源的这些思想为日后洋务思潮的兴起作了理论准备,也可以说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人是洋务思潮的前驱。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又一次使清政府领教了有海无防的酸楚和痛苦。

1854年,湘军统帅曾国藩在湖南创建了湘军水师,在军制、训练、作战等方面作了许多必要的改革,并购进了西方的先进船炮加以装备,战斗力大大提高,逐渐夺取了长江水面的控制权。

相对来说,太平军水营武器装备原始落后,仍然没有越出旧式水师的范围。只是到了后期,才有了少量的新式舰船和洋枪、洋炮。

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曾、左、李这些人之所以后来成了洋务运动的首领,就是深切地感受到坚船利炮这些“奇伎淫巧”很管用,他们都尝到了“甜头”。于是在大量向西方强国购买船炮的同时,自然也萌生了自己造轮船、造枪炮的念头。

1860年12月,曾国藩在奏折说,目前借外国力量助剿、运粮,可减少暂时的忧虑;将来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还可收到永久的利益。第二年他对上述看法加以发挥,主张购置外国船炮,访求能人巧匠,先演习,后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成为官民通行之物,那时可以剿发付旨太平羁、捻羁,勤远略,这是救时第一要务。

1861年底,太平军攻占宁波、杭州等地,并迫近上海,形势急转直下。

1862年,太平军进攻上海。清政府侦悉“发逆有汇银五十万两向美国购买船炮之事”,这使慈禧太后和军机大臣恭亲王十分震惊。

时任海关代理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便乘机恫吓清政府,声称如果不抓紧购买外国枪炮,到明年太平军“一到上海,即先买外国枪炮,以御官军”,到那时,清政府“无论再用何法,必不能得力”。

赫德怂恿清政府在英国买兵舰组建舰队,目的是想趁机控制中国海军。清政府为了尽快消灭太平军,便“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立即以总理衙门的名义致函两广总督劳崇光,并连续致函江苏巡抚薛焕、福州将军文清,命令他们迅速筹措购规款项,限期建成以洋人的“奇伎淫巧”武装起来的舰队。

赫德奉清政府之命,于1862年3月14日致函已回英国伦敦休假的总税务司李泰国,请他就近代为办理。李泰国遂在国内物色了一名英国皇家海军军官——皇家海军上校阿思本一起来筹建舰队。

李泰国成了组建这支舰队的“全权代表”,他私自与阿思本订立“合同13条”,自作主张招募舰员600余名。“十三条”大致内容为:阿思本担任这支“欧洲—中国海军”的总司令,凡中国所有欧洲制造的舰只,或受雇于中国皇帝而由欧洲人驾驶的本国船只,或在中国皇帝统治下属于本国人而由欧洲人驾驶的本国船只,全部要由阿思本管辖;阿思本只执行由李泰国转来的中国皇帝的命令,不执行其他任何机关下达的任何命令,而阿思本认为不满意的命令,李泰国也可拒绝担任中转人;舰只所有人员均由阿思本选用、任命,由李泰国最后裁定;对这支部队,中国官员提出的任何控诉,均由李泰国调查;舰队旗帜应具有欧洲特征。

清政府得知李泰国招募英国官兵竟至600多人,“已不胜诧异”,及见“合同13条”更是朝野哗然。清政府“本未议及全用洋人”,而且“原议船中所用外国人,不过令其教练枪炮行驶轮船之法,而兵权仍操自中国,不至授人以柄”而“合同13条”“事事欲由阿思本专主,不肯听命于中国”,与清朝政府的设想大相歧异。经过一番争执之后,双方妥协,李泰国勉强接受清政府提出的《轮船章程五条》,章程规定,新舰队由中国选派一武职大员担任“汉总统”,延请阿思本担任“帮同总统”,任期4年,舰队一切事宜由二总统协商办理;舰队作战应听从所在督抚的芾制调遣,行兵进止由中国主持;此外,应随时选中国人员上船学习。

1862年(同治元年)6月16日,李泰国正式呈文英国外交大臣罗塞尔,请求批准他为清政府在英国“购买舰只和聘用官兵”,“成立一支欧洲海军舰队”即“中英联合海军舰队”。他说得很露骨:“这支部队不会在任何方面妨碍女王陛下政府,反而会使它在没有进行直接援助、省却那些烦恼的情况下,享有一切好处。”

1863年(同治二年)6月,李泰国从英国返抵中国,坚持要清政府接受“13条”合同内容。清政府看到了英国“其意竟是借此一举将中国兵权、利权全部移于外国”,当然不愿全部接受。

到了9月,阿思本率舰队到达中国上海时,李又同阿思本一起要求清政府按受13条,清政府断然拒绝。10月15日,李泰国、阿思本再向清总理衙门提出申呈,表示除非按13条办,否则就拒绝从事任何行动,并以最后通牒的口吻提出:“如果在48小时之内,我收不到一种有希望的答复,那就必须将这支部队加以解散。”

结果是,清政府不得不屈服于对方,答应他们的蛮横要求,即舰只由阿思本带回,变卖后银两缴还中国。

1863年12月12日,这段由阿思本统领的中英联合舰队公案就此了结。清廷先后白白搭进了60多万两银子,落得个一无所获。想靠外国力量建立中国舰队的打算成为泡影,这支舰队的甲板上甚至未曾留下一双中国人的脚印!

清政府为遣散“舰队”还承担了阿思本以下官兵600人9个月的月薪工银和回国路费共375000两白银,此外又赏阿思本白银10000两作为“酬劳”。

阿思本舰队的流产,给清廷君臣以很强烈的刺激,自主、自造、自强等观念逐渐成为头脑清醒者的共识。

在内忧外患严重局势的迫使下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社会思潮推动下,清政府总理衙门的奕、文祥和地方督抚中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洋务派”,在自强和求富的名义下,“采西学”,“制洋器”,进行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

1862年初,左宗棠领兵入浙,开始与外国接触,在战争中使用了向外国人借来的轮船,直接感受到了轮船的好处。

1863年3月,他在上总理衙门书中,向清政府提出了“将来经费有出,当图仿制轮船,庶为海疆长久之计”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