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是世界上第一台微型电脑的创造者。当年轻的软件天才比尔·盖茨领导的微软公司跟他合作后,更是如虎添翼,使他的产品在市场上极具吸引力。当时,罗伯特的眼前只有广阔的市场而没有对手,完全有机会做成世界超级富豪。但是,他没有乘胜追击,一门心思只想巩固现有的成就,却忽略了对产品的研究与革新。为什么呢?他害怕丧失现有的成果。因为搞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都要花钱、花时间,一旦开发不成、革新不利,他所投入的金钱、时间岂不要付之东流?在这种疑虑和犹豫中,罗伯特坐失良机。
不久后,别的公司也生产出了微型电脑,而且性能更优越。罗伯特这才着急了。但他仍没有考虑利用自己目前的优势改进产品,而是把时间花在打嘴巴官司上。他在报纸上谩骂那些公司是小偷、强盗,剽窃他的创意,抢走他的生意。但是,无论他怎么骂,都不能阻止对手前进的脚步。无奈,罗伯特又出损招,将“微软”的软件跟自己的电脑进行搭配销售。他知道“微软”的软件对顾客很有吸引力,所以他要求购买软件者必须同时买他的电脑。这无疑损害了微软公司的利益。于是,双方关系破裂,合作中止。罗伯特无以为继,只好卖掉自己的公司。后来,他在一个小镇上当了牙医。
在人生竞争中,总有几次处于绝对优势,也有几次处于绝对劣势。关键在于你能否化劣势为优势,化优势为胜势,化胜势为胜果。如果错失一次乘胜前进的机会,有时要付出半生甚至一生的代价来弥补。
因此,当形势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大踏步前进,不能让机会轻易溜走。机会稍纵即逝,我们如果当时不把它抓住,以后也许就永远失掉了。
当然,在局势不利时,我们一定要学会暂时妥协。社会里的争斗有很多种解决方式,妥协是其中的一种。妥协是双方或多方在某种条件下达成损益不对等的结果。在解决问题上,它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出现之前,它却是最好的方法。
如果奋起抗争不起任何作用,那就用百倍的忍耐为既定的目标暗中积蓄力量。妥协是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在冷静中窥视时机,然后准确出击。
当年肯尼迪在竞选美国参议员的时候,他的竞选对手在最关键的时候,轻易地抓到了他的一个把柄:肯尼迪在学生时代,因为欺骗而被哈佛大学退学。这类事件在政治上的威力是巨大的,竞选对手只要充分利用这个证据,就可以使肯尼迪诚实、正直与道德的形象蒙上一层阴影,使他的政治前途黯然渺茫。
一般人面对这类事情的反应,不外乎极力否认、澄清自己;但肯尼迪很爽快地承认了自己的确曾犯了一项很严重的错误,他认为:“我对于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感到很抱歉。我是错的,我没有什么可以辩驳的余地。”肯尼迪这么做,等于说他已经放弃了所有的抵抗,而对于一个已经放弃抵抗的人,你还要跟他没完没了吗?如果对手真的继续进攻,反倒显得没有一点风度。
所以,我们应记住一个基本原则:一个人既然已经承认错误了,那么你就不能再去攻击他,再去跟他计较。
许多人都能准确地回答这样的问题:将拳头笔直伸着打人有力呢,还是先将拳头收回来再打出去有力?是身体笔直跳得高呢,还是先将身体蹲一下跳得高呢?
这是生活常识,没有人会答错。先退后进、以退为进,其实也是办事的常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运用自如。
为什么呢?对别人委曲求全,是件很没面子的事。许多人宁可折断腰杆,也不肯让面子稍稍受损。这当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无可厚非。但那些干大事的人却另有选择。
汉高祖刘邦曾率军讨伐匈奴,被打得大败。刘邦死后吕后主政。匈奴冒顿单于想趁机攻打汉朝,只是苦于师出无名,便送来一封信,想激怒吕后挑起战事。信中说要娶吕后为妻,代替刘邦当皇帝。
吕后大怒,想斩掉来使,立即出兵。大将樊哙气愤不平,表示愿领兵十万,“横扫匈奴”。这时,名将季布坚决反对出兵,他的理由是:现在高祖刚刚去世,国内人心未定,战争的创伤尚未平复,怎么能因一时之辱,置天下安危于不顾呢?
吕后冷静下来,命人写了一封非常谦卑的信:“大王不忘怀于我,给我来信,想我年老色衰、发齿脱落、行步失度,哪配得上大王您呢?现在奉上我平日乘坐的御车两辆、良马八匹,给大王乘坐。”
冒顿也是一代英雄,见了此信,找不到出兵的借口,只好暂时打消了大举入侵中原的念头。
妥协是在不利形势下所实行的一种让步政策。斗争处于劣势时,对方往往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我们只好暂时让步,满足其要求,以待危机过去,再解决问题。
妥协既可以避免时间、精力等资源的无效投入,又可以获得暂时的和平,以扭转对你不利的劣势,还可以维持自己最起码的存在。妥协有时候会被认为是屈服、是软弱、是投降,而实际上,妥协是一种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智慧,既是转危为安的战术,也是图谋远举的战略。所以,古今智者都懂得在必要时向别人妥协。毕竟人生成功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