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素质教育丛书-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33169600000032

第32章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准则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提倡重言诺、讲信誉。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人如果不守信义,不知道他还怎么可以为人?儒家推崇的修身立德,就是讲做人的准则,即要做到忠信。当然忠和信都含有时代的色彩,我们把“忠”理解为具有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信”则是诚实、信义。这是达到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起码要求。

三国时代的曹操,素以治军严明著称。一次行军途中,他下令:“麦子已成熟,大小将士都要爱护,如有踏坏麦田的一律斩首。”结果是他自己的马受到惊吓,踏坏了一片麦田。自己当众说出的话和宣布的纪律难道自己就可以不照着做吗?曹操深知食言必不能服众,于是他用剑割下自己的一绺头发,以代替斩首的处罚。这样做决不是曹操的虚伪,要知道在古人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作为一军统帅的曹操能以发代首,来彰明纪律,遵守承诺,是很了不起的。曹操的军队因军纪严明,英勇善战,很快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春秋时期吴国的季札,以“墓树挂剑”受到人们的赞颂。季札奉命出使,途经徐国时,徐君设宴款待,见季札佩带的一柄宝剑非常名贵,很喜欢,但又不好意思开口讨赠。季札看出徐君的心意,暗自决定等出使回来后,就把宝剑送给徐君。哪里知道他返回时,徐君已经死了。季札很悲痛,他来到徐君墓前,祭拜后解下身佩的价值连城的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转身离去。随从舍不得,认为当初季札并没有当面答应要送,现在徐君已死,宝剑挂在树上丢掉很可惜。

季札却说:“我当时在内心里已决定把宝剑赠送给徐君,现在他人虽然死了,我不能违背自己的心愿。我把宝剑挂在徐君的墓树上,正是为了实现自己曾在心中许下的诺言。”

这种一诺千金的例子,在中国历代有操行的士大夫身上都能找到。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这是我们做人永远要遵循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