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素质教育丛书-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33169600000037

第37章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据说小羊羔吃奶时要用跪地姿式,来感谢母羊对自己的哺育之恩;乌鸦要用口衔着食物去喂养年老不能飞行的乌鸦妈妈,以尽自己赡养母鸦的义务,这说明连动物也“懂得”孝道,何况人乎?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是用比喻的手法,教导人们千万不要忘记父母对自己的抚养之恩,自己也不要忘记对年老的父母尽赡养之义。

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劝报恩亲篇》一开始就说道:“天地重孝孝为先,一个孝字全家安。

为人须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

结尾时又概括起来: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亲。

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

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

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育恩。

父子原是骨肉亲,爹娘不敬敬何人。

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

正由于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孝道,所以也涌现了许多芳名留世的孝子。下面我们介绍几例。

以前,有个孝子名叫剡子。父母年老时,一双眼睛患病,十分痛苦,希望吃到一些鹿乳,以治眼患。

为了得到鹿乳,剡子不顾危险,身穿鹿皮,进入深山,扮作小鹿,入鹿群之中,取得鹿乳回去供双亲饮食。有一次,被猎人发现,以为是只野鹿,张弓向他射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剡子站起来,解开鹿衣,将实情告之,猎人听后十分感动,方解中箭之危。

这个故事叫《鹿乳奉亲》。下面再说《子路背米孝双亲》。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他性格爽朗、好勇,喜欢别人告诉他自己的过错,是春秋时鲁国有名的孝子。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但他对双亲的孝顺却是尽心尽力的。他自己吃野菜和蕨菜做的面团子,但起早贪黑地到百里之外的集市去买米,背回来给二位老人做饭吃,从不让二位老人与自己吃一样不好的东西。

子路常对人说:“背着沉重包袱走远路的人,就会不选择地点而休息;家里穷,双亲年老的人,就不论挣多少钱而参加工作。二位老人去世后,我往南去到了楚国,受到了楚国的重用,跟随我的车达到一百多辆;我积攒的谷子有几十万担;坐车铺的垫子,一层接一层,吃饭的时候,摆列着多少个鼎挑着吃,可以说是既富且贵了。这时,我却愿回到自己吃野菜和蕨团子、给二位老人到百里以外的集市上去买米回来同父母一起享受欢乐的时候,可是不能再得到了。这就像是‘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弗及’啊!二位老人寿数有限,倏忽之间如白驹过隙一样,转眼就过去,这就像草木想着不衰谢,可是霜露不允许啊,孝子想要孝敬老人,可是二位老人不能等待啊。没能及时孝敬老人,时机一过,后悔也没用了。”

最后说《缇萦上书救父》:

缇萦,是汉文帝时太仓淳于意的小女儿。她父亲淳于意,是个精通医道的有名医生。在回到家乡行医后,远近患者纷纷前来就医,使他应接不暇。但他不愿替权贵治病,如遇此种情况他就躲避起来。他当时担任着管仓官员,故被以擅离职守罪处“肉刑”。当时的“肉刑”是一种“断肢体,刻肌肤”的酷刑。为照料父亲,缇萦跟随押送父亲的囚车一同来到长安。

她想到将遭受肉刑的父亲,不仅自己将终身残废,还会使全家人以及亲戚朋友都十分痛苦,而每年像父亲这样被判肉刑的人何止成千上万。于是她鼓足勇气上书汉文帝,信中陈述了肉刑给犯人及家属带来的巨大的肉体和精神折磨。而且断肢刺字,使犯人想改过自新也不能了。她还说,如果皇上一定不肯废除肉刑,自己愿意卖身充当官婢,替父亲赎免肉刑。汉文帝看了这封理直气壮、情真意切的上书,很受感动,就下诏废止刑。淳于意也得免肉刑,回家与女儿团聚。

缇萦由孝敬父亲,进而挺身为普天下遭同样痛苦的人呼救,这样的精神不能不让人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