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素质教育丛书-艰苦奋斗教育读本
33170200000014

第14章 奋斗楷模篇(1)

(第一节)毛泽东远道借书

毛泽东酷爱读书,这个习惯是他从小就养成的。

当毛泽东还只有14岁的时候,他已经把家乡韶山村里能借到的书都读过了。

一天,天气炎热。毛泽东头顶烈日在地里干活,路上远远走来一个人,此人一副读书人的打扮,他发现路边的树荫下放着一壶水,便走上前向正在干活的毛泽东打招呼:“喂!小兄弟,天热口渴,能不能赏一碗水?”

“行!”毛泽东爽快地答应了。

读书人走到树荫下喝起水来。

“看你的样子是读书人吧?你从哪儿来呢?”毛泽东问。

“我从湘乡县棠佳阁来。那里的藏书可多啦!让你看也看不过来。”读书人喝完水抹了抹嘴说。

毛泽东听了,心里一亮,忙接着问:“棠佳阁离这里有多远,路怎么走啊?”

“远着呢!要走30多里山路……”那个过路的读书人一五一十地把去的路告诉毛泽东。末了他还叮嘱一句:“山里有野兽,你可别一个人走啊!”

第二天,鸡叫头遍。毛泽东就起床了。

当太阳高高挂上天空的时候,他已经来到了棠佳阁。

棠佳阁的主人见来了一位陌生的少年。他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主人非常奇怪。一问,才知道这位叫毛泽东的少年是翻山越岭,远道前来借书的。主人立即把他带进了藏书房。

毛泽东还是头一次看见这么多的书。面对这一片书的海洋,他简直惊呆了,不知借哪一本书好。主人便从书架上拿了《盛世危言》和〈新民丛报》借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赶回家,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读完了又远途跋涉去换新的书。几年中,他几乎读完棠佳阁的全部藏书。

棠佳阁的主人钦佩地对毛泽东说:“我一生读了这么许多书,而你只用几年的工夫就读完了,你将来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啊!”

(第二节)邓小平爱好体育

邓小平同志一生喜爱体育。早在少年时期,足球场上就已经闪动着邓小平的身影。后来,为了探求真理,他到法国勤工俭学,在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学习之余,最吸引他的体育运动是足球。有一次为了观看奥运会足球赛,他苦于没钱,就把一件外衣脱下来送进当铺,换钱买票看球。建国后,他当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依然喜欢足球。有一年,他因腿骨骨折住进医院,竟在床上吊着腿,看完了一场足球赛的电视实况转播。

邓小平同志十分注意锻炼身体。战争年代,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条件,他就洗凉水澡,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坚持不懈。游泳、台球、棒球都是邓小平喜爱的运动项目。其中,他最着迷于奔向江湖大海。即使已过80高龄,每当暑天他仍到渤海或黄海之滨去劈波斩浪,畅游大海,常常一游就是一个多小时。他说:“我能游泳,证明我身体还行。”

打桥牌,是邓小平同志最有效的休息手段。他曾说过:“唯独打桥牌的时候,我才什么都不想,专注在牌,头脑能充分地休息。”打牌时,他思路敏捷,出牌果断,攻守自如,出奇制胜。他凭借几下年打桥牌的深厚功底,常常以神机妙算掌握牌桌上的主动权,迫使对手败下阵来。由于他的大力推介,桥牌已经风靡神州大地。为此,邓小平被国际桥牌协会提名为1981年世界桥牌名人。

1959年,因为腿部曾经骨折过,他听从医生的劝告,坚持每天散步以恢复脚力,并逐渐养成了散步的习惯,而且很快就不以此为满足。1979年7月12日,邓小平又向海拔1,800米的黄山进发。30公里山路,行行复行行,他竟把随行的年轻人甩在后面。邓小平凭着强健的体魄,在三天的时间里纵横踏过山路崎岖的黄山群峰。饱览了天都峰、莲花峰等胜景后,他满怀情趣地说:“爬了黄山,天下的名山都不在话下嘛。”他的女儿邓榕在1994年3月8日回答各国记者问时说:“邓小平虽然快90高龄了,但坚持锻炼,每天散步3公里,有时还多一些。”

(第三节)茅盾孜孜不倦

茅盾,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出生于浙江桐乡的乌镇。

茅盾从小就酷爱读书。平时,母亲给他3.5元零用钱,他大部分都用来买书和杂志。

有一年暑假,茅盾所在的湖州中学组织师生坐小火轮和火车到很远的南京城去参观。参观结束后,老师带着他们去著名的雨花台游玩。

雨花台附近的小路边有许多小摊,摊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美丽漂亮的雨花石。同学们都买了许多准备带回家去。茅盾也挑选了一枚色彩艳丽、光滑圆润的雨花石仔细端详着,越看越是喜欢。可他一问,价钱贵得惊人,茅盾心想:身上仅有的这些钱原是打算买书的,买了雨花石,怎么买书呢?他考虑再三,只买了几枚最普通的雨花石。

从雨花台回来,茅盾和几个同学又来到书店里,书店里堆放了许多书,茅盾不知道看哪一本书好。看了一会儿,他翻到了一本古人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就站在书柜旁边,贪婪地看起来。一个个新鲜有趣的小故事把茅盾深深地引住了。不知不觉天暗了下来,书店里点起了灯,茅盾在昏暗的灯光下继续津津有味地看着。

几个同学找遍了整条街,终于在这家小书店里找到茅盾,他们连着催了好几遍,茅盾这才合拢了书。他花钱把书买了下来,又挑选了另外几本书,才和同学一起回到了旅店。

在回湖州中学的旅途中,大家有说有笑,只有茅盾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边看《世说新语》,两天两夜的路程,茅盾居然把这本书读了两遍。

回到湖州中学以后,茅盾心里非常高兴,他现在知道了,中国历史上还有这么多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他觉得,这是南京之行的最大收获。

(第四节)冯玉祥冬夜苦读

1894年冬天,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熄灯号早已吹过,营房里一片漆黑,士兵们已经入睡,只有几个荷枪实弹的哨兵还在营房的四周走动。

连长正准备回房休息,忽然,他一眼瞧见营房角落的,一扇窗户里透出微弱的灯光。连长十分奇怪,这间屋子既脏又小,平时又不住人,只是堆放一些杂物而已,怎么会有灯光呢?

连长踮着脚,悄悄走近这间小屋,推开虚掩的小门,只见一个矮矮的身影端坐在几块叠起的砖头上看书。连长一眼就看出,这是连里年龄最小的士兵——年仅12岁的冯玉祥。

“冯玉祥。”连长轻轻叫了一声。

没有听见,也许冯玉祥读书太用心了。

“冯玉祥!”连长提高了嗓门又叫了一声。

全神贯注的冯玉祥吃了一惊,回头一看是连长。冯玉祥连忙一个立正。“啪”行一个军礼,用徽微颤抖的声音叫了一声“连长”。

连长走到冯玉祥的跟前,接过他手里的书翻了一翻,问:“这么晚了为什么还不睡觉?”

“白天忙着操练,没有时间看书,想利用睡觉的时间读一点书,违反了部队的规定,请连长处罚。”冯玉祥对连长说。

连长没有回答。他环顾了一下这间小屋。只见从屋梁上悬下一根绳子,挂着一串正在燃烧的大麻籽。原来,冯玉祥是点着绳当灯的。为了节省灯油,冯玉祥在营房四周的空地上种了许多大麻籽,他把成熟的大麻籽穿成串,每晚用一串。

有时读书入迷了,一串点完,他就再点上一串,彻夜读书。

一阵风从门缝里吹进来,连长不禁打了一个寒战,连长问冯玉祥:“为什么不找个暖和的地方呢?”

“在宿舍里读书会影响别人休息,再说熄灯号一吹,宿舍里就不能再点灯了。”

“你不怕冷吗?”连长握住冯玉祥冰凉的双手问。

“不怕!冷一点就不会困了!”

“那你可要当心身体呀!”连长关心地叮嘱了一句,转身走出寒冷的小屋,并轻轻地帮他掩上门。

冯玉祥刻苦攻读,学到了许多东西,后来成为一名著名的爱国将领。

(第五节)郑虔柿叶练字

唐朝时期,在长安的东南方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古寺,这就是著名的慈恩寺,寺里有一十分有名的塔,叫大雁塔。相传唐僧从西天取经回来就是在这寺中翻译经卷的。这里也是唐朝书画家郑虔练习书法的地方。

郑虔小时候因为家里很穷,书还没读完就出来做事了。

可是,他又酷爱绘画和书法。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买纸,为此郑虔非常苦恼。

一次,郑虔从慈恩寺前走过,只见墙内外古老的垂柳夹着高大的柿子树,满地都是红黄斑阑的柿子叶,两个年轻的和尚正抬着满满一筐柿子叶走进寺院的大门。

郑虔看了感到很奇怪,寺庙里要那么多柿子叶干什么呢?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慈恩寺每年都要储存一屋子的柿子叶准备第二年烧火用。

郑虔突然灵机一动:古人能在蒲草上抄书,我就不能在柿子叶上写字吗?他立刻来到慈恩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寺里的住持和尚。希望住持和尚能同意他利用这些柿子叶来练字。

住持和尚看着眼前这位勤奋好学的少年,很想帮郑虔的忙。于是,他当场答应了郑虔的请求,还请他搬进寺庙去住。

从此,郑虔住进寺院。他每个月到图书馆干几天活,给皇帝和朝中的官员查找历史资料,其余的时间则用来练字。

每天早晨,他装了满满一篓柿子叶来到山门外,端端正正地坐在石凳上,石桌的左边摆着字帖,右边摆着砚台,只见他从左边的竹篓里拿出一片手掌大的柿子叶,写几个字放进右边的竹篓。到了中午,柿子叶写完了,下午再装上一篓继续写。

清风阵阵地吹,树叶沙沙作响,郑虔日复一日,坚持不懈,不到一年,寺里几间屋子的柿子叶都让他写遍了。

终于,他在柿子叶上练出了一手好字,后来,经过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唐朝有名的书画家。

(第六节)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时,有位少年名叫李密。他是隋朝名将蒲山公李宽的儿子。后来辞退工作,在家专心读书。

李密读书非常用功,他十分珍惜时间,整天埋头苦读,连家门都很少出。他决心通过努力,把在宫廷中浪费的时间补回来。

李密在父亲的影响下,特别喜欢读兵法书。他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攻读《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书,不但把书中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连注释都能背下来。

和兵法有关的历史书,李密也喜欢攻读,在读《史记》、《汉书》一类的书籍时,他不弄清历史事实决不罢休。为此,他特地拜包恺为师,读书中遇到疑难问题就虚心上门请教。

一天,李密正埋头攻读《汉书·项羽传》,读到一半,对有些事实感到疑惑,准备去找包恺老师问个究竟。他刚合上书本,转念一想:“我还有好多书没有读完,走路耽误了看书时间多可惜!”

想着想着,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是他拿起《汉书》,快步跑到牛棚里,从牛棚里牵出一条大黄牛,在牛上铺上草垫子,然后把汉书打开挂在牛角上。他一跃身跨上牛背一手提着缰绳,一手翻着书,边走边读,向老师那儿走去。

大黄牛走得很稳,李密专心地看着《汉书》。见此情景,路上的人都向李密投来惊奇和赞叹的目光。

这时,正好越国公杨素骑着马从后面过来。他还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人牛角挂书而读,他打马从后面追了上来,问:“你是谁家的学生,这么好学?”李密抬起头,一看是越国公杨素,连忙从牛背上跳了下来。他恭恭敬敬地向杨素行了礼,回答说:“我叫李密,是包恺的学生,李宽的儿子。”

“为什么要边走边读呢?”

“我怕走路耽误了看书呀!”

杨素看见李密这么好学,对他大加赞赏。

后来李密终于成为一个精通兵法的人。隋朝末年,他参加了起义军,成了起义军的领袖。

(第七节)王冕佛寺苦读

一天,王冕出外放牛,经过村学校时听老师讲课,因听入了迷,牛跑掉也不知道。他父亲便把他狠狠打了一顿。过几天,王冕还是去听课,父亲又要打他,母亲舍不得,为儿子求情说:“这孩子只想读书,不想放牛,打他也不会改,还是让他去吧!”

从此,父亲不让他放牛了。他就投奔到一个寺庙里住宿,白天帮别人做些杂事,换两顿饭吃,到晚上,和尚不准他在睡的地方点灯,他只得早早睡下。

不多久的一个晚上,他发现佛堂里有盏长明光,整夜不熄,他想只要借到书,晚上就可以安静地在此读书了。第二天,他向村学老师借了书,晚上等和尚都睡了,便偷偷地溜进佛堂。

佛堂里静悄悄的,一盏长明灯高高地挂着,淡淡的灯光照在佛像脸上,王冕开始时感到有些胆颤心惊,可稍稍定了神,就觉得没什么可怕了。于是他跳上佛像的大腿,拿出书来,在长明灯下读起来了。他本来就喜欢读书,读得高兴,就高声朗诵,有时要思考了,就低声反复咏吟。疲倦了,打个盹,醒了再继续读,直到天亮。

当时一个绍兴人叫韩性的。是元代末年的学者,听说王冕这孩子这样好学不倦,就收他为弟子。王冕得到韩性的精心传授,学业飞速进步,后来终于成为著名的诗人和画家。

(第八节)李白与“铁杵磨成针”

李白是中国唐朝的一位伟大诗人。他写的诗雄奇豪放,浪漫流畅,在中国诗歌史上达到了高峰。

李白小时候很聪明,但也很贪玩,读书时不专心,怕困难。

一天,他正在书房里高声朗诵大诗人屈原的《九歌》。

刚读了几遍,窗前飞来一只小鸟,他马上合上书本去欣赏小鸟。

小鸟飞走了,他伸了个懒腰,转身看见书架上放着密密层层的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这么多书,我一辈子也读不完啊!”

每当客人来访,父亲总让他在客人面前作诗。客人听了,称赞李白才华有余,但又指出他学问不足。

客人走了以后,父亲把李白领进书房,指着书架,说:“把这些书全读完,你就有学问了。”

李白望着这么多书,真有些心灰意懒了。

一天,李白在书房里读了一会儿书,就感到浑身没劲了。

他想:“还是先外出散散心吧。”

他来到山下的小河旁,沿着河一边走,一边观赏着野外的风光。

抬头望去,远处有个人。他大步走过去原来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一块大石头上磨铁杵。

李白奇怪地问:“老婆婆,你磨铁杵干什么呀?”

老婆婆抬起头,看了看李白,回答道:“做针哪。”

李白更惊奇了,便追问:“做针?这么粗的铁杵,怎么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一面磨一面不紧不慢地说:“能,一定能。我每天磨一点,每天磨一点,早晚能磨成针的。”

聪明的李白,听了老婆婆的一番话,顿时领悟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他想:“对呀!我一天看一点,一天看一点,早晚也能把书房里的书看完的。”

他道别老婆婆,飞快地回到书房,孜孜不倦地读起书来。

每当读书疲倦,想偷懒时,脑海里便立即浮现出老婆婆磨针的情景,就又继续读起书来。果真没用几年的时间,就把书架上的书全部读完了。

(第九节)沈国放自学成才

沈国放,中国外文部的“喉舌”——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外交部发言人,以其威严、睿智塑造了一个泱泱大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形象,赢得中外媒介广泛赞誉。但其成长的历程却是艰辛曲折的,体现了他勇于进取的奋斗性格。

1952年的一个冬日,沈国放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7岁那年来到常熟县实验小学读书,是个不让父母操心的孩子。他不爱动,一有空就抱着书看。那时他识字不多,但已开始囫囵吞枣地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等名著。

1968年10月他中学毕业,1969年初来到常熟县古里公社插队。两年里,沈国放什么活都干过。挑粪、喂猪、捞河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