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素质教育丛书-美育教育读本
33172500000012

第12章 综合篇(2)

有关地理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文化上的审美的差异,早在《诗经》已有所表达,《诗经》中的《风》就是反映出不同地域的人的审美品格的差别。其它史书如《左传》、《史记》的记载也很明确。地理环境造成的文化差异,在中国文化史上最为明显的可算是南北差异。北人生活于平原、山地、高原中居多,南人生活在丘陵水乡居多,其文化上就形成了一个是开朗高亢豪爽的特点,一个是谨慎细致敏感的特点。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北方作家诗人的作品的直露壮美风格与南方作家诗人的作品的细腻秀美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就大范围看,东方与西方的审美心理差别也很大,东方以中国为例,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是以追求一种和谐感为目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等都体现这一点;西方人也讲和谐,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学角度出发,认为和谐同数字、秩序、比例有关。

民族的审美心理与生存方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各民族的衣食住同本民族所在的地理环境有必然的联系,而其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同衣食住有极大关联。中华民族主要是农业民族,其服饰特点讲求实际,不求奢华。在服饰上的审美心理总体地说是以清淡平易为主,中国古代是以袍服为主,袍服宽大,可塑性较大,穿在人们身上,神采各异。袍服体现了中国人娴静、泰然、柔和的风格。西方以欧洲为例。欧洲人以西服为主,西服衣领开展,只有两粒扣子,给人一种舒展大方的感觉,西服还包括领带领结,两者搭配,更见变化多端。西服体现了欧洲人那种追求变化的个性。中华民族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人是很重视“食”的。中国人食讲求色香味形俱全,其艺术特质及以和为美的特点由此可见一斑。西方人的西餐,刀叉碗碟,清楚玲珑,熏肉、牛奶、三文治等,变化不多,体现了西人随便放纵的特点。中国人所住的房屋的结构讲求与自然环境相融;四面有窗,屋内房间相通,以中厅为中,各为对称建造,体现了中国建筑美的标准是对称、平衡以及突出集体的特点。西方人住的房屋倾向于与自然隔绝,房间独立,单个结构明显,体现在大建筑物上如金字塔、教堂等都是孤立的实体,现在中国人在建房时喜欢模仿西式,各个单间很独立,也正体现西式房的特点。西方人这种建筑特点突出了他们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风格。

民族审美心理与宗教的关系也很密切。世界上有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对东方人影响较大,伊斯兰教对阿拉伯世界影响较大,基督教对西方影响较大。宗教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和审美生活产生深选影响,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其审美心理一定会打上宗教烙印,对其审美心理的形成影响重大。单从民族文学方面去分析,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具有明显的差异。汉民族是深受佛教影响的民族,其文学作品着重体现人们内心的情感,重视内心对生活的体验,带着一种超脱。阿拉伯民族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其文学作品注重直感,在形式上篇幅不长,体裁变化不大,审美情趣上表现出自然直率真诚的风格。西方民族都与基督教有关,其文学作品火药味极浓,充满血腥味,描写圣战、复仇题材的作品比比皆是,主题总是歌颂那些为民族为国家利益而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物,悲剧色彩浓厚,崇高感很强,反映出西方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是高昂激越、壮美强劲。

民族审美心理与民族精神同属民族文化心理,只不过前者是较浅较显的层次,后者是较深较隐的层次。西方民族其源头在古希腊,希腊民族总是透着海的气息,因此崇利尚力就成了其民族文化的一种特色。希腊民族的生存发展自古以来同海洋关系密切:海洋的广阔浩大锻炼了其民族的抱负;海洋的凶险多变造就其民族的勇气胆量;航海的生活造成其接触其它民族文明的机会,拓展了其民族的视野,开阔了其民族的胸怀;海洋的神秘,吸引其民族的目光刺激了其欲望;总之,同海洋有关的一切,无不同力量同利益拉上了关系,其民族审美心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其民族精神也体现其中。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如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描写了海洋生活的凶险,鲜明地体现古希腊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民族精神,其它西方民族的文学作品也有很多类似的题材。中华民族是一个内陆民族,其文明发源是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水系的中下游,古称中原地带,民族生存条件与求生手段与西方民族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主要是靠实实在在的耕种,祈求风调雨顺,相对海洋民族来说风险似乎是小了点,所以他们不与天地作对,虽然也经历了很大的天灾人祸,但他们团结起来,靠自己的智慧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由于自然的力量,使中华民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性,形成了与天地亲和的文化心理,造就了敦厚的性格,凡事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这些审美心理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核。中华民族的古文化中,写景抒情的诗文俯拾皆是,山水画成了艺术主流,这些都融进了民族精神,体现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特点。

另外,民族审美心理与民族民俗风情,如节日、礼俗、禁忌、礼仪等相关,与民族艺术如戏剧、诗歌、绘画、雕刻等无不拉上关系。这些民俗风情以及民族艺术对民族审美心理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这里不再讲述了。

(第四节)细说人体美

人类是万物之灵,有了人才有美产生,人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物。

对于人体美,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审美标准有较大的不同。中国人强调德容并重,灵与肉结合,外国人特别是西方非常重视人体比例,人体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系数,如胸围、腰围、臀围都有严格的标准,如有不符,便算不美。

其实,人体美包括许多方面,如形体美、姿态美、内在美、服饰美等。

先说形体美。一般地说,中外都一样,比较重视女子形体美的研究。说到人的形体,必然要联系到容貌、躯体、四肢、发肤等几方面。我们平常所说一个女子的容貌怎样,一般是指脸蛋如何。当一女子的脸的各个部分都和谐匀称才可算是一张美丽的脸。眼睛与眉毛配合,眼睛要求曲线优美、黑白分明、晶莹光亮、位置适中,眉毛如月,淡而不稀,与眼睛相得益彰。口与齿互为衬映,唇的曲线要细要显,厚薄适中,嘴的宽度不宜太小,当然也不要太大,最理想的是眼睛的1.5倍左右。嘴唇的颜色宜鲜红色润,其大小介于小鼻翼宽度的1到2倍之间算是标准唇形。牙齿细、白、齐,与红唇美嘴配合,能给人增加无限魅力。耳朵越丰满越美,要有适量的脂肪与厚度,颜色以白里透红者佳。鼻子是起稳定面部格局的作用,不论从哪一角度看,鼻梁挺拔俊秀,鼻不露孔,其长度是脸长的1/3,鼻尖高为鼻长的1/3,这样的鼻子算是美丽。面颊为脸部之主,肤质细腻,色泽红润,就能把五官托得更突出,面颊忌粗糙、干燥、苍白,最好是两腮处有酒窝,这可以增加脸部的动感,美上加美。

人的躯体可从颈背、胸腹、腰臀三个部分来看。

女子的颈项要求色白、丰满、修长,不宜黑,不宜瘦,不宜短;背要圆白丰腴、光滑而富有弹性,才达到要求,忌扁平弯曲。胸主要是指乳房,位置宜高不宜低,形状宜挺不宜瘪,要坚挺,要丰满,不显得枯萎,不显得臃肿;腹要求光滑而圆浑,稍微突出,肚脐位置适中,居全身正中,脐以大而深为美。女人的腰很迷人,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腰是一身之枢纽,腰细而有肉,就能有蜿蜒施展之妙,就能突出胸部,这才算美腰;美臀其轮廓应明显隆起,成为柔软的波状形,其美在于丰满、圆滑、细腻、白皙和富有弹性。

人的四肢与发肤同容貌躯体相配合,就能完全地表现整体美。女子的手臂之美在于修长柔软。臂要成圆筒形,并要丰满,肤色洁白,肤质细嫩;手掌肉要厚且软,富有弹性,不露骨,不显青筋,手指指根粗,越向指尖越细,长度适中,尖端圆滑纤细,并带有肉感。女子的腿从形看,大体是圆锥形,并且丰盈柔滑,洁白如玉,腿围不超标,就算美腿;脚要美,也有讲究,长为身高的1/7,脚趾排列整齐有致,脚掌厚薄适中,脚踝光洁无纹,这就达到美的要求。女子头发以稠密、光滑、乌亮为美,皮肤以色艳、质软、丰润、柔滑为美。

再说人的姿态美。姿态美是指人体在空间运动、变化的样式美。美的姿态千姿百态,但可概括为壮美的姿态和优美的姿态两种。壮美的姿态的特点是庄严、威武、刚强、有力、豪放,优美姿态的特点是柔和、文雅、活泼、可爱。一般说来,壮美姿态对男性而言,优美姿态是对女性而言。要做出壮美的姿态,一般要求线条要直,身体各部分要协调对称;要做出优美的姿态,一般要求身体和四肢的姿态要多变,运用不对称的原则造出多姿的形象。

三说内在美。人的内在美指心灵美、气质美和性格美。心灵美必须具备两个因素:美德和才能。心灵美的核心是善,美的东西一定是善的,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哲学家都把美同善看作是同一样东西。说确切一点,心灵美是有时代性和阶级性的,时代不同、阶级不同,道德观就出现差异,并且有时还出现相对立的情况。比如封建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评价善恶的标准当然是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心灵美的具体表现,体现在与国家的关系上,具有爱国精神、民族意识,体现在与人际关系中,具有大公无私、乐于助人、待人以诚的胸怀,体现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表现出互助、互尊、互敬的行动。

美德不是心灵美的全部内容,但没有美德,就没有心灵美,而除美德外,才能也是心灵美的一个重要方面。才能可以帮助人建立先进的世界观,使人性更丰富。有些美的行为单靠美德是不能实现的,必须靠才能的帮助,搞科研为人民这种理想要实现,没有才能当然只是纸上谈兵。气质是指人稳定的心理特点,气质无道德上的善恶之分,却有美丑之别。气质有多种类型,每一种气质都有不同的审美价值。气质一般可以通过敏感性、主动性、反应速度、可塑性、情感斜度、情感兴奋度等几个方面影响性格。性格美范围较广,包括了心灵美和气质美。一般划分为壮美性格和秀美性格、喜剧性格和悲剧性格等。壮美的特点是强大,壮美性格最有激情,能引人积极向上;秀美的特点是娇柔,秀美性格能引人向善,唤起人们的喜悦之情;喜剧性格的特点是引人发笑,让人在笑声中得到教益;悲剧性格的特点是引人沉思、面对现实、多作思考,寻求解决办法。

四说服饰美。俗话说“三分容颜七分妆”,说出了服饰对人的美起很大的作用。服饰美的原则有6条:和谐、比例、均衡、节奏、重点、色调。

和谐一般表现在5个方面,就是线与形的和谐,体积大小的和谐,质地的和谐,色彩上的和谐,观念上的和谐。比例一般用黄金分割率做标准,即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等于较大部分与较少部分之比。服饰上的均衡一般包括2个方面,一是上下均衡,一是左右均衡。这些还要同人体有机结合才能体现均衡造成的美的效果。节奏是一种运动形式,体现在服饰上是衣服给人的动感。重点是为了突出,引起注意,显出主次。色调讲够调配,调配得好,能增加美感,色调可据人、据时、据条件、据环境作不同的搭配。服饰美这些原则在具体运用时不能轻率,违反了往往就失去本来应有的审美价值。

(第五节)欣赏活动概论

欣赏活动主要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的欣赏。通过欣赏,我们可从中得到审美快感,我们的性情也可以得到陶冶,成为一个情操高尚的人。

生产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反映生产劳动,因为文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学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注进作家的审美感受,通过形象、语言、情节塑造出真实的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在欣赏中,读者以体验和想象为主要心理活动形式,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去进行艺术思维。读者的思想水平愈高、生活经验愈丰富、艺术接受能力和理解力愈强,就能愈透彻地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从中得到思想启发和艺术享受。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真善美高度的有机统一,读者可以在欣赏中深受感动,并使自己兴趣、爱好、道德情操受到洗礼,以至于影响整过人生。

文学欣赏主要是对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的欣赏。小说是指以语言为媒介,以虚构为本质,显现作者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受的文学体裁,它包括环境、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小说一直以来都是默默无闻的,西方直到19世纪中期才独立出来,中国到20世纪初才成为文坛正宗。小说的情节是传统小说和小说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情节是小说重要的一环,情节并非一种,习惯上把它们划分为戏剧性情节和非戏剧性情节,以人物为中心的小说,戏剧性情节较突出,情节安排是为了塑造人物;意识流小说一般是非戏剧性情节,情节是以意识流动为序。欣赏小说时,要注意作者对情节安排的匠心,这样才会有收获,获得美的享受。小说的人物往往就是小说的灵魂,有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有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人物也带有时代特点,欣赏小说人物可以感受时代的脉博。小说的修辞与语言上的修辞有所不同,概念内容更丰富,小说的时空安排,如顺、逆、倒、插、错乱、淡化等,有其丰富的内容;小说叙述的特点,如人称、描写、语言等有其特定的含义,我们在欣赏时要注意看出其中最具特点的一面,发现其美,从中得到欣赏价值。

诗歌是美文学,它同小说一样是来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很有欣赏价值。诗是抒情的艺术,抒情是诗歌的“本职”,其美学价值是在抒情中产生。诗歌的美学形态表现在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三个方面,诗歌的艺术手法有很多,主要包括比喻、通感、象征、映衬等,通过这些手法,诗人会把生活抒情化,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按表现手段分,可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不论是那一种散文,我们都要注意对其主题、构思的把握,注意对其作者及环境的研究,把自己的艺术感受同散文的特点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散文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戏剧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集文学、艺术于一身,欣赏戏剧除了用文学的审美眼光去分析外,还应注意舞台的布景及演员的技巧,从中发现美的东西,使自己在欣赏中得到愉悦。

美术是艺术中一个独特的部类,同文学、音乐、电影、舞蹈等有共性。美术的种类主要包括雕塑、绘画、建筑艺术等。中国美术同西方美术又各有不同,使美术世界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