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斯波克博士教育羊皮卷
33341600000040

第40章 媒体接触

1.电视

家长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帮助孩子理解并正确认识他们在媒体中看到的、读到的和听到的。

(1)不要限制孩子涉入媒体

在当今社会,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电视节目的日益丰富,青少年儿童看电视花的时间(每周23个小时),似乎比从事其他任何活动的时间都要多出许多。

这种状况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成人每周有23个小时把孩子留给了电视这个临时“保姆”。而这个“保姆”告诉孩子的就是:暴力是可以被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在没有爱情的情况下做爱是刺激的,此外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负作用;拥有最新产品是成功与幸福的手段。看起来,在电视保姆展示给孩子的世界和我们希望看到的世界之间,几乎没有相似点。家长为什么愿意把孩子托付给它呢?

原因很复杂。很多家长当然担心媒体对孩子的影响,可是很少有人能把他们的想法让广告商知道。然而,看电视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几乎无法拒绝它。

研究者认为媒体教给孩子以歪曲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例如,看了很多暴力电视片的孩子相信在真实生活中,被抢劫或被谋杀的机率比实际上可能发生的机率高很多。媒体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日常生活的价值也被扭曲了。

这种注意力的确是电视网络正在寻找的东西。很多人错误地以为电视工业的生产线是广告。事实上,电视公司卖的产品是观看者的注意力。换个说法是,收视率越高,亦即他们积累的这种产品越多,从广告中赚的钱也就越多。媒体所关心的就是能否赚取更多的利润。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如此。

既然电视节目是一种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手段(而不是用于教育或启发,除非吸引了你的注意力),那么大多数电视节目就都尽力吸引最广泛的收视者并常常变得耸人听闻,其中的原因就很清楚了。

所以,不要试图限制孩子接触媒体,家长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帮助孩子理解并正确认识他们在媒体中看到的、读到的和听到的信息。父母还应帮助孩子学会区分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以及什么是媒体的编造和虚构。

当然,某些少儿节目或科教节目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知识经验。这些节目也常以娱乐的方式进行教育,教给孩子关心他人与友善的价值。但相比而言,这些节目少得可怜,大多数的儿童节目仅仅是为了卖产品,并通过快速的、又经常是小丑的行为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电视对观看者的另外一个较小却很令人担心的影响是促进了孩子的被动性,使孩子缺乏创造性。看电视不需要观看者的脑力活动,你只需坐着让画面从眼前经过就可以了。这同读书或听广播有很大差别,后两者都需要接收者运用想象力。看电视的人对电视选择播放的任何画面都是被动接受者。看电视与创造力是不相容的。一些人认为这种非参与性的观看活动损害了孩子学习阅读的能力,只培养了短时的注意力。

那么,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显然,不让孩子看电视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解决方法。这种方法使孩子和家里人不再依赖于被动的娱乐活动,而要学习通过读书、写作或和他人交谈,来创造性地、积极地发展他们的兴趣。

但这种方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太极端,因为电视也有其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其优势,减少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我们就有必要遵循一些合理的规则。

(2)严格限制时间

一些孩子从放学回到家,直到晚上被勒令上床,他们都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看。他们不想花时间吃晚饭,做作业,甚至不跟家里人沟通。实际上,这对家长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看电视可以让孩子保持安静。但家长最好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和孩子达成一个合理而明确的共识:对于什么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和与朋友在一起,什么时间做作业,什么时间看电视,进行统筹安排。比如,可以让孩子在做完作业、杂事或完成其他任务后,拥有1~2小时看电视的时间。

(3)限制收看内容

对于较小的孩子,家长对他几乎有绝对的控制,因此可以一遍又一遍地为孩子选择好的录相带观看。孩子们甚至意识不到电视可用其他的方法来使用。当孩子确定看商业电视时,父母就一定要加以考虑。随着孩子长大,父母也要限制他们收看某些电视台的节目。如果家长把电视当做临时保姆,那么要弄清它是否符合家长的要求,就像平时对待其他临时保姆一样。

家长应当直截了当地禁止孩子看暴力节目。年纪小的孩子只能部分地区分戏剧与现实的关系。家长可以向孩子解释:“人们互相伤害和残杀是不对的,我不想让你看他们这样做。”即使孩子对父母撒谎,偷偷地看这样的节目,他也会很清楚父母的态度,这会保护他不受那些粗劣的暴力场面的影响。

等再长大一点,孩子就会开始对父母检查节目的企图表示愤怒:“其他孩子都能看,为什么我不能?”发生这种事情时,父母应当坚持自己的观点。孩子可能会在朋友家里看暴力节目或庸俗的娱乐节目,父母就要告诉孩子这种节目和家庭标准不符,因此不想让孩子看。

(4)给予悉心引导

处理电视上那些不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节目的最好办法是和孩子一起看这些节目,并帮助他成为一个有辨别和批评能力的观众。你可以就你们刚刚看完的节目是否和现实社会相似,做出评论。

如果刚刚看完一个打斗片,片中有人受伤,孩子却对此不屑一顾,家长可以对孩子说:“那人鼻子上挨了拳头,事实上一定受了伤,你认为是这样吗?电视并不像真实的生活!”这也会教给孩子同情暴力的受害者,而不是认同攻击者。看广告时,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他们说的是真的吗?实际上他们只想让你买他们的产品,这样他们就可以发财。”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广告是什么而看广告,并开始了解广告的操纵企图。当看到带有性内容的场面时,父母可以这样评论:“这一点也不像实际生活中的样子。它只是一场为了推销产品而进行的虚假表演。”

父母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利用与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机会来帮助孩子学会用更真实、更健康的方式了解世界。当孩子学到了这些内容,他就能获得对电视信息的分辨能力。

2.电影

对于7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看电影是一种冒险。比如,有一个像有生命的人物一样的节目似乎是小孩最理想的娱乐片。但当到了电影院,发现故事中的一些情节把孩子吓得不知所措。

父母有必要知道4、5岁的孩子不能清楚地分辨什么是编造,什么是真实。屏幕上的某些鬼怪面目狰狞可怖,会吓着孩子。所以最好不要带7岁以下的孩子去看电影,除非家长或其他非常了解小孩的人已经看过这部电影,而且这部电影具有积极意义,没有不健康的内容。

既便如此,小孩也必须在一个有同情心的成人的陪同下去看电影,因为这个成人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解释,既安慰了孩子,又灌输了正确的观念。

电影中的暴力场面也对孩子的心智成长造成影响。曾经在一所幼儿园里发生了一件事: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突然,有几个孩子粗鲁地打了起来,而且越打越凶。当老师规劝孩子们的时候,这几个孩子就反驳说,“三个小丑”就是这样的呀!

“三个小丑”是一个儿童电视节目,由一些旧电影短片编排而成,里面充满了暴力和插科打诨。此节目一经播出,就立刻受到欢迎。而那几个孩子的态度则反映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看暴力镜头会降低孩子的行为标准。而一些心理学实验也已表明,观看电影或者电视中的野蛮镜头同样会刺激成年人,使他们变得残忍。

有一个事件无疑是令人震惊的,那就是肯尼迪总统遇刺。但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学生听到这个消息后竟然欢呼雀跃!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小孩都对政治感兴趣,并了解政治?事实上,孩子们的这种反应或许只能归罪于他们的父母,这些父母在谈论自己不喜欢的总统时经常会说:“如果有机会,我就杀了他!”这句话带给孩子的,显然是逐渐有了试图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意识。

世界上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无数残酷、违法和暴力的事情。要想孩子完全避免暴力场景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我们可以培养孩子控制好斗本性(攻击性)的能力。为了能过上更加稳定和文明的社会生活,我们应该教育下一代尊重法律和他人的权利与情感。

有必要声明的一点是,重要的不是恐怖和暴力是否进入了孩子的视野,而是它们所带来的影响,如果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能适时地做出解释和引导,增强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分辨真假的能力,那么,我们就不必非得把恐怖和暴力镜头清除出孩子的视野。

关于哪些电影适合孩子的问题也没有硬性的、简单的规则,因为问题的答案依赖于孩子的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孩子对恐怖故事的反应,以及孩子想看电影的渴望和家庭的标准。比如,家长是想让孩子避免所有暴力还是某类暴力?认为什么时候孩子已经成熟了,能够看性描写的场面?在这些场面中哪些是可以接受的?

但核心的指导原则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健康,我们与其宽容,不如苛刻要求,因为可以这样说,让孩子看那种他还没准备好的、不安心或不适当的电影场面,比不让他看那种实际上他可以看的电影所带来的害处更大。因此,关于哪种电影适合于孩子,家长应听取一下孩子的意见,比如,他们为什么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准备好了,而且必须看某部电影。之后父母也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如在面对性场景时告诉孩子,无论在任何年龄,没有爱情的、野蛮的性都是不好的。孩子往往不喜欢父母的说法,但父母的做法则是教给孩子以家庭的标准的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并能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

本杰明·斯波克博士(Dr。Benjamin Spock)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医学家和教育家,她的《斯波克育儿经》一书在美国曾引起一场巨大而持久的轰动,并成为家喻户晓、父母必读的育儿经典,之后,又向世界各国和地区流传开去,产生国际性的影响。

在这部丰厚的著作中,斯波克博士几乎涉及了家庭育儿的方方面面,可谓巨细无遗,细致入微,给关切孩子成长的父母们献上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更重要的是,斯波克博士的教育理念也超越了一般教育类书籍对具体手段的强调。

第一,正如读者将要在本书中看到的,斯波克博士对教育方法极其重视,最为关切的问题就是,成人—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应该以何种态度与孩子相处是主动承担责任,还是逃避现实?是温柔地关怀,还是粗暴地使唤?是像对待朋友一般友善,还是像对待奴隶一般野蛮?以及孩子在成长过程会遇到哪些问题,会有怎样的表现,其深层原因是什么,家长应有怎样的心态,采取怎样的措施等。

第二,斯波克博士在拥有极高理论素养的同时,还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从而站到了更高的高度上看待现实问题。而且由于教育方法是来自实践,因此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本书中读者就可以发现,斯波克博士并不是立即就给出指导方法,而是首先要家长树立一种信心,相信常识,然后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书中,斯波克博士既有对孩子的研究,也有对家长的关注,更有对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考察。相信读者跟随作者的思路,就能获得启发,加深对教育方法的理解,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判断,最终领悟到教育的个中奥秘。

第三,斯波克博士认为,教育问题的核心实际上就是人性。想要培养出一个杰出的人,绝不只是在智能教育方面下功夫(而且如果进行强制性教育,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人性的真实和孩子的心理都必须充分重视,否则就只能导致人的发展失衡。在推行素质教育和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今天,这一点尤其值得强调,它甚至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

第四,斯波克博士非常注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当然,这种对话并非直接对话,而是指对孩子采取一种理解和友善的态度,主动听取他们的声音,发现他们的心理症结,从而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具体教育方法。这无疑是所有家长都应该学习的,而且实践起来也并不困难,只要我们时刻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关爱,乃至与孩子结为好朋友,我们就走上了成功教育之路。相反,如果我们仍然固执己见,不思改良,那结果很可能就是一边为孩子殚精竭虑,一边却与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

在此向各位家长或即将做家长的人士推荐本书,就是希望帮助家长远离家庭教育的误区,把握科学的教育法则,让孩子愉快而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