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如何把股市变成你的提款机
33345500000005

第5章 如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

任何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个市场,而是依附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而存在的,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的发展决定了股票市场的长期趋势,同时投资者对于股票市场的投资是否具有信心从很大一部分程度来讲也是决定于宏观经济的形势。最为重要的是,作为股票市场供应主体的各个上市公司,其最终收益水平的高低也完全决定于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试想,如果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上市公司的效益就会增加,其股票价格也会因此而上涨,使投资者分享到由于宏观经济形势有较好发展而带来的收益;另外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同时也增大了进入股票市场的资金量,对股票价格的上扬更起到积极的刺激作用;同时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也使得投资者的投资信心的高涨,对股票市场价格的上涨起到新一轮的推动作用;而一但一国的宏观经济形式低迷不振,就会使上市公司的收益大幅度减少,其股票价格转入低谷,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必然会因为宏观经济的萧条而效益大幅度减少,因此整个股票市场中大多数股票的市场价格都会有所下降。加上经济运行前景的不乐观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信心,使股票价格的走势更为疲软。

一、经济指标的变动与股票价格波动的关系

评判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指标有很多,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其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通货膨胀率等。在对股票市场进行宏观分析的时候,投资者只要着重分析对经济运行情况有重要意义的指标。本书着重介绍如何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动和通货的变动,判断股票市场的后期走势。

1.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一般地,如果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行业与本国的产业一致时,那么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应该与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情况相一致,但是由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情况有所不同,股票价格的实际走势也会出现不同情况的变动。

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会使股票价格在今后的走势中呈上升趋势。GDP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为各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助于经营条件的改善以及利润的增加,促使股票价格的增长;另外随着人们投资积极性以及手中资金量的不断高涨,对股票的投资需求也不断上涨,也会刺激股票价格的上扬。

宏观调控下的GDP减速增长也会使一国股票价格最终呈现平稳渐升的趋势。原因在于,如果一国经济增速过快就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的严重失衡,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然而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抑制GDP的快速增长其实是将偏离预定轨道的经济发展方式重新拉上正轨,预防经济过热发展。使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但是并未出现负增长或低增长,为以后经济得以更好地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我国现在的宏观调控政策本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基本目标,就是使GDP在宏观调控下减速增长。前几年,我国的GDP的增速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而高速增长的背后则是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是以牺牲环境能源为代价、以牺牲中西部地区发展为代价、以牺牲社会公平正义为代价、最关键的是以牺牲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和矛盾。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了要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提出了要把经济增长速度定在8%,既不是负增长同时也不是低速增长。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把“好”字摆在了“快”字前面,足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宏观调控目标是要使宏观经济的发展更为合理,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要逐渐得以缓解。政府虽然将GDP增速设定在8%,但这主要是引导性的。虽然2010年的增速不一定会只有8%(此前,市场大多预计中国2010年GDP增速将达到9%以上。瑞银一份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预计将会推动去年大幅下跌的中国出口在2010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而净出口反转将会抵消政府相关投资增速的下滑。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和建设活动的持续强劲增长、居民消费增速有所加快,将推动2010年GDP增长9%以上),但是意味我国经济发展过热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下逐步转向健康良好的势头,这给予了投资者对股市进行长期投资的信心。

所以,从长期的发展趋势看,即使我国的股票市场现在处于较为低迷的阶段,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地区经济发展更加协调,我国的股票市场终究还是会和经济发展走势相吻合而趋于走强。

高通货膨胀率条件下的GDP增长,通货膨胀从一般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物价水平的上涨。从程度上,将通货膨胀分为三种,即温和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低于10%;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在两位数以上;恶性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在三位数以上。在高通货膨胀率时,社会的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虽然GDP有所增长,其实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在不断恶化的,如果政府不加以控制,最后就会使国民经济出现停滞,所以最终股票价格会出现大幅下跌。

大多数情况下,股票市场都是先于GDP的变动而变动的,所以当股民通过GDP的变动而判断股市未来走势的时候,一定要有很强的预见性。通过GDP变动只能够预测出股市长期的未来走势,在短时间内GDP与股市走势是会出现一定背离的,原因在于股市的走势是受多方面因素所影响的,而GDP的变动只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

就我国股票市场而言,2010年一季度和4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出经济数据持续向好,加上投资、消费的势头强劲,而且我国经济增长结构趋于合理,可以说经济已经率先走出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但是我国的A股市场却是全球第二差的股票市场,仅次于面临债务危机的希腊,自2009年5月13日上证综指盘中最低为2608点,到2010年5月12日上证综指最低为2604点,整整一年,涨幅为零,市值蒸发4.4亿元。A股市场之所以与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严重背离主要是因为其他因素,从特定原因上讲,主要是由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以及日益加强的加息预期等。从背景原因上讲,是由于股市建立初期制度设计上的局限和体制性的问题,资本市场上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结构性的矛盾还需进一步解决。所以GDP的波动只能决定股市变动的长期趋势,出现背离的时机也是长短不定。

2.通货变动

通货变动一般可以近似认为是物价总水平的变动,包括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在连续的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就可以认为这个经济体正在经历着通货膨胀。投资者在进行宏观分析的时候可以着重分析CPI和PPI这两个描述通货膨胀的经济指标。CPI指的是消费价格指数,该指标主要是通过一个国家选取一组商品,用现在购买这组商品所用去的资金,除以过去特定时间,购买相对固定的一组产品所用的资金量来定义的。而PPI指的是生产者价格指数,计算的方法与CPI一致,主要是对给定一组商品成本的度量,它与CPI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原材料和中间产品。

通货膨胀对于股市影响是非常多元化的,因为通货膨胀的种类、产生原因以及选取的上市公司所属的行业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不同,都会对所购买股票的价格产生不同的影响。

温和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很小,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平稳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温和的通货膨胀,甚至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对经济和收入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

严重的通货膨胀非常不利于宏观经济的运行,通货膨胀水平到达一定程度就会使本国货币加速贬值,扭曲商品价格,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此时,投资者出于利益的考虑就会把大量资金从股票市场转入到房地产市场或者其它市场,通过购买不动产进行资产的保值,再加上投资者投资信心受损,以及企业因为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丧失更多的利润空间甚至出现严重的亏损,所以股市的价格必然是一路探底。

不过一些上市公司还是因为其经营情况的特殊性在通货膨胀的初期产生盈利,而且股价随之上涨。例如,一家上市公司对外负债,但是由于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严重贬值,使这家上市公司的债务缩水,公司债务负担的减轻利于其开展其它经营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其利润空间。虽然这样短期会出现盈利,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会随着日益严重通货膨胀而不断恶化,意味着其经营环境的不断恶化,最后也会使其股票乃至整个股票市场的价格大幅度下跌。

我国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CPI增幅控制在3%以内,是综合考虑了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效应、国内货币信贷增长的滞后影响以及居民的承受能力,并为资源环境税费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留有一定空间。但是据经济学家分析,即使最终CPI达到4%或者接近5%,其实也属于比较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太大的伤害,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是不会出现恶性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第一、供求关系方面,因为物价变动跟供求关系有关,从供求角度来看,我国毕竟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所以供应这方面应当说不是一个大的问题。第二、从成本角度来看,当然2009年下半年到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逐渐复苏,原材料,很多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目前基本上已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比如原油价格,2010年全年大概会在80美元/桶左右的范围波动,这样也给物价的稳定提供了基础。所以从以上的宏观经济发展条件分析,我国股票市场将会长期运行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宏观环境中,适合投资者长期持有一些绩优股和大盘蓝筹股。

但是如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一般都会通过调节利率来抑制,利率的提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减少进入股市的资金量,那么股票市场中的股价就会随之下跌。

现在世界上的许多经济体都在防范本国出现通货膨胀,但是通货紧缩同样也是宏观经济的杀手。通货紧缩,在比较表面的层次上解释为投资者觉得手中的资金量比较少,因此就会推迟消费和投资,需求的下降将会造成经济的衰退和经济的萧条。众所周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消费、投资、进出口。其中消费、投资都停滞不前,最后就会使经济上涨无力,企业经营效益减少,造成股票价格的下跌。

二、宏观经济政策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

投资者在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时候,对政府部门制定的各个宏观经济政策也要格外关注,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除了保持国民经济正常平稳运行之外,同时也是对市场的引导,因此股市会对此做出重要的反应,所以只有跟随政府的引导方向才能在股市中立于不败之地。

宏观经济政策分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收入政策。

1.财政政策对股价变动的影响

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的调节,如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等,财政补贴以及转移支付等方式来实现。总的来说,如果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可以刺激经济发展,相应地股票价格也会随之走强。下面就以我国为例,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实施的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一,就是减少税收,扩大免税范围等措施,因此投资者据此就可以分析出,由于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所以企业和居民消费投资的意愿增强,投资资金注入到股市中必然会引起股票市场价格的走强;而消费需求的上涨也会使企业经济利润有所增加,再次拉动股票市场价格;而企业为了满足强劲的消费需求而扩大生产规模,反过来再次刺激投资需求,实现良性循环。第二,通过政府采购社会商品和劳务等方式(如,大力修建各项基础设施)继续扩大财政支出,企业利润就会因此而增加,使其股票价格上涨,居民在上涨的股市中增强了投资信心,就会有大量资金随之流入市场,推动股票市场价格的再次上升。第三,国家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比如上调最低生活补贴,加大对企业以及个人的福利性补贴,都是出于扩大社会需求和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目的,都是利于股票价格上涨的因素。

财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所以财政政策效果的显现需要时间来验证,适用于对市场趋势的长期把握。投资者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多关注政府部门负责人关于认清当前经济形势的各种言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关注财政投资的重点行业,一般说来,政府投资的重点行业以及相关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涨空间较大。

2.货币政策对股价变动的影响

货币政策主要是国家为了管理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等方面而制定的宏观政策。货币政策是我国进行经济调节时比较常用的方法,比如我们都比较熟悉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这都属于一般性政策工具。除此之外还有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控制。

还是以我国为例,2010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今年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广义货币指的是狭义货币(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用M1表示),再加上定期存款,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温家宝总理表示,这两个指标虽然都低于去年实际执行结果,但仍然是一个适度宽松的政策目标,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今年财政金融潜在风险增加,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通过以上信息,投资者可以对我国货币政策就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虽然M2增速略低于去年,这表示宽松的货币政策有紧缩的迹象。流动性的收紧短期对股市来说影响偏空。但政府通过对信贷与贷币发行的调控,将对资产的泡沫进行压制,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程度减弱,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无疑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加上2010年,我国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目的在于适度增加货币的供应量。由于利率可以被认为是资金使用的价格,即若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利率下降;供应量小于需求量,利率上升。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下降,增强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上涨带动企业利润增加,促使股票价格的上升;投资的旺盛同时反过来再次推动消费需求,为股票市场的走强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由于用于实现货币政策的方式有很多,在此就选取政府在调节宏观经济形势最为常用的方法向投资者做简要地介绍,帮助投资者在遇到政策调整的时候能够对市场的走势进行大致的判断。

(1)利率的变化对股市的影响。

利率的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十分明显和直观,股票价格容易受利率的变化而波动。一般说来,利率上升,股票价格下降,而利率下降,股票价格上升。利率与股票价格反向变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股票内在价值的计算公式的实质在于将以后的股息进行折现之后的和,所谓折现就是把以后赚得的资金量通过除以一定的贴现率转化成现在等价值的资金量,贴现率的选择一般都将其近似等同于利率。利率上升意味折现率提高,由此计算出的股票内在价值就会相应减少,引起股价下降。第二,利率的变动也会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若利率上升,融资成本就会上升,社会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就会萎缩,引起股价下挫,再加上由于公司的融资成本增加,费用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利润的减少,也会导致股价进一步的下跌。第三,若利率上升,则会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将股市中所投入的资金用于储蓄,以降低风险获得平稳的收益,由于股票市场中资金的部分流失,导致股票价格下降。

但是如果股市处于一轮非常强势的牛市行情中,投资者的投资情绪异常高涨,即使利率上升也不会对股价产生什么较大影响,但是如果股票市场处于极差的熊市行情中,此时投资者的投资心理非常低落,甚至出现了恐慌的心理而不敢贸然进入股票市场,就会使得利率的下降对股价上升的作用不是很明显,比如,在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为刺激经济能够早日复苏,连续降低利率,甚至降至极低的水平,但是由于市场普遍不景气,投资者还是选择纷纷远离股票市场,导致股价并没有出现预期的上扬。

(2)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政府用于宏观经济货币调节时比较有效果的政策,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需要着重把握的因素。存款准备金指的是中央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我们可以简单把它理解为是商业银行放在中央银行中不能随意使用的资金。所以当央行宣布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候意味着商业银行可用资金量将会减少,由此导致可用于贷款的资金量的减少,从而达到使市场中货币流通量减少的目的。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多适用于通货膨胀的时候,通过减少货币的供给量抑制货币的贬值。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股票市场走势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从2010年5月1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各类金融机构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在2010年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由于2009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鼓励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支持企业渡过危机,虽然经济危机已经有所减退,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量依旧居高不下,使市场货币的供应量远高于经济发展的需求量。从上文的介绍,投资者应该明白如果货币出现供需关系的失衡,即供应量远大于需求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是我国极力想避免的;加上我国2010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1.9%,为防止经济过热,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通过从2008年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后首个交易日,如沪指的表现情况的统计,不难看出,上调存款准备金之后都会使A股市场出现较大的跌幅,其中2010年1月12日宣布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大型金融机构由原来的16%调至上升到16.5%)的首个交易日,沪指的跌幅高达3.09%。

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商业银行投放贷款的能力有所减弱,不利于社会投资的增长,使企业在使用资金时利息成本有所增加,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不利于其股价的增长,也不利于投资者对于市场发展的心理预期,导致股票市场价格的下跌。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主要的经营收入在于收取贷款的利息差价,但是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削减了其贷款的投放能力,使收入有所减少。所以投资者应该在这项政策出台后,慎重选择银行板块的股票或是事先预测到银行股可能会出现下跌,做到胸有成竹。

(3)调整再贴现率对股市的影响。

央行是商业银行的银行,企业和居民通过商业银行进行资金的借贷,而各个商业银行则是向央行进行资金的借贷,再贴现率的调整主要是中央银行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若提高再贴现率则意味着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有所增加,从盈利的角度,商业银行不得不对其客户提高放贷利率,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场中货币的供应量,最终抑制进入到股票市场的资金量以及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意愿,使得股票市场走势趋于疲软;而再贴现率的下降使得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下降,商业银行在向社会上的企业或是个人进行贷款的发放时就会制定较低的贷款利率,使得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因为贷款利率的下降而高涨,投资的增加使得上市公司的利润有所增长并且反映到股价的上升上,而股价的上升又会刺激其它的资金逐渐注入到股市中,再次刺激股价的上涨。

(4)公开市场业务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就是政府在金融市场买入政府债券从而改变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当政府实施的是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就会在资本市场上买入国债,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从而推动利率的下降,使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消费成本降低,推动股票价格上涨。但是一旦经济处于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时候或是国家实行较为从紧的货币政策时,就会在金融市场上卖出国债,减少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导致贷款利率的上涨,削弱了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并对股价的上扬起压抑作用。

(5)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国家可以通过行政命令等方式规定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比如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对信用条件加以限制等,这种方式被称为直接信用控制,通过直接信用控制的方式可以对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的干预;与之相对应的还有间接信用指导,即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方式影响商业银行信用活动的行为。

货币政策的应用是非常灵活的,可以对整个社会上所流通的货币量予以调整,也可以对某一行业、某一板块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必然有一些产业或一些行业需要国家给予政策的倾斜,扶持其成长,而一些产业已经是黄昏产业,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就要逐渐退出国家货币政策支持的范围。比如,近几年,我国一直扶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对该行业实施从宽的货币政策,鼓励商业银行为其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其贷款的门槛儿,提高贷款额度,并努力拓宽该行业中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而国家需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就对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的贷款资格进行严格的限制,对该行业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国家这种有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对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我们应选择国家政策予以倾斜的行业,并对该行业内的股票进行投资,这样才能减少资金损失的风险。

3.收入政策对于股价变动的影响

国家除了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直接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之外,也可以通过收入政策进行调节,收入政策制约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的方向和力度,所以能够从更高、更深远的层次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收入政策的实行要依靠货币机制和财政机制的实施来表现。主要表现形式有税收控制、预算控制、补贴调控以及国债调控等,因此收入政策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也是通过货币机制和财政机制来传导的。

比如近一段时间内,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地提出要深化财税体制的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对于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性语言,大多数投资者会觉得有些晦涩,难以把握。但是我们可以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财政政策目标来大致把握股价长远的发展走势,例如,研究有关于推进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政策的制定,说明在以后社会的发展中,国家财富分配的原则是逐渐缩小贫富差距,建立公平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意味着,随着居民手中的财富积累逐渐增长,投资需求也会有较大幅度地增长,使得我国股票市场的参与者会愈来愈广泛,因为持续稳定的资金量会源源不断地注入市场,所以我国的股票市场必然会朝着更为健康和繁荣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