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急救自助:你不可不知
33348500000032

第32章 踩踏事故

拥挤是一种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内引起的情绪亢奋、行动过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现象。尤其是在学校商场等人多的地方,很容易发生孩子拥挤踩踏事故。

预防措施

拥挤是突发事件,孩子们难免遇到,尤其是上学的孩子。当我们遇到拥挤情形时应该保持冷静,沉着应对,谨防因为突发的拥挤致使人身伤害发生。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4.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5.下楼时不要看书、打电话、看短信、玩游戏,更不要听MP3,注意力要集中。

常见错误处理方式

人多热闹是好事,但是一旦发生拥挤或踩踏事故时,灾难就发生了。很多孩子很弱小,在人群中被踩踏,轻者皮外伤,重者伤及内脏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下面的一些行为是极力要避免的:

1.当人多拥挤时,弯腰系鞋带或者捡东西,容易被后面的人挤倒或踩踏。

2.跟同行勾肩搭背,不注意行路安全。

3.走在人群中,逆着方向行走。

4.在上下楼梯时,注意力不集中,不小心踏空扑到前面的人群中。

正确的急救措施

1.正确的处理方式

当发生人群拥挤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反应。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3)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4)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5)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6)在拥挤的人群中,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7)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惊慌可以,万万不可失措。

(8)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或120等。

(9)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10)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11)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喊,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12)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2.踩踏事故现场如何处理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3.孩子被踩踏如何处理

(1)发生踩踏事故后,要立即检查被踩踏的孩子,如已失去知觉,又呈俯卧位,应小心地将其翻转。

(2)保持孩子呼吸道畅通,使孩子的头后仰,防止因舌根后坠堵塞喉部。

(3)如果孩子没有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孩子在恢复呼吸后出现呕吐,须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

(4)把一只手放在孩子额头上,使孩子维持头部后仰,另一手指尖轻摸位于气管或喉两侧的颈动脉血管,感觉有无脉搏跳动,如有则说明心跳恢复,抢救成功。如果没有,说明心跳尚未恢复,需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术。

(5)如果孩子依旧未醒过来或意识不清醒,要及时送到医院检查急救。

小链接

听着音乐排队上楼减少校园踩踏事故

学校的电铃音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因为铃声使正处于课间活动的学生容易产生急促的心情,听到电铃声学生要马上跑回教室上课,极易使学生在匆忙回教室过程中发生冲撞。所以,有些学校就将使用多年的电铃改用舒缓的电子音乐,而且将上下课的音乐时间延长,听到音乐后学生可以随着舒缓的音乐回教室上课,不必像以前那样匆忙往教室跑,楼内冲撞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而且,如果学校实行学生排队上下楼的制度也会减少拥挤踩踏事故。例如,每天的课间操由学生自由集合改为班主任教师组织学生排队下楼,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下课音乐响后,班主任教师即组织学生排队按照学校指定路线下楼来到操场,学生在原地自由活动等候课间操集合音乐,课间操后同学又踏着《运动员进行曲》欢快的音乐排着整齐的队伍回教室。同样,此项制度适用于每周一的升旗时间和体育、音乐、计算机等课程后的回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