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是控制住痛苦的感情或内心的感受不让其表现出来,从而经受住困苦或艰难,达到想要的目标。
懦弱,是逃避事实,不敢面对眼前的现实,是胆小怕事和无能的表现。
忍耐是一个褒义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耐心地静观其变,忍受种种折磨,到一定的时候会做出有力的还击。每个人的天禀、资质、环境、教育都不尽相同,但自身忍耐的程度却有很大差别。凡是事业成功的人,一定都是忍耐力非常强的人,没有足够忍耐力的人,是很难沉着冷静地对待自身面临的危险和困难的。因此忍耐是一个人美德的表现,懂得忍耐的人往往素质都很高。
忍耐并不是懦弱,而是在等待时机。勾践的卧薪尝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打败,阖闾也因为伤势过重死去,阖闾去世之前让伍子胥选继承人,伍子胥选了夫差作为新的国王。此后,勾践听说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想要灭掉水军,结果被夫差的队伍包围而惨败。夫差没有听从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让勾践在饱受屈辱之后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
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子,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会时不时地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时刻记着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了鼓励民众,亲自带着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经过10年发展生产和积聚力量,又经过10年练兵,勾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勾践在面临侮辱之时没有逞一时之气去硬碰硬,而是选择了忍耐,并且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打败了对手。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忍耐是一个人美好品质的表现,也只有懂得忍耐,才能更好地渡过难关,更快地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混淆忍耐与懦弱,把两者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懦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和胆怯,甚至是逃避;而忍耐则是一种暂时的行为,一时的忍耐是为了等待时机,找到更好的“突破方向”。
忍耐所表现出来的不是懦弱,而是勇者的另一种境界。忍耐是勇者所做出的一种以退为进的姿态,看似退让,实为更高的境界。而懦弱只能证明一个人缺乏勇气,懦弱的人只会一味低头投降。
聪明的人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忍耐,而糊涂的人往往把懦弱当成忍耐,给自己的逃避找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结果往往与自己的期望背道而驰。
亮亮是一个中学生,从小性格内向,软弱,因此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到了小学中学,他都会时常受到别人的欺负。当有的同学让亮亮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他即使内心非常不情愿,也总是做不到立刻拒绝。在学校里和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明明是对方的错误,亮亮却躲在一旁听凭对方的指责,不好意思站出来据理力争。有的同学打亮亮,亮亮总是逆来顺受,忍着痛从不还手。长大一点的时候,为了改变自己懦弱的性格,亮亮开始学着电影电视剧里的人抽烟喝酒,以为学会了抽烟喝酒就能像电视里的古惑仔,肯定没人欺负他了。结果亮亮不但没有变得勇敢起来,还染上了烟瘾酒瘾,更让周围的同学们瞧不起了。
上面例子中的亮亮就是没有明白到底什么是忍耐,什么是懦弱,结果处处躲避退让,久而久之,养成了懦弱的性格,对身心成长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忍受孤独的能力是成功者的必备条件,忍受失败的能力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的能力是成就大业的必要前提。忍耐,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一个人成功的巨大推动力,也是成功的要素。没有强大的精神状态的人,没有良好的忍耐能力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伟业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耐不是屈从,而是在为实现目标争取时机。忍耐的等待是积极的等待,而不是消极的无所事事。忍耐需要一定的修养和度量,而良好的修养和度量则是在生活中慢慢积累出来的,需要不断地思考和进步。
要成就一件事情,需要观察时机,等待机缘,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受苦忍耐是一种承担,是一种耐心的等候。许多事业有成者都是在忍耐多次失败和挫折之后变得愈挫愈勇,最后才取得成功。因此幻想走捷径,倒不如在艰难困苦当中适当地忍耐,一旦时机成熟,必然水到渠成,取得成功。
人生进行时:
①忍耐的人总是品尝先苦后甜的味道,而不是在一时的舒心后用无尽悔恨肆意地挥霍人生。
②一时的冲动往往会让人后悔,而忍耐却是后发制胜的武器。
③忍耐是一种智慧,是成事之方。
④忍耐不是懦弱,而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一种审时度势的智慧,一剂保全自己的良方,一种主动收缩的调整,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一种经历挫折的持重,忍耐让人生不断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