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理科课程资源-聆听化学趣闻
33388200000054

第54章 陶器

中国社会到距今3100多年前的商代才开始有文字记载。那么,对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怎样进行研究呢?一般情况下,人们就只能靠历史遗物来进行研究了。除了石器、骨器外,更具研究价值的历史遗物就是陶器。陶器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较易破碎,因此随地丢弃。久而久之,就在地下世世代代按时代先后层层叠压。考占学家根据文物出土地层的不同,以及材质和外貌的不同来判定陶器制造的年代,而科学家则用仪器测定其碳十四同位素或热释光的强度变化来确定其制作年代,同时还分析出它的成分、显微结构和物理性能等数据,从而得出当时制陶所用原料和工艺等结论。历史学家常把各种不同种类陶器的出现地命名为划分人类史前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例如仰韶文化是因121年首次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发现而得名。古陶器还可成为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有力物证。

虽然稻谷物证不可能保存几千年,可是,科学家从古陶片研究中找到了证据,对距今6960~673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不少夹碳陶,经分析,发现有形状像稻谷外壳的碳化物,其主要成分是碳和硅,这与稻谷外壳碳化物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也相同。这有力地证明当时先民在陶泥中加入过谷壳。众所周知,普通黏土制坯,因干燥不当,表面失水太快,收缩较大,而坯体内水分渗出速度慢,收缩小,由此而产生的应力,大于泥坯的强度,就会使泥坯开裂。为此陶坯须慢慢干燥。为缩短干燥时间,先民就在泥土中加入了适量谷壳,使矛盾迎刃而解。用谷壳混合泥制器,在氧化气氛不充分的火焰中烧制时,谷壳就会碳化并残留在陶胎中。这为回答稻谷开始种植年代的难题提供了有力证据,说明早在6000~7000年前,在我国浙江地区已开始种植稻谷。最近的研究还表明江西万年仙人洞,水稻的种植比河姆渡还要早。

我国现存最古老可识的文字是3000多年前殷商代的甲骨文。可是根据考古发掘发现,早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就有刻在陶器上的文字,称之为陶文,例如仅从莒县陵阳河出土的形似头盔的陶尊,上面的文字清楚可辨,刻文中有斧、锄的象形字。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陶尊是3500年前的器物。因而这些文字要比甲骨文早1000多年。因此,陶文对研究我国文字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500~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已经发明用天然无机颜料在陶器上绘画,经高温烧成颜色,创造了彩陶。当时陶上彩绘有3种颜色,一种是赭红色,着色剂是氧化铁;第二种是黑色,着色剂除氧化铁外,还有一定量的氧化锰;第三种是白色,主要是含铁量很低的白色易熔黏土。由于彩料磨得非常细腻,陶器烧成后,彩料会牢固地粘附在器物表面,并保留至今。这项发明使我们在今天还能幸运地欣赏史前社会那些富有生活气息的生动画面。例如仰韶文化时期,在陶盆里画了两条游鱼和两张展开的渔网,那些生动而富于变化的鱼纹,就是反映那时人们从事捕鱼劳动的艺术结晶,有些陶器上还画着小鹿、衔鱼的水鸟、大龟和丰富多彩的植物图案,反映了先民们的渔猎、种植和采集等生活内容。青海大通县孙家塞出土距今5000年的舞蹈纹彩盆,纹饰为5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各有一条斜线,似为发辫,摆向划一,神态逼真,充分表现当时先民生活中的欢乐情景。这为后人研究人类社会的早期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距今6000~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一只小陶猪,它腹部明显下垂,与家猪的体形十分相似。最近在上海青浦区的距今500~4900年的崧泽文化遗址也发现了小陶猪,圆咕隆咚,是典型的家猪造型。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浙江邱城遗址也发现过两只小陶猪,四肢短小,前躯小,后躯大,体形呈椭圆,比以前的陶猪在体态上更接近现代家猪。因此,陶猪成了人类最早人工养猪的见证。

在原始社会,音乐舞蹈是当时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人类最早使用的乐器是怎样的呢?除了石哨和骨笛等外,就是陶哨了。在67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两个陶制的口哨(或称陶埙),都用细泥制成,表面光滑,形如橄榄,两端尖而长,上下贯穿一孔,吹起来吱吱有声,它的出现引起音学史专家的极大兴趣,因为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最早的乐器之一。以后又出土了2音孔、3音孔陶哨,到了奴隶社会的殷代,出现了5音孔陶哨,已能吹出7个音阶。到汉代,出现了6音孔陶哨。可见在古代,陶哨与音乐曾结成难分的“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