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高抛低吸:道破股价涨跌天机
33399100000041

第41章 巴菲特:理性的赢家

一个石油勘探者在向天堂走去的路上遇到了圣徒彼得。彼得说:“你有资格住进来,但为石油职员保留的大院已经满员了,没办法把你挤进去。”这位勘探者想了一会儿,请求对大院里的人们说句话。彼得同意了。于是他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大院的门立刻被挤开,里面的石油职员蜂拥而出。彼得非常惊讶,就请这位勘探者搬进大院,勘探者却迟疑了一下说:“不,我想我应跟着他们走,那谣言说不定是真的呢。”

这是巴菲特在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公布其骄人年报时复述的一个老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第一次出现,是在1985年发表的巴菲特关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咨文中。巴菲特要表达的是:华尔街上有那么多受过良好教育、经验丰富的职业投资家,但证券市场上却没有因此而形成更多逻辑和理智的力量。可见,在市场上坚持自己的立场,并相信自己的理性,是何等艰难的一件事。

几十年来,巴菲特和他的哈撒韦公司却誓死坚守这一信条,结果回报是丰厚的。就在华尔街愁云惨淡的2002年,哈撒韦公司利润总额达到创纪录的42.9亿美元,合每股2795美元。巴菲特如此解说公司巨额收益的来源:“去年我们对一些垃圾债券和贷款进行了合理的投资,总体来说,我们在这方面的投资获得了5倍的收益,去年年底这个部分的资金增加到了83亿美元”,“在高收益率的垃圾债券市场中投资,和投资股市基本相似,都需要衡量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而且都需要在上百个投资对象中寻找数量很少的、回报风险比率较有吸引力的品种。”

身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的沃伦·巴菲特每年都要给股东们写一封信,即“公司咨文”。有媒体甚至把这一年一度的写给股东的信件称为“最好的投资教育”,而且是免费的。任何一个人在阅读巴菲特撰写的伯克希尔公司年度报告时,都会深切地感到他对《圣经》、凯恩斯等的引用非常娴熟。六七十页的报告密密麻麻写满了信息,没有照片、彩图或者表格。那些有足够的素质能把报告从第一页一口气读到尾的人得到的回报将是一剂兼具金融味道、轻松幽默、坦诚实在特点的良药。巴菲特在报告中非常坦白,他同样强调伯克希尔公司经营的有利之处与不利之处。他总是设身处地,从股东角度思考问题。了解股东们想知道什么,然后就告诉他们什么。

在近年发表的报告中,巴菲特对股市大涨评价说:“连跌三年的股价虽已大大提高了普通股的吸引力,但我们仍几乎难以找到哪怕对我们只有温和吸引力的股票。这种令人沮丧的现实情况,反映了股价在‘大泡沫’时期达到的高度是如何的疯狂。而且不幸的是,酒醉的时间可能会和暴饮的程度成正比。”据悉,巴菲特近年来很少进行普通股方面的投资。巴菲特说,目前他对大多数普通股均不看好,除非他发现哪只股票有较大的、产生至少10%税前回报的可能性,否则他将离场观望。

“成功的投资,需要有所不为。”这是巴菲特的总结。众所周知,巴菲特曾经逆潮流而动,他对于无线技术、生物技术并不感兴趣,在以这些技术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企业处在最高峰的时候,巴菲特却对他们不闻不问。以至于华尔街的大牛市带给巴菲特的却是亏损。但正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这些泡沫破灭的时候,他却可以置身事外,甚至捷报频传。

比如,巴菲特对衍生金融合约发动猛烈抨击,称这些合约是“金融领域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隐藏着致命的危险”。巴菲特认为,衍生产品不管是对参与交易的各方,还是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都是“定时炸弹”。他指出,在衍生合约履约前,交易双方通常在当前业绩报告中计入“巨额利润”,而实际上没有发生一美分的交易。“衍生合约的想像空间,和人类的想像力一样无边无际,或者有时可以这么说,和疯子的想像力一样没有边际”。他列举破产的安然公司为例,在这家公司,多年以后才履行的宽频互联网衍生合约都计入了当前的业绩。

“人取我弃”,使巴菲特成功躲避投资灾难,尽管有时账面上不如别人风光;而在另一方面,“人弃我取”,则是巴菲特坚守理性的投资价值观、出奇制胜的高招。

当电信业正处于“冬天”之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与投资公司Longleaf合伙基金、LeggMason价值基金两家公司联合,共同投资5亿美元,购入国际宽频网络基础建设公司Level3的10年期可转换债券。其中伯克希尔单独买入1亿美元。做出这样的投资决定,对于一直以来都不沾手电信或科技公司的巴菲特来说,意义非比寻常。

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中,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1)只从事长期投资,投资的绝不是概念、模式,也不仅仅是股票本身,而是真正的生意,投资能创造可预见性收益的公司。

(2)他讨厌期权多的股票,像高科技股,称这种股票是彩票。

(3)他认为买身边的品牌最可靠。谁做的广告多,消费者喜欢,就买谁,其中他所投资的可口可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由此看来,巴菲特购进Level3公司债券,的确可算是反常之举。由此,人们不禁会问:难道一向谨慎小心的巴菲特突然之间就放弃了自己坚持几十年的原则?在巴菲特插手之前,Level3一度处于困顿不堪的境地中:随着2001年高科技泡沫的破灭,该公司共裁员1400人,占全部员工的24%。公司股票价格曾经在两天内下挫32%,从而使投资者对该公司避之惟恐不及。

但巴菲特这样解释:“当我们投资购买股票的时候,应该把自己当做是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或宏观经济分析家。”他更看重的是企业的价值,并推崇以低于价值的价格购买企业的股票等有价证券。因为他坚信,品质优良的企业,其价值早晚会被市场发现并认可,所以他一直做的就是寻找合适的机会购买该企业的股票,进而控制该企业。

在世界通信公司爆出丑闻之后,投资者普遍都对电信企业失去信心,纷纷抛售朗讯、北电、思科等公司的股票。但巴菲特却认为:“在当今的电信世界中,流动资产和强劲的财务支持是稀少而又宝贵的资产,Level3公司则拥有这两方面的资源。”在保持自己谨慎作风的前提下,巴菲特选择了可转换债券这种特殊方式,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投资人可以待发行公司经营业绩显著、经营前景乐观,其股票行情看涨时,将债券转换为股票,以受益于公司的发展。巴菲特看重的是电信业的长期价值,因此愿意在低谷时入市,期待电信业的“春天”到来。

巴菲特无数次告诫投资者:要把投资眼光放长远。在哈撒韦公司2002年杰出的业绩面前,巴菲特说,目前看,伯克希尔公司的账面收益率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走势32.1%,但他预言,“今后,标普500将连续数年超过我们,特别是在大牛市,这种情况几乎肯定要发生,因为我们用于投资普通股的资产比例已经大大下降。”看来这位被人称作“圣人”的投资家即使在巅峰的时候也未改其理性的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