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33399700000019

第19章 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3)

生意场上的朋友真的是很虚伪的:一张名片,一句“你好”就成了朋友,为一点利益,商人们如蚁附膻,蝇营狗苟,一旦生意谈崩,即不欢而散,甚至要到法庭见面。还有一种朋友,就是酒桌上的朋友,这是最不可靠的朋友。有些中国人一贯会做表面文章,在酒席上拍胸脯,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似乎一个个都成铁哥们、好兄弟,其实呢,人一走,茶就凉。

心与心相交才会有真正的朋友,然而不相信任何人和盲目相信任何人都是错的。德谟克里斯特说过:“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

7.益友是贵人,损友多害人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颜渊》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世界上恐怕找不出一个完全没有朋友的人吧?就连那漂流在孤岛上的鲁滨逊,不也有一个“星期五”做朋友吗?一个人没有朋友,也就差不多无路可走,寂寞一生。

孔子的弟子司马牛曾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生死有命运主宰,富贵全在于天意。君子敬慎而没有过失,待人谦恭有礼,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倒是都可以听听子夏的这一番话了。因为很可能他们当中有人会产生这种“司马牛之忧”。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句话一下子就使人想到水浒梁山泊,想到桃园三结义,令人顿生豪侠之气。

这种兄弟不是血缘纽带,而是义结关系。不是“相煎何太急”的曹丕曹植,而是“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的刘关张。

据《说苑·杂言》记载,孔子也曾说过,行为合于仁义礼节,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否则,就是对门坐也不相往来。

曾子说,君子主志行仁,先做后说,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否则,就是你的亲兄弟也不亲啊!(《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列宁说,无论你是什么肤色,无论你远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语言不通,但只要凭着《国际歌》——全世界无产者的歌,你就能找到自己的同志和兄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此外,虽然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为人类生活共同体的最高理念,但不能因而忽略了选择朋友的重要性。

这是因为朋友有好有坏:有真正知心,遇事愿为你两肋插刀的朋友;也有虚情假意,当面对你一套,遇事在你背后插刀子的朋友。

可以这么说,一个人若误交了朋友就会耽误一生的幸福,明明生活美满,但可能被朋友拖累得自己身败名裂,严重的可能招致“牢狱之灾”,甚至“杀身之祸”,故择友时不可不慎重。

一般人交友,都仰望并希望能结交到一些有钱有势的朋友,想想也许可以受其余荫,更期望有朝一日成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般拉着贵人的尾巴及时显贵的梦想。情愿高攀奉承依附着权势,假借虎威以壮声势,欲从中能得到些好处,对那些有权势的朋友百般驯服称首、言听计从而情愿效犬马之劳,不惜失去自己个人之人格,这种人永远难以成大事。

其实,真正懂得交友的人,多能交上对自己有益的朋友。他们多注重朋友的学问及涵养,能在朋友的鼓励下增强做大事的信心与冲力。

那么,到底哪些朋友好,哪些朋友坏呢?这是我们大家都时常感到困惑,时常感到苦恼的一个问题。

那就仔细琢磨琢磨圣人的话吧。孔子曾在《季氏》篇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是一句警世的名言。二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并被各国学术界奉为“金科玉律”。

这里所谓“益友”、“损友”就客观而言,实在很难加以定论,孰是孰非更难分辨。尤其从认识结交当时,并没有迹象显示朋友的缺点或坏处,就纯交朋友的立场而言,即使朋友有某些缺点或行为有失检点之处,只要自己做人处事有原则,当然不一定受到朋友的影响,甚至可以利用机会婉言开导他、诱导他改邪归正立做人。

在人际关系中不仅要以“诚恳”的态度和“互助”的精神互相激励向上,保持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更要随时保持自己的原则和自主性,不能无主张地任意与朋友妥协以致和一些不良朋友“同流合污”,甚至与朋友“狼狈为奸”而危害社会并断送自己的前程。

选择适当理想的朋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诚如孔子在《述而篇》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的教训一样,交友若能“择其善而交之”,岂不是完成了最基本的选择理想朋友之道?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则选择良好的朋友,对今后人际关系之展开不仅有所帮助,且对自己的前途亦有相当的助益。

因此,在现实情形之下,交朋友不交那些吹捧你的人,而应该交一些能经常给你吹点不顺之风,经常提出一些意见的人,你首先应该觉得这种人可贵,然后你再对之细加分析,如果他提的逆言都是事实,对你有利,那就是“忠言”。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

“损友敬而远,益友亲而近。”

不用多说,你也知道该怎么办了。

8.尊贤而容众,有选择地交朋友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子曰:“可与共学,不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论语·子罕》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论语·子张》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请教怎样与人交朋友。子张问:“子夏是怎样说的?”子张的学生回答说:“子夏说:‘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加以拒绝。’”子张说:“那不同于我所听到的:君子尊重贤人,也容纳普通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如果我自己很好,什么人不能容纳呢?如果我自己不好,别人将拒绝和我交往,我又怎么谈得上去拒绝别人呢?”

子夏的回答有些像说绕口令,又有些像说禅语。“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加以拒绝。”等于说:“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不交往。”乍一听来,的确是说了等于没说。什么意思呢?如果让我们来揣测琢磨,他的说法大概有孔子“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的意思。也就是说,比我好的我就交往,不如我的我就不交往。听来很有些实用主义交际学的味道。

关于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问题,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说,如果人人都只和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那就没有朋友可交了。由此可认为圣人所说有操作上的困难。另一种理解则认为“无友不如己者”不可作拘泥的理解。圣人所说,绝不是教人先计量彼此的高下优劣再定交朋友的条件,如果这样,不是成为交情当中的势利眼了吗?圣人所说,不外乎是要求我们在交朋结友中着眼于人家比自己好的方面,而不要着眼于人家不如自己的方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交友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就能明白这一句与“过则勿惮改”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较而言,子张的回答就比子夏明确多了,其交友的原则也显得更加主动。如果说子夏的交友原则带有实用主义的色彩,性格显得狷介的话,那么,子张的交友原则则是“公关”型的,性格也显得开放。所谓“尊贤而客众,嘉善而矜不能”,一言以蔽之,就是各方面的朋友都要交往,“三教九流,无所不为”。或者像孟尝君那样,连鸡鸣狗盗之徒也在交往之列。因为子张想得很洒脱:如果我自己是个大大的好人,那么什么人不能容纳呢?如果我自己不怎么样,那别人自然会拒绝跟我交往,我又何必费心思去想什么人该交往什么人不该交往呢?

再说得白一点:可以是同学,未必可以是朋友;可以是朋友,未必可以是同事;可以是同事,未必可以一起权衡轻重利弊,通权达变,配合默契。

我们每个人身边的人际关系千丝万缕、错综复杂而具有不同的层次:同学、同事、朋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人们往往不能认识得很清楚,处理起来一厢情愿,甚至自作多情。不能做朋友的强扭做朋友,不能共事的拉在一起共事:结果多半是自寻烦恼,徒生忧愁。所谓捆绑不成夫妻,弄清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分别对待,这既是个人立身处世的艺术,也是处理公共关系所必需。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有能在同学、朋友、同事且配合默契四个层次上都达到同一的关系,那可真是人生得一二者足矣!

又何乐而不为呢?

子张的交友原则不能说没有道理。而且,越是进入现代,进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日益频繁的信息时代,他的话似乎就越有道理,越值得我们的公关小姐、公关先生们吸取。不过,他们的老师孔子也的确说过“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和“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论语·季氏》)之类的话,要求交往朋友要有所选择,所以,子张的话虽然有道理,但在择友这一点上却似乎没有子夏的话合于师道。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友有所选择还是应该的。或者,综合子夏、子张的看法,在与人交往上分出不同的层次,做到既广泛结交,又有知心朋友,这算不算得上是一种比较妥善的办法呢?